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龄越长,用的竿子越短吗?为什么?

独钓闽江小白条


这说法有点道理,钓龄越长的人可能越喜欢用短一点的鱼竿,这可能是因为钓的时间越长越喜欢简单,装备越简单越舒服。

长杆子拿着太累了,不舒服。

我就喜欢用又轻又短的鱼杆,拿着舒服不累人哦!不过也只能钓钓小鱼。哈哈😄😄😄


燕子爱钓鱼


虽然你说的这种现象并不是非常普遍,但也确实是存在的。我认为钓龄很长的人会走入两个极端,要么就很执着的使用短竿,要么就沉迷于使用超长竿。出现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首先我来讲一讲我自己的经历,我是属于钓龄越长,越喜欢用短竿的。刚开始学习钓鱼的时候基本都是野钓,用的都是大号加粗尾的浮漂,因此用长竿也能看清浮漂。但是后来开始钓黑坑,并且我钓得最多的是鲫鱼和罗非,这两种鱼的吃口都比较轻,因此就开始更多的使用短竿,如今我经常用的竿是3米至3.6米,就连3.9米都很少用。特别是黑坑钓罗非,由于罗非胆子比较大,食量也大,因此罗非是敢于靠近岸边的,用2.7米至3米的超短竿都是可以钓罗非的。

再来说一说钓龄时间长了之后开始用超长竿的。有一些钓鱼人是热衷于搏大物,因此使用超长竿。还有一些钓鱼人是年龄大了,不再适合高频率的换饵、抛竿,所以就干脆开始用超长竿,并且采用比较迟钝的钓法以及雾化较慢的饵料守钓大鱼,这种钓鱼的方法虽然有些守株待兔的感觉,但是对于钓鱼人来说是比较轻松的,在守钓大鱼的过程中欣赏一下周围的风景,或者是跟朋友聊聊天,其实都是在享受钓鱼的过程和心境。


眼镜哥说鱼


钓龄越长用的竿子越短吗?为什么?

阅文之前,温馨提示:快乐出钓,安全第一;文明作钓,爱惜环境;为娱而钓,幼鱼放流!


很多老钓友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开始学钓鱼时,总希望能买一支“全能”鱼竿,所以多数情况下会选择综合性比较好的4.5米或5.4米两种长度。随着钓技的提高,鱼竿慢慢开始用到6.3米、7.2米,甚至更长。然而再经过一段时间,又慢慢用回4.5米、3.6米,甚至更短!这也就让许多新钓友心中产生一种疑惑:是不是随钓龄的增长,鱼竿会越用越短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用竿的长短除了和钓龄有关外,更多的还是和鱼情有关!本文就与钓友们浅析一下:关于用竿长短的那些关系!

一、用竿的长短是一个钓鱼经历的过程

1:新手期

我们从一名小白开始学习钓鱼,就像上面说到的一样,想买一支“全能”的鱼竿。这时我们听从前辈的教诲“长竿难抛”,实事的确也如此!这时我们多选择4.5米左右的鱼竿,除了抛竿方便,更能做到几乎大小水域、大小鱼种“统杀”的效果。然而这时我们的钓场几乎是以河流、池塘等一些小水域为主,目标鱼多为鲫鱼等小型鱼,很难钓到大鱼,偶遇几次也很难成功上岸,这时的我们是羡慕能钓大鱼的老手的。

2:成手期

等到我们过了新手期,钓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知道了一些基本的钓鱼知识,有了一套自己的作钓经验和理论。这时不再局限于总是钓小鱼,便开始把目标瞄向水库等一些大型水域中的大型鱼类,学着老钓友们打大窝守钓。当我们在大水域作钓时,发现别人用的竿长起步都在6.3米以上,而我们原来用的鱼竿长度太短!无论从作钓距离还是遛鱼范围,都不能满足大水域钓大鱼的要求。这时为满足钓大鱼的要求,我们也开始学习着使用6.3米、7.2米,甚至更长的鱼竿了!

3:回归期

在大水域中第一条“巨物”的上岸,带给我们莫大的惊喜与刺激,也更加坚定了我们长竿粗线守钓大鱼的决心!然而随现在渔业资源的减少,大鱼越来越难钓,很多时候长竿搏巨物需要的是时间、金钱和精力,许多钓友在这些方面往往达不到!另外就算有以上条件,守钓大鱼也是一项比较累人与考验奈性的活动,许多钓友往往也做不到。如此很多钓友又慢慢回归了短竿、细线钓小鱼的乐趣中!

小结:以上便是在钓鱼过程中,每一位钓友都必经的一个过程,从短竿到长竿再回归到短竿!

二、用竿的长短是一个钓技成长的过程

1:长竿可以弥补钓技上的不足

上面说到我们刚开始钓鱼时属于一名新手、小白,这时总感觉大鱼在远方,所以在用竿上只要能抛出去的前提下,喜欢越长越好!这在大多数野钓环境下是有一定的作钓优势,毕竟离岸较远的深水区,鱼类在觅食时的警惕心要小一些,同时鱼也要比近岸略多一些,相对中鱼机率要大一些。另外长竿配长线,增大了遛鱼时的控鱼范围,减少了因遛鱼技巧上的缺陷,造成的切线、断竿、跑鱼等现象

。所以很多新钓友在作钓时,喜欢用稍微长一些的鱼竿!

2:短竿更能体现作钓技巧及乐趣

随着钓龄的增加,我们的钓技在不断提高,作钓技巧变的越来越成熟!已经熟悉的掌据了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水域中不同鱼种的觅食习惯。这时我们才发现,鱼有时也不一定在远处深水!同时在抓口、遛鱼、控鱼的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发现短竿、细线搏大鱼的乐趣远远要大的多。另外随钓龄的增长,钓鱼的心境有所提高,不再像初学钓鱼时“为鱼而钓”,而变成了“为娱而钓”!最终的渔获已经变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那份钓鱼的乐趣

!这时往往又会从长竿换回短竿。

小结:以上便是作钓技巧与心境,决定鱼竿使用长短的一个分析,大部分钓友还是回到了“为娱而钓”的心境中!

三、用竿长短必须适应作钓水情、鱼情

无论我们是新手,还是老钓友;无论我们为“娱”,还是为“鱼”;无论我们是追求搏大物的刺激,还是寻找垂钓的乐趣,钓组的合理搭配才是钓鱼的关键,这其中也包括鱼竿的长短和调性!

1:短竿的一些适用水情、鱼情

我们作钓鲫鱼等小型鱼时,通常采用拉饵作钓,这时就要求我们在竿长上适当选择短一些。稍短的鱼竿不但可以抛饵入窝更准确,而且在抛竿打频率时手感更好,同时在回鱼速度上更快!另外像夜钓、雨后涨水、整体水位较深的水域,鱼类都会略靠近岸一些,这时作钓竿长可略用短一些!

2:长竿的一些适用水情、鱼情

我们在水域面积较大的水域钓大型鱼时,通常采用搓饵作钓,这时就要求我们在竿长上适当选择长一些。大水域中的大型鱼类,觅食时离岸较远,长竿可以使窝点更靠近大鱼的觅食范围,降低它们觅食时的警惕心,提高其吃饵率!同时中鱼后遛鱼范围增大,更方便遛鱼、控鱼。另外像比较喧闹的钓场、水域水位下降时、整体水位较浅的水域,鱼类在觅食时都会离岸略远一些,这时作钓竿长可略用长一些!

小结:以上便是根据水情、鱼情,对所用鱼竿长短的浅析!无论长竿还是短竿,只有适合我们的作钓情况,才能让我们有更好的鱼获,享受更好的垂钓乐趣!

总结:使用鱼竿的长短和钓龄关系不大

通过以上三方面分析,钓友们可以看出:钓龄的增加,可以提高我们的钓技和心境,但是作钓中使用鱼竿的长短和它并没有多大关系!作钓中使用鱼竿的长短,还是和个人的意愿;目标鱼的种类;钓场的水情、鱼情有主要关系。也就是说,不会随钓龄的增加而去改变用竿的长短!最后祝广大钓友们:冬季出钓,大鲫大鲤!


我是大王的钓鱼日记,原创手写不易!如果您看完觉得有点意思,烦请加个关注。更多更好的钓鱼问题及视频,期待与您探讨分享


大王的钓鱼日记


当一个新手问一个老钓鱼人:“想买一只鱼竿买多长的合适呢?”,我想经常钓鱼的钓友肯定会推荐4.5米的中长度鱼竿,推荐这样长度的鱼竿并不是随性为之,而是考虑到了新手对于抛竿技巧、溜鱼技巧及上鱼手法的不娴熟的综合考虑中长度4.5米的鱼竿无论是操纵感、使用频率都特别适合新手使用

当一个已经钓了一段时间的钓鱼人问同样的问题时,答案就会变得不一样,多数的时候甚至会反问一句:“你用来钓什么鱼?钓多深?水底环境如何?”等等问题,如果一定要回答多长合适的话,我想应该是从短到长每个规格都应该来一根

钓鱼人在出发钓鱼的时候有一个习惯,每次出钓总会带着一个大竿包,这个竿包中绝对是规格超全的鱼竿汇总,鱼竿的尺寸从3.6到6.3米,甚至同尺寸的鱼竿会有两到三支,之所以会携带如此多的鱼竿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有多少支鱼竿,而是在不确定钓鱼水域的水情、鱼情前并不能确定使用哪种长度的合适,特别是去一个陌生的水域更是如此。所以随着钓龄的增长用的鱼竿越来越短并不是如此,鱼竿的长度选择大多是根据水情、鱼情决定,就如同到了一个地方水深超过5米的水域钓底,没有超过6.3米的鱼竿根本没法作钓,所以鱼竿长短与钓龄没有关系,而是与具体的鱼情、水情及使用习惯有关

鱼情决定鱼竿的长度

鱼情是鱼种、密度、活性的三种情况的集合,鱼情的不同鱼竿的使用长度也会不同,接下来我们就鱼情的三种常见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鱼种的不同

鱼种的不同体现在鱼的力气、重量上面

,就如同野钓环境中的鲤鱼和鲫鱼,虽然都是鱼但是种类不同导致它们的重量、力气大不相同,假设都是使用1.5+1.0的线组同样调性的鱼竿,3.6米的鱼竿遇到鲫鱼可以直接飞抄而不担心切线,但是遇到个头稍大的鲤鱼就极容易发生切线的情况,因为竿长过短溜鱼空间、腰力施展都有局限性,反倒是长度5.4甚至以上的鱼竿可以过长的腰力范围和空间进行溜鱼控鱼。

同样的如果是钓小鲫鱼使用6.3米的长竿,先不说鱼竿重量因素带来的操作不便,仅仅是抛竿就会让你十分苦恼,因为鲫鱼大都是使用1.5克左右的浮漂细线小钩,4.5米以内的鱼竿还能够正常抛竿超过这个长度抛竿都是一个大问题

野钓过程中水广鱼稀,大鱼靠守小鱼靠频率,所以钓大鱼的时候我们尽量使用长度更长的鱼竿进行防止切线,而小个头的鱼种需要频率诱钓使用3.6、4.5米的短竿操作起来更为舒适

密度不同鱼竿的长度不同

鱼的密度决定这鱼竿的提竿频率鱼的密度越高意味着提抛竿的频率越快,同时鱼竿的长度越长重量越重,在抛竿提竿的过程中手的受力就越大,过快的频率必然会使得手臂发酸影响正常作钓。所以鱼的密度越高使用的鱼竿在可控范围内的越短减轻手臂受力过度,而如果鱼的密度较少时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长竿钓深水守大货

活性不同鱼竿的长度不同

活性指的是鱼的活动性,因为同一水域同一鱼种不同的活性我们的鱼竿长度也可以不同,一般钓鱼人都喜欢在可控范围的尽量使用短竿,因为这样操作起来方便舒适,就如同立春时节和夏季的鲤鱼,两个时节鱼的活性差距特别大,同样的线组搭配立春时可以使用3.6米的短竿还不用担心被切线,但是到了夏季鱼活性较高的时候就不能这么随性,因为活性的增强在被鱼钩挂住感受疼痛的一刹那就会拼命逃脱,这时长竿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充足的溜鱼空间加上腰力,在鱼发力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两大优势进行泄力,防止切线的发生

水情决定鱼竿的长度

水情包括水深、水下环境、水表环境三种,同一条河流不同的区域都会体现出不同的水情,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就需要不同的长度进行应对。

水深与鱼竿长度的关系

钓点的水深是水情中影响鱼竿使用长短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野河水域不会像人工塘、黑坑那么规整,有的地方浅到几十厘米有的地方却深到5-6米,高悬殊的水深落差导致鱼竿的长短选择就要有针对性,如同水深超过了4米使用4.5米的鱼竿都很短,起码得保证风线处在一定松弛状态,最少需要5.4米以上的鱼竿才可以正常作钓以免发生风线过短导致拔河。

假设整片水域中靠近岸边5米范围内都是浅水区,想要钓到鱼这种浅水肯定是不可行的,就需要尽量的往里面钓,在没有钓台的帮助下只能通过使用长竿的优势去钓

水下环境和鱼竿长度的关系

水下环境主要是是否有杂物干扰因素,就如同大咖经常作钓的三岔口,靠近岸边的水域大都是石头,4.5米以内的短竿作钓经常会发生挂底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想要钓到鱼不被水下这些杂石挂底干扰必须使用5.4米以上的鱼竿往前面较为平坦区域作钓。

水表环境与鱼竿长度

水表环境指水草这类干扰物,尤其是夏秋两个季节温度高水草的繁殖性强,经常能遇到近岸水域被水草侵占覆盖的情况,米数较短的鱼竿根本就无计可施,所能钓到的水域全部水草覆盖住了,这种情况下想要钓到鱼甚至是让浮漂没入水中,

必须配合长竿或者使用传统钓草洞的方式进行

使用习惯

使用习惯方面就是精准到每个钓鱼身上了,因为手臂力量的不同对鱼竿所造成的手臂压力感知也大不相同我一般就喜欢使用两种长度的鱼竿:3.6或6.3,白天钓小鱼的时候我就使用3.6米的短竿进行,高频率的抽抛竿也不会累,到了晚上小鱼闹窝不严重守钓大鱼的时候我就会选择使用6.3米的长竿,一方面因为长竿的溜鱼效果好其次就是深水出大鱼

但是一般的情况下很多钓友都有自己经常使用的鱼竿长度,就比如推荐新手使用的4.5米长的鱼竿,这个长度的鱼竿既可以钓小鱼也可以增高线组遇到大鱼也有一搏之力

写在最后

鱼竿的长度选择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改变,就如同一条河不同的季节、温度、天气都会有不同的鱼竿长度的选择标准,就野钓而言鱼竿的长度主要就是根据鱼情、水情来定,一天的作战过程中有的时候甚至因为鱼情的变化需要改变多次鱼竿长度

一个热爱野钓的江湖少侠【垂钓大咖】,欢迎大家评论、转发、点赞、关注!


垂钓大咖


本人钓龄8年 就说说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一、优势

1.短杆的优势是长时间坐钓不会累杆子轻节省体力

2.抛竿精准频率高诱鱼效果明显

3.如果是夜钓短杆操作方便会钓的很舒服

4.大线受伤的几率小因为杆子短线也会短

5.看漂清楚、鱼竿时间不会耽误

6.适合风大不易操作的环境

7.适合进攻钓法诱钓结合

二、缺点

1.渔获会少于长杆特别是个体偏小

2.钓大个体的鱼几率小

3.周围有长杆会对短杆有影响

4.接窝接不到影响渔获

5.不适合重窝守钓

6.不适合深水钓大个体种类

7.不适合在较高的钓位坐钓

三、因人而异 综合考虑

短时间坐钓易短不易长 易进攻不易防守

长时间坐钓重窝应该长杆搏一下巨物才过瘾


王朝法老


毫无道理,主要还是看所在地区钓鱼资源丰富不!

开始钓鱼是在野河里,用的4.5米,钓点小鲫鱼!

第二阶段开始进入水库,开始用6.3和5.4!

第三阶段我反而开始用7.2米了,而且开始长时间住钓了!

当然,我身边也有越钓越短的,骑个电瓶车沙坑里钓白条,钓麻将鲫!

但我身边大多数人都是越钓杆子越长,毕竟水库多又免费,环境还更好!

钓鱼钓的越久,越不在乎鱼竿品牌是真的,新手时候总想买个好鱼竿,,再加上听那些钓坑塘的家伙一忽悠,光找19调的鱼竿买!

现在就不在乎那些了,反而喜欢软杆子,轻软的杆子手杆真爽!而且不在乎品牌,软杆子想拉断很难!

钓的久了,更关注的是坐的舒服,人不舒服钓的屁个鱼,那些说小马扎好用的,都是扯淡,他们都是偶尔钓鱼的! 还有那些说钓椅比钓箱好携带的,他们所谓的钓椅我一看,就是可折叠的马扎。。。。。。


既定之天命82851008


钓友刚开始钓友是为了钓大鱼,钓多鱼,鱼竿会越来越长,钓到一定时间的时候,钓鱼不是为了钓多大的鱼或者钓多少鱼,而是找那种钓鱼时候的感觉,小杆细线玩手感,练技术。



户外灵魂


钓鱼竿用的长短跟钓龄的长短没有必然联系。

只是刚学钓鱼的钓友由于对钓竿的钓重、对钓竿的调性,理解不是很深刻,可以从短竿开始学习、摸索,更何况短竿操作起来更方便点。随着钓龄的增加,对钓竿的认识也更加深刻,钓什么样的鱼,钓什么样的鱼情、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垂钓等都有了自己的认识,那么选择钓竿的时候就比较讲究了。

例如,春天一般鱼靠边,那么我们选择钓竿根据水深尽量选择短尺寸的钓竿,比如3.6m,3.9m 的,到了夏季温度升高,鱼开始向深水远水游去,那么选择钓竿的时候最好选择较长的鱼竿,比如5.4m,6.3m的,甚者更长,而且这也是仅仅根据季节的选择,根据水深垂钓选择钓竿的时候,我们浅水垂钓尽量选择长点的钓竿,毕竟水浅鱼都离岸边较远,如果水面不大,水又较深,稍微短点也没有问题。

同样在根据不同垂钓鱼种选择钓竿时候,小个体鱼种可以选择短竿,大个体鱼种选择长竿。所以,鱼竿长短的选择跟钓龄没有必然联系。


微巡纪水视界


并非一定钓龄越长,用的竿子越短。而是钓龄越长,经验的积累,让钓者学会了准确、正确的选择。

有经验的钓者,可以根据季节变换、水情鱼情、钓场环境、气候变化、钓法使用等,对竿长做出合理选择。新手因为缺乏选择的经验基础,所以会盲目的选择装备。

冬季最冷的时节,使用的竿子最长。因为最冷的时候,鱼离岸最远。过了最冷的时候,鱼开始向岸边靠拢,竿子则越用越短。直至炎夏来临,鱼开始避暑,藏于远处深水,再次使用长竿。及至秋凉,鱼再次靠近岸边,又可换回短竿。仲秋以后,天气渐冷,竿子也越来越长,直到冬季最冷的最长竿子。这就是根据季节选竿子长短的基本规律。

所有鱼类,几乎都有早晚靠边,中午离岸较远的习性。那么早晚用短竿、中午换长竿就是必然的了。鱼喜欢逆流而上,所以涨水就用短竿,落水就用长竿。

鱼习惯在曲折、复杂、有隐蔽物、能存留食物的地方觅食。那么选择岸边有凹凸、回水湾、港叉、角落、水草等角落做钓点,就用短竿。而在笔直的岸边,就要用长竿寻找水下的坑洼、楞坎。

鱼有趋弱光性的特点,那么在水深、水浑、阴雨天气,则可以用短竿。而在水浅、水清、阳光充足的时候,选择长竿。夜钓,则可以相应选择短竿。

小型鱼类喜欢岸边,所以选择短竿。大型鱼类往往老奸巨猾,不肯轻易离岸较近,所以使用长竿。

鱼种不同,习性不同,应根据所钓鱼种选择竿长。除早晚外,草鱼一般离岸较远,宜用长竿。鲤鱼次之,宜用中长竿。鲫鱼大多数情况下,宜用短竿。罗非鱼,很多人喜欢用长竿,实际只要水足够深,大罗非鱼离岸并不远。

以上浅见,仅供钓友参考。





烟波客11546399


问出这个问题的一定是老钓鱼人,本人就是属于这种钓龄长喜欢用短竿的钓鱼人。

我喜欢短竿的主要原因是我非常的喜欢钓鲫鱼,不仅喜欢短竿而且非常喜欢偏软的竿子。

因为我钓鱼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中鱼时的手感,而短竿和偏软的竿子能最好的体现出完美的手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