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家兩個兒子都結婚了,公婆讓兒子家每月拿一萬的生活費,你怎麼看?

260179128


首先,感覺公婆要得有點多,好像有點“作”,即便一線城市也未必有這麼高的消費水平呀。

其次,公婆索要1萬元/月的生活費是否有依據?何為依據呢,就是兒子們的收入。法律規定,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但如果子女人均月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線,視為該子女無力向父母提供贍養費。雖然公婆獅子開口,但也得子女有這個條件呀,依法律,如果兒子自顧不暇,甭說一萬,那是分文沒有啊。法律規定,贍養費是保證被贍養人的生活水平,一般不應低於當地最低的生活保障水平。據此看來,向子女索要高額贍養費,也未必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司法實踐中,一般按子女收入的20%~30%的標準確定贍養費。所以,家中老人主張贍養費也要酌情考慮子女的收入狀況,而且孫輩也許正是求學花錢階段,要體諒子女,提出適度數額,既能滿足自己生活所需,又不致使子女為難。

1萬元/月的生活費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主要看兒子們的收入狀況。總之,兩代人要互相體諒,既要保證老人的生活水平,又不能因此叫兒子們捉襟見肘、自顧不暇,這才是和睦、興旺之家。


玄真子桑


我媽是知青,下放後在工廠裡工作,現在退休有退休金,我爸自己交金現在也有退休金拿,他們倆個老人住農村開銷不大,自己種些蔬菜,再上鎮買些葷菜。我媽就我一個女兒,他們每次上我家來都會給我們帶些農產品,有時也會給我們捎上點錢,老人說年輕人工作也不容易,他們倆在農村也花不了多少,不過我先生不願意老人這麼做,他說那是在啃老了,我父母最聽不得先生這麼說,他們說:"我們就一個女兒,這錢早晚是要給女兒的,死了以後再給那叫遺產,不吉利的,現在給多好‘’,嗐,真拿他們沒辦法了。


麗君216341965


一個兒子一萬,每月可就2萬塊錢生活費了,就是在一線城市也算高的了吧!真有什麼固定特殊花銷嗎,比如房貸。要麼就是對兒子或媳婦不滿,存心刁難呢!要麼呢,就是想給自己留後路,不然就是自私自利貪圖享受.

我三姨就是,兩個兒子,大兒子跑大車,要換車貸,房貸,還有供兩個大學生,負擔真不小,一年都不歇一天,老二呢,臨時工,月工資也就兩三千,房子還是租的呢,當媽的可不得惦著他們,可三姨就不,三姨夫公務員,退休金五千多,小縣城那是敞開了花啊!那也是要求兩兒子每月出1000生活費,1號拿來,不拿就電話催,兩個兒媳可不滿意了。

後來三姨夫去世,撫卹金就二十多萬呢,我們都勸三姨,自己少留點,其他給兒子分了,緩解緩解他們的壓力,要不死了不還是他們的啊!我這三姨也不知咋想的,錢都自己攥著,生活費照收,前段做心臟支架,愣是讓兒子掏錢,說自己的錢存死期了,你說多氣人!

現在兩個兒子都不敢惹三姨,不高興就哎呀哎呀的叫,這疼那疼的,惹不起啊!

其實何必呢!自己留點後路也能理解,手心向上是不舒服,可也得顧及孩子們些啊,他們過得艱難當媽於心何忍呢!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青青芳草地2018


如果經濟實力允許也未嘗不可的。讓父母過得開心也是很好的。我爸媽現在50多歲,比我和我弟都有錢,以前養活我們沒有出去玩過,很辛苦,現在我自己養娃了才體會養孩子的辛苦,自從我讓爸媽陪我女兒去海南玩過之後(上班沒時間),爸媽就喜歡上了出去玩,以前他們的心態就周邊玩一下,出去了之後就想去遠的地方玩,要出去玩了,他們定好地方就會給我和我弟.(基本每天在一起,很近)說,我和你媽要到哪裡哪裡去,我們又只有去安排,選團報團,要出遠門了帶去辦護照,換幣等,出國團還要換多一些錢,免得沒有微信轉賬。我爸我媽還有弟媳婦爸媽就一起出去了,老公媽暈車,每次問都不願意出去。家裡留下我們4個人,帶三個娃,兩個讀書一個抱在手上,看兩個鋪子。他們耍得嗨得很。出門耍到沒錢了,都能先在餐廳點好菜喊好酒,吃上了再給我們打電話,說沒錢了,給我打錢來……有時候耍到一個地方,團裡安排飯不好,還得負責定外賣。不過看我爸笑得那麼開心,心裡還是很開心的。有那經濟實力就上吧。父母也養活你們(兩兒子)那麼久了。


嘶馬藝術設計


我不相信有這樣的公婆,除非公婆是有幾十億才產資產給兩兒子投資去了,又要幫忙帶看小孩請保姆,若兩個兒子都是上班族,不可能有這樣的父母,我也是兩個兒子的母親,在一線城市,準備一人各一套房,一部車,兩老住一套一部車,以後他們結婚有小孩,若要我幫帶看小孩,我也要叫她們拿出貳仟伍元我拿貳仟伍請保姆,若親家母願意來帶小孩,我這貳仟伍也會給媳婦,讓她自己安排,


用良心做我該做的事


這個問題闡述得不是很清楚,不清楚兒子和公婆的經濟狀況,也不清楚公婆與兒子之間的關係融洽程度,所以回答起來有可能偏離提問人的初衷。


我先按自己的猜測分析下你家的情況:


首先,從簡單的一句話提問中,應該可以看出兒子的經濟狀況應該很不錯,不然不會讓兒子拿每月一萬這麼多的生活費,

這一萬元對於兒子的家庭生活應該不會產生什麼影響。


第二,就算公婆沒有經濟來源,只能靠兒子贍養,那兩個兒子每人每月給一萬(或許是兩個兒子一共拿一萬)生活費,其實也算是很有富餘的了,不知道公婆還有沒有其他理由,或者需要比較大額開支的地方。


第三, 如果公婆每月並不需要大額開支,卻仍要求兒子每月拿一萬生活費,那麼有一種可能,公婆為了兩個兒子已傾盡了自己所有的積蓄,現在兒子生活都很富裕,公婆希望兒子能多給點錢,讓他們能有一些自己的積蓄,可以擁有支配金錢的自由,這樣他們才會在心理上更有安全感。



用我自己的事例闡述下我的觀點:


我公婆就是一個例子,當然,我老公和他哥都是普通工薪階層,沒有像你家兄弟那麼有錢,但是,我公公是離休幹部,收入在我們這個十八線城市來說還是可以的,一個月有一萬左右,而且醫療費用全報銷,加上我婆婆的2000多退休工資,可以說很寬鬆了。


但是,我婆婆依然很節省,捨不得吃捨不得用捨不得穿,反而經常在兒子面前說,衣服舊了,老爸想要什麼什麼……雖然我們也知道應該孝順父母,平時也會時不時地給老人買些吃的用的,但我們聽到婆婆這麼說,還是會關心她缺什麼了,趕緊去給她買來。


這種事多了,我有時也會跟老公背後嘀咕,公婆不是沒錢,就算節省慣了,也不至於日常生活的吃穿用都不買呀,反正就是他們自己的錢不捨得花,就想等兒子媳婦給他們買。



我想這個中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節省,他們認為兒子媳婦應當孝順,他們認為自己的錢留著才有安全感,他們認為用著兒子買的東西心裡才舒暢。


總之,老人的思想我也猜不透,但是,我覺得,在不會太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的前提下,適當給老人錢也好,幫他們買東西也好,也就圖個老人高興吧。


所以,我覺得提問的你,如果跟我說的情況差不多,每月拿一萬也不會影響你的生活,為了讓老人安心、高興,給就給吧,說句不好了聽的,老人也捨不得花,最終也帶不走,留下的錢還不是兒子媳婦的嗎?



個人的觀點,因為你的問題說得不是很明白,所以只能胡亂猜測著回答這些了。


歡迎你進一步提問或者在評論區留言,說明你的情況,我們再來一起分析討論。


我是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愛好心理學、教育學,歡迎評論區討論,或關注我(@寧靜之悅),我們一起探討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寧靜之悅


這種情形,有三種可能:

這是豪富家庭:2個兒子都結婚了,公婆把事業交給倆兒子管理,退居二線,安享生活。每月拿1萬元的生活費,正常不過份。這僅屬於極少數情況。

普通工薪家庭:大多數的新婚夫婦,每月要拿1萬元生活費給公婆,起點過高,明顯不夠現實:倆人加一起的月薪,能過萬元的,平時得相當努力了。都上繳了,年青人自己的小日子還怎麼過?許多人都達不到這個數,而且薪水可不是用來上繳的,賺錢的人有更大支配權;兒媳婦每月能心甘情願,按時給公婆2千元生活費的,都不大好找。子女分文不給,被父母最後告上法院要贍養費的,可不是新聞;每月收2萬元的生活費,公婆到底想幹嘛呢?是不是該先掂量一下兒子們的實際能力,再做決定呢?要是沒這能力,這日子還讓人過不過?

最後就是,有這種偏離現實生活想法的,基本都是滿嘴跑火車的。查問一下所有的親朋好友們:你們給公婆的生活費,每月能給1萬嗎?


LZW1987


我不知道現在的父母怎麼想的,自己有退休金能支付平常開銷,為什麼一定要找子女要錢,要來的錢存在那兒又用不到,要錢帶來的結果是父母與子女親情的割裂和消失。如果父母有特殊原因花錢,自己沒有支付能力,向子女要錢是正常行為。這種要到的錢不需要用存在那兒最後仍給子女,那就是要錢買矛盾,買不孝子女。我要問問網上的道德孝子們:法律規定的是子女的贍養義務,按當地的平均生活成本判給。孝是一道德和情感付出,需要付出才能回報,父母一定要有情感的付出,子女感受到了才會有情感反饋,這是人的一種情感的自然反應,你們一定要逼著別人付出某種情感,現實嗎?就是我需要有愛情,可我沒辦法得到,難道讓國家法律判一個給我?我認為:子女撫養子女和子女贍養父母能盡到義務,達到當地的平均水平,任務就完成了,這不是愛,是義務,一定得完成,否則法律制裁。至於父母超出義務的愛和子女超出義務的孝那要看父母和子女間如何培養,不同方式的播種就有不同結果的收穫。那種認為我做了父母,年老後要達到怎樣的享受,除非你自己有能力自給,強迫子女去滿足就是要流氓,子女只有保證有基本生活水平的義務。只要做父母的厚道有愛付出,子女的孝自然能收到。對輿論只強調子女責任不強調父母的責任就是一種錯誤引導,有父母的榜樣,就有子女的擔當。


用戶1180084436294


這兩個兒子是做什麼工作的,一個月就得給父母一萬的生活費,搶銀行的還是製造假幣的?

跟兒子要生活費的父母應該是沒有退休金的無業人員或者是農民。可不可以這樣認為呢,這是一對沒有責任心更沒有擔當的父母,超級自私超級貪圖享樂。



一個兒子一個月1萬的生活費,2個兒子一年下來就是24萬的生活費。原諒我生活在閉塞的小縣城,想象不出一年24萬的生活水平會是什麼樣的,我只知道在我們這裡想要攢夠24萬需要一家人省吃儉用好幾年的共同努力。

除非兒子是腰纏萬貫的大老闆,否則一般人攤上這樣獅子大開口的父母都會承受不起的。父母要養,這是誰也不能逃避的責任和義務;自己的老婆自己的孩子更要養,這更是一個男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能開口跟兒子張嘴要1萬塊錢的生活費,說明這對父母平日裡就享受慣了,兒子成家了自立門戶了,父母覺得自己的任務完成了,也到了享受的時候了。其實這也無可厚非,兒子都已經成人了,父母希望享受一下可以理解;只是貌似一個月要1萬塊錢的生活費真的有點太多了😔,非一般人可以承受得起。



不知這兩個兒媳婦給公婆生活費之後,還會不會有心思拿正眼去瞧一眼他們。更不知公婆生病長災之時,醫療費會是誰出,兒子還是公婆自己?如果我是兒媳婦,打死我我也不給他們出醫療費的。一個月1萬塊錢的生活費,看似是老公的父母大大的賺了一筆。其實,我倒覺得,他們跟兒子要那麼多的生活費,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買斷了親情,總歸是得不償失。


羞畫麟臺


這樣看兒子的經濟情況而定吧,兩個兒子,每人一萬,就兩萬了,普通家庭一個月有可能也掙不到兩萬,你公婆這個要求,很高啊。

如果兩個兒子都是高薪人員一萬兩萬對於他們來說不是事的話,我覺得給一萬也沒啥,比較經濟條件都那麼好了,也不差這點錢,不可能兒子吃香喝辣而不顧父母吧。

如果兒子們的經濟條件一般,每個月還要還房貸,又要養小孩,這花銷可是很大啊,一個月給一萬簡直就是要他們的命啊。

一般父母都會看孩子的生活情況而定的,有時還會倒貼孩子不會這麼大胃口一來就上萬,孝敬父母是必要的,但是不能盲目,要量力而行,先顧好自己的小家再說,自己小家都照看不好,怎麼去照看父母呢。

再者如果決定要給父母一萬了,我覺得應該也要給孃家一萬,兩邊都滿意。

我的意見說完了,最後祝你闔家幸福,事事如意[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