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物道|松浦弥太郎: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

疫情当前,注意防护 -- 关注平台,天天阅读不虚度

请点关注、请点关注、请点关注!感谢啦!

我特别认可一句话:“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


生活中,总是有很多资质都不错的人,最后却混得一般,甚至还不如那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实人。


自古以来,人们就用《伤仲永》来警醒世人,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在自我贬值的路上越走越远呢?


因为大部分都是停留在想,或者不断选择的状态,并没有真正地付出行动。


有人把这些错都推给了浮躁的时代。


确实,在这个结果为王的时代,年轻人希望自己少年得志,普通人希望自己逆袭成功,创业者希望自己抢占风口。


许多人都对时间失去了耐心,只有那些把时间、精力、资源和毅力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的人取得了成功,他们都不遗余力地做好某一件事情。


匠心物道|松浦弥太郎: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


1


说到做好某事,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风靡全球的,被誉为最有天赋做好身边小事的人,他就是近几年红遍亚洲的,同时也被誉为“全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松浦弥太朗。


说起松浦大叔,不得不扒一下他的人生轨迹,他非常普通,属于大器晚成的人。18岁高中辍学,41岁第一次就业,这样的经历在很多人听起来,都充满了失败感。


但他为什么可以逆袭成功呢?


在41岁时,松铺弥太郎担任《生活手帖》主编,这也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但这本杂志曾因为太“老”跟不上时代,所以只能成为奶奶们的身边读物。


可以说,他一开始工作,就接了一个烫手山芋,收拾残局。


很多人也许会抱怨,也许也会想:这本来就是一个“鸡肋”般的工作,做好做坏也没什么区别。


但松浦大叔却一丝不苟地对待,他花时间收集了很多生活实用宝典。


例如:教你怎样钉好钉子、怎样做出美味荷包蛋、怎样收藏才最节约空间;这一些都来源于生活,其巧妙之处就是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神奇的是靠着他的简单执着,把《生活手帖》蜕变成一本能够发行100万册的殿堂级生活指南。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生活手帖》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视线,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宝典。


松浦似乎永远能挑选出什么最贴切生活,什么对生活最有用的,于是他们都夸赞,松铺弥太郎是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


他说,“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这样的问题或许永远没有答案,但只要认真去做,生活就会变得有趣,人一旦拼命地做一件事就会变得很“怪”,不装模作样的样子是最有魅力的。”


比如:他为了给婴儿车做商品测试,让30多个人沿着河畔走,看多远轮胎会坏掉;做面包炉测试时,烤了2万只面包。


所以当有人发自内心地感叹《生活手帖》真是一本很怪的杂志时,松浦总是感觉很满足。  


有人说,做简单而又容易被人忽略的事情更容易成功,而松浦的成功就是把生活中的小事做到淋漓尽致。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朋友》中写道:


“兴趣,是最大的谎言,不是因为有兴趣才做某事,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把没有兴趣当作“不做好”的理由,一次又一次地找借口说自己选择失误,总是在不断选择和放弃中徘徊,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生活手帖》的成功也让人们重新关注这位看似失败的大叔,大家都非常好奇他过去的40年都做了什么,是什么成就了他。


松浦说:“没有人能保证自己能一直做出正确地选择。”


18岁的时,他也做过轻率的决定。因为讨厌学校,于是从高中休学,那时的他只想要逃得远远的,于是他在集货站打了三个月的零工,赚了一张前往美国的机票。


以为到了美国总会有办法,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没有朋友、语言不通、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吃饭,每当他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孤独?”,心情便比在日本时更消沉。


生活就是这样:你以为逃开,就能躲避困境,然而不解决,困难便会如影随形,越积越多。


于是他第一次认真思考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如何走出生活的窘境,松浦的生活哲学便开始萌芽了。


他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例如:训练自己和人打招呼、如何打开心扉、以及如何去生活与生存,而且还把如何做好每一件小事都形成一种习惯,甚至还自创独有的程序和步骤。


就这样,松浦慢慢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趣。


在美国时,他非常喜欢美国的老书店,于是收集了很多50-60年代的《vogue》、《life》等杂志。


后来因为生病缺钱,松浦不得不回到日本,为了回国,他把收集的老杂志撕开,选出漂亮的页面整理装裱,在地摊上贩卖,却意外收获了一批新潮的设计师顾客的青睐。


他凭此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积累了一份自信;后来,他用这些人卖画页的钱,开了第一家书店,Cowbooks。


一般没有4000本书,就办不成书店,但松浦的Cowbooks书店却只有2000本,它们或新或旧,或绝版孤本,每一本都只有自己读过、感动过、理解了,才会上架。


松浦的认真,让Cowbooks至今仍是日本最具个性和最受欢迎的书店之一。


后来,他还整理了一套管理书店的日常准则,包括收藏方法和员工日常准则,还成为很多档案管理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必读之物。


许多咖啡和料理店都借鉴他书店的日常准则,让自己的门店变得更加整洁,让店员更加懂得如何服务。


现在,他是畅销作家,杂志主编,书店老板,而且渐渐地让自己生活观影响了同事,员工,还有成千上万的普通人。


他的畅销书《100个基本》还成为了近几年的畅销书,一经推出就广受赞誉,一年之内重印多达11次。


《100个基本》是写给自己的信条,看似简单的人生哲学里蕴含了不简单的生活智慧,也改变了很多人对生活的态度。


因为他相信,只有用心地生活,才会有所发现,写出那些让人感动的事情;松浦大叔的人生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源于做好每一件小事的习惯。


自古以来,普通人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松浦的成功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其实,很多人的成功是偶然中的必然。


匠心物道|松浦弥太郎: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


2


我有一位朋友,叫Rose,那时候,她还是某英语培训机构的课程顾问,挺普通的,非名校毕业,但是非常热爱英语。


但Rose非常认真,虽然只是课程顾问,但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英语学习上,每天坚持学习,还建立英语学习群,每天分享,鼓励学员们学习。365天,她没有停止过分享,而她的坚持也带动了很多人去学习。


除了坚持义务,Rose非常有规划和方法,并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


比如建学习群,她会分企业主群和求职群;她会花时间了解每一位学员的情况和需求,并用心记录下来,平时会帮助企业主介绍合适的应聘者,也会帮助应聘者推荐好的雇主,久而久之,她的人际关系特别好。


她并非只是单纯地想多卖课程;而是有目标的努力,这为她后来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很坚固的职场资本。


去年,她开设了自己的英语工作室;在千万创业者中,Rose很幸运的,开工作室不久,就碰到了合伙人Pual,一位在中国生活了20年的英国人,在英语教育方面有资深的人脉和经验,两人一拍即合。


自从Pual的加入,Rose工作室很快有了6位外籍教师的加盟,阵营越来越大。


因为之前的人脉积累,很快就把第一期课程开起来了,有了第一桶金的Rose更加有气场;接着第二期,第三期,因为教学质量不错,课程越开越火,这个普通姑娘的人生就这么开挂了。


其实,Rose真的是轻而易举地成功了吗?


我是不信的,我始终坚信每一个成功都不简单;所以,我展开了对她的进一步了解。


跟大多数创业者一样,她吃了很多苦,也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她都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发挥自己的优势。


她英语专业八级,出来工作就知道自己要创业做英语教育,为自己的创业梦想做了详细的计划,并且严格执行;虽然换过几次工作,但每一次工作都会做不同方面的积累。


毕业七年,她花大量的时间研究英语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有计划地积累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学习英语课程设计,考外语教师资格证,积累外教资源,积累客户资源等。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我们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放弃,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才会时刻围绕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前行,才能形成有效的积累。


所以,当Rose创业的时候,成功机会自然高于别人;


那些看似巧合的机会,只是她多年努力规划的结果。


1.01的365次方为37.8,而0.99的365次方为0.03,差距发生在细节里,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匠心物道|松浦弥太郎: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

3


前几天看朋友分享了自媒体大咖咪蒙的故事,大家都很好奇她为什么能凭着写作年几千万。

很多人都地说:“那是因为她赶上了自媒体的好机遇”,确实有机遇的成分,可是为什么只有她称霸江湖呢?


有多少人可以像咪蒙那样是用修文物的态度做产品的?在发表会上,她说分享了自己写文章的流程。


她做过13万用户调研,5000人全流程参与,100职业顾问,15项工序,3轮用户测试,4次复盘,她对每一个环节都是用认真到变态的程度:


5000人按重要点选出来的,不能拍脑门想,而是基于调查;

花人力和物力请100位职业顾问研究老板与员工的关系,沟通等技能;

把写作分成15道工序,做到标准化、流程化、精致到字词,甚至连标点符号的使用都不细细地琢磨。


3轮用户测试,收到用户测试又推翻重做,对知识的尊重,对用户的尊重;4次复盘,发现问题,做标准化报告,时间不会帮你完成经验的累积,复盘才会。


咪蒙说:“真诚为用户提供有效价值,聪明人用笨办法做事。”


你必须很努力才看起来毫不费力,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是脚踏实地坚持,而普通人的逆袭更需要做到这一点。


来源:富书(zhongchoudu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