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有哪些忌讳?

五味社


尤其是中原,大西北也包括东北。刚结婚的小夫妻到岳父家拜新年,要带厚礼,尤其是要给岳父母买套喜庆过年时装,让他们穿上走出去在村里显摆一下,对新即官,对老人都有面子。主要还买保健品,让老人健康长寿,还要多带红包,侄女外甥多,叫声姑夫姨夫得给红包压岁钱呐。要在酒桌上多说吉祥话,多敬酒,还要勤快。更重要的是,如果路途遥远不能当天回婆家时,需要在娘家住宿的话,新婚小俩口是不能同房的,小俩口要在生理方面忍一忍,等二天赶忙回家再解馋。这是农村最大的忌讳,切记,切记哟!

另外:还有就是外甥到舅家拜年,不在乎礼薄厚,只在乎会说吉祥话。在酒桌上不能给舅舅舅妈开不文明笑话,也包括表姐表妹都不能胡说八道。这都是农村尤其是南阳淅川农村的最大忌讳,切记,切记呀!

新社会,新风尚。说的也不科学更好全面,见谅!同时:再次祝大家猪年吉祥如意!


冬羊19


大年初一太嗨皮了,大年初二就应该注意节制点这些嗨皮。比如说打牌,没完没了的打牌或打麻将,我认为这就是大年初二最要注意的地方。其他图吉利,说好话,心情愉悦等,和大年初一一样。

大年初二就要去拜年了,成家的要去丈母娘家拜年,没成家的要去给外公外婆、舅舅拜年。别就知道打牌或喝酒了,喝个大醉什么的,惹得媳妇,或者爸爸妈妈不高兴,甚至吵上一架,就太不应该了吧,我觉得这就是大年初二的忌讳吧。

小时候都要老妈一直强调,一直说才不情愿的去拜年,其实表哥表弟或表妹表姐们还是蛮想见的,去拜年去做客成为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别玩过头了,长大点的就别喝过头了,不然很出糗的。

昨天“大年初一最忌讳什么”的问答,没想到突破100万点击,我当时说,大年初一忌讳吵架,忌讳哭,有不少网友留言说,大年初一自己就吵架了,就哭了,可是谁也不愿意这样呀。

的确如此,生活就是这样。

明明知道不该对亲人发火,明明知道自己别太冲动,轻易起脾气,明明提醒了自己别哭,但还是哭了起来。这是生活的无奈,也是人之真情。

其实过年也是平常日,每一天也是过年,实在忍不住,看着人家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而我独影飘飘,就哭了;或回顾一年来的月月日日,有遗憾有懊恼有悔恨,也就罢了,最忌讳哭又何妨,眼泪流完了,也是一种释放。

擦干眼泪的你,最是坚强,从头再来,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财经作家邱恒明


正月初二这天我们这里非常忌讳吵架。

正所谓“初一饺子初二面”,正月初二吃手擀面就是因为初二是出嫁女儿和女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所以会做比较易消化也简单快速的面条来吃。正月初二我们这里一般被称为“迎婿日”,是女儿女婿回娘家的日子。

1、因此在正月初二这天非常忌讳吵架,如果娘家人这天吵架,难免会让女婿看到,对家庭和睦不利。女婿毕竟是外星人,这天吵架,老辈人认为会让外姓人“看笑话”,于自己家不好看,于女儿家尴尬。

2、女儿女婿这天同样忌讳吵架,回娘家这天吵架,会让娘家人看到夫妻不合,劝也不好看,不劝也不好看,而且在老辈人看来正月初二吵架,会影响夫妻间的感情,严重的会让夫妻一年争吵不休。

3、其次,正月初二女儿女婿回娘家,这天不管是谁吵架,都会让街坊邻居看笑话,对家庭和睦的影响更加严重,也会成为邻里邻间谈论的话题,成为别人的笑话。

因此,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正月初二都是非常忌讳吵架的。

还有正月初二女儿女婿回娘家要带足礼品,虽然现在农村人并不注重这些虚的,能来家里就很高兴,但没有准备妥当,会让人觉得女儿女婿不懂事,不懂礼数。而且礼品也必须是双数,不能是单数。

还有诸如忌讳初二掏口袋,会漏财;忌讳讨债,忌讳睡午觉等等。各地的说法不同,但终归都是为了求个好彩头,希望一年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家庭合睦。


李阿冰


时间真快,两天前人们还在为过年忙碌着,这不眼一眨,今天已经是大年初二了。过大年放鞭炮;大年初二祝福到;人团圆喜气闹;家安乐福气报;新的一年,农嫂祝大家万事如意!


胶东农村正月初二第一禁忌,出嫁的闺女不能回娘家。

大多地方,初二这天是出嫁闺女一家回娘家给父母拜年日。或许是因为南北差异,习俗也会有所不同。胶东的农村,不管父母有多么挂念闺女,初二是这天也是不允许出嫁闺女来家的。这是与老辈流传下来的约定成形的那些习俗有关,在过去从大年三十父母家中院子里撒上尘草开始,出嫁的闺女不到初三父母家中发了纸是不能踏进父母家半步的。不然踩了娘家的尘草,会影响到父母家中一年的运势,特别是家里有哥哥和弟弟姊妹家,闺女要是不顾礼数的回了家,一旦日后哥哥弟弟家出现了不好变故,那就一定会赖着说是你回家踩了娘家的尘草,让娘家的运势不旺。所以胶东地区的农村,出嫁的闺女都是在初三这天带着丈夫和孩子,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回了家门。


正月初二第二个禁忌,财神日不能洗衣服。

据老人说:初二这天是祭财神的日子,又是水神的生日,这天是不能洗衣服的,一年365天,水神老爷天天在为人们的卫生服务,让人们每天都处在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只有生日这天水神才能好好休息一下,能得到人们对它的敬仰,所以这天就不要让水神粘那些脏污的东西了。水是财,不燃一年的财势会随之溜走的。农村老人也是特别忌讳初三之前洗衣服的,有的年轻人不懂这些习俗,要是在初二这天洗了衣服,被家中老人看到,就会遭到老人的埋怨和叨唠的!



第三个禁忌

初二这天也特别忌讳要债,不管是欠人家的钱还是咱欠人家的,如果在过年期间被要债或者是跟人家要债,这样的的人,在一整年间都会很倒霉,也都会让霉运影响了自身一年的财运,因此不光是初一不能向人讨债,这种忌讳一定要过了正月十五。

过年只要开开心心就好,所谓的习俗、禁忌,也只不过想大家都抛开烦心事,一家人团团圆圆欢欢喜喜的聚在一起过大年而已。


农嫂话农事


初一: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初二:

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初三: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初六: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初八: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初九: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更多美食关注: ims126 ,保证学会。

初十: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十一: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十二至十五: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赵少俨


正月初二有哪些忌讳?

虽说全国都是过一个年,但是各地的习俗还真是大有不同,就拿正月初二走亲串门这件事来说,很多地方正月初二这天拜丈母娘回娘家,但是,在我们当地农村,初二这天是坚决不能回娘家的。

初一初二拜姑姑,我们这儿的习俗是初二这天,去姑姑家里拜年,不能回娘家。

因为初三的时候,才是送神的日子,那么初一初二家里挂着宗谱是不能让出嫁的女儿看见的,女儿回娘家只能是在宗谱撤下来之后,将祖宗送走了才可以回家,不然就不利于娘家的香火和光景,所以在我们这里都是初三回娘家。

第二个禁忌是初二这天不能够将供奉祖宗的供品撤下来。最近这几天有些暖和,很多供奉祖先的大枣饽饽,烧鸡,水果等等很容易坏,有些人家就想在初一供奉完之后,趁着初二赶紧撤下来,以免发霉。其实这样做是很忌讳的,因为要初三这天才能送神,如果在初二这天就把供品撤下来,这是对祖先的大不敬,只能在初三送神之后才能撤掉供品。


第三个禁忌就是不要大动清扫。初二的时候,家里的祖宗神位还都供奉着,如果在这个时候就大扫除,又清扫又弹灰,也会脏了祖宗神明的眼睛,是很忌讳的,所以一般像放鞭之后留下的鞭炮纸屑都是等到初三之后才能清扫,还有吃的瓜子皮,花生皮之类的,都不能丢到地上,因为初三之前不能扫地。

这些都是我们当地的习俗和关于初二的一些禁忌,我也是听奶奶跟我说的,可能跟各位的家乡有所不同,不知大家那里是否也是如此?


一品小十六


正月初二有哪些忌讳?

吃过春节的饺子,看完春晚,眨眼间到了正月初二了。


有些地方正月初二回娘家。


而在我们胶东农村,过年的讲究真是不少,像传统的初二日,嫁出去的姑娘不回娘家,不能踩了娘家的尘;再就是从大年三十开始到正月初二都不扫地,别将财运扫走;还有不论是外有欠你钱还是欠外人钱,初二这天都不叨叨,否则是一年都不顺当。


以上这些都是胶东农村这里挺讲究忌讳的一些事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一些传统的习俗已经被取代,随之而来的做法更能适合如今的生活。

如今的家庭独生子女多,有的家庭闺女出嫁后,春节期间家中只剩下老俩口,大眼瞪小眼,两人都觉得有空落落的感觉。

于是,很多的家庭时兴起两家凑在一起过大年。这样一来,男女双方都不会孤单,小俩口也不用为到谁家过年而为难。


过年嘛,图的就是开心快乐。摒弃一些不合适宜的传统陋习,只要是适合自己家,那就不用忌讳。有选择地继承优良传统,去其糟粕,我们的生活便会越来越好。


建行渐远


是这样的,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大年初二都叫“姑爷节”,也就是女婿到老丈人和丈母娘家去拜年的日子。

大年初二当然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按照我国古代的传统习俗,通常把大年初二称为“财神”的生日,在这一天里,如果店铺开店、米市开市,寓意全年财源滚滚。换句话说,你要是选在大年初二开店营业,就能在一年里赚个盆满钵满。

其实,大年初二作为一个吉祥的日子,你只要心态好,在这一天里做什么事都会快快乐乐、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要说大年初二有什么禁忌?根据我国民间流传的习俗,有4件事情最好不要在大年初二做:

一是不要倒垃圾。因为在“财神”的节日倒垃圾,寓意未来一年的财运都给倒出去了;

二是不要出运门。因为在“财神”的节日走远了,比喻你把一年的财富都送出去了;

三是不要碾磨碓臼。因为在“财神”的节日碾磨碓臼,意味着你把一年的财源磨压掉了;

四是女士不要做针线活儿。因为女士做针线活儿需要把线之类的剪断,比喻你把源源流长的财源给剪掉了。


润友


有句谚语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

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面的,有的地方把这种说法解释为迎女儿回门。

在大年初二的这一天,在这个时候出嫁的女儿都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在这一天里,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女儿回娘家忌回门礼为单数,由于传统上一直认为单数不吉利,所以女儿她们带回娘家的礼物必需是成双的。这样也是图一个吉利安详。那么初二以下几个禁忌

1.在这一天大年初二禁忌有忌洗衣,据说这初一和初二是水神的生日,这两天水神会到来,洗衣会洗掉人一年来的运气。所以不是很吉利。

2.女儿初二回门的时候不能空手回娘家,并且带给娘家的礼物,必须是双数,单数则不吉利。

3.祭财神忌语。以前的时候如果有登门售财神像者。就算是不买,也只能回答已有,特别忌讳说不要。以避不祥。

4.初二这一天,不能问别人讨债。过年的时候无论是问别人讨债还是被别人讨债,一年来都很不吉利。所以,要避免这种情况。


本百


正月初二,因为各地的习俗不同,忌讳也不尽相同,甚至全国各地之间的习俗差异性还非常大。比如有些地方初二不能洗头,不能泼水。放的鞭炮皮和烧下的纸灰不能扫等。

在我们当地,正月初二是串门的重要日子,是给娘家人拜年的日子,也就是通俗讲的“姥娘门儿上”,这个拜年有个风俗就是: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家拜年,而是由孩子上门给姥爷姥姥、舅舅和姨们拜年,我们称之为“小客儿”,拜年要留下吃饭的。而出嫁的闺女则会安排在初三或初四回娘家拜年,这一天有女儿的老人都要在家里招待女儿女婿们。不过,现在很多地方也改了,初二也成了全家回娘家的日子,因为很多外地工作的,上班早,等不到初三或初四,而且一次性招待起来也简单。

正月初二晚上,是送年,也要吃水饺放鞭炮烧纸钱,也要摆祭品上贡,和大年三十的一套程序一样。所谓“送年”,是指将大年三十到坟上迎回来过年的已故“家人”送回去,年送完之后,意味着关于过年的第一波最重的重头戏过去了。送年结束了,就可以动车了,也可以洗头洗澡了,也可以清扫室内外的卫生啦。

通过来讲,过了初二,该走的就可以走了,过年的讲究也就没那么重要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