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魯:20世紀中國畫史上的怪才,奇才,大才,全才

石魯:20世紀中國畫史上的怪才,奇才,大才,全才

石魯,(1919年—1982年),原名馮亞衍,四川仁壽縣人。因崇拜清初大畫家石濤和現代革命家、文學家魯迅而改名“石魯”。15歲考入成都東方美術專科學校圖畫系,系統學習傳統繪畫,臨習石濤、八大山人的山水花鳥,摹寫揚州畫派及吳昌碩等人的繪畫作品,為後來的國畫創作打下了基礎,抗戰爆發,投身革命行列。

石魯:20世紀中國畫史上的怪才,奇才,大才,全才

1944年調入陝甘寧邊區文協美術工作委員會任創作員,他經常揹著自制的畫板為當地的老百姓以及老紅軍、小八路畫素描速寫。沒有顏料和紙張作畫,便搞木刻,解放初,被安排到陝西美協工作,先後擔任西北美協副主任、《西北畫報》社社長、西安美協副主席等職,與趙望雲一起團結西北一批畫家,為創建“長安畫派”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石魯:20世紀中國畫史上的怪才,奇才,大才,全才

十年浩劫中石魯也不可倖免的遭受迫害,幾近死亡。之後重返畫壇,擔任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陝西美協、書協主席,陝西國畫院名譽院長等職。為“長安畫派”的再度興旺不懈努力。其繪畫獷率、硬朗,有“黑、重、怪、野”之喻。他畫的山水畫驚心動魄,高亢激昂。華山天險、黃河咆嘯,表現得淋漓盡致。挺拔的松柏,冷峻的蘭梅,用筆犀利,如刀刻刃勒,墨色酣暢,痛快沉著。只是由於他的假畫太多,故其畫價在藝術市場上遭低估,但如果是來源可靠的真跡,那麼絕對是千金難求,價值不菲。

石魯:20世紀中國畫史上的怪才,奇才,大才,全才

藝術是時代的產物,不同的時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內容和形式。在藝術實踐上,與其說石魯非常重視民族傳統中的“書骨、樂韻、詩魂”和“筆法、墨法、章法”這些文人畫的要素,倒不如說他更傾向於反對僵化的保守思想,銳意探索我們時代的文化內涵和美感形式,追求情感的形象和意象造型,在繼承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筆墨的基礎上,摸索適應新內容、新形式的表現技巧,抒發時代豪情,表現民族氣魄,把畫家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極致。

石魯:20世紀中國畫史上的怪才,奇才,大才,全才

從出生於一個封建大家庭的聰穎頑皮的幼童,到追求自由進步的熱血青年,經受種種艱辛而投奔革命,延安時期為革命文藝作了許多創造性貢獻,後半生在苦難的處境中始終保持對社會主義的忠誠而進行著超拔的藝術探索。石魯的藝術生涯裡力爭革新,藝術風格三、五年一小變、十年一大變,不斷地創新賦予了他每一幅作品獨特的藝術魅力。他是天才,也是怪才,奇才,大才,全才!這才是生命的本色,是立足人生的意志脊樑。“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石魯先生的精神與作品將永世長存!

石魯:20世紀中國畫史上的怪才,奇才,大才,全才

西安市徳風堂畫廊以“傳承弘揚、誠信求真”為宗旨。長期購、銷于右任、石魯、黃胄、何海霞、劉自櫝等名家書畫作品。名人字畫定製(帶視頻或作者本人與作品的合影),幫您免費鑑定字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