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农村为什么有种说法:两头不见春的年份不适合结婚?

凉山四叔


这种说法,没有任何根据,首先庚子年有两个春,他是根据历史天文地理推演而来,说不适合结婚,更没有证据。只是大家依据口口相传而来。你要结婚,夫妻之间很好,还在乎,哪些几个春,你就是天塌下来,只要感情好了,都没有说离婚的。


真好涛哥


的确在我的家乡有这种说法,老辈人说这种情况是黑年,结婚不吉利。不过我就是黑年那年结的婚,(本人女)。出嫁那天我要手里拿个手电筒,手电筒要一直开着。从娘家到婆家脚不能着地。哈哈哈,把我老公那天累的够呛,把我背上婚车又把我背到他家。


农村一姐









张风琰


这个春,是指立春的意思。有的地方甚至叫“寡妇年”,因为2019年就找不到“立春”这个节气,很多农村的老农就觉得2019年不适合结婚。

在农村,没有春天开始的年份被称为“无春年”、“黑色年”、“丧偶年”,然后逐渐演变为“寡妇年”。在许多地方,也有这样的说法:“寡妇不是春天,结婚是不合适的。”村里的老人说:“过去有一种习俗,寡妇不应该结婚,因为古人认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播种的季节,但如果没有春天的开始,妇女就无法”扛起春天“。”因此,有“寡妇”不结婚的习俗。其实,这不是科学的原因,这些都是人为的节气和物候的调整,而婚姻与丧葬吉祥是毫无关系的,总之,是一种明显的迷信与封建观念。





乡村小生


所谓两头不见春,是指一年当中,农历正月或二月没有立春节气,而到了年尾也没有立春节气。这就是农村人常说的"无春年",而在过去,一些农村人则把"无春年"称作为"克夫年"或"寡妇年",所以,他们认为在这一年里,青年人是不宜结婚的。

那么,为什么农村人会把这"无春年"称为"克夫年"或"寡妇年"呢?

农村人认为,春天是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阳气驱逐、战胜阴气的季节;而无春的年份,则表示这一年里阴气过盛,阳气过衰,阴气盖过阳气。如果无春,男人从季节中得不到过多的阳气,体内阴气则会过重。

而农村人又认为:结婚后,男人的房事又会消耗掉男人的过多的阳气,因此,"无春年"结婚后的男人阴气会重上加重。

阴盛阳衰在结婚男人身体内差额过大,则男人易患一些疾疾。而在过去医疗条件极其落后的环境下,男人的一些疾病难以医治,加之农田之事劳动强度过大,有一些男人得了不治之症,撒手人寰、离世而去。因此,就有了"无春年"为"克夫年"或"寡妇年"之说,也就是说,在这一年里不能结婚之说。

所为"无春年"为"寡妇年"不能结婚之说,与过去的算命、风水先生有着很大关系。他们杜撰出所为"无春年"为"寡妇年"之说,为这一年不能结婚推波助澜,就是希望那些在这年想结婚的人家来找他们寻求破解、免灾之法,以获取一些高额的破解费,来增加自已的收入罢了。

其实,"无春年"是由于协调阳历(每年365天)与农历(354天)同步而过一些年农历出现的13个月形成的"双春"和"无春"现象,跟在这一年里结婚根本没有丝毫关系,"无春年"为"寡妇年"不能结婚,这只是一种愚弄人的迷信说法,根本不值得今天人们的在意。



农事小记


在过去那些落后的年代,受那些封建思想的影响,在农村有的地方,是有这样的说法的,不但在立春的问题上会有这种说法,在其他的节气上也会有一些相关的迷信的说法,在那些落后的年代,受封建思想影响的情况下,两头不见春的年份不适合结婚的说法,我们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的时代已经是非常文明,非常开放的社会了,所谓两头不见春的年份,不适合结婚的说法,早已经云消雾散,早已经没有他的市场了,相爱的男女,该结婚的男女,是不会相信这一封建迷信的说法的,该结婚的就一定要走上婚姻殿堂的!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在过去的年代,我们都是实行的农历的纪元方式,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并不固定的,中华民族的祖先,经过千百来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适应寒暑的变化,古代的先人们,在农历中每19个年头,加入7个闰月,也就是每19个年头,有7年是闰年的,这样就导致了19个年里头有7个年没有立春这个节气的,既然有19个年里头有7个年没有立春的节气,那么19个年里就有7个年有两个立春的节气了,这样就形成了19个年里,有7个年,有两个立春;有7个年,没有立春;而剩下的5个年,就正常了,这5个年每年都有一个立春的节气了!



制定出了农历平年和闰年,农历的平年就是一年有十二个月,就是农历一月到农历十二月,我们通常把农历一月称为正月,把农历十一月称为冬月,把农历十二月成为腊月,农历的平年每年是354~355天,但是个别的年也有353天的,但是农历的闰年就有十三个月了,农历的闰年有十三个月,那么农历闰年天数就增加了,有383~384天,但是个别的闰年也有385天,由于农历有闰月的影响,有闰月的年份,农历的时间就长了,他就多占了一个节气,这个节气就是立春了,所以也就有了二十五个节气了。



这就有了我们所说的双春年,也就是两个立春的年份,既然双春年占了别的年的一个立春的节气,也就出现了无春年,无春年这一年就少了一个节气,也就只有二十三个节气了,我们看一看从2010年到2018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的这个表,在这九个年头里,既有双春年,也有无春年,也有单春年,但是不管是双春年,无春年,还是单春年,结婚登记的人还是正常的,2010年~2013结婚登记的人数,都是小幅度缓慢上涨的,而从2013年至2018年,结婚的登记的人数有所下降,但是也都是小幅度缓慢下降的,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结婚登记与双春年,无春年,单春年,是没有一点关系的,也不会影响到年轻人结婚登记的!


双春年,无春年,单春年,只是我们记录二十四节的一种方式,不是为结不结婚制定的,年轻人年龄到了,就该谈恋爱了,恋爱谈好了,就该结婚了,没有人会受双春年,无春年,单春年影响的,不但这个双春年,无春年,单春年影响不到年轻人的恋爱结婚,就是其他再大的压力,再大的阻力,也阻挡不了年轻人恋爱结婚的步伐,如果想结婚的年轻人想要结婚的话,既使遇上了思想顽固守旧,封建迷信浓厚的家长,那么想结婚的年轻人也会通过变通的方法,先结婚,后登记,也就是不登记,先结婚,如果今年是无春年,说结婚不好的话,那就今年结婚,来年双春年补办结婚登记手续,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吗!



现在城市农村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农村人的思想已经同城市人的思想融合在一起了,虽然在个别地方的农村,还有这样的说法,那也只能是过去的说法了,或者只能是说说而已了,只要两个年轻人真正相爱了,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好,而且其他什么外部的因素,其他什么外部的干扰,其他什么外部的影响,也都阻止不了年轻人结婚步伐的,当年轻人恋爱谈成之后,那就是水到渠成,那就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唯一的选择,就是幸福的结婚!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从善如刘L


其实所谓的无春年是由于我国使“干支纪年”和“公历纪年”并用所引起的立春时间变化而成的。一年四季在于春,说明春天万物复苏的重要性。把无春年认为是寡妇年是由此而潜移默化而来,其实没有科学根据,所以结婚是人生大事,一家的喜事只是投个吉利,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免得亲朋好友忌讳而尴尬。





季家人




觅荒野的美


说起无春年农村老年人有几种说法,寡年,化年。其实这都是迷信的说法

农村老年人是这样解说:

在过去,有个在朝里面做大官的,他的一个儿子从小体弱多病,快到结婚的年龄也没有改善,那个时候人都很迷信,他请来一个算卦先生,算卦先生给他儿算了一卦,说给你儿子冲喜病才能好,为了儿子能快点好病,就给儿子办了婚事,婚事过后没多久儿子病情加重,一个月后死去,于是他就拿算卦先生问罪,这个算卦先生知道不妙,在去的路上跳河身亡。他没办法了,又请来一个算卦先生,问问怎么回事,这个算卦先生很害怕,怕说错了什么,刚好这年是无春年,这个算卦先生就胡乱说了些。你儿子婚事不应改这年办,因为-这是无春年。

从那起流传这种不好的说法,当然了,咱们大家都知道这是封建社会的迷信,没有一点科学道理。新中国成立,现代科学推翻了各种各样的迷信,

新社会,新国家,新时尚,有春无春结婚都一样,现在年青人结婚大都选择国庆节和五一节日,全国放长假,这两个日子结婚,即不当务自己工作,也不当务亲朋好友工作,好了,话就说道这。


李记红


我们这里也有这种说法,而且很多人都避开无春年结婚,要么赶在头年十,冬月,腊月是尽头月也不合适,要么第二年正月,二月是一年中最短的月也不适合,

农村谚语:“一年之际在于春”,立春是一年之首,无春年就相当于无头之年,兆头不好,结婚希望美满幸福,白头偕老,农村人不愿意一开始就触霉头,所以,很多农村人宁可匆忙提前或等待一年避开无春年结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