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農村也開始有學生輔導班的出現,這個是讓農村的孩子也在同一起跑線上嗎?

鄉里裡大妹


現在也確實有這個現象出現,因為我就是農村小學的老師,我們班也有學生在鎮上輔導班。說實話我並不推薦他們去這樣做,

我也明確表示了上暑假班、寒假班或者是週末班,都沒有任何的幫助。

我曾經給他們說,如果家長讓你們上,你不想上的話,你完全可以說我們老師不推薦我們上。讓他們拿我當擋箭牌。我說這話完全是出於對學生的考慮。


說實話,農村的輔導班基本對學習沒有任何的幫助。

首先由於農村或者是鎮上的這個學生人數較少。家庭收入水平和城裡還是有一些差距。所以導致有一些真才實學的老師開輔導班,他寧願選擇在城裡開,因為城裡的學生基數比較大,相對來說費用也收的比較多。

我就說說我們鎮上的這一所輔導班的情況吧。老師是剛畢業的師專生,有教師資格證,正在備考教師編。主要是針對學生作業的輔導以及新課的提前預習。

我們班的那名學生不會的知識點在輔導班也沒學會。輔導老師只是給他講解的過程以及結果。但是原理什麼的都沒有講。我看他的家庭作業是對的,但是這類題型他還是不會,更別提應用題的變式了。

這個孩子他也上過暑假預習班,用了一星期的時間講了方程。最後我發現他只會解方程,連基本的驗算都不會。我講新課的時候因為他聽過這節課,上課就不認真聽講。剛開始還能會,最後到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就一塌糊塗。全班兒就他學得最差。



學校的教學和輔導班機構的教學並不是1+1>2,甚至還會<1.

因為孩子在輔導機構學習了,上課就不怎麼認真聽講。連最基礎的知識都不會,到最後做題總是出錯。所以才會出現我開頭的那句話,我勸我的學生不要去上輔導班。

而且讓孩子上過多的輔導班會壓縮孩子的休息時間以及遊戲時間。得不到足夠的休息,孩子在課堂上就不能進行高效的學習,而且可能會對學習產生厭煩心理,這樣就更加得不償失了。


當然了,輔導班也會有好有壞。也有能給孩子學習帶來很大幫助的課程。我提倡的輔導機構是和學習不同軌的課程,這樣可以讓輔導機構和咱們的學校教學殊途同歸,相輔相成。

所以說就算農村有輔導機構也不要上。更不是農村學生和城裡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的標誌。

對於這個同一起跑線,我更有話要說。可能這個事實比較殘酷。目前來說農村小學和城裡小學的差距還是非常非常大的。大在哪兒?並不是說老師的教學質量差距大。

主要在於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

學習不光是老師,不光是學校的事,家庭教育更是第一位。農村小學的家長,很多人對孩子的學習並不非常關注。他們不會陪著學生寫作業,不會給孩子檢查作業更不會和孩子時常談心,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只知道孩子成績好就誇,孩子成績差就打。

我發現只要家長對孩子的成績默不關心的,孩子的成績就絕對不會好。這樣的家長在咱們的農村小學還是佔大多數。

還有一部分是留守兒童,他們的情況更加的麻煩。就比如我們班有一個留守兒童,他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一年也回不來一趟,他跟著自己的爺爺奶奶生活。他挺聰明也比較內向,但是卻有一個十分不好的習慣,就是不寫作業,無論我用什麼辦法他都不寫。最後導致了他的成績,一般是在80分左右。計算題算得一塌糊塗,字寫得也是歪扭七八。

農村小學生的家庭教育現狀是一個需要我們老師以及家長們共同解決的事情。

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和城裡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線上。

我是濟寧小學老師,一線在職教師,歡迎您的關注。


濟寧小學老師


我的孩子今年剛上一年級,這個階段還是不要讓輔導課佔用孩子過多時間。可以上一些課外的興趣班。我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了,雙語的,也不用週末班英語班了,上學期間學校還有很多素養課可以選擇,這樣孩子既不耽誤學習,還能有自己喜歡的活動。週末回來做完作業就可以多玩兒一會了,這個年齡,玩兒是孩子的天性。







藏今閣


我說句不愛聽的,農村的孩子永遠不會跟城裡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線上。

雖然現在社會發展了,農村與城裡的水平逐步縮小,對於教育差距也越來越小,但是差距還是不小的。

現在農村開始有輔導班,說明兩個事情:1、收入增加了,在教育上的投資也逐步加大。2、家長們對孩子學習越來重視。

問題我們也得看到,農村的補習班一般輔導能力達不到,補習效果也很差,城裡的補習班至少可以選擇好補習老師的資源遠遠大於農村的資源,當然這裡我不是說城裡的補習班就對孩子的學習就一定有益處,至少能保證輔導老師的質量。

農村父母大多數受教育程度比較低,輔導不了孩子的功課,把希望寄託在輔導班,這種重視孩子教育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這樣太過於看重補習班的作用,我的建議還是不要讓孩子去補習班,家長能陪還是靠家長的監督,不會的可讓孩子問老師和同學,佈置的作業不會的完全可以空出來,等老師課上講解。



現在城裡的家長慢慢對補習班的熱情開始逐步退卻,因為很多家長在轉變自己的思想,漸漸地放棄只抓分數的思想,讓孩子在課餘多參加以培養孩子興趣的興趣班為主,農村又興起補習班,希望農村的家長也要提高認識,改變自己的分數至上的認識,多陪陪孩子,多培養一些孩子的興趣。


其實,我一直不建議孩子上輔導班,因為沒用也沒必要,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把孩子的時間多放到培養孩子的興趣上面,讓孩子有個快樂充實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


J老師百分課堂


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

先看看農村教育現狀,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農村青壯人人口大規模地處出務工,許多兒童成了留守兒童,由爺爺奶的照顧。而老人多在生活上照熙,在學習上則無能力了。

而農村託培機構的出現,則滿足了這些孩子的,家長的需求。孩子在離校後,有人管理,能按時寫作業,若有不懂或不會的問題,則由輔導教師給予解答。事實證明,許多孩子在托幼機構後,作業能按時完成,學有成績有一定的提高,是一件好事。

城市孩子參加的培訓各種各樣,而目參加的時間旱,學習成績,才藝等方面,明顯優於農村孩子,如果認為這就是輸在起跑線上,我不識同。

因為,人生的路很長,好的身體猶為重要,孩子小時,有好的身體才是第一位。不要看似勝在起跑線上,最後卻輸在終點線上。



青山布衣人


念念不相忘,安老師來回答問題啦。

現在很多農村也開始有學生輔導班出現,這個是讓農村的孩子也在同一起跑線上嗎?

這個現象是有的,但是並不普遍。

據我所知,鎮上是有學生輔導班的,一般輔導的內容多是和興趣有關,比如舞蹈、書法之類,至於別的常年的倒是不多見。


農村的就不多見了,不過也有,通常是假期班,也是多和興趣有關,比如武術、跆拳道、書法之類的。

這些輔導班確實能夠給學生帶來很多福利。

農村相對比較落後,教育條件相對於城市也是比較落後的。學校開設的課程通常是語數英,體音美幾乎都是上文化課,當然這裡不排除有些農村學校學科開設的比較齊全。

農村的家長一般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更不用說輔導學生的功課了。這些輔導班可以輔導孩子的作業,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擁有更豐富多彩的生活。無疑,這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這些輔導班也是很多家長的擔憂。

別的孩子上了輔導班,自家的孩子也得上輔導班,容易形成攀比心理。

輔導班收費,一般價格不菲,這對於農村家庭來說應該是不小的開支。如果農村的孩子上了輔導班,這會增加農村家庭的經濟負擔。

這一點無可厚非,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輔導班也不會無償提供輔導。

農村出現輔導班給了家長和學生更多的選擇,如果孩子需要輔導、需要培養興趣,去輔導班這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孩子不需要這些,也沒有必要為此有太多的擔憂。

至於是不是讓農村的孩子放在同一起跑線上,這個就不用想那麼多了,輔導班大多是收費的。就算把孩子放在同一起跑線上,那也要有一定的經濟條件支撐!


念念不相忘


由於地區經濟、教育資源、養育方式等方面的差異,農村孩子想和城市孩子在同一起跑線上特別難。另外,僅僅因為有些農村開始有學生輔導班出現並不會多明顯地促進農村學生整體起跑線高度。

我們老家河南的農村地區只有個別鎮上開始有學生輔導班,附近蘭考的一些村莊裡也有了興趣班,但是基本都是小打小鬧,

一個輔導班只有一兩個老師,招收學生總數基本集中在幾個或十幾個,超過三十人的都特別少。這些輔導班大多是武術班、畫畫班或者舞蹈班等,老師基本也是村裡的人,可能在外面輔導機構工作幾年後厭倦了外面的漂泊生活,或者迫於家庭情況不得不回老家發展,就自己開辦的輔導班。

從目前周圍農村學生參加的輔導班現狀來看,對農村學生的進步有一定推動作用。但是又因為教師自身資質的制約及當地家長教育心態的影響,要想靠這些輔導班減少農村和城市學生間起跑線的差距,還是比較困難的

農村不少學生是留守兒童,而報名輔導班的孩子大多是由父母做主去報的,避免父母外出打工時跟著爺爺奶奶的孩子過度沉迷手機或其他不好的事情,這些家長對輔導班的期待也並不高,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能多學點東西就可以

整體來說,農村開始出現學生輔導班在某種教育層面而言是種進步,不管能否通過這種輔導班提高農村學生的起跑線,對農村地區的教育產業都有一定積極影響作用,也體現出當今農村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日益重視。


普通的李老師


首先說說這個現象的原因:第一,現在農村留守兒童居多,大都是爺爺奶奶在家裡帶孫子孫女,爺爺奶奶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由於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收入應該還算可以,為了孩子教育有些家長是願意給子女教育投入的;第二,剛剛入小學的學生作業需要大人在旁邊讀題監督,文化水平偏低的爺爺奶奶顯然幹不了這活,只好花錢去輔導班;第三,家長也想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願意捨得花錢,他們深知只有自己的子女讀書走出大山,走出農村,他們才會放心,不願子女有自己的老路;第四,隨著中國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村中小學的學生人數爆減,優秀的資源也在減少導致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下降,農村學生只好去輔導班!

再說說,去輔導班真的能在同一起跑線嗎?顯然不可能的!第一,農村的輔導班真的不能和城裡的比,城裡的輔導班大都是專業化程度非常的高,服務也非常周到,農村的輔導班只能說是專業的教師,水平高低有限,第二,在輔導班學習只能是輔助,大環境很重要,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要重要的多,很顯然城裡的孩子比農村孩子大環境要好,城裡的孩子視野要比農村孩子廣闊,最簡單的例子,我在農村五年級上課問學生知道肯德基嗎?結果沒有人知道肯德基是什麼?這就是差距啊!所以簡簡單單的憑輔導班就讓孩子在同一起跑線顯然不可能的事情!

但也不能否認輔導班給農村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陳人自立1


所謂的起跑線,就是培訓機構搞出來的口號。

青少年及兒童的成長,不僅僅是依靠成績分數的高低來決定。現在國家一直在提倡,學生全面發展,也就是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雖然現在是分數決定升學,但是5年後,10年後我相信教育公平性,教育體制一定不會是單一的!



良師說教師


農村逐漸出現輔導班,並且各式各樣,這是一個趨勢,但能否改變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我想這個不言而喻

第一,農村教育資源匱乏,缺少必要教育條件和師資力量。雖然現在生活條件高了,但城市與農村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試想哪一個名校生或者名師願意待在農村,不都是往大城市跑?

第二,農村的消費力度達不到,消費能力不如城市,所以這一地區的輔導機構的收入就有一定限制,作為一個盈利機構沒有高的收入不可能給你留住名師,這樣師資難以保證,就導致輔導班師資魚龍洪雜。

第三,孩子的教育不能完全靠老師,輔導班,更多的應該是父母的教育。作為農村孩子,父母大多不在身邊,這個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缺失。另外農村教育意識不強,大部分認為只要孩子上學了,按時去輔導班了就一定能學好,所以如果有輔導班價錢能接受,輔導的時間長就送之大吉。

我想,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在孩子的教育上多付出一些,這個不是送輔導班,而是自己的言傳身教。在家有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孩子會無形之中形成很多好的習慣,這個才是孩子受益終身的。一味的送補習班,拜託學校,找不到問題根源或許對孩子是一輩子的缺失。




小魚兒71924


專家禁止老師補課,卻大力支持辦輔導班,是不是有點自相矛盾?貓膩在哪裡?在教育領域有權利辦成輔導學校執照的是哪些人?所以,坑了誰?肥了誰?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