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的心情比上坟还难受,看着每月1万5的工资又不敢辞职,感觉要压抑了怎么办?

邹大仙很菜


好像是毛姆说过,大多数人一生过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是不得不过的生活。人最可悲的就是觉得上班如上坟,但又不敢不去,要么改变,要么接受,抱怨毫无意义!

很多人抱怨明明很穷但就是不想上班怎么办?太正常了,因为你很清楚上班也并不能帮助你脱离贫穷,如果你年薪百万你看看你想不想上班呢?估计拦都拦不住,一心扑在工作上,高高兴兴上班去,以厂(公司)为家。

可惜大多数人远远达不到年薪百万,而且未来也看不到年薪百万的希望,眼前的工作仅仅是养家糊口不得不做的事情而已,谈不上喜欢,更谈不上使命,混口饭吃而已,对于企业未必有多大的认同感,对于自己的职位也未必有多大的自豪感,上班如上坟但又不敢不去,天天背地里骂公司骂老板,早上该挤地铁还是挤地铁,因为绝大多数人没有资本休息三个月,城市里的年轻人没有负债的估计比素食主义者还少!

巨大的债务会把一个人推进稀缺状态,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注意力就像网络带宽一样,是有限的,当巨大的债务及家庭开支占据了你每天的心智,你也就慢慢的没空抬头看路了,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里,越跑越快停不下来,什么诗和远方、爱情和理想慢慢的就渐行渐远了……

而实际上相对于上世纪我们父母那一代,眼下这个时代对于个体来说,崛起的机会可以说已经是遍地开花了,你想想看,我们的父母那一代,他们大多都是在一个平台里面,比如我父亲是工人,我母亲是教师,他们想要离开平台,实现时间自由、财务自由要比我们这一代人艰难多少倍?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常常抱怨缺少机会,其实他们那一代人才是真正的缺少机会,离开他熟悉的那个体制和职位就真的不知道能做什么了,所以他们那一代绝大多数人不论多么煎熬,也会熬到退休,因为离开就意味着断粮,还有那要命的社保和医保,像一根细绳索一样牢牢地栓住了一个个彪形大汉,有能力也没胆量挣脱。

我们这一代人其实好多了,互联网带来大量的机会,最简单的比如跑代驾、跑滴滴,更进一步的做自媒体,更专业的做自由职业,我身边就有很多自由职业者,比如小区邻居里面有律师、老师、会计师、设计师……都不是按部就班的上班族了,包括我本人,也从事了十年自由职业了,主要是中小企业互联网营销与运营外包服务,十几年前我在国企修路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朝九晚五双休日,最好是不上班,经过漫长且艰难的自我摸索,我终于在2009年彻底实现不上班。

有个概念大家没有深入思考,那就是工作早就不等于上班了!在我们父母那一代,绝大多数工作都必须在一个固定的环境开展,可能还需要和一个团队配合,大多数人都是完成一个闭环中的一小节,而现在一个人就是一个闭环的职业实在太多了,我刚刚说的那些邻居,包括我本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闭环,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独立解决某个领域内的一系列问题,形成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变现,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不夸张的说我现在在家办公一个人的产值比很多小公司都高,而我现在一年的收入比在国企上班时干到退休还要高,工作时间却不足上班时的三分之一,这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大多数人的职业发展历程都是毕业后要找一份全职工作,因为需要先解决吃饭的问题,独立生存的问题,其实现在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是不难的,随随便便找一份工作,每月挣几千块就能活下来了,但一定不要习惯于这种状态,也就是说不要让打工成为自己的舒适区,但凡饿不死,就不要再想着靠加班多挣点了,而是把宝贵的时间放在学习新技能,提升自己远期竞争力方面,为下一步跳转奠定基础。

假设人的一生是一个闯关游戏,终点是财务自由、人生自由,很显然没有人能一步而蹴的,如果那么容易,这世界上也就没有穷人了,那个目的地在遥远而又未知的地方,需要你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换乘不同的交通工具才有可能到达,这些交通方式就像是步行、骑车、火车、飞机一样,开始的时候都是步行,因为你一无所有,这个阶段就是打工,你不得不经历这一阶段,一方面是赚钱活下来,更重要的是通过打工去了解一个行业,积累关于这个行业的技能、经验、资源,发现这个行业的机会,以及适不适合你长期发展……确定自己的方向,不合适就及时切换,打工可以无成本切换,创业切换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意味着沉没成本和亏损。所以,认真对待你的打工生涯,如果你除了赚取工资,并没有在你的打工上面学到东西,那这就是很不划算的事情,千万不要习惯了打工,因为抱着混日子的态度,最终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差,连份附加值最低的工作可能也保不住。

其实年薪百万就真的想上班了吗?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说那只是阶段性的热情,如果你连着几年都是年薪百万,其实跟你连着几年年薪十万的感受并不会有太大的不同,你一样会厌倦和蠢蠢欲动,因为当你能够拿到年薪百万的水平,你一定具备了创造数倍这个价格的价值的能力,文迪。过一段时间后,衣食无忧了,你自然又会浮想联翩,蠢蠢欲动,这就是人性,无止境的需求。

你知道赌局为什么这么吸引人吗?因为不确定性,假设桌子上有两个盆,一个盘朝上里面有一万块钱,另一个盆朝下里面可能有十万,也可能没有钱,你会怎么选?我相信很多人会去掀开扣着的盆,因为那个更刺激,哪怕里面没有钱。

对于一条没有航向的船来说,来自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你不想上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你没有目标,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因为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其实是很容易满足的,一个月一两千块都能活下去,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动力了,混吃等死了。这是当代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就像日本的低欲望社会一样,吃饱不饿其他的就不想了,不结婚、不旅行、不买房、死宅一辈子,很明显我们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朝着这个状态发展,年纪轻轻就无欲无求了。也很多人发私信问我找不到方向怎么办?没有目标怎么办?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办?这种问题谁都给不了你答案!这是战略问题,不是战术问题。

好像是尼采说过: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太精辟了!

我就是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为此我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2003年我25岁,从央企辞职,当时月工资两千块,不完全因为钱离开,主要是不自由,一辈子修路,除了春节没有休息日,一直到退休,看不到第二种可能,每天都是混日子,机械的重复,执行上司的指令,毫无热情和意义可言,那真的可以用上班如上坟来形容,难道我要过一辈子这样的生活?距离退休还有漫长的35年!

我决不能这样下去,我一定要做出改变,虽然我也不知道出去后自己能做什么,但我很清楚不出去不会有任何改变,我无法想象自己在一个明知道结果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我才25岁,距离退休还有35年!我的天哪,哪儿都去不了,细思极恐,所以不管出去干什么,只要饿不死我坚决不回来,饿死了也就不用回来了。

出去后果然遭遇转行阵痛期,为难了好几年,跌跌撞撞全靠自己摸索,终于在互联网行业站稳了脚跟,辞职后的第六年也就是31岁,才算完成了在一个行业的技能、经验、资源的初步积累,也就是说能自己支摊单干了,就回家做了自由职业,也就是在家办公,以兼职的形式服务我的客户,转眼已经十年没上班了,现在的年收入比在体制挣工资增加了差不多近百倍,换句话说现在干一年,比在国企上班时干到退休挣得还要多,而工作时间不足那时的三分之一,如果我当时没有毅然决然离开体制,我今天的月工资应该是五千到六千左右。

前段时间我在国企时的老同事来重庆,我请他吃饭,他跟我聊到我离开后单位的发展,他说你这是混好了,大家都说你能干,你要是没混好,估计就会说你放着好好的班不上非要出来瞎混,不正干。其实说实话,混好没混好我都不会后悔,这真不是钱多钱少的事,这是关乎我要如何度过自己人生的问题,人生苦短,必须性感,人生很贵,不能浪费,我无法接受在一个明明不喜欢的环境度过自己的一生,也许有一天我会返贫,混不下去了去当流浪汉,那也是我自己选择的路,我会轻快笑着行。

有人说人的成功只有一种,那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度过一生,苦也好,甜也好,喜欢就好。卢梭说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其实人的一生,本质就是在无止境的追求自由。体制内或体制外并没有好坏之分,只取决于你是喜欢稳定还是自由?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你最想要的是什么?你最热爱的是什么?先把这几个战略问题搞清楚,有了战略目标,战术方案自然会浮出水面。就像你先确定要去哪里,才好确定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去,上班只是通往你目的地的一小段路程而已,不想上班是因为你还没想好自己要去哪里。





自由职业之旅


我曾在一家外企工作,工作轻松愉快,老板和同事人都很好,月薪过万,从不加班。钱多不多不好说,但也算典型的事少离家近。一开始干的很愉快,觉得自己捡了个宝,被天大的好事砸中了头。

然而慢慢地,我不这么认为了。我也开始体会到了上坟的心情,每天不愿睡觉更不愿起床,在上班的路上满目愁容,看着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我在想,他们是否和我一样?

所以我在想,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许,原因在于,我并不适合干这个。

我们工作很大程度上需要把一些事安排得紧紧有条,事无巨细。要了解很多枯燥的条例,要满足客户繁琐的要求。就像一颗螺丝钉一样,一分一毫也不能有偏差。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这份工作有价值,因为是切实在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经常有成就感,也算不得枯燥,因为能碰到不同的问题,可以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最终,我不得不承认,我不喜欢,也不适合。即使我之前在无意识中强迫自己不要抱怨,和其他人比起来已经很满意了,可我最终还是说服不了自己。

我其实想了很久,世界上很多事情,最终只有一个办法: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我无法改变工作,因为我找不到更喜欢或者更合适的,于是我接受这种不爱上班的心态。同时,我改变可以改变的,我业余做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事。写作、画画、弹琴、运动、阅读,当我放弃纠结的心情之后,我发现我有那么多可以做的事情。

我有个朋友曾经做过职业咨询。

很多人做出来都会有一个明确的,可以为之努力的方向,但是她没有。她把从出生开始的所有喜好,和工作之后发展出来的技能都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真的合适的方向。咨询师最后说,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有一个方案,就是在业余发展一个自己喜爱的领域。

后来,她继续在原来工作岗位上班,早已拿到经理级别的工资。虽然仍然不喜欢,但是她努力做到最好,当你开始慢慢擅长一件事了之后,也会渐渐改变对这件事的态度。

然后她开始学习德语,她喜欢语言,现在已经可以当兼职翻译了。虽然她最终没有做上喜爱的本职工作,但已经比大多数人都幸运了。

也许很多人的工作很忙,不能像我一样有自己时间干点别的,但是我相信,一定有个突破口可以改变。也许是你有一项兴趣可以让你感觉到生活的乐趣;也许是工作中有一些学习的机会让你有所提升;甚至只是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都可以成为改变的理由。

愿我们都能与不如意和平相处,最终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小远航向无限


妈呀!题主把问题提到了我的心坎上。不回答都不行了。

跟你一样,曾经的上班难受族。可又确确实实看着每个月那份工资,真心舍不得。再难受也得顶着,再难挨也得受着,谁叫自己要仰人鼻息、领人钱财呢。

如果有好去处就走吧,哪怕工资低一点也不要紧,只要顺心即好。

每天上班的心情都已经比上坟还难受了,看来你是难受到家了。

既然已经如此难受,就八面出击,到处去寻找一下机会吧。说不定找到比现在的单位更好的去处也都是有可能的。

就算找到的单位的工资比现在的稍微低那么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实话说,工作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如果真的因工作造成思想负担重、背负压力大,人都要抑郁了,那确实是得不偿失的。

一般来说,人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仅次于工资收入。所以,一份真正的好工作,除了优厚的收入以外,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如果有好去处,立即打包走人,奔向新前程,决不犹疑。

如果没有好去处就呆着吧,努力改变一下自己,再难受的环境也得去适应。

当然,如果怎么都没有好办法,就像我一样,就乖乖呆着吧,好歹人家每个月还发1万5块钱的工资给你呢,不看的僧面看佛面,你说是不?

实话说,我也早就觉得难受了。可是,刚好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地步,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很多事情想干不是、不干也不是,那种感觉确实不就好受。

随着温水煮青蛙,慢慢地就完全没了离开的斗志了。现在是就算离开也走不动了。

所以,最近几年,我一直在想方设法去适应那难受的工作环境,努力改变自己,从内心里告诉自己:一、人家每月给你开工资呢; 二、你还要靠那份钱去养活上下一大家子人呢; 三、你现在出走谁还会要你呢? 四、你不干好目前这份工作,老板真炒了你,你再也找不到收入这么高的地方了呢。

就这样,上上下下、反反复复,不停地思考,一段时间下来后,气果然开始慢慢地顺了,心情也慢慢地开始好了,压抑的感觉也逐渐消失了。

所以,我仍然还在这好好干着。我觉得这办法挺好,建议你也不妨试试 。

结束语

人生工作几十年,总会遇到或这或那的不顺心事,任谁都难免的。

但人生处处都有机会,有本事、有能力,就啥也不怕。不打东家打西家,历练的地方越多,或许造就的本事也越强。只要是年轻人,就大胆去闯、去试,不要担心太多。

但是,如果当自己不得认命的时候,那你就还得放下身段去面对现实,谁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有颠簸坎坷,需要不断地改变自己,去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正如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你只有努力去改变自己,才有可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因为,你永远不可能淘汰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却随时有可能淘汰你。


深秋曲豆


回答问题前,先讲讲我的故事吧。

2017年,我曾入职一家外企,月薪2万,职位是软件工程师。入职第一周,就和领导闹了点不愉快。

当时,公司的一款产品出现了不开机的现象,没有任何的LOG,领导让我查原因。我的第一反应是应该先从硬件查起,毕竟没LOG表示软件有可能根本就没跑起来,先从硬件电源着手,看看复位等信号是否正常。

我把我的想法说了出来,但是领导却认为我在推卸责任,无论怎么解释,他都听不进去。

就这样,领导对我的第一印象就不好。后来查出原因了,是硬件上电时序有问题导致。

这之后,经过几周的相处,我才发现这个领导不懂技术,而且并不是很信任下属,每次遇到丁点的问题,总要叫齐人来开会,从软件、硬件、生产、测试,从来不会漏下一人。

而且,领导很喜欢做表面工作,几乎每天都要开远程视频会议,然后用一堆表格和数据来忽悠外国人老板。

得不到信任和欣赏,让我每天上班的心情都很压抑,并且产生了离职的念头。

有一次,工厂生产出现了问题,我被他派去现场查找原因,后来我发现,是因为工厂没有烧录最新的软件导致。最新的软件早已经发布,测试也通过了,为什么没有发工厂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应该是研发管控出现了问题。

领导了解此事后,让我把这件事情压住,不能告诉工厂是研发的问题,否则会丢面子。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面子大于实际解决问题。

我对领导失望了,从那之后,我就开始重新投简历找工作,终于在不久后,离开了这家外企,再也不用那么压抑了。

回到你的问题,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但是却因为1万5的工资舍不得离开,是吧?

其实并不是因为1万5的工资让你难下决心,而是你自认为离开了这家公司,再也找不到工资相近的公司了。

那么,该怎么做呢?你可以试试以下3个建议:

1、找出压抑的真正原因

俗话说,要对症下药,你得先找到上班压抑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工作内容太枯燥?同事相处不愉快?还是外部因素?

如果是因为工作内容和同事相处不愉快的问题,是否可以尝试在公司内调岗?如果调岗能换个工作内容,能远离一些同事,可以去尝试,但是有可能,这会带来薪水的部分调整,这就得跟领导好好谈谈了。

但是如果是因为外部因素导致,比如家庭问题,那就得先处理好心情再处理事情,通过谈心、旅游等方式来解决,尽量不要把糟糕心情带到工作中。

2、1万5月薪的工作,在一线城市比比皆是,不要觉得自己找不到更好的

1.5万月薪的工作,在一线城市比比皆是。以下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在深圳2万月薪左右的工作:

软件类:

销售类:

市场类:

从以上信息得知,只要自己有能力,完全能找到其它高薪的工作,不要总是觉得只有这家公司出得起这个月薪。

所以,在暂时不离职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去投递简历寻找新的机会,并且允许自己用一段时间的不确定性,来面对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3、举一反三,不在同一个坑里掉两次

重新再找到工作后,就要吸取原先的教训了,不要再掉入同一个坑。

这里所说的坑,指的是影响自己心情的因素,不管是什么原因,上班都应该是充满期待的,至少不是压抑的。

如果从一份工作中不能持续获得成就感,就容易烦闷,久而久之,就会得到压抑的结果。

所以,为了不使自己压抑,核心要素就是要学会从工作中持续获取成就。

稻盛和夫在他的《活法》这本书书中,把物质分为三种类型:

  1. 点火就能燃烧的可燃性物质;
  2. 点火也不能燃烧的不燃性物质;
  3. 靠自己就能燃烧的自燃性物质。

要想持续获取成就,在工作中,就要争取主动去解决问题,主动去学习新知识并且运用在工作中,这就要求我们要做个自燃性物质的员工,少做可燃性物质员工,不做不燃性物质员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转换思想,把被动工作变成主动找事做,每天进步一点点,才能把自己的知识边界和能力边界往前一点一点的推进,久而久之,自己就会成就公司不可或缺的大牛,你还会只值这1万5月薪吗?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希望能你有帮助。

我是一只程序猿,研发部软件负责人,副业赚钱能手,专注写职场,讲述职场真实故事。欢迎关注我 ,一起抱团成长。

职场猿话


曾经有一份每月1.5W的工资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跟你感觉一样,每天上班挤地铁感觉随时会晕在地铁里,厌倦了所谓的奋斗,年轻人就该往死拼这类的鸡汤,发自内心真的不开心,上班路上脑袋是放空的每天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感觉再待下去的话可能自己会抑郁。


于是我选择辞职。裸辞的那种。


没有其他副业,裸辞以后的生活其实是可以预见的。头一个月很开心,就是被关的鸟儿终于飞出牢笼的那种自由自在的开心。越到后来越觉得与自己相处真的很孤单,如果说人生的一大重要课题就是学会与自己相处,那么我与自己相处的时光是最寂寥的,整天无所事事,睡到一点起床,晚上又失眠到半夜,吃饭基本只吃晚饭。没事基本不下楼,一周可以不出门。不知道,有种莫名其妙,为啥自己会变成这样。


辞职第二个月,天天躺沙发的我决定重新开始融入职场生活。修改简历,投简历,等待,然后石沉大海。也面试过几家公司,但薪资待遇大不如从前,而且岗位也不是很适合。可能是普遍市场大环境不景气,所以招聘岗位看来看去也就那么多。


于是,裸辞之后的六个月,我依然在家待业。


人生建议,辞职之前一定要找到下家再辞。千万不要裸辞!如果你不敢辞职,就要转化一下心态了。


找一个让自己上班开心的理由吧!例如,我有个朋友,跟你也是一样的心态,PS:现在年轻人真的还蛮多愁善感敏感的,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有想辞职的冲动~但是每当她想辞职的时候就看看自己银行卡账户,一看:哎呀我去,原来我这么穷啊!那我哪来的勇气辞职呢?于是她就这么自我刺激了两年,坚持在一个岗位,当每月发工资的时候看到银行卡里的数字又增加了一些,就又多了一些上班的动力。


所以,不要让负面情绪占领你的内心,一定要积极阳光一点。


如果实在熬不下去了,那也没有关系,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吧。毕竟人生只有一次,要为舒服而活。


祝你好运,陌生人。


low玩家


月薪1.5万,上班如上坟。

其实这种状态太普遍了,不仅仅是拿多少月薪的事情,而在于你干的事、你当下的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

在深圳这座一线城市,拿着高薪的人比比皆是,但你要问他们每天快不快乐,每天上班的心情如何,八成都不会告诉你每天很好。

我一个朋友,一个月和你工资差不多,税后1.5万。但是每天都在出差,总公司在北京,在深圳就是在出差。工作就是到处跑。

他是因为即将要二胎了,再加上公司平台也不错,所以一直在公司没动。估计以后也不会轻易动。

我认识的一个前同事,那就不是月入过万,而是几万了。二胎,深圳没房,最近在看房。大女儿在读书,深圳的学费就不用说了,还有各种培训班费用。

小儿子刚出生,老婆没上班,活得多累呢~ 他们为什么这么累? 因为他们工作,纯粹是为了赚钱养家,为了赚更多的钱。

所以只能在现状,即便上班如上坟,但是只要有还算可嘉的工资,能熬着就熬着吧!工作为啥呢?还不是为了赚钱!

可是明明刚出社会的时候,拥有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完全不是这样的心情呀~

反正我记得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充满了干劲的,加班算个啥,周末无休都行,只要能把工作干好。

领到第一份薪水的时候,别提成就感有多强了~ 就算日子没有现在这般自得其乐,可幸福感却比现在要强得多。

这中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差距呢?

1、价值感不足

刚进入职场的时候,我们都没什么能力,一切从零开始。干啥都很新鲜,努力把一件事情做好,努力创造价值,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我们从零干到1,那种幸福感别提有多强。

但是随着时间越来越久,在一份工作的岗位待的周期越来越长,对所有工作都了然于心,已经没有更多的动力了。

再加上身边都是熟悉的同事,交集往来变少,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努力,你也变得越发老油条了,工作也只是为了赚钱;

2、没有空间了

这个空间不仅仅是学习的空间,还包括个人成长的空间。在一家公司待的越久,你就越知道这家公司会有什么样的以后。

你会清晰地从这几年的路线周期中,看到自己的变化。从一开始快速进步成长,到后来那根曲线再也没有任何波动。

对于这样的现状,表示无力,再也没有动力。

所以上班如上坟,要么选择创造要么选择离开

创造是为自己创造空间,脱离这种上班如上坟的环境;离开就是换一家公司吧,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能重新再来;

但是离开只能治标不治本,因为在一家公司待的周期始终是有限的,到了时间,你又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那个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所以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学会为自己创造空间,创造学习的路径,创造新的价值归属感。


大童小逸y


感同身受,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一个月前辞职的,辞职之前很纠结,虽然工作辛苦,但是毕竟一个月过万的收入。但是,我在工作中过的并不轻松啊,所以在自己做了精心的计划后,还是决定辞职了。

我当时的工作属于出差类型的,几个大老爷们经常是山里一待就是一两个月,比较电力的工作比较特殊。时间久了,人就会反感自己的处境,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年纪轻轻有时候真的不想把才华都撒给大山深处。

所以,辞职就成为了我顺理成章的事!

当时公司的领导很不理解,为何你在事业的一个上升期选择辞职,这的确很为难!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不迈出当前的第一步,恐怕还是要继续自己的浑浑噩噩!

所以,我坚定的选择了辞职!

这个社会其实很公平,只要你有一定的文化,自己不懒,总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我文笔很好,擅长写作,自己在专业领域也是一把好手,所以辞职之后得到了很多单位的青睐。我很感谢别人对我的信任,但是现在我想的是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告别996和深山老林!

选择辞职至今,我的收入被腰斩,但是我一点都不后悔。相比一个月以前在工作上的迷茫与无知,焦躁与不安,我现在过的很明白,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样的生活!

所以,告诉你一句话,加油吧!青春不再来,卧看中散论!


公子范


我也有过这种感觉,而且当时我月薪只有五千,工作压力大到每天晚上睡不着,睡着了也要做噩梦,脑海里只想着辞职,千方百计想办法换单位。

而由于情况特殊,连辞职都不允许,只能熬,半年后,终于熬过去了,现在回头一看,很庆幸我当时做了这三点:

第一,宣泄情绪

千万不要自己回家呆着,会闷出病的,越是安静的环境,越容易钻牛角尖,胡思乱想。

那时候,我最常做的事情是,和朋友出去聚餐,吐槽工作的种种不愉快。每次心情不好,要么就是去吃新的餐厅,要么就是逛街买衣服,花钱买快乐。

第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点说得很官方,但很管用。如果你喜欢画画,就画画,喜欢写作,就拿起笔写,喜欢运动,就去健身房,这都是为了转移注意力。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我们要学习着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开,1.5w的工资,只能买你的上班时间,而不能毁了你的下班时间。

而且,还有不少人在发展兴趣爱好时候,提高了自己的技能,还发展副业,倒也发现了自己的另一番才能。当时的我,专门报了写作班,在网上遇到了比我生活状况更糟,但又比我上进的小伙伴,还有一直很优秀,但又一直很自律的小伙伴,也是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人永远不能放弃自己,努力点,或许明天就会不一样了。

第三,存钱

大多数人不敢辞职都是因为没有存款,一旦没了工作,就没办法支付房租、水电、吃饭等费用。如果说,手中有一笔不小的存款,辞职也就有了底气。你月薪1.5w,好好规划每笔钱的用途,应该是能存到钱的。

1、改变消费观念,消费额=收入-存款额,先强制自己存钱,剩下的才是自己这个月允许花费的钱。

2、存定期或者是基金定投,花呗、信用卡之类的尽量减少使用,这都是比较小白的理财做法,也是我目前的阶段。

其实,每一份工作都有难处,即使我们有缘换了一份向往已久的工作,也很有可能会发现,自己不适合,太累了,压力大,还可能不如原先那份。所以,不妨再给自己多些时间,或许,我们能找到现在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


蜗牛徐徐


我有一个朋友,程序员,月入三万,干着干着就在职场中找不到自我了,压抑的不行,但是舍不得工资,一直没有辞职,大约过了4年,最终还是辞职了。

下面就来和你说说我朋友的故事,他是属于那种喜欢追求精神满足的人,也是一个能量很足的人,喜欢追求自我的提升。本来他做程序员,初入行时月入6-8k,大约三年后涨到了三万左右,由此可见,他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在职场中有自己的规划。但做着做着,觉得不能让他得到提升,想要尝试不一样的领域,但是我们都知道,换领域也是不容易的,这种想法早就萌生了,但是想着这个行业收入还不错,就不换,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的很难熬,最终还是受不了,辞职了,但是他也没有重新找工作,而是选择去旅游,和不同的人聊天,正在逐渐的向新的方向前进。

我猜测问主和我这个朋友差不多,是个人能力比较出众的人,否则也不会本领域做到万以上,这样的人,往往不甘于现状,更适合于自己喜欢的事业。而问主不敢辞职,无非是因为迷茫,不知道辞职后做什么,相似的行业也还是会继续压抑,不同的行业,重新开始,工资肯定没有这么高,这就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中。

一个人痛苦的时候也是成长最快的时候,问主需要去思考,不断的思考自己想要的,喜欢的,擅长的,从擅长和喜欢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才会开心,而已问主的能力,重新开始也会很成功的,无非是时间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想好,衡量好环境等因素。在此,给问主提出几点建议:

一、问问自己为何不喜欢自己的事业

感到难受,肯定是不喜欢,既然不喜欢,肯定有原因,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不喜欢,这点得明确,例如不喜欢同事间的关系模式,那么,是不是有其他的方面可以改善,比如比自己去做,尝试改变一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世界,那如果就是不喜欢这个事业,那么,不喜欢的具体是哪个工作呢,能不能尝试改变,如果改变后发现自己还蛮喜欢,也就不会感到难受了。

二、找找自己兴趣和擅长的事的结合点,如果找不到,那么,多做其他尝试

如果觉得不管如何改变,还是不喜欢自己的事业,也熬不下去,那么,一定就要衡量好金钱重要,还是换个路,熬过初期比较适合你,这个问题没想明白,还是不要轻易辞职。如果要换职业,确定自己是不是就是心血来潮,或者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后,多做感兴趣的事,这样,也可以缓冲现有事业的不开心,还能让问主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在兴趣点持续的坚持下去,如果这个兴趣点持续久了还是会难受,岂不是又会痛苦,也得不偿失。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啥,不妨多做尝试,找找自己做了会开心的事,这个就需要问主结合自己的情况尝试了,尝试喜欢,还需要坚持一段时间,然后想想如果一直坚持,自己的职业规划,想清楚,就大胆的去做。

三、没有确定自己的方向之前,不要轻易辞职

可以找朋友聊聊天,找前辈咨询,缓解自己职业的压力,甚至可以找同事老板聊聊,看看他们有没有很好的建议,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辞职反而会更迷茫和痛苦,没有收入,未来没有方向,岂不是比有收入但是难受痛苦的多。可从多方面入手,循序渐进,现在感到难受,做点其他的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一天,如果问主心里有个声音坚定的告诉自己该辞职了,且不会因此而不舍和迷茫,那么,也就可以辞职了。

总结一下,不要轻易辞职,多找点其他事折腾折腾,衡量下自己的水平,多方寻找自己的方向,确定后,自然也就知道该不该辞职了。迷茫没问题,安于现状也没问题,重要的是要开心,开心的前提也是生存。


解语小花


您这不错了还有工作,我一个同学的原话是“我想工作”。

有一个高中同学a,男性,学习成绩非常的不错,也成功的考上了一所国内知名985院校。

刚开始的时候可谓春风得意,毕业成功在沿海签了个不错的企业。

偶尔我们聊天,他总是抱怨工资太低,没钱买楼,不是长久之地,虽然困难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给我感觉的特消极。

每一次聊天,总会自然的转到,他想回家发展,重新找工作。

果然几年后他辞职了,回到了老家。


由于专业不对口,很难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聊过几次天,又说自己准备考研了。等结果出来没有考上,他又决定考公务员。

因为我结婚他来帮忙,事后去他家玩,我问他成绩如何,他说没考上。

看见很长时间在家呆着,生活费靠父母,我都替他感觉惋惜。

我现在唯一有印象的是他说:“我不能在这样了,我想工作”。

等我们在联系,他又飞回了广州,从此没有的抱怨,我知道,他成长了。

1、大多数人谁不是看在钱的面子工作

您说工作的很压抑,谁不是呀?

我们很多人都是普通人,都习惯挣钱养家,并没有改变世界的想法和能力。


而且我们工作的也都不顺心,不是领导的压榨,就是同事的冷眼,要不然就是工作的累心,总之大家都不快乐。

这世界少有快乐工作的人,因为你拿人家的钱,是要服从别人的管理的,让别人管着,还能舒服么?

所以您要正确认识这一现实,不要以为全世界只有你最累,你最难,大家只不过习惯了,学会了闭嘴。

2、您的薪资,还可以让自己过上不错生活

一万五的工资,如果不是在一二线的大城市,那么完全能够过上非常不错的生活。

累了,去旅游,去看电影,去犒劳自己都是可以实现的。

别说一万五,我这每个月4000的工资干的还不敢辞职呢,因为辞职意味着重新再来,还可能不如现在这家公司。

既然有这样的薪资,就要学会犒劳自己,让自己感受到辛苦工作后的快乐,这样才有动力保持下去。


3、多去走走看看,身边朋友过得如何

有时候我们不应该对比,不羡慕别人。

可有时候我们应该多去打听打听周边的朋友,有几个你这样的薪资,大家情况怎么样,生活的如何。

自己可以对比一下,用来填补自己内心的不满足。

可能你嫌弃的工作正是别人求之不得的工作,换做这样的心态,会不会好些?

4、自己确实调整不好,离开吧

如果您还是利用各种办法依旧无法调整好自己,那么只能说离开吧。

就像我那位哥们一样,很多事情不走弯路,不知道现在的幸福。

可能您辞职了,受到的生活的磨练,一切看得更通透,更有利于您的发展。


我是小凌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