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在五彩繽紛的顏色釉中,窯變釉瓷器以其斑斕的色彩,光滑瑩潤的釉面而獨領風騷。窯變釉,就是器物在窯裡燒造時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因事出偶然,人們又不知其理,故稱之為“窯變釉”。“窯變無雙”指的就是窯變釉的變化莫測,獨一無二。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稗史彙編》有云:“瓷有同是一質,遂成異質,同是一色,遂成異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謂窯變。”北宋時期出產的鈞瓷為一種典型的窯變釉。當時的鈞瓷胎體厚重,釉層肥厚呈乳濁狀,不透明,以玫瑰紫閃天青、天藍最為珍貴。其千種風姿、萬般異彩有唐詩為贊:“高山雲霧霞一朵,煙光空中星滿天,峽峪飛瀑兔絲縷,夕陽紫翠忽成嵐”。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到了明代,瓷器燒造過程中,無法預料窯變的發生,出產的窯變瓷器被認為是不祥的怪胎,官窯的窯變釉瓷,往往都被砸碎。此後窯變經常出現,人們慢慢適應並發現了其獨特的美感,開始作為一種藝術瓷欣賞,並有了“娃娃面”、“美人計”等美稱。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到了清代,窯變被人們視為一種祥瑞,甚至作為著名色釉而專門生產。據資料記載,清代產窯變釉瓷,入火使釉流淌,顏色變化任其自然,不會刻意去預定為某一種色澤,但基本已經掌握了窯變的規律。尤其是乾隆時期,窯變瓷器釉面紅色、藍色、月白各色交織在一起,以紅釉最為突出。釉面存在較強玻璃質感,開細小紋片,存在小坑點現象。嘉慶之後,逐漸走向沒落。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美品大賞1:清早期窯變釉雙鋪首尊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這是一件清早期的尊。何為尊?口比足大稱為尊,器高11釐米,寬12釐米。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此尊高大偉岸,仿古銅壺尊之形,侈口,束頸,頸兩側裝飾輔首,肩部凸起弦紋一週,造型典雅端莊。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全器內外滿施銅紅釉,釉質肥糯細潤,寶光晶瑩,自然開片。窯變後底色黃中帶青,局部猶如美人腮紅,濃妝淡抹,頗具韻味。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此物俊秀挺拔,線條優美流暢,予人高貴靜穆之美。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底足為圈足,露胎,火石紅明顯。器底施白釉,有仿哥窯開片。此物色彩變化之妙曼,巧奪天工。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美品大賞2:窯變釉水盂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金元時期的窯變釉水盂,器高5.5釐米,寬9釐米。器型十分特殊,口平如玉璧,鼓腹,底收為小圈足,與宋吉州窯水盂形制相似。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這種玉璧口在使用時,可以起到筆舔的作用,一舉兩得。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釉色還是屬於鈞窯窯變的範圍,只是紅少綠多,胎體厚重,胎質較粗松,胎色呈灰白。積釉肥厚,渾濁失透,多棕眼,光澤度較好。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施釉不到底,圈足窄細,修胎不規整,有窯(匣)沾。圈足內外無釉,足內胎面留有尖狀痕跡。總之,是一件比較特殊的器物。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這個世界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或許窯變就是窺破天機,應時而生。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窯變”本無雙,紫翠忽成嵐

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