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紧张,家长微信群却因为买口罩吵翻了天


疫情紧张,家长微信群却因为买口罩吵翻了天

尊敬的老师、各位学生家长朋友:

一直以来,你们在家长群里要求我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踊跃发言,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献计献策。

但我这么多年,很少在家长群里发言,一定让你们失望了。如果给你们这样的印象,我深感抱歉。

但我实在也做不到每一件事情都踊跃发言,什么活动都能拿出完美的计划。我们在家长群里每天都能看到,总有人觉得自己是万能的。他们不仅知道那里的农家乐便宜,还知道什么牌子的大米好吃。

疫情紧张,家长微信群却因为买口罩吵翻了天

他们好像天生就是交际家和领导者。每天不在群里面给大家提点建议、每天不对当下的世事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好像就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说句实话,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庭情况。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处世之道、工作实际、家庭安排。为什么你要给老师表达心意,就非要拉上全部家长共同凑份子?不凑份子的家长就是小气?没有见过大世面?不懂人情世故?

为什么你有时间,就要要求所有家长都接受你的活动安排,去旅游景点、去农家乐里面尽情放松?不去的人,你就给别人扣上大帽子,说别人不懂团结、不合群。没有给孩子做出应有的榜样。

我实在不知道,多去洗了几次温泉,多吃了几次火锅,孩子就懂得了团结的道理,他们以后就知道了要相互帮助?

疫情紧张,家长微信群却因为买口罩吵翻了天

自从武汉的冠状肺炎爆发以后,全中国人都自发的团结起来,开展各项救助工作。这本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能为同胞做点事情倍感荣幸,我们也为身边能有“逆行”的医务工作者倍感自豪。

家长群里的一名家长临危受命,马上要奔赴武汉。我们在家长群里也给他加油鼓劲,愿他平安归来。

我们觉得都应该坐等哪位家长从武汉胜利归来的消息。但群里的那位一贯喜欢表现的家长觉得这样远远不够,他不顾全体家长的安危,号召大家凌晨4:30到医院门口为哪位即将离别的家长送行。

有些家长就说了,现在政府都号召我们呆在家里,尽量不要外出。现在我们几十个家庭搞这样大的动作,好像不太合适。

结果哪位家长不干了,当场就在群里义愤填膺,作悲天悯人状:我们的医务工作者连性命都不顾,奔赴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我们就是起个早给他送送行,怎么了?我们就没有一点自我牺牲的精神吗?

我们确实已经被他道德绑架了,而且绑的太深。

结果几十个家长冒着严寒被哪位家长裹挟着开车来到医院门口,场面不可谓不壮观,几十辆私家车堵在医院门口浩浩荡荡。

结果因为医院所在的街道太窄,而医院救护车辆、赶赴疫区的车队根本动弹不得。当时现场还有市里来送行的领导,看见我们这些好心帮倒忙的人士,真是哭笑不得。

我们很狼狈的回了家。而哪位喜欢表现的家长对这次失误没有任何道歉表示。看到交警来清场,他第一个就溜了,跑的比任何人都快。

疫情紧张,家长微信群却因为买口罩吵翻了天

现在疫情还在发酵当中。市里药店、商店里的口罩已经脱销,整个市面上可以说是一罩难求。于是有好心的家长就在群里提出来,自己有门道,可以搞到医用口罩,价格也很便宜。让有需求的家长私下里找他联系。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你说现在上个街,没有口罩的保护,多让人揪心。但哪位爱表现的家长估计是感觉被大家冷落了一样,不阴不阳的来了句:请家长朋友们擦亮你们的眼睛,不是什么口罩都可以买的。

他后来直接就说自己有途径搞到正规的医用口罩,让大家到他哪里去预订。

刚开始那位家长不干了,就跟他在群里互怼:你凭什么说我的医用口罩来路不正?你自己的医用口罩来路就正大光明?

结果两人在家长群里各种谩骂,斯文扫地,洋相百出。

后来有家长买了爱表现哪位提供的口罩。质量不敢恭维,价格还贼贵,比市面上的价格高出3倍不止。

买过的人都私下里抱怨,要大家不要再去爱表现那里订口罩,简直是坑人!

疫情紧张,家长微信群却因为买口罩吵翻了天

学生家长群,一个方便学生家长交流教育经验的平台,这里不是商场,更不是战场。但我们偏偏有人把这里当成炫耀个人能力的舞台,把这里当成炫耀财富的论坛。

我们本来是想在这个平台里为孩子们传播公平、公正、友善、和睦,让孩子们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却不想事与愿违,有些人却改不了教训人的毛病,改不了炫耀个人能力的习惯。

我们家长在单位被领导训斥,在家里被老婆埋怨。没想到在家长群里,还要被同为家长的能人天天说三道四,动不动就是你这也不符合要求,那也跟不上时代。

我想说,有能耐,你到财富论坛上去亮亮相,有能耐你到国家科技奖大会上去发发言。到我们这个小小的家长群里充什么领导?装什么有钱人啊!

毕竟,这个家长群太小,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嘛!

疫情紧张,家长微信群却因为买口罩吵翻了天

各位家长朋友,孩子在学校里成长、学习,的确需要我们以身作则,提供很多帮助。我们满足他们吃饱穿暖的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很多做人的道理。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共济天下。做人能够不卑不吭,活出自己的骨气、风采,这最重要。

但我们在家长群里搞的事情,是不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大家可以回过头来认真思考。我们在家长群里激烈的讨论这样、那样,是不是对孩子们的成长干预过多,有时候是不是代替了孩子们应该扮演的角色?

我有时候不是故作清高,也不是不合群,只是想说每代人有每代人不同的成长方式。如果我们连孩子成长的每一次脚步都操办了,是不是对孩子真的好?

更或甚者,我们在他们面前过多的表演成人世界的游戏,他们能从中体会到怎样的善良、友谊?他们又能学到什么样的友谊、互爱?

请原谅我长时间的沉默,但沉默并不代表我的冷漠,我的态度。愿家长群可以良性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