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曼德拉效應?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我們的記憶真的欺騙了我們?

灬冫丶灝


在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消息發佈以後,許多人驚歎:哇,曼德拉才死啊?在他們的記憶中,曼德拉應該早就去世了。甚至還有部分人聲稱看過關於曼德拉一生的紀錄片,但實際上在當時並沒有拍攝這樣一部片子。這種大規模的記憶混亂現象就被稱為“曼德拉效應”。

圖:納爾遜.曼德拉


“曼德拉效應”這個現象最早是有美國的一個“超能力研究者”菲安娜·布梅發現的,她在2010年時發現很多人和她一樣,對於曼德拉的記憶發生了錯誤,認為他早已離世。布梅認為這或許不是巧合,可能涉及不同的平行宇宙。甚至認為是某些科學研究機構扭曲時空造成的。

平行宇宙和時空穿越只是科學猜想,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它們是存在的。僅僅是一個記憶發生錯誤也不能作為它們存在的證明。

事實上,這些記憶錯誤源於人腦自身。人類的記憶存儲空間是有限的,有研究認為人類的記憶力大約為200M字節。為了節約儲存空間,人類往往只會記住一些事物的重要特徵,其他的依靠“常識”來進行補充。就像3D建模一樣,繪製好了物體的框架後,依靠庫中公共的紋理進行渲染。這樣就能節約大量的儲存空間。

但是,“常識”也會發生錯誤,導致記憶出現錯誤。具體到曼德拉而言,曼德拉出生於1918年,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聞名於世。那時的他已經是一位老人了,而且還被南非白人政府長期關押。於是,在過去了三十年的2010年,公眾產生曼德拉已經離世的想法是非常正常的。畢竟一個長期遭受迫害的老人“應該”早已離世是一個“常識”。


講科學堂


曼德拉效應,指群體記憶偏差,也就是集體記憶與現實不符的現象。這是一個未經證實但是有極大一部分人認為普遍存在的現象,目前這種現象還沒有一個科學的解釋。

下面來列舉幾個普遍存在的曼德拉效應。

曼德拉本人

著名的前南非總統在2013年逝世。但是在2010年,美國的一個知名博主Fiona Broome聲稱自己記得曼德拉早在80年代就死在監獄了,後面有很多人表示有同樣的記憶,並且記得各種媒體報道他的葬禮,以及他的遺孀發表講話。


你有類似的記憶嗎?現在已經找不到所有曼德拉在80年代去世的資料。

歌曲——愛我中華

愛我中華當中歌唱的是:五十六個__,五十六隻花?

是民族嗎?

大家不妨打開自己的音樂軟件看下原版歌詞。愛我中華唱的是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隻花。聽了這麼久的一首歌,看了這麼多次春晚,為什麼一點印象都沒有?

雕像 “沉思者”

在雕像中,沉思者是用手頂著額頭,還是用手拖著下巴?

答案是

用手拖著下巴。

這和很多人記憶當中的沉思者不吻合,這又是為什麼呢?





圖中的遊客很明顯是想模仿沉思者雕像,他難道不知道自己做的動作跟雕像不一樣嗎?

再來看關於沉思者文獻的資料


下面是來自官媒的消息



難道媒體也出現了失誤?

你記憶中的沉思者是什麼樣?是什麼改變了我們的記憶?還是我們一直都記錯了?

類似的曼德拉效應還有很多,總統肯尼迪遇刺的時候乘坐的是兩排的車還是三排的車?

這些東西大家還記得嗎?


鈴蘭影視傳媒


經過我的長期留意,我發現了所謂“曼德拉效應”的秘密,其實是我們的記憶把一些相似的東西給搞錯亂了,比如曼德拉,他和好萊塢的一位明星因為長相相似,就經常被我們搞混,比如下面這張圖:

這張圖左邊是曼德拉,右邊是弗里曼,無論從長相,還是名字(最後三個字),都有一定的相似度,而且二人又都是名氣頗大,經常出現在屏幕上,所以很容易導致我們的記憶出現錯亂。

生活中這類場景很多,我們的記憶是一個不斷堆積的過程,經常有新的信息進來,把舊的信息給掩蓋起來,有時候相似的信息相互交織著出現,如果不是特別留意的話,出現一些錯位再正常不過了。


澡雪堂主談國學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也是一個科學與玄說糾纏在一起的話題,要說明這個問題,首先要把“曼德拉效應”與“曼德拉”本人區別開來。

“曼德拉效應”不是講曼德拉這個人的,而是通過曼德拉逝世時一些人記憶的錯位,說明人的記憶中存在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叫“似曾相識”。

我們在生活中是不是有這樣一些經歷,有時候到一個陌生地方,卻有似曾相識之感,見到一些場景,會有經歷過的感覺,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會突然找不到,過了一段時間又在找過的地方發現。

這就是記憶錯位或“似曾相識”,只不過有人把對曼德拉的記憶錯位煞有介事的弄成“曼德拉效應”,其實這是一碼事。

曼德拉在2013年逝世,對於這位用和平方式反種族隔離的鬥士,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的離去,有不少人感到迷惑不解,覺得曾經看到過電視關於他同類型的報道,他不是早就離去了嗎,怎麼會出現兩次同樣的事件呢?

其實這就是一種記憶錯位,我們看看曼德拉的一些經歷就能夠漸漸明白了。

曼德拉全名叫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出生於1918年7月18日,南非人,獲得過大學學士和律師資格,因為反南非種族歧視坐牢27年,1990年出獄,1994年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1999年卸任宣佈不參加大選,40年來獲得過100多個獎項,最著名的是1993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被視為南非國父、最偉大的南非人。

從以上他艱苦卓絕的經歷,可以看出他一生的不平凡,因此他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但世界人民包括中國人民並不是每時每刻都會關注他的事情,他一生有幾件引起世界轟動的大事,在新聞媒體上熱爆過。那就是他獄中鬥爭、1990年出獄、1994年當選總統、1999年宣佈卸任過平常人生活。

期間還有他1998年80歲時,與53歲的第三任妻子格拉薩戀愛結婚的故事。這位女性是莫桑比克前總統馬歇爾的遺孀,她精通多國語言,曾擔任過莫桑比克部長職務。曼德拉笑談:今後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有兩個,第一個是格拉薩,第二個是莫桑比克吃大蝦。

曼德拉雖然很出名也很偉大,但與我們的生活並不息息相關,所以除了幾次大事件,關注的並不多,這樣就會出現一些錯位。這些事件都是鬧哄哄的,人山人海,主角都是曼德拉,如果不深入分析,一般人看來都差不多。所以曼德拉卸任十幾年幾乎沒什麼音信後,逝世又出現世界性的紀念,就出現了似曾相識之感。

這本來是一個很容易想通的事情,但網絡上卻把所謂“曼德拉效應”弄得玄乎起來,什麼多元平行宇宙、時空錯位、未來人篡改歷史等等,還打上現代量子力學的烙印,時空通訊對此不予置評。

其實所謂“曼德拉效應”根本不能算作是一個新現象、新名詞,在心理學裡面早就有“似曾相識”的解釋。

除了玄幻類的解釋外,時空通訊認為最科學的解釋有幾點,一點就是上述說過的記憶錯位。除此之外有幾個比較專業的解釋:

1、潛意識和顯意識記憶說。顯意識就是人類清醒的意識;潛意識是人類不能認知或還沒有認知的意識部分,是已經發生但並沒有被顯意識知悉的心理活動。它分為前意識和無意識兩部分,也有把真正無法認知的潛意識稱為無意識。

弗洛伊德把這種意識現象形象的解釋為一棟房子裡發生的故事。在這棟房子裡,顯意識在其中一個房間,潛意識擁擠在廳堂相互碰撞,有一個潛意識偶爾碰開了意識的房間門,顯意識就能夠感受到,但如果它又走開了,這種意識就會消失。但潛意識走進了顯意識的房間,就成為了真正清醒的意識。

做夢幾乎就是潛意識活動,因此很多醒來後就會忘記了,但也有能夠記住的,這就是闖進了顯意識房間的潛意識。

夢境一般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體驗或者擔心、期望的事情,在不自覺中深入到潛意識中,這部分腦細胞平時不太活動,等人睡著後才活躍起來,於是把這些潛意識釋放出來,實際上是人類生活扭曲的反映。

因此當一個事件在過去發生時會有一部分深刻的東西留在了潛意識當中,當大致相同的場景又出現時,潛意識就會蹦出來比照,就有了發生過的感覺。

2、大腦皮層瞬時放電,發生錯視現象,稱為錯視記憶。當看見或發生某件事時,我們大腦會形成記憶存儲在緩存區,如果記憶儲存發生了錯誤,把它直接存在了歷史記憶中去了,就會覺得眼前的景象是從記憶中搜出來的感覺,這就是有時候剛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好像到過或似曾相識的感覺,但又想不起什麼時候來過。這是有人把它弄成平行宇宙或時空穿越的最主要現象。

3、記憶重疊,模組失靈。人的一生有很多記憶,儲存在眾多的腦細胞中,這些腦細胞通過複雜的化學連接而運作。在這些儲存的記憶中有許多差不多的事物和場景,如果遇到類似情況,就會很快抽取歷史記憶進行對比,本來相似的記憶通過“模組分離”可以精確的定位和分出差異,但由於記憶庫裡的記憶碎片太多或思考過度疲勞等原因,有時候“模組分離”會發生混亂或失靈,這時也會出現似曾相識或者記憶重疊的現象。

大致就是這樣一些原因,導致所謂的“曼德拉效應”,說穿了就是“似曾相識”效應,是大腦記憶與人類顯意識出現的捉迷藏效應。時空通訊比較認同上述科學的解釋,不認同什麼時空穿越、多元宇宙、靈魂粒子等玄說。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歡迎共同探討。


時空通訊


曼德拉,南非首位黑人總統,一生都在為解放黑人,為黑人爭取自由平等而努力,反對種族隔離,是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還被評為最偉大的南非人。


提起曼德拉,就不得不談談著名的“曼德拉效應”了。2013年曼德拉逝世,此消息一出,全球人們發現對曼德拉的記憶出現了混亂,不論是死亡的時間還是死亡的原因,他們都感覺與現實不相符了,本來曼德拉好幾年的時光都是在獄中度過的,好多人的記憶是曼德拉早在獄中去世了,而且也不是在2013年,而是2013年之前。有許多互不認識的人稱他們之前都看過關於曼德拉的電影或是紀錄片,但事實上是這些影視作品並沒有拍攝過。

關於此事件,許多人都持懷疑態度,猜想不會是人類被自己的記憶欺騙了吧?

關於曼德拉效應,有人將它與多元宇宙聯繫了起來。認為我們的宇宙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曼德拉效應就是有同時發生的大量宇宙記憶相互交織產生的。就比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有時面對一個眼前的場景,就會出現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也與平2行時空一般。

但事實上我們的記憶並2沒有欺騙我們。所謂的曼德拉效應其實可以說是一種心理暗示。曼德拉在獄中以及出獄時並沒有後來那麼出名,有名望,因為他後來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後就更加出名了。所以在其出獄時,大部分人都是沒怎麼關心的,然後就將其出獄誤認為了是其的葬禮或是死亡,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這種錯誤的心理暗示不斷傳播加強,就慢慢根植到人們的心中了。




而關於曼德拉效應,也有兩個例子。一個就是羅丹的沉思者,到底是手託下巴還是手抵額頭呢?相信大多數人的記憶中都認為是手抵額頭,但實際上是手託下巴。這就是人們記憶的混亂。


再如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許多人記憶中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帶點憂鬱的,而當他們看到真正的畫作時,卻感覺跟他們記憶中的不太一樣,感覺蒙娜麗莎比之前笑的幅度大了點,而且沒絲毫憂鬱。事實上蒙娜麗莎的微笑是不帶憂鬱特點的。

這也是曼德拉效應,就是人記憶中的事情與現實的混亂,記憶與現實的不相符,其實都是一開始錯誤記憶的原因。


所以當2013年人們得知曼德拉去世的消息後就感覺到記憶混亂了一般。實際上只是人們長期以來的一種錯誤的心理暗示罷了。這也就說明一切的謎團或者事情的真相最終都會隨著時間而被證實的。


時間史


所謂的曼德拉效應按照我個人的看法不過是信息的不正確獲取照成的。尤其是現在互聯網手機使得人們大量的碎片化信息獲取有關。還有不知所云和人云亦云無腦的自媒體,以及為了博眼球一些無量的三流媒體的胡編亂造、誇大其詞所照成社會現象。

2010年南非世界盃的時候曼德拉在早期的競選,中期的籌劃,以及世界盃宣傳短片等等都出現過。在開幕式的頭一天由於他的孫女去世而導致他未能參加開幕式。這在當時都是全球性的新聞,為什麼那時候沒有所謂的曼德拉效應?反而在曼德拉去世後才出現?還有人為了所謂的佐證又搬出了什麼皮卡丘的尾巴、米奇的吊帶褲、思想者手的位置等等。其實這都是我們在獲取信息時只獲取了一部分沒能完全整體的獲取全部的信息照成的。還有另外一種就是不良媒體的胡編亂造帶給我們的錯誤信息。比如劉德華,金庸等人的多次死亡。

建議大家以後看到此類不明所以的東西時候,好好去思考下不要人云亦云。

還有不要看到那些所謂的自媒體,和無良的三流小編弄出來的東西就去相信。他們只是在博眼球而已。要有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思考。別老被人牽著鼻子走不停的繳納智商稅。被人一次又一次的當韭菜割。


雲帆公子


成千上萬的人都經歷過曼德拉效應,這種現象之前是因為對事情持有錯誤的印象而知名,曼德拉效應也不過是一個新名字罷了,而對於曼德拉效應的解釋也聽起來有些毛骨悚然,這可能還需要人類不停的對這個世界和宇宙進行探索,有點時空錯亂的感覺,不同時空的記憶突然出現的這種情況,未知對於我們來說,永遠是最恐怖的。


唐某某12


關於曼德拉效應的理論之一是粒子物理實驗在CERN(歐洲核子研究組織)使我們的世界變成另一種現實。

其他人推測,曼德拉的效果可能是一個同樣的證據無法檢驗的假說,騙子時間旅行者在某種程度上給歷史的事實和流。


智祥


對事情持有錯誤的印象.被稱之為“曼德拉效應”


大翰元古紅木


普眾認知模糊的一種現象,導致對某些事物產生錯誤認知,並堅信自己認知是正確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