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到期后,借钱人还不能还钱,怎样才能不让借条过期?

齐向东123


关于借贷民事行为,原来的诉讼时效是两年,现在新的《民法总则》规定为三年。

这个三年的意思是,从借条约定的还款时间开始,满三年你不主动主张权利,则今后再主张权利,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就是说,你诉讼要求对方还钱,对方辩称诉讼时效过了,法官会裁定驳回起诉。

现在很多品行不良的人,对法律研究的很透彻,你不及时主张权利,他正好可以规避他的还款义务。

怎样才能不让借条过期?

基本的思路两个。

一个是借条约定的还款时间到了,及时提起诉讼(注意在到期啊三年内起诉)。即便是对方玩失踪,法院可以缺席判决,这样就可以通过法院的判决把你的权利永久固定下来。注意,法院判决以后,应当在判决生效两年内提起强制执行申请,无论对方是否露面。

另一个是,在约定还款期到来之前,自己催告一下,并保留催告的证据。

例如,隔段时间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寄个ems,给对方,提醒对方及时还款。注意打电话留下录音,发短信也留下截图,总之无论你用什么方式提醒对方,都要留下你提醒对方的证据。这样的话,诉讼时效随着你的不断提醒不断向后推迟。

以上两种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


淮北日月升


身为一个法律人,我想说的是如果借条到期,对方没有还钱,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去法院起诉,让对方还钱。

借条到期了,并不是会立刻过期的,最新出台的《民法总则》将诉讼时效从两年改成了三年。从借条到期的那一刻开始,也就是说对方对你所负的债权你可以开始主张了。所以,一般来说,对方约定的还款时间到了,后面还有三年的时间是可以主张自己的债权的。而在这段时间当中,你每次向对方主张债权,都会导致诉讼时效的重新计算,当然如果要打官司的话,你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你有向对方主张。否则是难以认定诉讼时效要重新计算的。因此,我认为当债权到期后,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先联系对方,给对方一段时间筹钱,如果到期对方仍然未能还款的,那么就可以向法院起诉了。

债权在经过法院判决后,就会产生执行的效力。我见过太多借钱的时候是孙子,还钱的时候是大爷的人了;也见过很多为了不还钱把自己的财产转移的。所以当借条到期后,最好立即要求对方还钱,未果就提起诉讼。

这个年头,都是借钱难,还钱更难。个人认为当我们借钱出去时,要想的一件事情就是把这些钱送给对方,是否愿意。当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在借钱时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担保,最好是有抵押物,那样的话哪怕对方到时没钱还了,也可以拍卖抵押物优先还款。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法律相关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我是无极,您身边的法律顾问


上海滩闵律师


首先借条不叫过期,你所说的过期应当是指的是超过了诉讼时效。

关于借据的诉讼时效,要看你借条当中是否明确约定了还款期限,如果明确约定了还款期限,那么诉讼时效是从最后一天的还款日开始计算的,目前的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如果这三年之内你一直没有找债务人索要欠款,那么借条过了三年之后,你依然是可以起诉,但是只不过如果对方说已经过了诉讼时效,你将丧失胜诉权。

但是假如借条当中就没有约定具体的还款期限,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从你找债务人开始要钱开始计算,所以这时候即使过了三年,你都没找债务人要钱,也是没有过期的。所以对于借款的这个问题,具体要看你索要借款的时间,而且如果在诉讼时效过期之后,你又管债权人重新提起要债的事,而对方也回复了,那么诉讼时效又将重新计算。

如果您有相关的法律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详细咨询,可以关注本头条号,私信律师咨询!


任律师工作室


如果借条约定了还款期限,那么自该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3年的诉讼时效。

不让借条过期的方法有两个:一是中断诉讼时效;二是获得胜诉的生效判决,将诉讼时效转换为执行时效。

首先,中断诉讼时效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是催告债务人履行债务。即你通过口头、短信、电话、律师函甚至向法院起诉的方式,要求债务人归还借款,此时诉讼时效就发生中断的效果,之后会重新开始计算三年的诉讼时效。当然,我们建议尽量使用能形成书面证据的催告方式,比如发短信、发律师函或者张法院起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其次,你也可以选择釜底抽薪地解决问题,直接向法院起诉。这种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民间借贷纠纷,你是能够获得胜诉判决的。你胜诉以后,等胜诉判决确定的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以后,就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执行庭开始执行工作以后,如果他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你的债权就能直接得到保障,如果暂时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就会终结本次执行。直到对方有了新的财产,你就可以再次申请执行。从终结上次执行到再次申请执行,中间没有时间限制,所以这是一个釜底抽薪的解决方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一十九条第二款 依照前款规定终结执行后,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再次申请执行。再次申请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

因此,你要想让借条不过期,方法还是有很多的,希望你一切顺利。


冰焰


提问者说的借条过期,实际上担心的是超过多长时间拿着借条去法院起诉会丧失胜诉权,也就是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


从诉讼程序法律规定来看,借条到期后,诉讼时效为三年。


如果暂时不想采取诉讼措施,那么有两点建议:

第一、借款人向借款人持续进行催收,并保留相应证据。这样可以中断诉讼时效的作用,也就是说诉讼时效会从你最后一次催收的时间点开始重新起算。

第二、做展期处理。也就是说在原借条上重新约定新的还款期限,并由借款人签字捺印。这种方法借贷双方都比较容易接受,不会伤和气。


不萌不休


有很多借款人并不知道借条会“过期”,其实在法律上借条是有诉讼时效的,借条过了诉讼时效后,欠款人是能以“借条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抗辩的,这样我们就不能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借款了。

之前借条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2017年10月起《民法总则》开始实行,其中规定借条的诉讼时效变更为3年。

而让借条不过期的方法就是中断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东友律师团


这个属于诉讼时效中断问题。

民间借贷目前的诉讼时效是3年,最长诉讼时效是20年,从应当还款而没还款之日起计算。所以,若是借条没有约定还款时间,原则上不存在诉讼时效问题。若借条约定还款时间,则从还款到期之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诉讼时效的法律适用问题已经有相对明确的规定。根据规定,诉讼时效的中断主要有通过法律诉讼途径的时效中断和非诉讼的时效中断。

一、非诉讼途径时效中断:

(一)直接向债务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债务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债务人的;

(二)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债务人;

(三)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债务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债务人下落不明,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债务人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

二、诉讼途径时效中断:

(一)申请仲裁;

(二)申请支付令;

(三)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四)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五)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六)申请强制执行;

(七)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

(八)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叶律师


首先,这里涉及到一个诉讼时效问题。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申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 一般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间借贷适用普通诉讼时效,即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出借人没有在3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内主张权利或起诉,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出借人起诉至法院,而借款人以超过诉讼时效抗辩,出借人的诉求将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现实生活中,很多出借人因为客观原因不能及时起诉,或者暂时不愿意起诉,在这样情况怎么可以避免3年的诉讼时效到期自己无法得到法律的保障呢?这就涉及到诉讼时效的中断这一法律规则。

所谓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的法律规定。简单的说,出借人要想诉讼时效中断,必须要证明你向对方主张过请求,而且有文字性的记载来证明。比如:事后与借款人签署还款协议或补充协议;要求借款人签署承诺书;向借款人当面送交催款函等文书,注意保留对方签收的凭证;向对方发送邮件或短信,注意确认对方已收到并保留证据;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居委会、派出所等组织提出保护权利,注意诉求内容并保留书面记录;在符合要求的报纸上公告,等等。

只要出借人一直积极地主张权利,并有证据证明,诉讼时效可以多次中断,只是不能超过20年最长诉讼时效的限制。



上林院


这个是民法总则上规定的诉讼时效问题。

1、诉讼时效规定。

民法总则的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民事主体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除非法律另有规定的。诉讼时效期满之后,债权人主张权利时,债务人有权以时效届满为抗辩理由。经法院查明,诉讼时效的确超过的,法院将驳回原告的请求。

2、诉讼时效起算。民法总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在司法实践中,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就本案而言,如果借条上载明的还款期限,那么,自还款期限届满时起计算诉讼时效。

3、诉讼时效中断。在债务人不还钱的情况下,要使债权不过期,债权人只能采取诉讼时效中断的方法。所谓诉讼时效中断,就是在诉讼时效期间,通过向债务人主张权利等方法,让诉讼时效暂时中断;自中断之日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就是说,债权人每主张一次权利,诉讼时效便向后延长三年。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就是要求债务人还钱。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就是债务人同意还钱。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比如,请求公安机关或者社会调解部门调解等。

4、保留相关证据。诉讼时效中断是一个法律事实,该事实在法庭上需要证据予以证明。因此,每次诉讼时效中断时,债权人需要注意收集并保留相关证据,以证明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

法海一粟:运筹帷幄之中,决战法庭之上。


法海一粟


感谢您对北京得众法律的关注,很高兴能为您解答问题:

首先,根据《民法总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其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 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 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 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 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最后,只要在借条约定的期限内,你要求对方还钱或者对方承诺还钱,诉讼时效重新计算3年,但是要将主张权利的证据保存好,以便举证。

点击头像,关注北京得众法律,私信咨询,专业的法律维权团队为您提供法律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