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组建联合医疗队,16名医务人员进驻市传染病医院“换防”

今日上午,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泸州市人民医院、泸州市中医医院13名医护人员、3名医技人员组成的联合医疗队正式进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市传染病医院。

泸州组建联合医疗队,16名医务人员进驻市传染病医院“换防”
泸州组建联合医疗队,16名医务人员进驻市传染病医院“换防”

这支联合医疗队换下已经开展9天医疗救治的14名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继续负责我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工作中,四家医院紧密配合,医疗队14天一轮换,开展规范化的培训和治疗。

泸报君了解到,泸州市人民医院连续工作9天的14名医护人员,将接受为期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

泸州组建联合医疗队,16名医务人员进驻市传染病医院“换防”泸州组建联合医疗队,16名医务人员进驻市传染病医院“换防”

紧急

临时组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市传染病医院

1月24日凌晨4点,泸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首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到目前已经收治4名患者。

1月30日,根据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市决定组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市传染病医院,派出精兵强将,联合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市传染病医院领导班子成立,杜一华担任党委书记,卢苇担任院长,吴刚、谢长友、丁兀锋、胡伟担任副院长,共同负责医院的各项工作。

吴刚教授作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传染科主任,参加过非典、甲流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驻守传染病医院负责相关工作。

泸州组建联合医疗队,16名医务人员进驻市传染病医院“换防”

吴刚告泸报君,接到任务后,立即启动联合医疗队组建工作。党员、高职称、业务骨干等先行。31日上午,组织专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内容涉及穿脱隔离衣、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气管切开护理,患者心理健康的评估等。同时,组织专家对传染病医院内的设施等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我是一名党员,我的老家在茂县,当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各界支援我们的情景历历在目。这次我报名参加突击队,能到隔离病房工作,是我对社会的回馈,也是对我的考验,我做好了准备。”泸州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医生张翔如是说。

2月1日上岗的13名医护人员、3名医技人员纷纷表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医务人员像战士一样,精诚团结,克服困难,不仅要治疗好患者,也要保护好自己不受感染。

泸州组建联合医疗队,16名医务人员进驻市传染病医院“换防”

感动

26岁生日这天他被轮换下来

2月1日上午,泸州市人民医院的钟方敏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26岁生日快乐!”钟方敏回了一条:“在隔离病房工作了9天,这是给我最好的生日礼物,今天特别有意义。”

急诊科的钟方敏是市人医派到传染病医院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五名男护士之一。“我们一行14人,临危受命赶往传染病医院整理病区,让患者安心治疗。”钟方敏说,同行的还有两位女护士,大家都不容易。

钟方敏工作了五年,出现在医院各种应急名单上不下五次,他从来没有退缩过。此次任务对他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1月24日,首例疑似病人即将入院,钟方敏和同时立即确认所有的治疗用物、防范用物、病房环境是否准备妥当。

24日凌晨四点半,在严密的个人防护下,第一个患者被安全接入病区。钟方敏是机动班,他进行救护车终末消毒处置,收治病人,进行治疗,忙到早晨交接班。

泸州组建联合医疗队,16名医务人员进驻市传染病医院“换防”

钟方敏

后来,陆陆续续有入院患者,有确诊的,有疑似的。工作量逐渐增加,钟方敏和同事们都在严密的防范措施下,为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在保护患者的同时,也保证自己的安全。

钟方敏说,雾里看花的状态,就是戴上护目镜。遇到有患者发烧时,每隔一个小时就要为其测体温,进进出出病房,满头大汗也只有忍着。钟方敏平时习惯戴手表,防护服、手套这些物资很紧缺很珍贵,操作时,手表容易划破衣服和手套,进入隔离病房后,他干脆不戴。

钟方敏说,这9天,患者不算多,两班倒,也不算太忙。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每天的活动范围只有200米,始终走不出这幢三层的小楼。轮休时,就在大厅里打打羽毛球、跳跳绳。

1月31日晚上,也是他们即将被换下来的前夜,一位患者突然出现紧急状况,所有医护人员都在一线处置病情。“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专家也来了,我们工作到凌晨,患者平稳后,大家才松一口气。”钟方敏说,患者稳定了,他们也能放心离开。

钟方敏和同事们正在接受14天的隔离观察,确认身体无恙后,他们将重返医院工作。

— END —

泸州日报记者 牟科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丽

微信号:“泸州日报”、“lzrbwx”

微博:@泸州日报

新闻热线3101142 服务热线 31008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