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美軍與德軍首次在非洲較量為什麼損失慘重?

白楊樹下談歷史


美國裝甲部隊直到1940年7月才開始正式組建,而那個時候德軍裝甲部隊已經在西線橫掃英法聯軍了,德軍裝甲部隊已經是以裝甲集群的大型編制執行戰役任務,而美軍才組建到裝甲師一級,毫無實戰經驗,即便是在作戰理論上也非常有限,而能夠給美軍提供裝甲作戰經驗的只有英軍,而英軍在機動作戰上也是一個失敗者,英軍更擅長打無需機動的防禦戰和攻堅戰,所以當1942年美軍裝甲部隊進入北非戰場時,他們是戰鬥力最差的一支軍隊,儘管他們的裝備無比精良,英軍官兵甚至戲稱美國兵為“我們的意大利人”。



在美軍和德軍首次交鋒的卡塞林戰役中,德軍投入的是久經沙場的第21裝甲師,該師參與了北非絕大部分的戰鬥,精通沙漠作戰,對美軍第2裝甲師使用的也是經典的沙漠裝甲戰術,即以一部兵力正面牽制美軍,然後以裝甲部隊主力對美軍實施側翼的迂迴,進而導致美軍整個防線的崩潰。和其他戰場不同,沙漠戰場中幾乎不可能建立一條連續的防線(阿拉曼戰線由於特殊的地形只能從正面突破),裝甲部隊可以從防線的盡頭實施迂迴,從而避免了正面的突破,這時阻止敵軍迂迴行動的唯一方法就是派出裝甲部隊實施攔截,誰在這場裝甲會戰中取得勝利,誰就將最終打垮對方,這也是為何說沙漠戰場是機械化作戰的理想戰場。


美軍第2裝甲師和德軍第21裝甲師相比,無疑是一名“菜鳥”,在大規模裝甲作戰上和德軍有著巨大的差距,結果就是德軍以非常輕微的代價打垮了美軍,第2裝甲師的大部分坦克被德軍擊毀,美軍的上級指揮部也對戰場的局勢失去了控制,謹慎的選擇了大範圍的撤退以脫離和德軍的接觸。只在重要的、德軍無法迂迴的隘口選擇堅強的防禦,在卡塞林隘口中美軍就打的非常不錯,德軍只能進行正面的強攻,而美軍的防禦非常頑強,讓德軍損失慘重。

總的來看,美軍在北非戰場上第一次的表現確實不好,戰鬥力遠不如德軍非洲軍團,也趕不上英軍第8集團軍,不過美軍在武器裝備和官兵素質上並不比德軍差,從一些防禦戰中就可以得到證明,他們缺乏的只是實戰經驗和勝利的信心,不久的將來,美軍將成為一支真正強大的軍隊。在西線的諾曼底戰役中,正是依靠美軍第2集團軍出色的戰役機動才最終打垮了德軍的防線,用德軍最擅長的機動作戰來打敗德軍,而英軍始終不曾擁有這種能力。


戰略論


這個有什麼值得問為什麼的嗎?

美軍之前根本沒有大兵團作戰和機械化戰爭的實戰經驗,上來不交學費才是奇怪的事呢。

雖然之前他們在國內也搞過大規模的全軍演習,好像其中一方的指揮就是我們熟悉的醋喬。但由於保守勢力的影響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不允許挫傷步兵士氣的規定,比如設定機槍和手榴彈就能擊毀坦克之類的,反而給基層部隊造成了錯誤認識。

所以當時美軍和德軍對上的時候,英國人是非常不看好的,畢竟德國人在沙漠裡打了幾年的機動戰爭,怎麼也不是菜雞上來就能虐的。

然後美軍就理所當然在凱塞林山口戰敗了,但要說敗得多一塌糊塗也就那麼回事。一個裝甲師被打得崩盤,損失坦克和裝甲車輛各200輛。

場面是很難看,但也在限度之內,美軍戰線沒崩,德軍也沒能改變戰略態勢。至於1個師加200輛坦克,不但在東線算個鳥,就是英軍也不止一次承受過更慘重的損失。

你相信美國佬承受不起?丟了200輛車就喪膽了?就破產了?就驚呼了?

當然沒有,更多的部隊和裝備被壓上來,還有那個巴頓。

而德軍呢?他們贏不起,勝利的代價他們給得肝顫。之後就被合圍了唄,兩個集團軍30萬德意士兵舉手開步走向戰俘營。

這是成建制損失啊!跟斯大林格勒有一拼,後來的法萊斯口袋都比不了。

開局打成這樣夠順了,這就幾個月時間內。你還跟我扯損失慘重,問問蘇聯人、英國人、法國人還有咱民國,哪個國家不盼著來個這種損失慘重的開局。

小敗接著大勝殲滅戰刷經驗,我的天啊,何等的運氣。


老槍與戰線


這是因為美軍缺乏坦克戰經驗,德軍縝密部署,靈活運用坦克的長處進行作戰,因此首次交戰期間,美軍損失慘重,主要有如下三點:

第一,美軍遇到的對手是被稱為“沙漠之狐”的埃爾文·隆美爾元帥所率領的德軍裝甲兵團。

隆美爾元帥是坦克閃電戰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德軍坦克裝甲兵團中的著名將領,在對法作戰期間,曾利用坦克集群重創法軍,其推進速度之快戰績之高,被譽為魔鬼之師,有著極為豐富的坦克兵團作戰經驗。德軍在北非戰場遭遇連續失利的情況下,隆美爾將軍被調往該地後迅速扭轉戰局,也因此晉升為德國陸軍元帥。

第二,德軍部署嚴密,坦克戰術運用靈活,大膽運用閃擊戰術。

隆美爾所在部隊能靈活運用坦克的優勢,將坦克的性能發揮到極致,還懂得舉一反三,利用高射炮當反坦克炮用,通過設伏、伏擊、主動出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因此能取得較好戰績。

第三,前期美軍裝備與人員並未佔據優勢,同時缺乏實戰經驗。

雖然之前德軍剛被蒙哥馬利率領的英軍擊敗,但隆美爾與德軍並未因此喪失鬥志。此時戰場環境對德軍不利,前有英軍後有美軍,因此剛剛抵達北非戰場的美軍官兵,信心十足,滿懷熱情,準備與英軍一起殲滅隆美爾的裝甲兵團,但美軍對德軍缺乏瞭解,對當地環境也不是非常熟悉,因此在前期交戰中遭遇德軍數次伏擊,損失慘重。

在兵力方面,美軍前期首批抵達的坦克有500多輛,其中包括100輛半履帶反坦克裝甲車,以及7萬名官兵,美軍配備的主戰坦克為經典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德軍方面則裝備有300輛4號坦克和幾百門反坦克炮,以及十幾萬官兵。從人員與裝備上看,前期美軍並未佔據優勢。

在首次交戰中,隆美爾率先發動攻擊,攻佔了費德隘口,在此守候等待美軍進攻。在隘口附近,隆美爾吩咐88毫米高射炮部隊,利用沙漠中的仙人掌進行掩護,攻擊進攻的美軍坦克裝甲車。果然,行進中的美軍並未發現在此設伏的德軍,當美軍裝甲車推進至隘口附近時,遭遇德軍88毫米高射炮襲擊,該炮可在2千米內擊毀M4謝爾曼中型坦克。當美軍坦克被擊中時,都不知怎麼回事,也不知從哪裡射出的炮彈,因此不知從哪裡反擊,頓時陷入混亂,為避免坦克兵團被殲滅,指揮官只能選擇撤退。

在兩週後的西吉布吉特戰役中,美軍組織更多的坦克採用V型進攻方式組織進攻,而德軍則把坦克隱蔽在兩側,待美軍坦克距離約300米時才開火,被伏擊的美軍裝甲兵團頓時又陷入混亂,指揮官為避免被殲滅選擇撤退,可惜這次德軍的4號坦克是能進行移動的,對撤退中的美軍進行了追擊,擊毀美軍坦克50餘輛,自身卻無人員傷亡。

在費德隘口和西吉布吉特兩次交戰中,美軍損失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超過100輛,而德軍則無一傷亡。通過兩次較量,隆美爾認為美軍缺乏坦克戰的經驗,由此又開啟了他運用坦克進行閃擊戰的大膽想法。隨後隆美爾親率坦克先頭部隊主動對美軍發起攻擊,對於德軍坦克兵團的主動攻擊,美軍被打得措手不及,節節敗退,3天時間裡後撤了100多公里,300餘輛坦克裝甲車被擊毀,損失6千餘名士兵,可謂損失慘重。

綜上所述,前期美軍在並不具備優勢的情況下,又缺乏坦克戰的實戰經驗,而隆美爾卻有著非常豐富的坦克戰實戰經驗,又是德國陸軍傑出將領,因此前期美軍與德軍交戰中損失慘重。


未來天際線


盟軍第二次阿拉曼戰役獲得勝利後,徹底扭轉了在北非戰場的形勢,納粹德國佔領埃及、控制蘇伊士運河以及中東油田的希望徹底破滅。這次戰役後軸心國在北非戰場轉入戰略撤退,由此它與同時期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與瓜島戰役成為同盟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的開始。

同一時間,蘇聯也對美英施加壓力,要求其儘快在歐洲展開軍事行動以及開闢第二戰場以減輕德軍對蘇軍的壓力,美軍指揮官也贊同儘快在歐洲登陸,但英軍想要先消滅北非的軸心國軍隊、加強地中海的制海權,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的強烈堅持下同意在法屬北非登陸。

附圖,蒙哥馬利,1942年11月

凱賽林隘口戰役

1942年11月8日,盟軍發動”火炬行動“,從法屬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沿岸登陸。盟軍攻佔阿爾及利亞後,按原計劃將

在冬季派一支特遣部隊穿越的崎嶇山區在軸心軍組織起防禦前儘快佔領1300千米外的突尼斯,以對德軍成前後包夾之勢。德、意軍為擺脫兩面作戰的風險也準備佔領這裡,到11月底,軸心軍3個師(德軍第10裝甲師以及2個意大利步兵師)經海運抵達突尼斯

隆美爾計劃依託馬雷斯防線阻止盟軍從黎波里迫近突尼斯南部,當地有利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利於德軍防禦。1943年1月23日,蒙哥馬利的第8軍團佔領的黎波里,軸心國軍隊通過利比亞撤退至馬特雷防線,但美國第2軍進入突尼斯使隆美爾的計劃出現重大漏洞。

隆美爾計劃攻擊通過凱賽林隘口的美國第2軍,以此來消除盟軍攻擊連接馬特雷防線和突尼斯沿海走廊的威脅。1943年2月19日,德軍“最高統帥部”同意經修訂的計劃,即通過凱賽林和斯比巴隘口向北對塔拉和勒凱夫進攻,掃蕩西多塞爾,並威脅第1軍團的側翼。德軍的迅猛攻擊突破了美軍防線,年輕的美軍幾乎沒有或根本沒有裝甲戰的經驗,他們的

M3李/格蘭特和M3斯圖亞特坦克在德軍4號和虎式坦克的手下不堪一擊,年輕的美軍付出了重大代價。

戰役結果

凱賽林隘口戰役是在突尼斯中西部的阿特拉斯山脈的凱賽林隘口進行的一系列戰鬥。參戰的軸心國部隊主要是由埃爾溫·隆美爾元帥率領的德、意大利裝甲軍團(即重組的德國非洲軍)和德國第5裝甲軍的兩個裝甲師,而參戰的盟軍大都來自弗雷登道爾少將指揮的美國第2軍。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和德軍的首次大規模會戰,美軍因缺乏經驗和指揮不當導致傷亡慘重,在潰敗中從費德隘口的陣地被迫後撤50英里(80 公里)。戰後,美軍從單位組織到指揮官進行了徹底改變,這使得美軍有了基本的作戰經驗

美軍失敗的原因

美軍認為各兵種間缺乏聯合作戰的能力,無論是普通士兵還是指揮官都缺乏作戰經驗,他們難以以應對作戰經驗豐富的德軍,而且佔據優勢的盟軍空軍並沒有取得意料之中的空中優勢,德國空軍得以對德軍地面攻勢進行密切支援。

美軍第二軍指揮官弗雷登道爾的低級指揮也是作戰失利的一大原因,進入突尼斯後,弗雷登道爾使用美軍工程兵在後方建造堅固的指揮部,布拉德利和艾森豪威爾為此曾提醒他:高級指揮官在戰鬥中必須承擔個人風險,但弗雷登道爾還是很少去前線並無視指揮官實地考察的習慣。巴頓將軍在日記中寫到:“我看不到弗雷登道爾能證明自己存在的理由。

1943年3月6日,喬治·巴頓被任命為第2軍的新指揮官,原指揮官弗雷登道爾被撤換。此戰後,美軍作戰部隊的指揮官們獲得更大的自主權,他們可以就現場的情況立即作出決定,而不需要首先請求上級允許;美軍亦加強了炮兵、空中力量與裝甲部隊之間的聯合作戰。


附圖,1943年2月26日,美軍第16步兵團第2營正行軍通過凱賽林隘口前往突尼斯的凱賽林和菲裡阿納。

此為個人見解!!歡迎交流與討論!!!


我沒忘記home


美國今天是處於世界霸主地位,但是這並不能說明他們在二戰的時候也是這麼的強大。



二戰期間,就世界上國家的軍事力量來說,德國無疑是最強的。當然這裡也是不排除德國的海軍實力確實要差一點,但是即使如此,德國的軍事實力也是不容小覷。


二戰時期,德國的軍事實力不僅僅只是表現在裝備上,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作戰經驗,尤其是德國的陸軍實力,那更是不用說,如果德國有足夠的資源支持,那麼他們完全有實力進行兩線作戰。

這從蘇聯與德國的戰役可以看得出來,幾乎每一次的戰鬥,德國都會以一個極小的代價取得勝利,即使是失敗了,往往他們損失也是要遠小於蘇聯方面的。而就美國來說,他們在戰爭早期,無疑對上德國是處於劣勢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德軍老兵的消耗以及美軍的士兵又得到磨練,再加上德軍的損耗,美軍的不斷補充,此消彼長,美軍才得以逐漸的獲得上風的地位。


所以,在非洲,美軍與德軍首次較量損失慘重也是應該的,不然,德國方面那麼多裝備還有前面積累的經驗值不就毫無作用了嗎?


圍知歷史


現在美軍可以說是江湖老大,但是在二戰爆發的時候,美軍的實力在當時的世界排名好像是19位,排在葡萄牙什麼國家之後,而且美國當時也沒有軍事傳統,可以說是完全新手,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也就是美軍沒有象蘇聯那樣和德國有地面接觸,要是德軍也像對付蘇聯那樣給美國來一個突然襲擊,美軍估計比蘇軍還慘。
在北非最後的突尼斯戰役中,德軍已經投入了老虎,當時盟軍沒有能夠與之對抗的坦克。

在1939年美國陸軍只有17.4萬人,在軍隊擴編的過程中,美軍和蘇軍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就是什麼都缺,尤其是軍官,蘇軍是大清洗,而美軍本身規模就不大,一下子要擴大10倍,軍官就更缺了,美國人是利用自身比較發達的國民教育體系,建立了大學生軍官預備團,這個組織到今天也還存在,這樣才湊齊了所需要的軍官,但是這樣的軍官肯定就是應急的,質量不可能和久經戰陣的德軍軍官相比。
德軍當時已經久經沙場,作戰經驗豐富。

美軍在擴軍備戰的時候,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軍事思想的落後,說白了就是下一場戰爭要如何打,美軍是不知道的,蘇軍好歹有一個大縱深戰役理論,而美軍現在是沒有這些東西,這個時候的美軍都是在努力的學習當時在歐洲已經開始的戰爭,並且利用美國暫時置身事外的優勢,自己組織一些大規模的演習,比如在1940年和1941兩次路易斯安那演習,這兩次演習證明了裝甲部隊的優勢,並且為巴頓的崛起創造了條件。

應該說,美軍的裝甲部隊巴頓是創始人,在巴頓擔任第2裝甲旅的旅長的時候,美軍還沒有足夠的裝備來武裝坦克部隊,坦克部隊能夠得到的東西都是需要維修的老古董,而巴頓以驚人的熱情帶領手下艱苦創業,使美軍的裝甲部隊在1941年的大演習中,結束了美軍關於裝甲部隊的爭論,裝甲部隊正式的成為了獨立兵種。在建設部隊之初,巴頓還自掏腰包給部隊修理坦克,幸虧巴頓是土豪,否則美軍的裝甲部隊真的沒有機會去證明自己了。
巴頓對於美國裝甲部隊的建立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他為修理坦克花了多少錢,一直到他因車禍遇難,也沒有透露。

雖說,在巴頓的努力下,以及美國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的配合下,美軍在初上戰場的時候,已經是一支裝備齊全,並且經過了嚴格訓練的軍隊,但是面對德軍這種經驗老道的對手,還是一支菜鳥,在初戰失利也就不奇怪了。不過美軍的反應很快,初戰失利以後,巴頓出任美第2軍的軍長,經過整頓紀律,加強訓練,並且加強了和友軍的協調,這裡的友軍主要是英軍,在突尼斯,當時德意當年是佔有空中優勢的,美軍的作戰失利和德軍空軍的猖獗活動有關,而當時在突尼斯的盟軍空中力量是英國的沙漠航空隊,英國人對於美軍的空中支援並不得力,經過協調,盟軍的空中力量是獲得了優勢,這樣地面的作戰才好打了。

在巴頓的整頓以後,美軍一種新的面貌投入了戰場,並且很快取得了北非戰役的最終勝利。


有痰


在二戰中的北非戰場,美軍在與德軍的前期交戰中,為何會損失慘重,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點。

第一,美軍遇到的對手是被稱為“沙漠之狐”的埃爾文·隆美爾元帥所率領的德軍裝甲兵團。

隆美爾元帥是坦克閃電戰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德軍坦克裝甲兵團中的著名將領,在對法作戰期間,曾利用坦克集群重創法軍,其推進速度之快戰績之高,被譽為魔鬼之師,有著極為豐富的坦克兵團作戰經驗。德軍在北非戰場遭遇連續失利的情況下,隆美爾將軍被調往該地後迅速扭轉戰局,也因此晉升為德國陸軍元帥。

第二,德軍部署嚴密,坦克戰術運用靈活,大膽運用閃擊戰術。

隆美爾所在部隊能靈活運用坦克的優勢,將坦克的性能發揮到極致,還懂得舉一反三,利用高射炮當反坦克炮用,通過設伏、伏擊、主動出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因此能取得較好戰績。

第三,前期美軍裝備與人員並未佔據優勢,同時缺乏實戰經驗。

雖然之前德軍剛被蒙哥馬利率領的英軍擊敗,但隆美爾與德軍並未因此喪失鬥志。此時戰場環境對德軍不利,前有英軍後有美軍,因此剛剛抵達北非戰場的美軍官兵,信心十足,滿懷熱情,準備與英軍一起殲滅隆美爾的裝甲兵團,但美軍對德軍缺乏瞭解,對當地環境也不是非常熟悉,因此在前期交戰中遭遇德軍數次伏擊,損失慘重。

在兵力方面,美軍前期首批抵達的坦克有500多輛,其中包括100輛半履帶反坦克裝甲車,以及7萬名官兵,美軍配備的主戰坦克為經典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德軍方面則裝備有300輛4號坦克和幾百門反坦克炮,以及十幾萬官兵。從人員與裝備上看,前期美軍並未佔據優勢。

在首次交戰中,隆美爾率先發動攻擊,攻佔了費德隘口,在此守候等待美軍進攻。在隘口附近,隆美爾吩咐88毫米高射炮部隊,利用沙漠中的仙人掌進行掩護,攻擊進攻的美軍坦克裝甲車。果然,行進中的美軍並未發現在此設伏的德軍,當美軍裝甲車推進至隘口附近時,遭遇德軍88毫米高射炮襲擊,該炮可在2千米內擊毀M4謝爾曼中型坦克。當美軍坦克被擊中時,都不知怎麼回事,也不知從哪裡射出的炮彈,因此不知從哪裡反擊,頓時陷入混亂,為避免坦克兵團被殲滅,指揮官只能選擇撤退。


溫哥華的魚


1942年11月,自蒙哥馬利贏得阿拉曼戰役勝利後,非洲的主動權易手盟軍,美國也積極介入到非洲的戰事。很快,美英聯軍登陸非洲,從南方打擊德國和意大利的“火炬行動”開始了。

這是美國首次向海外成建制的派兵,他們十分重視這次行動,組成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特混艦隊,整個艦隊共由100多艘艦船組成,搭載2.4萬名美軍,他們的指揮官就是威名顯赫的喬治.巴頓。

但是他們遇到對手不是德軍,而是法軍,這是怎麼回事?

這還要從法國投降說起。1940年6月22日,隨著德軍繞開法國人引以為傲的馬奇諾防線,短短36天其前鋒直指巴黎,被徹底打蒙的法國政府宣佈投降。但這一次,德軍一改過去佔領全境作為勝利的標誌,而是扶持了一個親德政府。

這就是二戰期間,臭名遠揚的維希法國政府。當然,德國人這麼做的用意還是很長遠的。一是,法國太大,德軍沒有多餘的兵力去管理;二是,由法國人自己管理國家比他們去統治更加有效率和簡單。

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成立傀儡政府,其在非洲的法屬殖民地都在德國的控制之下。要知道,這可是1097萬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相當於1/3的非洲,並以此擴大德國在非洲的勢力,對抗同盟國是極為有利的。

但是,不甘失敗的英國在法國投降後,不但與維希政府為敵,而且擁立戴高樂建立自由法國政府,領導地下抵抗組織,不斷地“製造麻煩”。更有甚者,為了自身安全還襲擊過他們的艦隊,這就是他們交惡、相互仇視的原因。

眼下,英美聯軍要登陸的卡薩布蘭卡、奧蘭、阿爾及爾都是法屬殖民地,其擁有20萬的兵力,實力不容小覷。當然,駐守非洲的法軍將領大部分也不願做“亡國奴”,和德國人也不是一條心,但他們更討厭“背信棄義”的英國人。

他們對美國人始終保持友好的態度。不僅保持著密切聯繫,而且多次暗地表示願意談判。這可是“兵不血刃”的好機會,但聯軍中的英國人成為談判的最大障礙。也就是說,美國人來可以談判、投降;如果英國人來,則堅決抵抗。

“火炬行動”開始,美軍第一次實戰,並不順利。

11月8日,巴頓的特遣隊和英國遠征軍抵達集結地,並在艾森豪威爾的指揮下,在1700架戰機的掩護下,600多艘艦船分成三路向卡薩布蘭卡、奧蘭、阿爾及爾三個登陸點進攻,“火炬行動”正式開始。

登陸並不順利,雖然雙方軍隊高層在積極談判,守軍的抵抗意志大為削弱;但美英聯軍還是遭到守軍的頑強抵抗,損失慘重。尤其是巴頓率領的第3師在卡薩布蘭卡的登陸遭遇到更加猛烈的阻擊,第一次參加實戰的美軍驚慌失措、亂作一團。

這種混亂的局面如果不立刻停止,根本不用等法軍,自己就被自己打敗了。此時,正是一名優秀指揮員發揮作用的時候,巴頓當即命令部隊改由其他港口登陸,並要求各級指揮員迅速就位,組織部隊按演習程序行動。

很快,灘頭的美軍從慌亂中開始有條不紊的進攻,終於建立了穩定的登陸場,大量的物資裝備有序上岸。第一天戰鬥的不順利,給了巴頓一記悶棍,更讓他著急的是,另外兩路的守軍已向美軍投降,而他這裡卻久攻不下。

就在他當晚熬夜制定計劃,調整完兵力,協調好海軍炮火,準備第二天一鼓作氣拿下卡薩布蘭卡時,兩名法國軍官打著白旗代表守軍投降了。雖然美軍以勝利告終,但也暴露出不少的問題,尤其是缺乏實戰經驗,一度混亂不堪。

但是,首戰的意義還是巨大的。一是,為兩棲登陸作戰提供了很好的實戰經驗,美軍通過這場戰役解決了許多問題;二是,這是一場很好的“熱身賽”,錘鍊了部隊;更重要的是,登陸成功讓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迅速上升到了巔峰,成為盟軍真正的主導者。

美軍和德軍的首次較量。

隆美爾的非洲軍團不停的在撤退,就連希特勒的命令也不顧。1943年1月,終於退到了突尼斯,此時的他百感交集,無盡的榮耀和恥辱都留在了這片沙漠,國內對他的指責聲讓他坐立不安,而先前就嫉妒他的一些人,也開始落井下石了。

很快,他被免去總司令的職務,這讓他更加情緒低落、萎靡不振。但是作為一名職業軍人,始終堅守從哪裡顛倒就從哪裡爬起來,他不甘心就這麼離開非洲。如今,美英兩軍從兩個方向對突尼斯進行夾擊,形勢很不樂觀。

突尼斯的戰略地位終於引起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重視,居然從東線戰場抽調3個裝甲師和6個意大利師增援突尼斯,兵力達到了25萬人。這讓隆美爾哭笑不得,當初如果有著25萬人,他早就將英國人趕出非洲了,怎麼會有現在這種局面?

此時登陸的美軍第2軍按照艾森豪威爾的命令,向突尼斯進發。在與法國人進行的1、2天的戰鬥中,他們輕易而舉的取得了勝利,這讓美國大兵們信心滿滿和缺乏紀律性,許多人就像到非洲旅遊一樣,並沒有對危險有充足的準備。

更何況,他們面臨著補給線過長,物資彈藥供應也遇到了困難。這些情況都被隆美爾捕捉到,他意識到,這是剎一剎美國人威風的最好機會。他要向全世界表明,即使經過3200公里的撤退,德軍依然保持著高昂的鬥志和強悍的戰鬥力。

就在美軍是駐守還是繼續進攻之際,隆美爾發起了突然襲擊,他在戰線上跑來跑去指揮戰鬥,受到鼓舞的德軍官兵不負期望,快速穿插。儘管艾森豪威爾緊急增援,但依然無法阻擋德軍的衝擊,美軍全線潰散。

就在隆美爾帶領他的突擊隊勇往直前的時候,意大利人再次拖住了他的後腿,原計劃在卡賽林會師的3個意大利師並沒有按期趕到,甚至將配合作戰的一個意大利師調走。最終眼看著美軍鞏固了防線,失去了最好的攻擊機會。

但不管怎麼說,此次反擊,將美軍第2軍的3萬多人打的丟盔卸甲,其中傷亡3000多人,被俘4000多人,繳獲和擊毀美軍坦克近300輛。可以說,隆美爾以不到2萬的兵力將對手一個軍基本打殘,成為美國難以忘懷的痛楚。

隆美爾再次證明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就連艾森豪威爾也直言不諱地承認:“驕橫傲慢、不可一世的美國人今天蒙受了恥辱,這是歷史上我們最慘的敗仗之一”。美軍開始重新調整部隊,不中用的人捲鋪蓋回國,喬治.巴頓接任第2軍軍長。

這可是兩位戰術家最好的“比武場”。但遺憾的是,隆美爾此時已經回國,再也沒有回到沙漠。這對軍事迷們來說,是一件遺憾的事情。大家認為他們之間誰的指揮更優秀?歡迎留言和討論。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戰》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43年10月14日下午兩點左右的德國上空,美國第八航空隊第一轟炸師約150架B-17“空中堡壘”轟炸機,突然遭遇德國空軍數百架戰鬥機圍攻。此時,為轟炸機編隊護航的P-47“雷霆”戰鬥機由於航程有限,已經返航,龐大笨重的B-17成了砧板上的魚肉。

參與攻擊的德國戰鬥機包含各種新老機型,既有單發動機戰鬥機也有雙發動機的戰鬥機,戰鬥機一般有機槍、機炮等對空武器。雙發戰鬥機Bf 110裝配了兩個火箭發射筒,1米多長,彈頭重36公斤的火箭彈從Bf 110機群中密集、尖嘯而出時,可形成極具震懾力的彈雨。

德軍更富創造性的攻擊手段,是從高空向B-17投擲炸彈,沒錯,作為戰略轟炸機的B-17反倒成了轟炸的靶子!

這種戰術一般由德國單發戰鬥機Bf 109攜帶一枚250公斤炸彈,設定一定的墜落高度以期在轟炸機群中爆炸。德國人不滿足於此種單機高空轟炸,還發展出同時用多架戰鬥機以密集炸彈轟擊對方轟炸機的戰術。

圖:德軍Bf 109G戰鬥機(戰後重製機)

面對德軍花樣翻新的強大組合攻擊,第一轟炸師的美軍飛行員經歷了煉獄般的恐怖,戰鬥親歷者的回憶可以為證:“連遭多次攻擊的B-17在一陣燦爛的爆炸火光中徹底毀滅,只剩下四個小火球和幾個油箱”,“有的飛機被直接命中,機上滿載炸彈和照明彈,突然轟一聲爆炸起來,烈焰沖天,五顏六色的火花朝各個方向狂射,那景象就如同美國國慶日的焰火一般”。

經此一戰,第一轟炸師損失慘重,35架飛機確定被擊落,另有20架下落不明,餘下的B-17向著本次任務的目的地、德國工業軸承中心施魏因富特飛去。

不可承受的“黑色星期四”

上述這場空戰是二戰著名的“黑色星期四”的一部分。實際上第一轟炸師完成轟炸任務後,又遭德國空軍沉重打擊,執行同一任務但稍晚起飛的美國第八航空隊第三轟炸師在返航時也被兩百架左右的德軍戰鬥機猛烈攻擊。

在這個災難的“黑色星期四”,美軍損失了77架B-17轟炸機,戰損率高達26%(美國人能接受的戰損率是10%),另有多架重傷返回的轟炸機基本報廢,能夠投入使用的僅剩下62架。此外, 陣亡和失蹤的飛行員超過了600人。即使憑藉美國的強大軍工產能和優秀的飛行員培訓體系,這樣駭人的高消耗也是不可持續的。“黑色星期四”之後,美軍停止了白天戰略轟炸。

那麼轟炸給施魏因富特造成多大損失呢?B-17投下的1122枚炸彈中,僅有88枚命中廠區。按照《美國戰略轟炸調查:歐洲戰場》的評估, 施魏因富特的三座主要軸承廠僅有3.5%被摧毀,6.5%受損。 命中了廠區建築的炸彈,對內部生產設備造成的破壞要比建築輕微得多,這是二戰對工業目標轟炸的一大特點。

圖:轟炸施魏因富特的美軍B-17編隊

不考慮後來的其他空襲,幾個月後施魏因富特的軸承產量就達到了轟炸前的水平。恢復時間顯得比較長的一個原因是,德國對該地區的工廠採取了改造分散、化整為零的措施。

其實在1943年的8月17日,美軍就組織過一次對施魏因富特的戰略轟炸,代價沒有“黑色星期四”那麼大,B-17的戰損率也達到了驚人的16%。但由於滾珠軸承在軍事和民用工業極其廣泛的應用,佔據德國軸承需求量近40%的施魏因富特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美軍才不顧損失組織了第二次轟炸,結果又是以慘敗收場。

野馬”登場,完美解決了護航問題

不但兩次轟炸施魏因富特的傷亡巨大,整個二戰期間戰略轟炸德國的美英空軍也付出了高昂代價。以美國第八航空隊為例:到戰爭結束時,2051名飛行員有63%戰死、被俘或失蹤,另有10%受傷——這一損失比例甚至高於在太平洋戰爭中血戰的美軍陸戰隊!

損失如此駭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作戰半徑足夠長的護航戰鬥機。“

當時,為包括B-17和B-24在內的轟炸機編隊護航的主要是P-47“雷霆”和P-38“閃電”,這兩種戰鬥機的性能各有千秋,但作戰半徑都比較小,執行護航任務時,只能中途返回,這樣有沒有護航的轟炸機深入德國領空就如同羊入狼群。

圖:美軍的B-24“解放者”轟炸機

英國和美國曾試圖以加強轟炸機的自衛武器來解決這一問題,但實戰檢驗宣告了這種解決方案的破產。後來美國人借鑑了日本人的手段——給戰鬥機加裝副油箱,這樣護航里程得以延長。在1943年8月底,P-47就開始攜帶副油箱護航了,但在第二次轟炸施魏因富特的行動中,不知何故,護航的P-47並未攜帶副油箱,較早返航,那次空襲部分因此付出了沉重代價。

就在此時,長航程的單發戰鬥機P-51“野馬”登場。其實英國軍方早在1941年就採購了310架“野馬”的早期型號,經過與美國製造廠的長期磨合,並換上了英國的“梅林”發動機後,“野馬”戰鬥機的高空性能驟然躍升。

1943年夏天,最新的P-51B/C“野馬”戰鬥機大量投產,B型和C型主要是製造廠商不同,前者是加州廠生產,後者是德州廠,性能基本相同。重量相對較小的“野馬”,加上副油箱後,航程接近1200英里,能往返德國大部分地區。

同年11月, 美軍也開始裝備此款“野馬”戰鬥機。12月13日,“野馬”戰鬥機成功完成了第一次長距離護航任務——飛抵德國北部城市基爾,然後返回,往返航程接近一千英里。P-51B的優秀性能已經足以和德國Bf 109和Fw 190等主力戰鬥機對抗甚至略佔上風。

圖:德軍Fw 190戰鬥機

P-51、P-47和P-38等護航戰鬥機編隊的協同努力下,盟軍扭轉了此前空戰的不利局面,逐漸掌握了制空權,盟軍空襲的損失相對降低了,德軍戰鬥機損失與日俱增, 對攔截、阻擊盟軍轟炸機越來越力不從心。

1944年2月下旬,美國空軍(當時被稱作陸軍航空兵)發動了針對德國飛機制造業的連續大規模襲擊,迫使德國空軍進入一場大空戰。在這場被稱為“大禮拜”的空戰行動中,美國空軍為主,聯合皇家空軍,一共出動了3800架轟炸機,向德國投擲了一萬噸炸彈。

“大禮拜”作戰中,美軍損失了275架飛機,包括戰鬥機,絕對數量很高,但戰損率不到7%,遠遠好於兩次轟炸施魏因富特。美軍宣稱打下了超過500架德軍戰鬥機,但實際上只有260架左右。但是,德國損失了佔其戰鬥機部隊總數17%的飛行員。德國空軍的飛行員訓練機構遠不如美國,嚴重缺乏教練機、飛行教官和燃料,這樣的高損耗加劇了補充飛行員的難度。

圖:美軍P-47“雷霆”戰鬥機

從1944年3 月開始,美軍部署於英國的第八、第九航空隊和部署於意大利的第十五航空隊,對德國及其佔領區實施了頻繁的大規模空襲,掀起了戰略轟炸的新高潮。

好戲還在後面

1944年5月,性能更卓越、火力更猛、航程更長的P-51D投入現役。作為二戰綜合性能最優秀的戰鬥機,P-51D在兩萬英尺以上的高空,能擊敗德國任何類型的螺旋槳戰鬥機,這使它成為護航轟炸機的最佳選擇。美國第八航空隊用包括P-51D在內的各型“野馬”取代了之前使用的P-47和P-38,不過後兩者仍然廣泛應用於二戰的各個戰場。

圖:第八航空隊的P-51“野馬”戰鬥機

1944年的前五個月,德國空軍幾乎損失了全部戰鬥機飛行員——2395個飛行員中有2262人陣亡,重傷或被俘。補充的飛行員訓練不足,德軍開始派出飛行時數僅有80小時的飛行員,對抗平均飛行時數225小時的英美飛行員。

1944年上半年,由於護航戰鬥機的出色表現,盟軍整體的戰損率大為下降。第八航空隊的經驗表明,得到有效護航的轟炸與沒有護航的轟炸相比,損失要少7倍。而且,絕對數量看起來較大的損失, 相對於已經逆天的美國軍工產能和補充速度,無關大局。

戰略空襲終於開花結果

此後,盟軍牢牢地掌握了歐洲的制空權,不但為諾曼底登陸前後的戰術轟炸鋪平了道路,持續多年的戰略轟炸也終於開花結果。

1942-1944年間,英美戰略轟炸的成果有限,德國軍火產量逆勢提高了三倍,並在1944年7月達到高峰,此後才開始下降。德國軍火產量在轟炸期間猛增的原因很多,本文不打算逐一分析,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盟軍沒有制空權,缺乏護航的轟炸機損失大,轟炸規模受到限制,在投彈期間,也是提心吊膽,匆忙扔完炸彈就跑。

擁有“野馬”等優秀戰鬥機的盟軍掌握了制空權,德國飛行員的損耗得不到補充,雖然德國還有很多戰鬥機,卻無法上天。隨著美國軍工產能達到高峰,盟軍戰略轟炸的規模越來越大、頻率越來越高,戰爭最後一年對德國的投彈量佔五年總量的83%,達到140萬噸,這彌補了當時技術條件下轟炸精度的嚴重不足,終有較大的斬獲。

成功的戰略轟炸以及陸上兩線作戰的巨大損耗,德國經濟在1944-1945年冬天全面崩潰,希特勒和德國人的戰鬥意志即使沒被摧毀,也沒有繼續作戰的能力了:運輸系統被毀,運不進燃煤的工廠不能開工,燃料枯竭,大量坦克、裝甲車、飛機動彈不得。


怎言笑ZC


一戰美軍並無上乘表現,戰爭一結束,美國不重視陸軍,只重視海軍,美國只保留了一支裝備落後、思想落後的小陸軍,巴頓作為美國坦克部隊的指揮官,甚至要自掏腰包為自己的部隊購買合適的裝備。二戰爆發,美軍參戰,大量擴充的美國陸軍部隊,雖經訓練,仍然缺乏實際的作戰經驗,與久經戰陣的德軍作戰,自然不是對手,軍隊還需要實戰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