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日记:瞒着家人,我进了隔离病区

2020年1月30日,桐柏县疫情指挥中心发出通告,桐柏县确诊新型冠状病毒6例,疑似1例。同日,一条微信在朋友圈被疯传,桐柏县防护物资全面告急,接受社会的公开捐赠。看到之后我惊呆了,我们是一个人口仅仅47万的小县城,城区流动人口不足10万人,医用物资的紧缺说明每天就诊人数很多。


疫情日记:瞒着家人,我进了隔离病区

武汉封城至今已经六天了,我们距离武汉只有260公里,一时间人心惶惶加上这条朋友圈,我想去我曾经工作的地方将真实的一幕展现给大家,让大家有信心一起战胜疫情。


疫情日记:瞒着家人,我进了隔离病区

来到医院在门诊大厅找到了门诊部主任郝飒,她由于熟悉门诊部情况在第一时间请缨来门诊引导初诊的发热病人就诊,由于连日的工作声音异常嘶哑,在她的指导下我消毒并做好了防护措施。可能是由于一天的接诊量很大,她连自己的防护服破损了都没有注意。在她的带领下,我先后来到了与接诊相关的几个科室,急诊,影像科,最后来到了他们仅用十个小时的时间在原有的传染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桐柏版的“小汤山”,所到之处看到我们一线医护人员的情况真的让人十分揪心。


疫情日记:瞒着家人,我进了隔离病区

急诊科李乔主任,右手指受伤包裹着厚厚的纱布,我到医院时已经八点多了,刚拿起方便面还美誉来得及泡就进来了几个发热病人只有放下。影像科门口的长凳子上坐着一对来筛选的中年夫妇焦灼的望着门口在等结果,一天做了72个CT 的影像学医生在最后一个病人走出后瘫坐在凳子上。


疫情日记:瞒着家人,我进了隔离病区

从影像科出来我们来到了隔离病区,这里还有分检血液的地方,门口堆满了病人,看到一个阿姨没有戴好口罩,郝主任上去帮她戴好并叮嘱大家如果口罩戴的时间长了可以去道真台去换。分检旁边是医生办公室,我忍不住问她“吃饭了吗?什么时候上班的?”她回答说“刚吃过,早上八点过来的。”还没有来得及多说几句,一下子涌进来了几个病人让她看结果我们退了出来来到了二楼的隔离观察区,正好一名护士推着一台治疗仪从病房出来,郝主任关切的问到“吃饭了吗”那个护士说“吃过了,”我问她“咋样?累不累”她笑笑说“还可以承受的”“有孩子了吗”“有,五岁”声音明显哽咽了。同样是母亲的我听了之后心里像刀扎了一样的难受,在一线她不是母亲不是孩子,仅仅就是一个跟疫情抗战的“战士”,看完之后,我跟郝主任默默的离开了隔离区。她告诉我,桐柏县中心医院托管给南阳市医专一附院之后,廖志敏任院长,和业务副院长冯院长都不是桐柏人,但是为了打好疫情这一仗过年在办公室吃方便面,每天亲临一线,由于防护物资的紧缺,党组成员都是穿着白大褂戴着薄薄的一层一次性口罩。


疫情日记:瞒着家人,我进了隔离病区

准备走的时候,在医院门口正好遇见了在急诊知道工作的廖院长我们交谈了几句,通过短短的交谈才了解到截止2020年1月30日18点,医院累计接诊发热病人813人:隔离病区内确诊6人,疑似1人,排除疑似留观3人,隔离病区累计收治病人17人,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发热门诊每天的接诊人数超过了上百人,可是在看到库存的时候,我真的要掉眼泪了,桐柏县中心医院医用N95口罩库存量为零,但是,就算是这样严峻的形势廖院长说有信心带领桐柏人民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疫情日记:瞒着家人,我进了隔离病区

是战争就不能低估敌人,是战士就需要武器,这些挡在我们身前的战士已经没有了武器,可是他们依然奋战在一线毫不退缩。传统团圆的年他们在一线,卸下父亲,母亲,儿子,女儿的身份跟疫情做着最艰苦的斗争,最开始成为定点医院的时候他们仅仅只有20套防护服,20个护目镜,医用N95口罩至今不知道库存为零,他们没有请求援赠在坚持,今天他们发出请求捐赠的告知书不亲眼目睹真的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希望这场疫情早日过去,让这些站在我们身前守护我们的人平安归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