农村的老人以后靠谁来养?

茗茗之中-徐瑞


乡村黑嫂为您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让人一愣,农村的老人以后靠谁来养?这是个大问题,但我们看到这种问题时,心里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想不明白题主这么问是什么意思,农村老人难道不该自己的孩子养吗?

也许题主的重心是在农村老人生活保障,黑嫂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帮到题主。

一、不管到什么时候,孩子都有养老人的义务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养儿防老,意思非常的明白,就是把儿子从小时候养大,等自己老了后,儿子会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

在过去是这样,在现在仍然是这样,未来也应该是这样。当一个孩子小时候没有生存能力时,父母把自己养大成人,等他们老了后,孩子难道不该照顾他们吗?

我们就说孝顺,仅就这份恩情,难道不该得到回报吗?羔羊跪乳尚知母恩,生而为人怎么能连一只羊也不如呢?

所以,生而养之,老而托之仍然是老年生活的主流。

二、地方保障只是辅助

不停的有人说农村老人没有城市老人退休工资多,所以农村老人的生活是无法保障的。这里涉及到一个词叫“退休”,什么是退休?就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那有人会说农村老人种地也是工作岗位,那么交过五险一金吗?

所以,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根本不能混为一谈,偏偏有很多人混为一谈。我们当然盼望着农村老人在晚年可以领到更多的生活保障金。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不是一直在向这条路上走吗?

可是,就算是越来越多,这仍然还只是辅助,重点还是在人为的照顾上,不管到了任何时候,老人的孩子都得去照顾老人,用任何理由不去照顾的,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总结:我们在衡量一个老人过得幸福不幸福时,并不完全靠钱来衡量,不是说一个月给他多少钱他就幸福,更多的是一种陪伴和理解。可是很多人并不这么认为,以为给钱多就是幸福,而且这个钱还不想自己出,想凭空让别人给,让国家给,而且作为孩子,他们还想把这点钱据为己有。我们要知道,道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其实无处不在,就存在于人心中。

乡村黑嫂为您说些农村事儿。喜欢我,请点击关注。

乡村黑嫂


农村社会保障现在是比较头疼的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而其中的农村养老保障更是重中之重,现在关键问题是......

以后的农村老人谁来养?

现在农村老人的现状并不是太好,由于没有养老保障,现在只能是依靠土地,直到干不动那天,然后依靠子女来养老。

而且农村子女结婚、治病医疗花费比较多,这就把老人的骨头都啃净了,老人基本也没什么存款。

子女富裕的还能好点,老人生活能稍微好点,可是农村人均收入普遍偏低,负担都比较大,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也值得堪忧。

然而国家提供的养老保障系统,最让我吃惊的是城乡差距如此之大。

养老金相差悬殊,为啥不公平

据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联合公布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报告》称。

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金平均每月3174.69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为2400.22元,城镇居民基本养老金为1387.2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为141.21元。


虽然很多农村的年轻人已经脱离农村,到城市去工作生活,面对高房价、高消费,能把自己活明白就已经万幸了,你还能指望他们养着孩子,再有能力养老人吗?

老人需要社会保障,农村的老人,更需要生存保障。


排骨红烧说篮球


二轮土地延包时定的政策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农民的养老就交给了他的承包地。在政策实行初期,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大。现阶段,随着农村适龄劳动力减少,土地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逐步拉大,以田养老的模式已不能保证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而农保的实施和扩面则明显滞后。农民的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六十岁以上农民土地承包提前退出换基本养老保险,历年三提五统和农业税视为缴纳养老保险,农民农场职工化,农业生产集约化,等等方式都可以尝试。不能再让农民养老听天由命,不能再让庄户人只能装唬着是个人。


公子笑


这个问题就看国家怎样处理了,建议每村六十岁老人每月得到国家补贴金八百至一千元,因为现在物价上涨厉害,一百元看不见买下的东西就花完了,咱不比那些有文化的人,因为我们生在农村压根就不怎么富裕,有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早早就不上学了,只好去城里打小工挣点钱,大人不舍得让他(她)们在外受大的罪,舍不得跟孩子要钱,让他们在外面吃好喝好,有的甚至还得家里寄钱给花,农村人真的很可怜,受了城里人没受过的罪,吃着城里人没吃过的苦。最后累下个毛病还隐瞒着不敢告诉子女,生怕子女跟着受累。我就想问问那低保的事,为什么条件好的办的低保,条件不好的不给办,真的是应该查查村干部,前些天我回去办点事还躲着不见,真的是希望国家替农村老百姓排忧解难。让我们的老百姓知道在这个国家活的温暖。


天燕


今天在马路边有位老大爷自己摔倒了,头都破了,穿着胶皮鞋,很过时的服装,身边放着一些捡来的纸箱,有个路人打电话,110和120都来了,扶老人起来以后,简单的包扎了一下。问老人先去医院吧,老人摇了摇头,然后给他要家人电话,他说没有,过了一会,背着捡来的纸箱晃晃悠悠的走了,看年龄老人最少75岁以上了,然后警察和医生都走了,今天下午发生在一线城市的事情,这就是很多底层人的晚年,自生自灭,像野草,古人讲的老有所养离很多老百姓都很遥远,这就是现实。


落雪书香


在养老事业上,政府、社会、社区、家庭都应真正重视起来,释放更多的人情温暖。公共财政应增加对农民养老保障的投入,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农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把符合条件的老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同时要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整个社会要营造尊老爱老的氛围,农村社区要为留守老人提供生活服务,子女也要切实尽到赡养义务。

事实上,实现“老有所养”还有很重要的配套内容,就是“病有所医”。农民老了最怕得病。要解决农民养老问题,还必须加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完善农民的医疗保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专家提出,政府可以通过适当加大大病统筹的比例、提高专门针对大病的统筹补贴、加大重大疾病的报销比例等举措,让农村的老年人能看得起病,真正拥有一个幸福健康的晚年。


爱百胜买菜网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有钱了啥都不是问题,我想那个儿女也不会有钱不舍得给老人花,很多人是有心无力,祖辈没有钱,很多80后白手起家,昂贵的房子,物价,孩子的教育成本,然后又要被道德绑架,左边是父母,右边是自己的小家,很难,也许父母的一次生病会把这个小家庭生活退后很多年,还有可能再也翻不了身,然后又把这些问题留给了自己后代,恶性循环,有钱的父辈根本没有养老问题,我邻居老两口有退休金,两个儿子争着让去自己家,苦的是那些没有钱,儿子又没什么出息,只能保证自己基本生活的家庭,没有办法,这就是事实,很残酷。


达人107712646


农民是支农业税的。任何人都是吃农民生产粮食长大的,凭什么要比那许多吃的农业的用的钱是工人的税金的人矮人一等,現在用低保。这种形式哪能叫公平,正义。社会发展就是公平正义。奍老金是俗称二次分配,更要体現公平,正义,社会上这种不公平事多了,将为逐渐失去民心。


荣芳100558785


未来农村的老人要以社会来养老为主,以家庭养老为辅。为此,国家应该立即着手落实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要恢复征收农业税。自我国免征农业税以来,虽然使得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但是也使得农民不种地的成本降低了,加之赶上农民工进城的历史大潮流,使得大量的土地荒芜了,这并不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初衷。遥想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正是靠农村经济收入托起了城市建设,说明我国农民经济收入之丰厚。后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起来了,本着反哺农村的感恩心态,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国家下决心免征农业税,不料事与愿违。因此,国家应该恢复征收农业税,并将之全部纳入农村社会保险基金。

第二,要实行农村土地改革。要把市场经济的法则引入新一轮的农村土地改革之中,搞好农村土地财政。这就要求实行农村土地的招拍挂制度,以一定年限的农村地块的使用权作为标的物,价高者得。这样,国家既把大量的资本引入了农村,又获得大量的土地拍卖款以补充农村社会保险金的不足,重要的是,通过公司化运营农村土地后,能够就地解决许多农村人的就业问题,同时把一部分应由国家承担的农村社会保险预算转移给企业,推动农业人口向企业分流。国家通过农村土地财政所得收入,要全部纳入农村社会保险基金。

第三,要实行家庭法人制度。要把家庭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全国各地的所有成年人要以家庭为单位成立公司,推行家庭法人制度,家庭的法人代表就是一家之主,对外代表整个家庭。每一个法人家庭都应该开设银行账户,并实行家庭财产申报及登记制度,这对我国的反腐昌廉、建设优良的家风门风族风、建立家庭诚信体系、增加国家经济增长点等各个方面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重要的是,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最终要以法人制的家庭为立足点和归宿点。国家通过发展家庭经济所得税款,要全部纳入农村社会保险基金。

第四,要改革形成居住地与户籍地合一的户籍制度。要取消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划分制度,把公民的实际居住民列为户籍所在地。这就要求全国人民在离开原户籍所在地居住时,在非住旅馆等寄宿情形之下,必须按照居住地迁移户口,以便国家搞好流动人口管理;这就要求国家实行全国性的居民自治制度,要搞好国家的《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立法工作,并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户籍制度改革,将消灭"农业户口"这一概念,使得"农村老人"这一称谓将成为历史的产物。在不久的将来,再无"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的说法。

第五,要实行家庭孝慈文治制度。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老子说过:"六亲不和,有孝慈。"其意思是说:当现实社会存在父母子女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严重不和的问题时,国家必须加强对上孝敬、对下慈爱的家庭文化建设,实行家庭的孝慈文治制度,以妥善解决六亲不和的社会问题。这一制度,将对未来农村老人获得家庭养老提供了制度保障。

综上,未来农村老人通过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有章有法,切实可行,足以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人所乐,而且老来享福,老受尊重!


召公子期


农村人以后要‘抱团养老’,咋说呢?一个村建个养老院,老了就住进去,自己能独立的自己做饭吃,米面自己带,不能自力的家里出钱,养老院照顾,这样失去老伴的也能互相照顾,现在农村孤寡老人很多,孩子们大多都不在身边头疼脑热就是个问题,‘抱团养老’也比较实际,不离开村上,老人也可以白天在那玩,晚上回家住,孩子们也可以随时去探望,养老院的开支政府补贴点,村上少出点,个人适当拿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2016年7月20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