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越來越不聽話怎麼辦?

東莞本地資訊圈主


不結婚就不聽話嗎?

現在30歲沒有結婚的人大有人在,我身邊好多人都30多歲了單著,不是不結婚,而是接不起婚。

很多男生告訴我,自己工作很久了,面臨著高昂的房價,壓力特別大,現在的女孩結婚要求必須要有房子,而房子又是一大頭,沒有辦法只有單著。

如果有房子了,就得考慮房子是不是學區房,然後有些女孩會要求房子必須是學區房,所以男孩子壓力更好的大。

雖說現在女孩經濟獨立了,但要是孩子沒人帶,可能就得辭職在家帶娃,那經濟來源只能靠男人一個,想到這壓力更大了。

獨生子女壓力相對更大一點。這個社會本身對女人來說就不公平,在職場上有時候同樣的崗位老闆會考慮男人。即便能力女人更強。

你說你兒子30歲了不結婚,有沒有問他原因呢?好好的溝通一下或許更好。


與子曰情


俗話說:“女大不由娘”。其實兒子大了做父母的也難管。

筆者的兒子也快30歲了,小時候乖巧聽話,學習勤勉,成績優異。上高中後徹底變了:叛逆、逃課、抽菸喝酒,成績一落千丈。考大學無望送他參軍,在部隊發展尚可,順利轉了一期士官。本來計劃好的,讓兒子幹滿三期12年回家有個體制內的工作,一生也有衣食無憂的保障。可兒子口頭答應卻暗地辦了手續,在第5個年頭退伍了,為這他媽還氣得病了一場。後來,兒子自己應聘到一家國企上班,積極打拼當上了主管,月薪一路上漲,也算是穩定與小有成就吧。

兒子的個人問題也曾讓我們煩心不己,與一個幹幼師工作的姑娘相戀三年,人家姑娘聰明能幹漂亮,兩人都到談婚論嫁了,可兒子決絕地與她分手了。我們至今一想起都婉惜萬分。去年,兒子又戀愛了,找了一個外地的,還是少數民族的姑娘,他表示這次遇到了真愛。

現在我與愛人明白了一些道理:兒孫自有兒孫福,該放手就放手。因為時代及觀念等的不同,有些真的無法強求下一代,比如他們選擇的職業、選擇的愛情……只要他遵紀守法,積極向上,其它的由他去吧。


陽光耐心


也許我在父母眼裡也是這個狀況,先說說我的情況。

我剛畢業的時候,找的工作很一般,好處是公司管吃住。當時找這份工作是因為自己手裡沒錢,體諒家裡經濟壓力大,想著過渡一下。後來家裡跟我打電話說讓回去考教師資格證,我也沒回去。

這件事後某一次通電話,我爸在電話裡直接說了一句:"這麼大了沒本事,幹啥都不行。"聽到這句話,我當時就委屈的爆發了,哭了一場,後來幾個月沒和家裡聯繫,和老爸的關係到現在還是不冷不熱。

那個時候我二十五六,家裡一直著急我沒有女朋友。當時有喜歡的女生,奈何自己條件不好,最終沒有結果。不是不想結婚,而是覺得自己沒房沒車,想著手裡存點錢再考慮。

那幾年我在公司兩三個月才存一萬塊,存好後就給家裡。老媽一直說家裡先給你存著,以後你結婚想做生意了這錢還拿給你用。

後來過了幾年,家裡跟我商量後買了房,又過了兩年我結婚。做生意的想法提了幾次,家裡都說借的錢要還,手裡沒錢。直到現在又是兩年,我還是存不下一點錢,掙的錢除了養小家都給家裡還賬了。經濟壓力大的時候我曾後悔為什麼當初聽家裡的,沒有自己留著錢做生意用。

我自認為還算懂事、孝順,平常也為父母著想,可是他們說的做的卻讓我陷入兩難。

後來爸媽再說什麼,我就聽聽而已,好的建議聽取,沒用的建議聽過了直接拋到腦後。

現在回答你為什麼我越來越聽不進爸媽的話:受過委屈,感覺不被尊重;覺得家裡不體諒自己,處處以自己面子為重;被欺騙,總是說為了我做了什麼,以後會怎麼怎麼幫你,到頭來兌現不了,這個時候已經無力挽回。

關於結婚,我是過了三十才結的婚,這個時候已經對愛情沒有了幻想,結婚也是奔著好好過日子去的,好在老婆也通情達理。

對於題主,我的建議是先反思下自己是否有過讓兒子為難的情況,是否曾言而無信,或者對兒子干涉太多。

兒子大了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是一個自由人了,不像小的時候只是父母的附庸,提起來就是這是誰誰家的小孩。

不要有太強的掌控欲,要學會放手,尊重孩子的個性,讓他有自己的生活空間。

至於三十了還不結婚應該也是有自己的顧慮。

找個機會和兒子好好溝通一次,瞭解他內心的想法,說不定你會發現孩子自身的閃光點,相互之間的關係也會因此而有所改善。




37度人生


看了題主的問題,應該是糾結為什麼兒子三十歲了還不急著結婚吧?哪怕父母再如何威逼利誘。其實,你不是個例,畢竟現在的年輕人都有很強的個性,尤其是在結婚方面,很有主見,父母也只能旁敲側擊。不過如果能瞭解兒子不結婚的原因,或許你能對症下藥下面我就分享一個我朋友的故事,希望能幫你瞭解現在單身青年的想法。


32歲的單身公務員

今年32歲,基層公務員一個,名下房子是新區的學區房,環境很棒。自己對車的消費不敢興趣,就只買了一輛POLO代步。

工作之餘當音樂人,組樂團,排練,開小音樂會。也健身、跑步等等,攝影方面也涉獵。文字上也擅長。平時不良嗜好只有抽菸,不喝酒,也不打牌,不是吃貨。

我不知自己是不是“被剩下”,但確實沒找對象。我去年和談了三年的女朋友崩了,表面上是因為結婚的事沒談好,實際上是因為兩個人的思想觀念不同,一直強硬磨合起來已經消耗完了所有的熱情,分道揚鑣也是註定了的。

分手之後這一年多至今,開始走上相親和求偶的道路,對別人都說順其自然,實際上還是希望遇到自己的理想型,不過與形形色色的女孩擦肩而過,無非要麼我看不上別人,要麼別人看不上我,就沒遇到個互相都感覺對眼的。這方面沒法去怪誰,我相信每一種類型的人都有與之匹配的對象。


當代青年的婚姻觀:結婚不能將就

對於現在很多不知不覺剩下來的年輕人,大部分還是對結婚有所幻想,想找一個和自己有共同語言的人,而不是為了單純的傳宗接代或者利益的結合。

談對象是需要時間和金錢的,而對於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來說,這兩者往往不可兼得。有時間的,往往沒錢;忙著賺錢的,往往沒有時間。除了每天的三點一線,剩下點兒時間就只能微信上聊一聊。可,不見面的聊天,又有多少作用呢?往往聊著聊著就沉默了,無話可說。

一邊不想將就地尋覓,一邊又不知道如何去找,抱著一顆火熱的心,卻無從安放。網絡兩端的男女,試探著,誰也不敢投入真情,畢竟誰先開始,誰最受傷。這個時代,不再是看一眼訂終身,也不再有嫁雞隨雞的勇氣。

父母能做的只有理解和支持

三十歲不結婚不可怕,因為害怕也沒有作用。既然孩子已經到了這個年齡,父母能做的也只有理解以及創造更好的條件。

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少一些說教和抱怨,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婚姻不是小事兒,寧缺毋濫總是對的,畢竟,在結婚之前,孩子如何過得精彩、過得充實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作為父母其實也可以做很多準備,比如多介紹知根知底的相親對象,多準備結婚時所需的彩禮等物質條件等等,這些都是很實在的支持方式。

結語

婚姻不是考評人生完善與否的唯一指標,孩子開心、健康地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婚姻,急不來,順其自然更好。


情感高八度


因為結婚觀點的話,沒必要吵架,你們都會煩,兒子只會嫌你嘮叨。

或許有女朋友,也被你煩的不跟你說。

30歲也不算太大,我叔叔32歲結婚,還有一個阿姨33結婚。

再說,30歲的男比女的容易找到對象,不用著急,足夠優秀的人,自會有人發現。


白走你


孩子愛頂嘴,含辛茹苦養大的娃咋就不聽話?現在知道原因還能糾正。

“涵涵!快回家吃飯!”“不要!我要再玩兒會兒!”“你看別的小朋友都回家了!”於是寶寶回家了。

第二天,“涵涵!別玩了,快回家!”


“不要!蘭蘭還在那兒玩呢!”“就你理由多!跟誰學的頂嘴!快給我回來!”說著就去把孩子拎回家。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經常發生?爸爸媽媽說1句,孩子有10句在後面等著,面對孩子的這種“頂撞”幾乎能讓“手中拿線的慈母”變成“扎針容嬤嬤”,暴脾氣就這麼被逼出來,有的爸媽衝動打罵孩子,總覺得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處處跟自己“作對”。




家長普遍不喜歡孩子頂嘴,還要說到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

孝順中的“孝”指盡心奉養父母,而“順”指順從父母。其實古講孝道,並沒有說要孝順。孔子和孟子都說要孝,但不一定要順。不顧事實,盲目順從,陷父母於不義,是為不孝。
很多爸爸媽媽認為自己養大的孩子,如果不順從自己,將來還如何管教,何來孝順?而這“頂嘴”,恰恰是不順從父母意志的一種表現。所以爸爸媽媽都不喜歡頂嘴的孩子。

以至於孩子頂嘴時多數家長會大發雷霆,這其實也跟父母的“控制慾”有關。當自己對寶寶“發號施令”,寶寶利用頂嘴來反抗,讓爸爸媽媽覺得很沒“面子”,感覺這樣的寶寶有點脫離了自己的控制,在這種情況下會產生一種心理:這次不“教訓”你,我怕你下次能“上天”!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其實內心是極其不服的。

例如這樣的場景:“寶寶,太冷了,穿上衣服。”“我不冷,不穿。”“不穿會感冒的,等感冒了你可別跟我說你難受。”“我都這麼大了,我知道冷熱!”“不穿也得給我穿上!說一句你頂我三句!反了你了!”寶寶最後無奈地把衣服穿上。


對於穿衣服這件事,我們做爸媽的始終有個執念,寶寶小時候不會說話不知道告知爸爸媽媽他是冷是熱,全憑爸爸媽媽自己判斷,總覺得寶寶冷,給寶寶往身上加衣服,寶寶被捂得像個“圓球”才覺得寶寶不冷了。而這樣的後果是什麼?寶寶捂得渾身是汗,最後反而感冒了。

寶寶現在能跑會跳會說話,脫離了爸爸媽媽的“掌控”,這其實是寶寶開始有獨立意識的表現,有了自己的思想,但是大人們還是在用自己的認知去管控孩子。爸媽沒注意到,寶寶其實長大了,當爸爸媽媽的要求,讓寶寶覺得不舒服時,或者跟寶寶自己的想法有衝突時,寶寶自然會反抗。



但多數情況下,爸爸媽媽面對頂嘴的孩子,是反駁不了的,隨後採取威脅,但是這種威脅、恐嚇,最後演變成了真的上手打,打完之後,寶寶無奈服從,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其實很簡單,因為一次次的被迫服從,孩子覺得爸爸媽媽的要求無理,只知道威脅自己,久而久之,孩子不再信服爸爸媽媽,所以孩子會越來越不聽話,這才演變成需要爸爸媽媽“暴力解決”。

在這樣種情況下孩子一般會產生兩種性格:一種是越來越叛逆,一種是越來越自卑。



叛逆的孩子只會讓爸爸媽媽很頭疼,而自卑的孩子越來越不愛表達自己的想法,藏在心裡,自己也沒了主見。

所以當孩子頂嘴時,爸爸媽媽不妨這樣想:孩子長大了,他有自己的想法了。

不如聽聽孩子的想法:我不想回家吃飯,那是因為我還不餓……我不想穿衣服,因為我真的不冷……。孩子一時不回家,不是一直不回家,沒人陪他玩,他自然會回來;現在不冷就不讓他穿,4歲的孩子已經知道冷熱了,會表達自己的感受,是爸爸媽媽把孩子想得太笨了。



孩子頂嘴時,爸爸媽媽生氣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孩子說話的語氣問題,當孩子急於表達與家長不同的觀點時,會著急,以至於語氣有些激動。這時,爸爸媽媽不妨說:“我知道你有自己的觀點,但你表達時要不要換個平和的語氣來說服我呢?”

當孩子開始頂嘴,就說明他真的長大了,我們可以允許孩子頂嘴,但不是讓孩子無理、放肆,當孩子說的不在理時,那就要教孩子如何說話了,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總比讓孩子憋在心裡越來越自卑要好。


經常用了


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越來越不聽話怎麼辦?

很高興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正好我也有個讀大一的兒子,可以藉此談談自己的想法。

1,首先要明確一下,在人類所有的情愛中,唯有父母的愛是以別離為目的。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

身為父母,養育孩子一場,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好的生活和生存。

不是佔有孩子。

不能要求寵物聽話一樣的要求孩子。

2,孩子很小的時候,不僅需要父母的關愛,還需要父母的指引和教導。

就像初學走路的幼兒,需要父母細心呵護和熱情鼓勵。需要孩子勇敢踏出第一步,第二步,很多步。

父母在旁邊保護好就行。

抱大的孩子,永遠學不會走路。

3,孩子逐漸長大,生活生存的技能習得的越來越多;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也漸漸成熟,有了自己的主見和想法。

這時候,父母應該逐漸學會慢慢放手,讓孩子有越來越的機會自己去獨立面對和解決。

不試試,怎麼知道孩子不能呢?

4,如果父母出於慣性思維考慮,擔心孩子這兒做不好那兒辦不到,事事、處處干預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而孩子又想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實踐,這樣勢必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和矛盾。

就會產生上述問題中的不滿和“寒心”。

但要心裡恭喜孩子長大了。

5,發生親子關係緊張矛盾的時候,父母先不要考慮自己的想法是如何正確不可違反。

而是理智冷靜地好好想想孩子的想法,到底有沒有合理性?可能性?可取之處?

如果有,請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大家平靜地坐下來,好好溝通交流,取得共識,完善方案,皆大歡喜。

6,如果父母比較強勢的,佔有慾控制慾比較強,認為自己養大了孩子,孩子什麼都得聽自己的。

孩子不聽,就被扣上“大逆不道”、“不孝順”的帽子,弄得大家都身心疲憊,彼此傷害。

有些不必要的悲劇就是這樣催生出來的。

7,孩子在和父母的對抗中成長,非常累!身心也不會健康。

之前網爆“北大生拉黑父母多年”,還有出國後失聯,甚至母親病危依然不想看望的。

這些傷心的事件,暴露出原生家庭的很多人為的悲劇,值得每一位家長好好反思。

8,在和父母對抗中失敗的孩子,自信心不足,依賴性也強。所謂的“媽寶男”,很少有人喜歡。

之前有個男藝人,39歲,依然單身。隨便他在哪拍戲,他媽媽都要煲湯探班,照顧的無微不至。也正是這份“聽話”和照顧,讓所有的女孩“聞風而逃”,但可嘆的是他媽媽至今還沒反省,自己親生扼殺了寶貝兒子的幸福。

9,我是老師,也是愛心滿滿的媽媽。

在兒子成長中,也有之前一些誤區和失誤。

母子關係曾經還是有所緊張。

幸虧反省及時,學會放手,學會尊重孩子意見,放下“聽話”的標準,平等的溝通交流。

現在,兒子陽光開朗大方,獨立性很強;母子關係也是和樂融融,大家都快樂。

所以,再也不要用過去傳統的成見標準——“聽話”來衡量兒子了。

“退後一步”天地寬。



七色鹿雅


其實這是目前無數父母存在的誤區,我們經常講教養教養,教比養更重要!

你只知道養,不知道教,你養出來的孩子會成什麼樣子!

所以家長朋友們,你們一定要學習,沒有哪一個是天生合格的父母!頭需要後天不斷的自我學習和修煉的!

說到教育孩子,我們經常講得一句話就是:言傳不如身教

也就是說你說千萬遍,還不如你去做一遍!

因為說只是道理,做才是榜樣!

我有一個客戶,每天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做作業,放學回家要麼搶你手機,要麼就搶你遙控器!

老是不完成作業,經常被老師上榜批評!

後面瞭解到原來她自己本身都沒做好,剛開始的時候,孩子還是很認真做作業的,但是作為媽媽的她,每天下班回來,包包一丟,就坐進沙發,拿起遙控!

看自己昨晚沒看完的電視劇,關鍵是不管孩子的感受,他孩子在旁邊做作業,她把聲音開得很大,而且還是不是發出哈哈哈的笑聲!

後面自己過癮了,孩子難受了!

久而久之,孩子也越來越像她一樣,回來書包一丟,拿起遙控器,就追他狂熱的動畫片!

其實很多父母,就是這樣無形中,做了負面的榜樣,然後把孩子引上不良習慣的道路!

當我們罵孩子手機上癮,抖音上癮的時候!想想我們平時在孩子面前,是怎麼使用手機的?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小時候養成的壞習慣,後面想拼命的去修正,實在是太難了!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必須注意日常的言談舉止,一點一滴,都要給孩子正面的影響!

所以孩子出現問題了,我們的第一反應不應該是責怪孩子,而應該自我反思,我到你哪裡沒有做好,沒有做對!




我是一名80後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你說:自已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三十歲還不結婚。證明孩子已經老大不小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思維,也許是你的要求與你兒子的思維有差距,可能是你兒子不是真的不所話,孩子長大了,有他自已的思維,有他的獨立性,也許這是常說的“代鉤”吧!建議你多與孩子交流,且要放下做父親的遵嚴,像朋友一樣與之交流,多聽聽兒子的想法和意見。孩子三十已兒立之年,你就讓他自己人格獨立吧!溫室裡的花是不經風吹雨打的,你也不可能關照兒子一輩子,就讓他自由成長吧,你也不用擔心,機會成熟,兒媳婦會有的,希望我的建議能給你啟發。祝你開心快樂,新春快樂!


雲上智者


人留世界草留根,這是世上留下來的。在說絕大多數都喜歡小孩,甘願為孩子付出一切。至於孩子各種不聽話,不懂的感恩恐怕和現在生的少。還有就是和現在的教育有關,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多放面原因造成的。在家都是嬌生慣養,在學校里老師又不敢管的太厲害,管的厲害有的家長不答應,有的孩子逆反心理比較嚴重,容易出事。所以你說的這種現象,基本上是社會的普遍現象,要扭轉這種現象需要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