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跨區域調動難度大嗎?

zhangbaozhi


聽起來難度特別特別大,很多人都說這不得省領導同意麼!其實難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我身邊就走跨省調動的,當然有一定的難度。

1.公務員編制是通用的

公務員編制就是你在體制內的“身份證”,你有這個身份證就有了跨省調動的可能。

2.有單位接收是最重要的

不管是公務員跨省調動還是在市內調動,其實道理是一樣的,最重要的就是有單位肯接收你。由於公務員編制是總量控制的,所以願意接收你的單位必須有編制空餘,而且你來了後會佔用他們的一個編制額,這是很多單位不願意接收外省人的原因,因為他對你不瞭解啊,不想浪費一個名額去安排一個不知道怎麼樣的人。但只要說服新單位接收,基本調動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跨省調動根本就沒有想象的那麼“玄之又玄”,也不用驚動省級領導,當然你有那麼大的關係更好。

3.跨省調動基本程序

跨省調動基本程序與市內調動差不多,同意接收你的單位通過組織人事部門給你發調令,發到你們本地的組織人事部門,當地組織人事部門會徵求你單位的意見。如果你單位不同意,那這事就難辦了,但一般原單位是支持的,畢竟給他們空了一個編制出來,而且跨省調動多為解決離家遠的問題,在情理上也支持。一旦原組織人事部門同意,給新單位所在地組織人事部門溝通,轉你的人事檔案,你就成功了70%了,剩下的就是走程序了。


機關老秘



作為一個人力資源工作者,為你解答。

公務員跨區域調動,難度大嗎?

一、從理論上說,國家公職人員,可以在全國範圍內調動工作。

國家公務員,為國家公職人員,應當可以在全國範圍內調動工作。

國家公務員,為黨政群團機關工作人員,當然,可以在全國黨政群團機關單位之間調動工作,包括中直黨政群團機關單位在內,以及國有企業、公立事業單位。

所以,從理論上說,國家公務員跨區域調動,是可以的。

二、但是,我們國家現行財政管理體制,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財政“分灶吃飯”,各自的財政供養各自的工作人員。

無論哪一級政府,都是不願意增加人員,從而增加本級財政開支的;

而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財政差額撥款事業單位,為政府舉辦、主管,財政供養或補助,同此一理。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經費自理,國有企業,自負盈虧,更不用說了。

三、國家公務員,屬於使用行政編制,與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使用的事業編制一樣,是與財政撥款掛鉤的,是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給予單位的。

機構編制部門代表黨委、政府,對編制予以嚴格管理控制使用的;

編制不是給予國家公務員個人的,是不能隨國家公務員調動而劃轉的。

四、國家公務員辦理調動手續,具體的程序:

(不包括國家公務員中的領導幹部因公調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關於國家公務員交流、輪崗工作的規定,國家公務員中的領導幹部,可以在黨政群團機關、企事業單位之間調任;從公開報道中可以看到,黨政群團機關國家公務員領導幹部,調往中國鐵路總公司、新華通訊社等企事業單位任職,或從企事業單位調往黨政群團機關任國家公務員領導職務)


(一)調出單位同意,呈報屬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公務員局,下同),屬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同意後,向調入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發商調函。

(二)調入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接商調函並同意,徵求調入單位意見,調入單位同意,調入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覆函調閱人事檔案,審查人事檔案無異議。

(三)調入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發出調動介紹信,既俗稱的“調令”,調動工作手續、程序完成;

跨區域調動的,尚需所跨區域省級、地市、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查同意。

(四)也可以從調入單位按反向程序操作進行。

如此繁瑣多重的程序,操作困難程度,可見一斑。


五、理論上,國家公務員可以全國範圍內調動,跨區域調動當然可以。

但是,實際操作上比較難,除非屬於調入單位急需的特殊人才、專業技術人員;

或手中握有能帶來經濟效益的資金、專利、項目;

或者,有良好有力的人脈關係。

一般的普通國家公務員,恐怕也只能是望“調”興嘆了罷!



z山海


對於普通人來說,公務員跨區域調動的難度是相當大的!

按照正常的手續,有單位願意接收,而原單位也同意放人,然後兩地的主官都同意了,就可以調動。聽起來感覺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其中的過程就非常複雜了。

首先,原單位同意放人

,這點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正常情況下,單位領導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故意與人為難,但有時候碰到一些領導拎不清,那麼也說不準會被卡住。而且對於一些基層單位,一般考入的時候都會有服務年限,那麼在服務年限之內,正常都是不允許調動的。

其次,找到接收單位。這點就比較困難了,現在很多單位的工作壓力都不小,面臨的都是沒有編制可以招人的情況。特別是市區所在的單位,各個縣區和鄉鎮的人員都想調入市區,哪個單位要人的時候大家都盯著,連本地單位想要調入競爭都很激烈了,更不要說外地單位調入了。

最後,也是最麻煩的,需要有一定級別的領導幫助。因為這種跨區域的調動,編辦、組織部都要過會研究的,同時需要當地分管人事的黨政領導同意,才能夠完成。如果沒有一定的關係,根本沒有人會幫你提起這件事情,連上會的機會都沒有,更不要說通過了。

小雷認識的一個小姑娘,因為和男朋友兩地分居,為了能夠從縣城調入市區,最後放棄了公務員身份,通過事業單位遴選轉為事業編制人員才成功的。而還有很多人,即便結婚生孩子了,還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所以,對於一般人來說,跨區域調動真的很難很難!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用簡單的回答讓您瞭解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
歡迎關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見,請下方評論留言探討!

流雷電


題主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題。

公務員跨區調動由始至終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按調動難度劃分,依次為縣區之間、縣區與市之間,市與省之間,跨省。

由於工作平臺有限,身邊接觸到調動幅度最大的就是從縣級部門直接調到省會城市,調動前在我們縣城是正科級幹部,然後借調到省廳級單位掛職,掛職結束後,掛職單位一把手幫他聯繫了一家省會城市市本級單位,然後就留下來了,至於留下來後職務有沒有調整或者說降級使用,這個就不清楚了。


另外,現在公務員跨區調動方式和以前都大不相同,領導關係已經不好使了。

2019年之前,公務員調動只需要滿足“有接收單位,原單位同意”這兩個條件,就可以走程序;但是現在不行了,所有在編在崗幹部調動必須要考試,而且招人單位必須先上報組織部,徵得組織部同意後,才能發佈招考公告(至少我這邊是這樣的)。

這麼做的原因,就是上級領導發現某些公務員調動純粹是打著工作需要的旗號為個人謀私利,因為之前不少人通過這個途徑從“沒前途”的崗位換到“有前途”的崗位,從清水衙門換到高福利部門。

這麼幹的結果就是,越到基層單位越有人想法設法逃出來,又沒人願意去基層,這就導致基層壓力越來越大,活也越來越難幹。

所以,我們市就定了“崗位調動必須得考”這個規矩,這就意味著,縱然有領導幫忙,也只能幫你爭取到考試的機會,最多在把崗位報名要求設置得嚴苛點,能不能考上就看自己能力了。


總的來說,隨著法治社會程度越來越高,公務員調動程序會越來越規範,這樣也能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環境,肅清黨內“走後門、抱大腿”的風氣。

我是@事業單位搬磚狗:3年鄉鎮街道基層工作經歷,3年市本級機關單位工作經歷;體制職場規則的觀察者、解讀者。關注我,一起了解體制內的那些事。

事業單位搬磚狗


公務員跨省調動,必須省長簽字(省長一般是主管省編制辦)。你說難不難?


淡泊146989557


公務員跨區域調動難度是很大的,但是並不是說不能跨區域調動。

關於公務員的管理有條塊兩種方式。

對於那些按塊管理的公務員,以科級幹部和科員為例,一般是由縣級公務員局和組織部管理的。跨區域調動就是跨區域任職。原來所在的縣區願不願意放人,而自己想去的縣區,其單位有沒有編制,有沒有同等職級的領導職數,都會影響公務員跨縣區調動。因此按塊管理的公務員跨縣區調動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麼按條條管理的公務員能否跨縣區調動呢?這就比較容易了。因為按條條管理的公務員,上級機關可以根據工作的需要,從整個系統進行人員統籌安排和調劑的考慮,一個科級或科員級的公務員,就可以調劑到另外一個區縣擔任同等職務。條條的上級機關也經常會從工作的需要出發,進行公務員的異地調整,那麼作為一個公務員個人,可以把這些情況向組織進行反映,提出異地調整的要求,從而達到跨區縣任職的目的。


鬱津裡


大啊!老子從邊遠鄉鎮公務員調到城邊鄉鎮就是事業職員。沒辦法,和老婆分居九年,比炕戰還多一年


巴士底獄3


認識人不難,不認識人的話特別難。

這個人是關鍵人,管人事的領導和一把手,理論上兩邊都要,但一般重點是接收單位。


臨江吟月獨飲人


你就別想了,我現在也在辦跨省調動的事。特別難,我都不抱有希望了。人家說直接考調得了,沒有市裡領導出面,基本不可能的。


馥馥之雲


由於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同,人均收入和公務員的收入也有所不同。經濟條件差的公務人員,很想調到經濟收入好的地區。對於官員來說,工作調動全由組織部門安排,而普通公務員跨區域調動就非常的困難,沒有足夠的能量,很難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