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的考研成绩通知单——致敬追梦青春

失而复得的考研成绩通知单

——致敬追梦青春

董连辉

失而复得的考研成绩通知单——致敬追梦青春

当第一批90后跨入而立之年,作为一个70后,青春与自己毫不相关了,总是不自觉地感世伤怀,回首如烟往事。

20余年前,一个山庄少年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就是考学,爱也罢恨也罢,一考定终身,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10余载学涯路,经历大小无数考试,有鲜花,有泪水,而最关键的考试只有四次:小学统考、中考、高考、考研,前三次都成功了,而最后考研却未能如愿,至今感到遗憾。没有再战的机会,我把遗憾埋在内心深处,无论在哪个岗位,拼命苦干,总想弥补遗憾,追回如梭般的青春光阴。不经意中,那封装有考研成绩单的上海师大研究生部来信被我无意丢掉了,抛弃6年之久失而复得。入冬,念亲恩,怀旧友,突然想起查看大四考研具体分数,发现放在书柜里的考研成绩单不见了,找遍客厅卧室所有书柜也没有。我存放物件比较规范,应该不会放错地方。这封信对于别人没有任何意义,不会有人拿……我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在地下室的废弃书柜抽屉下面夹缝中,我找回这封装有考研成绩通知单的信以及陕西师大中文系张学忠先生的来信。真是太幸运了,如果当年将废弃书柜处理掉,或信件遗漏在楼道上,都不可能再看到它们了。六年内,几乎每年地下室都因邻居窗子不关遭暴雨倾灌或暖气管道漏水,书报多次受损,这两封信件及新闻路上含金量较高的抗非典纪念勋章证书居然完好无损。

失而复得的考研成绩通知单——致敬追梦青春

考研成绩通知单不是一封普通的信件,我大学毕业后一直珍藏在身边,虽然未能像录取通知书那样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它承载我求学路的青春逐梦记忆,有拼搏的汗水,有导师的温馨叮嘱,有人生遗憾……这是我搏击学涯路最后关键考试的证明,仅因英语几分之差,与上海师大硕士研究生失之交臂。这份考研成绩单承载着哪些考研故事呢?

1997年暑假开学,我升入大三,在挚友宝军的支持下决定考研,首先确定报考唐宋文学专业,然后择校。当时,考研竞争比较激烈,除个人努力外,与所报院校导师提前咨询也非常必要。那年暑假,我拜访了北京师大中文系迁安籍教授李壮鹰先生,谈及想报考唐宋专业硕士研究生,他向我推荐南京师大等几位唐宋专业导师。返校后,我通过查询,寄信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咨询该校唐宋专业研究生招生事宜,出乎我意料的是,陕西师大唐宋专业研究生导师张学忠先生亲自给我回信,耐心解答相关情况。大学恩师刘福元先生教授我古代文学,对我比较了解,他帮我联系了上海师大唐宋专业硕士导师黄刚先生。黄刚先生在给刘老师的复信中说:“据先生介绍,董连辉同学的情况确实相当好,如能顺利过关上线,我将非常乐意录取小董……”。权衡再三,我最终选择报考上海师大。1998年1月 16 日至18日,在石家庄大学考场经历三天的紧张有序的考试,虽然发挥欠佳,但感觉尚可。

失而复得的考研成绩通知单——致敬追梦青春

一个多月后,我获悉考研成绩,除了英差几分,总分和其他各科成绩都超过录取线,专业课还考出80多分的成绩。黄刚先生在电话里对我的专业成绩非常满意,特别欣赏作文。遗憾的是研究生录取不同高考,单科成绩差一分也不行。其实,我中学英语还是相当不错的,中考还考个班级第一,高一还担任英语课代表。随着后来休学逆境等各种因素干扰,对英语失去兴趣,大学增加听力,英语反而成了弱项。黄刚先生电话表示,以我的成绩,可以去读自费硕士学位,一年5500元,这对家境清贫的我是个天文数字。我决定,先参加工作,来年再战!

失而复得的考研成绩通知单——致敬追梦青春


1998年夏季,带着考研遗憾,我从省城北漂到小城廊坊,供职廊坊市教育学院。说心里话,廊坊并不是我求职选择的城市,第一次来到小城,感觉城市环境还不如老家县城,乘一路小公交来坐落西小区的单位报到,走到蔡豆庄,街道竟然是集市,因两个商贩吵架,小公交等了半个钟头也过不来。单位虽为一家高校,犹如机关一样的弹丸之地……我内心惆怅不已,暗下决心:三年内一定要离开,而唯一的出路就是考研,次之转行做记者,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经历暑假试用期,开学后顺利通过试讲,单位给我安排一周20余节课,除周五下午,每天课时排得满满的,而且还担任班主任。1999年毕业第一年实在没有机会再次报考研究生。1999年,单位领导又将全院的考务工作交给我,与廊坊师专联合办学通过高考招来中文系两个班的现代文学课也交给我,领导器重,工作繁忙,毕业第二年2000年考研也错过了。虽然没有机会考研,但圆了记者梦。在教育部已经批复廊坊师专、廊坊市教育学院、廊坊师范学校合并升格廊坊师院的前提下,我放弃留在高校继续教书工作,从省属高校转行市属报社,待遇减少一半,身边很多朋友不理解,但自己却坚定选择,执意从事新闻报道。此后,我调入报社,怀揣新闻理想的农家苦孩子只知道拼命采写稿件,没有精力复习,加之父母接连患重病,沉重的经济压力……我再也没机会报考在职研究生学历了。

失而复得的考研成绩通知单——致敬追梦青春

人生旅途可供选择的路口不是特别多,选择一念间,方向正确与否唯有靠时间检验。21年前那次属于我的唯一一次考研机会,如果不是英语障碍,我肯定去上海读书了。上海于我来讲有着特殊向往情结。在我懵懂少年时,奔赴老山前线的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学员让我懂得一种超奉献情怀,他们一封封甘愿献出青春生命乃至牺牲后捐出遗体作解剖标本的遗书刻在我心灵深处。大学求学期间,挚友何宝军从复旦大学发出的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件诠释超越血缘的兄弟深情……何况,上海师大导师黄刚先生对我又是如此肯定……凭自己实力,再来一搏成功率是非常高的。因为,我清楚了薄弱环节以及第一次考研的失误之处。那时研究生硕士学历在全国一线城市求职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拿下硕士学位,自己的职业生涯肯定是另一番模样,可能踏踏实实在高校或科研机构治学,即便从事新闻专业,也不可能去地市级媒体。另外,如果到上海读书,我与宝军也不可能失去联系,我相信他“只要考上,经济上我负责”的承诺,也不至于他去世我连送他最后一程的机会都没有。可惜,人生没有假如,命运却是这般安排,自己的人生路注定孤寂、艰险……“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无论求学还是工作、生活,从不奢求绝对公正,只是追求人生的丰富,坚信生活对执着的人不会沉默!人生逆境中,始终保留一份坦然,一份坚毅与执着!我不是竞技场上的千里马,只是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为了赶路,有时甚至忘记欣赏路边风景。庆幸的是,跋涉人生征途中,总有伯乐相助,帮我跋涉人生沼泽地……这也许是上苍的垂怜吧。因此,我的笔下总不自觉带有悲悯情怀!

失而复得的考研成绩通知单——致敬追梦青春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考研成绩通知单失而复得,青春却再也寻不回来了,远去的兄弟再也不能归来,置身向往的城市兑现曾经热血沸腾的职业理想机会微乎其微了……还好,一路走来,没有辜负青春韶华,没有辜负人生各个阶段有恩于我的好心人厚望,不管雨雪冰霜,总是含着泪一直在奔跑……咀嚼痛苦,懂得感恩,在喧嚣中求得内心安宁,倾听心灵深处的召唤,守住生命本色,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