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以一己之力让自己的学校变成985.211之类的一流大学?

莫安奈


首先祝贺你有一个伟大的愿景,你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一流大学需要很多的学生老师特色专业学术科研成果资产设备等去支撑,想要凭借一己之力的话,你可以努力赚钱,用钱砸,把各大高校的老师挖掘到你的本校,把各种研究设备配备齐全,改善校园环境、文化底蕴、学风建设。设立各种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搞学术搞科研,参加各种竞赛,提升学校名气,在未来的某一天,你的学校可能会变成双一流大学。

个人拙见,博君一笑。


江苏学历教育网


除非你是一个大官,或者是一个大款,就是大官或大款,仅凭一己之力让某所大学成为985、211双一流大学,也是不可能的。

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大学从创立、发展和壮大没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程,一蹴而就成为国家的重点大学,可以说就是痴心妄想,不切实际。

历史上确实有凭借个人的声誉和威望,创立大学成功的先例。就是美国人司徒雷登在北京所创办的燕京大学。但他也绝对不是凭一己之力,而是在他身后,也就是他的国家有许多教会组织、资本家们为他筹款才能开办成功。

任何人办任何事情,仅凭个人一己之力要想成功,除非你是一个名人,除非你有号召力和影响力,除非你有巨大的财力物力。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人物,福建厦门大学的创办人陈嘉庚先生,凭借个人东南亚国家的侨界领袖身份,穷其一生,投入巨大的精力和物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才把厦门大学办成东南沿海一带的知名大学。

年轻人有想法,很好。还要把个人的想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卧薪尝胆追逐梦想,人生规划与行动同步进行。先创业挣得一笔巨额财产,再说创办知名大学的事也不迟。大学可以说不能带来短期效益,靠办大学来发财那才是一个二百五,办大学是放长线,是培养拔尖人才的重大举措。没有十数二十年时间的沉淀,要想使一所普通大学成为一流大学可以说是不可能的。(2019/12/29)


吉祥如意


现在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废除对高等学校985、211的称谓,改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且实行动态管理,每5年评选一次,至于题主所说的以一己之力使学校成为985和211,当然就是不合时宜的说辞了,我们通过努力,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可以为学校争光添彩,提高学校知名度,但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是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的,个人的成就终归显得渺小,但我们每个人只要有这种意识,学校一定会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双一流也不是不可能。


海天146802252


几乎是痴人说梦。

一流大学是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经过一批又一批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达到的。

你还真以为给你个竹竿,你能把地球翘起来啊?


大学老师Amy


把自己想的太伟大了,985,211大学是国家根据大学办学实力等多方面因素考核评价后决定,比如教师队伍,有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科研成果,教学质量,现在看大学实力是看是否双一流大学还是一流大学。


翰墨荣华


好好做梦,千万别醒过来!


浅野诗人


闭上眼,做个梦。


qzuser194996956


努力学习


籽果


2010年考研如何选择院校、专业2009-09-09 00:16:23 博仁教育 2010年的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网上报名时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院校、专业选择成为广大考生面临的问题。目前,许多备考的同学都被这些问题所困惑,博仁教育针对考生在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时存在的如何选择院校、专业的问题。根据历年考研辅导及指导报考的经验,为同学们解决报名时存在的种种困惑,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裨益。 一、准确定位 考生在报考专业和院校时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定位自己。现在很多考生盲目的追求热门专业和名牌院校,结果在备考不充分和实力有限的情况下而没有考上。考生首先要对自己的备考情况有一个大体的估计,比如,自己可以回顾一下参考书上某一章的内容,看看自己掌握多少。博仁教育近期推出了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在线测评系统及专业老师的报名指导,可以给考生做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从而能够根据自己的实力考入令考生比较满意的院校。 二、职业前景 许多考生在考研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以后的就业问题,这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名牌院校和热门专业是很多考生所青睐的;选择名牌大学与社会上的招聘风气和招聘偏好有关,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显倾向于“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在很多情况下,名牌院校的背景无疑可以增加就业的筹码。如果客观评估自身实力,认为有考上的希望,不妨放手一搏。 一些院校或许没有知名度,但某些专业不错,或者一些专业还出过不少知名人士。如果是自己基础不太好,就是为了以后找一个好工作,就可以选择专业方向较好,不一定是有名气的院校。 三、学术氛围 学校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对一个人以后做研究、搞学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每个人对人生的规划不尽相同,考研也是一样,如果想继续读书,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硕士研究生读完以后,还将继续读博士,那么最好选择学术氛围与人文环境比较好的学校,同时,应选择学位授予权完整的学校和研究机构,最好选择同时招收硕士和博士的导师,这样可以在一个学校读完硕士和博士。 四、研究兴趣 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报考专业问题上,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方向。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很有可能决定一个人以后所从事的职业,要谨慎选择,同时,在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方向的时候不宜跨度太大。 五、地域因素 报考时要考虑毕业后想留在什么地方工作,想在什么地方谋求发展,就业或创业,这些问题在择校时最好妥善处理好。 目前,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成都、南京、大连等地比较受欢迎,尤其是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想要在什么地方工作,求发展,最好就报考当地的学校。这样毕业后找工作也比较方便。一方面毕业时,同学们找工作比较方便;另一方面,在政策、经济、信息、交通上不允许,不可能长期住在外地找工作。此外,用人单位受就业的传统观念,地理歧视与政策限制的影响,要么本能地倾向于来自大城市来的应聘者,要么希望要熟悉本地环境的毕业生。 博仁教育根据往年考前指导报考经验,有些考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综合实力比较强,就选择了学术氛围浓厚、发达地区的名牌学校和热门专业,也有的选择了学校所在地不太好,而学校和专业好;有的考生基础知识差一些,就选择了一些欠发达地区、比较好的学校或者一般的学校的一般专业。 总之,在确定报考哪个院校、专业的研究生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后,博仁教育祝参加2010年考研的考生金榜题名!2010年考研如何选择院校、专业2009-09-09 00:16:23 博仁教育 2010年的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网上报名时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院校、专业选择成为广大考生面临的问题。目前,许多备考的同学都被这些问题所困惑,博仁教育针对考生在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时存在的如何选择院校、专业的问题。根据历年考研辅导及指导报考的经验,为同学们解决报名时存在的种种困惑,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裨益。 一、准确定位 考生在报考专业和院校时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定位自己。现在很多考生盲目的追求热门专业和名牌院校,结果在备考不充分和实力有限的情况下而没有考上。考生首先要对自己的备考情况有一个大体的估计,比如,自己可以回顾一下参考书上某一章的内容,看看自己掌握多少。博仁教育近期推出了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在线测评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