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的老师到退休年龄了不愿退休,为什么?

慢步夕阳88


教师到了退休年龄而不想退休,这绝不是大多数教师的真实意愿,可能与下列几种情况有关。

一,到了退休年龄不想退休,这种教师并不是真正地处于一所为社会,家长所特别关注的学校,故学校压力不大,教师所承受的教学压力相对较小。

二,这样的教师本身也并一定处于学校的真正的一线岗位,所感知的各种压力也相对较小。

三,也可能是对个人收入的考虑,毕竟退休后其收入比在职时,会少了一大截,特别是原本在学校任职较多的教师,会少了除正常工资以外的一些兼职收入。

四,与这些教师的个人爱好,平日的生活习惯与方式有关,一旦闲适下来,很可能感到无所适从,异常失落,又无法一下找到排遣时光的途径。

不管原因如何,到了退休年龄而不想退休,并害怕退休的教师,肯定只是小部分,绝不是主流。


飞鸟留痕2O16


不愿意退休的人,除了个别是专家型人才,绝大部分是工作清闲,待遇不低,上班喝茶聊天的人。如果是工作压力大,待遇与前者一样,肯定希望尽快退休,这是我的亲身感受,我是到点儿就退了,真正谢绝了一切挽留。退休后半年内做了胆囊切除手术,然后学了车。每天睡到自然醒,再也不用考虑工作的事了。那才叫一个放松心情呢。


66hongye


一些55岁以上的教师不愿意退休的原因我认为可能是:那就是退休后的工资远远低于在职时的工资。就我们本地而言,高级职称的教师不退休时最多可以拿到5800左右,然而从办理退休的那天开始,工资就会陡然减少2000左右,实际退休后到手工资不足3800,对于一辈子拿低工资的老师来说,好不容易刚刚高级职称工资挂钩,跻身教育系统高工资行列,但是没想到这高工资没拿几年就因退休又回到低工资行列,确实心有不甘。对于在教育业贫穷线上煎熬了一辈子的老教师来说,能多挣几年高工资是何等大的诱惑,相信每一个有高级职称的教师都会选择延迟到国家允许的60岁退休。

在教育行业,高级职称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近年来更是因为名额极其有限而造成能评上者凤毛麟角,且大多都是在五十岁以上才有希望被评上,评上后还不一定挂钩,少说也要等上两三年,这样一来,能评上高级职称并拿高工资的教师没有几个也没有几年拿头,当国家有政策,允许有高级职称的老师延迟退休时,为了多拿几年高工资当然不会选择退休了。

但是55岁以上的高级教师选择不退休但其身体状况又不足以应付繁重的一线教学任务,所以只能选择课时少,或者只教没有中、高考任务的副科,还有的就是退居后勤,每天工作清闲没有压力这就很容易引起年轻老师们的非议,非议最大的就是拿高工资不干活,而是占着高级职称名额,让下面堆积如山的够评高级条件的教师,特别是有希望晋升的老师们晋升无门,意见更加巨大。这也造成能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年龄进一步加大,且有的老师到退休时也不能挣够评高级职称时的巨额花费,等他们到达退休年龄也会选择延迟退休,造成恶性循环。

所以面具觉得高级教师到了退休年龄而不退休和退休工资减少巨大有关,当然也有很多老师是因为单纯的喜欢教书育人的,希望自己能为祖国的花朵再尽一些微薄之力。


面具读心理


有很多老师都算明白了,退休的越晚越有好处。

第一,退休越晚,工资会越高。

教师是属于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国家明确提出要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水平,2020年教育部将对还没有落实的地区专门进行督查。青岛市为了弥补有关差距,是专门设置了政府奖励性绩效工资。所以,近几年不少地方的教师工资待遇还是会有所提升的。

当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管理确实也存在一定的漏洞。比如,工资待遇并不是按照工作时间分配,因为要保障岗位的稳定性,人社部门和财政部门在核定工资的时候是因岗核定工资。班主任岗位工资和超课时工资将会单独设立。

由于评判教学效果并没有太好的标准和办法,所以只要课时做到了,工资都能够正常发放。一些地区还存在老好人政策,有些教师转为后勤工作或其他工作,这次国务院也将会严格督查教师“吃空饷”的现象,确保一线教育岗位从业教师的数量。

在机关事业单位,只要每年考核合格,薪级工资都会晋升一级。而且国家会每两年调整一次基本工资标准,这些都能够不停的提升教师的待遇。如果我们继续工作,说不定岗位工资也能提升,如果能够评为高级教师,一定程度上是相当于处级干部的,各项待遇也会大大提升。

所以,希望家庭获得更高收入,能够得到更高工资的人自然希望延迟退休。

第二,退休的越晚,养老金越高。

在过去的时候,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算办法是这样的:

按照工龄确定退休工资的发放比例,工龄30~35年发放基本工资的85%,工龄35年以上发放90%。而且一些地区政策对于一些特殊教师发放比例甚至能提升到基本工资的100%。当然再加上退休生活补贴数额才是退休后的真正待遇。也就是说,工龄长短对于退休待遇的差距不大。

2014年10月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我们每工作一个月国家就会给我们缴纳一个月的养老保险,再加上一个月的职业年金。职业年金是国家为了维持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水平,专门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如果我们晚退休一年,退休后每月养老金可能会增加二三百元。

退休时,我们将使用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计算养老金。退休的时间越晚,计算出来的养老金水平越高。退休后虽然每年提升养老金,但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提升的总体比例一般只有4%上下,远远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水平。

刚才我们也说,如果退休前能够提升职称,也能够提升养老金。职称提高能够直接影响视同缴费指数的高低,会提高过渡性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的高低。毕竟一些高级职称评选还是需要多次尝试的。


所以,既然能关系到养老金高低的问题,多数人们自然希望晚退休了。

当然,也确实有一些老师虽然教了一辈子的学,但是还没有教够,希望继续教学也是一定的理由。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教师职业的越来越重视,大家也越来越好的了解到教师职业的优点,希望晚退休这也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暖心人社


为什么有的老师到了退休年龄不愿退休?理由实际很简单。

第一:领导阶层。

这些人有权,有权就能享受到相应的利益。有利可图的事,谁不愿意干?

像校长副i校长,只要身体尚可,谁愿意休息?

第二:教不考试科目的老师和后勤老师

这些老师就算上班,也干着很轻松的工作,没任何压力。他们干嘛要退休,大家都知道退休工资就少了。

第三:单位福利特别好的老师。

有的学校利待遇是特别好的,杂七杂八一年好几万,这么好的福利只要退休肯定就没了,谁想退休?

第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老师。

这些老师不是不愿意休息,而是不敢休息,因为退休后工资会少很多。

像一般老师,退休后以下项目肯定都没了。

1、绩效工资。每月至少600元。

2、 少教龄工资。如果你工作年满30年,每月至少300元。

3、少乡村津贴。如果你在乡下工作,退休后乡村津贴就没了,每月至少500元。

4、少公积金,每月至少1000元以上。

这样算下来,退休后每年少20000多元。对于经济不太好的家庭来讲,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

除了以上情况,我想不出老师不想退休的理由。

正常的一线老师,大部分都会退的,因为上班对他们来讲真的是太辛苦了。

总之,不想退休的老师,一部分是因为权,一部分是因为钱。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老师也不例外。


人生如梦LLH


有的老师到退休年龄了不愿退休,原因跟个人的身体状况,工作心态和国家政策有很大关系。不愿退休只是一种想法而已,真正能够实现不退休,还要看具体情况。因为退休不是自己想退就退,不想退就不退的。

一、到了年龄不愿退休的都是哪些情况。

按照以前的退休制度,男教师60岁,女教师55岁是正式退休年龄。从2015年开始,国家颁布了有关女性高级职称教师的退休年龄政策,够条件的,女教师可以在55岁时申请退休,否则政策规定60岁退休。

尽管很多人30岁出头就盼着早点退休,但是真的到了退休年龄很多人的想法就会改变。

1.个人精力充沛,身体状况良好,愿意在工作岗位体现自己的价值。

本人所在的单位有一位女教师,前两年就该退休了,但她按照国家的最新退休政策,选择了延迟退休。由于这位老师一直工作都很积极,身体状况也不错,现在虽然是5年延退,期间工作量跟一线年轻教师完全一样,不仅如此,平时的早晚看班和自修课补课,都比别的老师更积极。她所在的班级在统考学业水平测试时,成绩总是排在最前面。这样的老师,对单位对自己来说,年不愿退休都是一件大好事。

2.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退休后经济收益方面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很多老师临近退休却不愿意退休,甚至退休以后想办法返聘,或者到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去工作,主要还是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

目前退休的教师多数属于退休新政策过渡期间的中人。如果选择退休的话,马上要面对的是每月的收入少20%甚至更多的情况。虽然这一部分钱将来国家一定会补上,但从眼前来说,对生活质量和个人心情都会有一定的影响。除了每个月工资减少,住房公积金,年终奖金这一块每年也有5万左右的损失。

有的教师家庭经济情况并不是特别好,子女要上学,买房成家等等需要父母的帮助。如果选择退休,收入明显减少,对家庭经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有条件选择不退休,而自己的经历又能够支撑后面的工作,不少人人当然愿意再多干几年。

二、55岁正常退休和延迟退休的两个例子

按照以前的退休政策,55岁是女教师退休的法定年龄。本人单位一名女教师,中级职称,没有达到女教师副高职称的严退条件,在55岁的时候只有一种选择,就是退休。

之前这名教师在学校负责对外联络方面的工作 ,办理退休手续后,自己在外面开了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据说招生情况很好,赚的钱也不少。

另一名教师一直是学校里的骨干,的身体状况较好,精力也很充足。加上独生女儿刚刚大学毕业工作还没有成家,与其回家,另外找事做,不如按照新的政策规定60岁再退休。

当地有专门的女教师延退补充文件,不申请55岁退休的教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线工作,满工作量。这名女教师目前教师各项工作正常,没有,因为年纪大,白老资格,让领导和其他老师有看法。

本人的看法

有的教师到了退休年龄不愿意退休,可能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也可能出于自己对所从事工作的喜爱,或者出于其他的原因。

以前愿意发挥余热,再多干几年的教师可以退休后由单位返聘。现在国家对副高职称女教师有了60岁退休的规定,一些不愿意退休的老师可以名正言顺的在多干5年。

如果没有政策,就算你不愿意退,想留在单位也不可能。

所以大家还是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教师不愿意退休或者延退的问题吧。


西乔教育观


大多数老师到了退休年龄,都很乐意办理退休手续,离开繁杂的教学环境,过一种自由自在、轻松自如的晚年生活。再说了,男教师到了60岁、女教师到了55岁上级教育部门都会按时下发退休通知, 所以不愿意也是不行的。


但是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老师办理了退休手续,但还是愿意在原单位继续工作,刚好单位又缺人,所以这些教师就会被返聘回来,继续在原来的学校上班。只是工作的内容会有一些变化,有的返聘回来的老师会专门整理档案,有的会被放在后勤上,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那么像这类老师为什么已经退休了,还愿意继续工作呢?

根据本地学校返聘回来的老师的情况看,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子女大了,已经工作或成家,他们呆在家里总觉得无事可做,又不习惯出去游山玩水,所以在家里闷得慌,既然知道学校有需要,也就去学校应聘了,工资每月1500元。他们对工资多少也不太在意,主要是对学校的老师和环境都很熟悉,加上再没有教学方面的负担,所以他们很乐意以这样一种形式度过一段时间的退休生活。他们既能身心愉快的工作,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又能打发时间。因此对他们来说是很乐意的。


建议临近退休的老师,对退休后的生活要提前有一些规划。比如像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一些培训班,培养自己在绘画、音乐、舞蹈、书法、健身等方面的一些兴趣,陶冶自己的情操。将来或者也可以参加一些老年性的团体,参加针对老年人而组织的一些活动,让自己更好的融入老年人这个圈子,使自己的退休生活过的丰富多彩而有意义。这样也不会因为无所适从,再回到学校去工作了。

格超梅上


退休和在职工资待遇差别太大了。


hzh631286


退休越晚,工资会越高”和“退休越晚,养老金越高”不应当是“老师到退休年龄了不愿退休”的原因。

首先是概念问题,一是“退休”没有工资,退休不一定可以领取到基本养老金,领取基本养老金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在这里的“退休”应当是领取基本养老金。二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是基本养老金,不是什么“养老金”,除非它是其它的什么养老金。

再说领取基本养老金,教师在个人参加社会劳动年限和个人缴费相同的情况下,不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早晚,其所领取到的基本养老金数额应当一样。

进一步,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应当在相同情况下无论是否领取基本养老金(在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时),到人口预期寿命时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总额应当相同。

这就是《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方案设计》的设计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建立统一公平合理透明的基本养老保险。


伟大的长征


楼主你好,现在有的老师到了退休年龄不愿与退休,这是为什么呢?当然确实会存在这样的一个现象,不但是老师这个岗位他不愿意退休,甚至有些企业单位的员工他也是不愿意退休,一方面这个退休以后获得实际退休金的收入普遍都是比较偏低的,即便是作为老师来讲,那么基本上在退休之后获得退休金的待遇水平,要远远低于自己在职期间的工资待遇水平。

另外一方面就是说自己在退休以后。由于教师这个岗位相对来说是比较特殊,那么作为学校来讲也不一定能够招到比较合适的教师,所以说学校方面也可能会挽留这样的一个退休教师,但是我们的这个退休教师都应该是正常的办理完成,退休之后正常领取自己基本养老金之后,然后再以返聘劳务的形式返聘到自己原有的学校来继续工作,虽然说在外人看来他可能没有退休,但实际上已经正常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

而且返聘到自己的单位继续工作,有一个好处就是在享受自己养老金的同时,可以说自己在学校里工作,那么又可以额外获得一部分的收益,那么对于自己来说可以弥补自己养老金不足的问题,当然在自己刚退休这段时间之内,作为自己的身体条件来讲,完全可以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所以说很多教师可他可能愿意继续返聘工作,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