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疫情防控强化“联”、突出“管”、大力“控”、全力“筹”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沈贞海浙江报道

近日,浙江省丽水市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该市6名确诊病例,各县级定点医院集结最好的医疗团队、提供最好的医疗条件,全力救治确诊病例。目前缙云病例已经治疗出院,这是全省第一例由县级医院救治出院的患者;庆元2例重症病例转省级定点医院;其他3名病例病情稳定。

据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丽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胡海峰第一时间就疫情防控作出重要指示,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明确了“五个必须”工作要求,强调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上来,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我市最重要最紧要的工作来抓,以更加坚强的意志、更加严密的措施、更加有力的行动,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前期丽水市防控各项工作开展有序有力,主要呈现工作启动早、应急响应快、管控措施严、群防意识强的特点。

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丽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坐镇指挥、分析研判,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我市各个层面快速进入实战状态,广大防控一线领导干部、医务工作者通宵达旦、坚守岗位、全力以赴,各项防控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强化“联”,合力阻击。卫健、公安、宣传等相关部门在指导防控、疫情防治、人员排摸、治安维稳、宣传引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主动作为,合力阻击。市县乡村四级防控体系有序运行,全市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形成较好的防控合力。

——突出“管”,严防死守。通过交通卡点、大数据排查、基层网格排查,共计排查301万人次。按照凡过必查、应隔必隔原则,全市设立21个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累计集中医学观察1289人,居家观察10239人,并对居家观察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发热门诊发现的可疑病人全部在医疗机构隔离留观。对确诊病例落实集中诊疗制、重症转运制,组织优秀专家和有效药品器械尽最大努力救治患者。

——大力“控”,减少流动。取消一切大型集会,停止30人以上的聚集性活动3287起;关闭辖区内的影剧院、卡拉OK、KTV等公共场所3536家,所有游泳场馆、博物馆、图书馆、洗浴房等公共场所暂停开放。自27日起,全市全面暂停省际班车客运、市际班车客运,为确保人员不聚集、少流动,对全社会发出少出门、不聚会、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倡议。设立疫情严重地区来丽人员群众报告电话12345,已受理群众报告电话1103个,群防群控力量不断增强。

——全力“筹”,保障物资。为有效应对病例救治,配置5辆负压车、设置负压病房16间;市政府预拨防控经费、医保基金1.3亿元。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包括海外侨团,共筹集各类口罩16.5万只,防护服3270件。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获悉,接下来,按照预判在前、行动在前、落实在前,围绕“五个必须”要求,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控存量。按照“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的要求,实施最严格的人员排查。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技术手段,全面开展“线上+线下”滚动排查,对疫情严重地区来丽人员进行再排查,对发热症状人员进行再排查、对有风险的人员进行再排查。严格隔离密切接触者和疫情严重地区返丽人员。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采取最严格管理措施。

——控增量。按照“外防输入”要求,落实最严格的卡口管理标准,严格查控程序,做好体温监测、信息记录等工作,确保人员可控、信息可追溯。对所有在外拟返丽来丽人员,分别由属地及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会)落实预警、提醒措施,确保疫情稳控前不返丽。请全体市民主动告知近期拟返丽来丽亲朋好友,在疫情没有完全控制之前,不要返丽来丽。对有特殊情况必须返丽来丽人员,一律按照标准进行集中隔离点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14天。在此,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敬请理解、配合、支持。

——控流动。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要求,实行最大限度减少公众聚集活动的管控措施。对原已实施关闭的影院、KTV等公共场所,停止大规模群体性活动,停止开放景区景点和宗教活动场所等措施,进行再落实再督查,防止出现疏漏。强化市民不串门、不集聚、不聚餐自我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流动和接触。

——强救治。统筹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对确诊病例集中科学施治。加强流行病调查及管控信息共享,落实重点人群跨区域协防协查机制,强化区域间的工作协同。

——强防护。加强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消毒、杀菌处理,严格医疗废弃物的规范处置。强化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培训,严格落实好防控一线特别是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宣传,引导广大群众讲卫生、少外出、不集聚,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据了解,目前丽水全市设立18个24小时发热门诊,配置5辆负压车、设置负压病房16间、设置隔离病床190张,还储备了隔离病床200张。建立了市级集中医疗救治点,第一批从市直医院抽调40名专家组成医疗救治小组,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展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