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粮食价格很有可能会继续走低,农民该如何面对?

洪东波


如今我国粮价一年比一年低,农民收益一年不如一年,不仅仅是是水稻和小麦价格走势低,玉米大豆也是一样的。

如果粮价继续走低,具体会造成什么后果呢,粮价持续走低那么就意味着耕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少,农村产生大面积抛荒情况,且现在年轻基本都不种地,农村里面种地的都是老一辈人,如果粮价持续走低,土地抛荒情况会更加严重,到时候还得依靠进口,又会导致粮食进口的量增加,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现在因粮食价格低,不愿意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多的向城市发展,可城市里农民工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饱和的状态,若人数再次增多,工作机会会更少,相对农民工资也会减少。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国家对农民的粮补就显得直观重要了。

据了解我国粮食补贴涵盖了我国大部分的粮食作物,但大多数人对此还是感到不太满意,大部分人都愿意将粮食补贴直接加在粮食价格上,可展望我国目前农业种植现状,为了提高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大多数国家一样只有采取降低粮食市场价格和给予农民适当补贴的形式。

但农民还是可专心专意的耕种,因为粮食补贴持续发放,且有上涨趋势,国家也会大力支持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的模式。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对欢迎留言和补充!)


云牧臻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76年的今年43岁。自从村里在83年实行土地承包以来一直种着责任田,小时候跟在父母后面帮忙,长大成家后父母和我分家,分给了我两口人的地。从那时起我一直种到现在快二十年了,种花生,小麦和玉米三样农作物最多。以前人工用的多,种收,还要用锄头锄地,,,旱了要浇水,还得排号,一年到头忙。现在好,机械播种,打灭草剂,打药,机械收割,都要用钱。就拿玉米种来说,以前最多几块钱一斤,现在要几十块一斤,农药化肥更是贵的要命。一亩地收成好的话八九百斤,最多一千来斤,小麦玉米一块多点一斤,不算人工去了成本好年景,一亩地能赚个三四百就不错了!我夫妻两个加孩子三亩来地,忙一年能弄个一两千就不错了!你说谁还愿意种地啊?要是光种地不打工赚钱这生活过不下去啊!孩子上高中一年花一万好几,但种地又没法打工赚钱,只好撂荒我们夫妻俩去找活打工了。




普哥有话说


前天中午,阳光洒洒寒风抖梢,眼看快过年啦却不知候世明为啥又跟他老婆吵起来了。一阵吵闹之后,只听木锨扫帚哗哗拉拉乱响。据说那天候世明气得连午饭也没吃成。老婆杨桂花气得连午饭也没做。有人想劝架但不知两人为啥吵架,一直到了下午当候世明在南大路晒玉米时,原来是候世明家的玉米放坏了,抓把看看象羊粪,大远闻着象酱油。可惜呀!就为此事两口子吵得家神不安。

有人说就为一点玉米搁住吵架,其实搁不住吵架但损失可也不小哇。九亩地玉米一个籽没卖三勾坏一勾。究竟怨谁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今年八月半间,候世明打算攒钱起房盖屋,加上自已三亩地又承包六亩一共种了九亩玉米。晒干杨净后候世明打算一籽不留全部卖光,可老婆杨桂花嫌价低说是再停停,先屯到彩亙棚里等涨到一块再卖,谁知道当初没注意彩亙棚后墙底部骚雨过水,当把玉米屯扒开后底部二尺以下全部发霉。老婆一看气得一蹦三尺高,一口咬定怨老头没管理好,无耐之下候世明只好说这不能怪我,当初八毛钱斤是你嫌价低不叫卖,做为候世明更是恼火,当初是你嫌价低不叫卖如今你埋怨我来了,就因为这事俩人一边扒开圈屯拉晒玉米,一边吵闹不休,最后究竞怨谁请听听四方邻居怎么劝说。

玉米既然坏了,可以弄出去再晒晒,遇到需求户贵溅给人家算了。并劝说侯世明下年要注意,新玉米下来不存放,该卖就卖,隔年不卖玉米会发糠少斤称,等大价钱不好等。种点地多不容易,出力流汗耕种收打,你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再把玉米坏掉多心疼人?常年种地应该知道:玉米价格年年老是前走走后退退。光仰脸等高价是胡想。再说了,一年下来全国的玉米太多太多,这东西只是有养殖户需求,其它行业用量不大。再说养殖户也是精打细算做生意,他用不上的时候找钱也不要。到最后吃亏的还是种地人。因此说,下年新玉米下来该卖就卖,卖了算事,不管别人咋说,自己要拿注意。


农村土秀才


今年粮食价格很有可能会继续走低,农民该如何面对?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今年粮食价格上,我与题主的观点略有不同,就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四大作物而言,小麦和水稻由于国家调低最低收购价,价格会略低于去年价格;而玉米和大豆价格仍走市场化销售,综合市场情况看,高于去年价格的可能性很大。


面对当前粮食市场形式,农民应该如何面对呢?我们认为应该结合自己的作物、种植面积、粮食质量等情况,来选择面对措施,下面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种植小麦农户。大家知道今年小麦严重减产,小麦质量参差不齐,从6月份新小麦上市价格后出现了低开~上涨~下挫横盘三个过程,目前大致处于1.07~1.25元上下波动。我们对小麦行情的看法是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优质价格会有所上涨,达到1.3~1.4元问题不大,手里有粮的朋友如果质量不错可以留一下,会有更好的卖点,如果质量一般可以择价出售。


二、种植水稻的农户。今年由于国家水稻收购政策调整,南方早籼稻、中晚籼稻价格每斤下调0.1元,价格为1.20元和1.26元;北方粳稻每斤下调0.20元,价格为1.30元。从目前南方籼稻零星上市销售情况看,价格大多处在0.8~0.90元之间,行情偏弱。我们认为水稻后期价格会有所上涨,应该高于托市价格,但达到去年价格可能性不大。对于种植水稻的朋友们,如果水稻质量好,储存条件好的情况下也可以观察一下再出手。北方粳稻由于米质好,价格达到1.4元还是可能的,但现在还没有收获。

三、种植大豆的农户。大家知道2017年产大豆行情低迷,特别是东北大豆价格仅处在1.6~1.9元之间,在春播大豆面积吃紧的情况下,国家出台补贴政策,在政策的刺激下,面积小增,预计今年大豆增产130万吨左右,增幅有限。但近日有消息称我国2018/19年度调减大豆进口1000万吨,达到大豆消耗量的10%左右,即使增产130万吨,仍有870万吨缺口,所以看好今年大豆行情,如果行情顺利,有望突破2元大关。所以种植大豆的农户可以持豆代售,皇帝女儿不愁嫁。

四、最后说说种植玉米的农户。由于播种面积减少45.9万公顷,再加上旱灾、虫灾等,今年玉米减产已经定局,预计产量2.11亿吨,减产2.9%。再加上进口量缩减、养殖业回暖等因素,我们认为玉米价格上涨的概率较大,开秤价应在0.85~0.9元左右,元旦之后会有突破1元的可能。所以说种玉米的朋友不要着急,如果产量好,价格错不了。



综上所述,大家要根据自己种植情况做出合理判断,到手的粮食一定要卖上好价钱。以上为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依据,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谢谢大家!


三农广讯


今年粮食价格征有可能会继续走低,农民该如何面对?

从目前看,今年粮价比去年低了不少。去年水稻价格每市斤在1.50元左右,而今年水稻价格在1.20左右。玉米价格现在每市斤在0.70元左右,去年玉米价格在0.80元左右。目前看春节前后没有上涨空间。

那么,今年往后粮食价格如果继续走低的话,农民如何面对呢?

如果真的粮价走低的话,很多农民将要外出打工,土地会出现摞荒现象。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会挫伤。收入会减少。

但话又说回来,上面说的只是徦设,粮食价格未必会继续往下走,致于玉米现在出现反弹回落现象,是和春节有关的。过春节,很多农民等着用钱,不得已,粮价低也要卖的。这就是粮贩子所想打到的目地。

据市场分析,春节过后,玉米价格会出现上涨趋势,二月底三月初玉米价格稳中有升,夏秋季玉米价格在每市斤一元左右没有问题。水稻也如此。

总之,民以食为天,不要听吵吵。粮食价格有一低,必有一高,这是经济规律,粮食价格也绝对不可能继续走低,现在的粮食价格已经触底了。也请家里有粮没卖的农户放心,手里有粮,心别慌。


沙尘暴5478


今年粮食价格没有走低,应该是和往年持平,早籼稻145-150元每一百斤!

村里收购价格是145元一百斤,不同的村子和不同的地方可能价格有些出入,但是价格差别不大!所以,粮食价格没有走低的趋势。



相较于物价的上涨,粮食市场显得格外稳定!所以可能会造成粮食价格走低的假象,其实粮食价格只是没有上涨。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说其实产品价格都上涨,粮食价格无变动,那么,粮食价格相当于走低。如果这么理解的话,粮食价格走低的说法说的过去。

面对粮食价格的走低,农民本身是没有太大的应对能力的,农民以种地种田为生,不像工人,工资低了可以不干,农民不种地不种田,那就是0收入了。所以,粮食的价格就算再低,农民也没有办法!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办法,那就是削减粮食的种植量,更换经济效益更好的品种,才能增产增收。

或者还有另一种方法,那就是改革变通,土地不一定非要种粮,也可以换其他更有潜力的经济作物,比如说中药材种植,或者瓜果蔬菜种植。用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取代部分粮食种植面积。从而保证自己的收入。

在粮食价格不景气的时候,用这样的方法去规避风险,才能保持自己的经济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

关注小菜说三农,了解跟很多农村趣事!


小菜说三农


从容应对,不慌不忙。口粮充盈。

稳座海岸观浪起,

笑看乱云百风生。

星转斗移随天定,

气定神闲垂钓翁。


一帆风顺永远开心


根据近几年粮价下跌情况,粮食卖不出去,对于农民来说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根据目前更新的报道中也是提到目前国情下经历了连续的低潮还是有了微小的涨幅,这对农民来说这一消息也是增强了信心。但是对于整个市场情况来看目前的价格也是一再低迷。个人观点明年情况也不会有太大的涨幅。原因如下:

一,对于国际化的走势来说,现在对于进口粮食的冲击让价格方面收到一定的影响

二,国内国情来讲,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需求量来说会有一定的影响,很有可能是对某一个方面的需求过剩导致供大于求。这种形势使得粮食只能降价处理。

三,根据国内的政策来看,尽管国家有托市收购的政策,但是不足以影响市场。简单的说国际的价格在下调,国内市场自然也会缩小差距,势必会影响国内的价格,造成不升反降的结果。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对于粮价下跌,农民如何是好。

个人来看解决途径有

1,农民储存粮食的问题,如果有个载体去能够分担农民的粮食储存问题,承担粮食变质的风险,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2.需要国家政府的支持,需要对粮食有具体的防护措施,减少损耗。

3.个人比较赞同马文峰提出的观点,功过财政转移,国家补贴的途径来对农民进行帮扶。这样不仅增加农民的信心,同时也改进农村生活水平,促进消费水平,达成目的。

有城市那么大的压力,生活节奏很慢,人们比城里人更懂得生活,活的更加的开心。


农医生


市场上你能找出多少比粮价低的东西?一家那么两三亩地,种粮撑死一年收入两三千块钱,一家人啊,才这么多,这点钱现在能拿来干嘛?出去打工,要是好点的工作一个人一个月就出来了,所以还种什么地?说后果?砖家甚至政府报告现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六七千,如果靠种地,这钱怎么变出来的?真正的后果,还老实守着种地,那就等着穷死吧!别说什么边务工边种地啥的,砖家开口说起来一句话容易,来回跑算起成本来,就跟放屁一样!


襄阳一奇石福缘


在今年我地干旱的自然灾害下,农民抗旱浇地保住的部分农作物,可以说是汗水和自掏腰包才保住的部分农作物,如果又遇上价格继续走低,这次可以说又伤透了农民的心,对种地会失去信心。

民依食为天,粮食的安全生产是保证国家发展和民生的坚强支拄,如果国内粮食生产出了问题,将会对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生活用粮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因为我国建国后出现过缺粮的年代,使现在活着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人,提起那时缺粮的现象还心有余悸。

种地的农民是靠农作物的收入来维持生活的,面临我地今年旱情严重,用血汗保住的粮食如果又在低价赔钱的情下运转,种地的农民在生活无法保证的情况下,何去何从,这个大问题不是农民自己能去解决的问题。我看还得靠国家这个大家庭才能夠解决,因为他关系到种地的农民的民心。

所以在国内粮食继续低价运行时,国家只有加大对土地,或者种地的农民更进一步的加大补帖,使种地的农民在生活上完全有基本保障才是处理的好办法,这样才不会完全伤透种地农民的心,如果使农民在种地上完全失去了信心,最后的补救也是相当无力的。所以为了人们生活用粮,在干旱浇地赔钱下又继续粮食价格走低的情况下,只有靠国家这个大家庭来相肋,农民真的无有什么好方法来自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