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些农村西瓜运不出去,真的和限高限宽有关系吗?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看待?

李茗说乡村


首先要分清楚修路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广大农民能方便出行,能够在家就能有收入而不用四处打工。还是为了方便一些人开小车出行。明显政府出钱出力是为了前者,出售农产品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那设立限高的目的是什么?恐怕最主要的目的是因为路的质量不怎么样吧,为什么同样柏油路在德国等欧洲连坦克都可以通行而在这里却怕货车重载把路压坏,施工方不出来解释一下吗?


用户1804724447868


这个问题不是你河南今天限高引起的。我是挂车司机,东北的。说句心里话吧,河南,河北的邱县,大名,都是我们不敢去的地方。大路限高不让走,运管查改姓,交警严查罚款。我有一次去郑州,凌晨一点在市里出来去邯郸被交警检查了三遍,说了半天好话罚款二百。就是有货司机也不愿意去。时间心里都有阴影了。我是能不去河南,邯郸,就尽量不去。有一次卸货的地方离公路就两华里,因为限高就是进不去,结果绕了近二十公里,还不得不走禁行路,被罚款一百,记三分。罚款倒没什么!关键是记三分,一共每个驾驶证一年才十二分的。没办法😣卖这三分得五百元。真的去不起啊。你这一限高,外地的司机都蒙圈了。不知道从哪里走啊。如果碰到好的货主来领路那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很多货主根本就不管你。那心情老郁闷了,心里想下次再也不来这破地方了。在在朋友圈里一发,司机们就都知道了。


手机用户63002929469


我想反问一下,河南瓜农的西瓜运不出去,难道跟限高没有关系吗?那么请问,跟什么有关系?跟瓜农自己有关系?瓜农设卡不让大车来拉西瓜?还是瓜农种的西瓜不够好?各地的大货车不肯去河南拉西瓜,主要原因就是交通不方便,有大路不能走,进不去出不来,处处设卡限高。我们都不是瓜农,想象不到瓜农的不容易。一句简单的跟有关方面沟通,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小老百姓说话就像石子扔进海里,连个声都没有。



限高也没有错,也是为了老百姓,为了维护路面不被大货车损坏,但是应该合理安排,不能因为一根限高杆,把瓜农的西瓜都烂在地里吧。有人可能说瓜农的瓜卖不出去,跟限高没有太大的关系。关于这件事情,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大车司机,因为距离远,不愿意去河南拉西瓜。如果本地或者近距离的地方有种西瓜的,当然是不愿意千里迢迢跑去河南,也不排除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个人认为,更多的大货车司机还是因为河南的限高,把他们拒之门外。


就拿我们山东来说吧,我们山东人吃的西瓜,大部分都是来自东北,很少听见有人吆喝卖河南的西瓜。为什么?因为山东离河南太远?难道离东北近?这个理由好像说不过去,实际上河南跟山东是近邻。可我们这里吃的都是大东北的西瓜,当然这不能全怪河南的限高,也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不过实话实说,河南的这一限高现象,的确阻止了很多外地的大货车司机。有的外地司机说,宁愿把人和车都闲在家里没事可做,也不能去河南拉货。

为什么其他地区的瓜农不存在这个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当地的道路畅通,不涉卡不限高。可以说现在的公路是村村通,不管什么农产品,都可以发往全国各地,为什么就单单河南的西瓜在地里运不出去?原因不是很简单嘛。如果河南的有关部门,把道路限高这个问题解决了,试看一下会是什么状况。

修建公路,本来就是为了造福于民,公路村村通,也是为了让农民的农产品能够顺利的运出去,有关部门应该考虑到现在正是销售西瓜的季节,瓜农的西瓜需要运往外地,不能因为一根线高杆,阻止了外地来收购的人员,让农民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的西瓜,躺在地里没人来收购,干着急。


灵子


还是不能以一概全。记得前年就去过河南周口市,那时是去送货,给当地一个姓王的老板送一台2.2米直径的钢板料罐,原本在单位导航显示只要9个小时车程,于是早上7点就出发了,和王老板约定了下午5点左右交货,但是到了周口界足足饶了一个小时才走出来,都是因为这里随处可见的限高杆闹的,直到晚上7点才交货,除了我和司机饭都没来得及吃,还被王老板说成“邋遢”“不守时”,可谁知道我们是举着手机导航“东一头西一头”闯出来的,要不是路上有人能问路,恐怕还得转一个小时,但是没办法,像我们大车只能绕行。


而像前两天的西瓜“被拦”一事,这与几根杆确实有一定关系,但也不能说瓜农的西瓜跌到0.2元/斤都因为这个。因为像我们山东的乡道、村道也都有限高杆,因为我们这里太多运输石子的工程部,随便一辆就是60多吨,而乡道和村道本身就是走小车的,设计强度根本不够工程车碾压,所以只能架杆保护道路,因为一旦破坏,别提卖瓜了,估计三轮车都进不去,那才是真正的断了瓜农的“财路”,俗话说“有路记着无路苦,要想长久靠养护”。所以,这行为并没有错。


但是对于一些西瓜种植基地,也是往年“瓜王”诞生的地方,种瓜几乎是某些镇村民的全家收入。现在,天气进入炎热的三伏,西瓜在瓜地的“保质期”越来越短,如果不快卖掉,肯定要亏的没地哭。而5亩地的西瓜就是万斤,小车很难短时间卖完,只能依靠外地收瓜商的大货车,如果收瓜大车受阻,以至于造成西瓜滞销我有以下三点建议:

一、由村里选举出村民代表,并联名签字,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需求,再与道路限高杆管理人员联系,争取对限高杆采取规定时间段的开放,而名义就是创造村里经济收入,致富全村。并联系往年收瓜商,按照规定开放时间进入收瓜,至于小卡车则可以全天通过限高。

二、在古代就有集市,而多半集市都是农村自发形成的农贸交易场所,所以现在的瓜农就可以效仿,因为限高杆一般只在乡道、村道,省道是没有的,所以在省道附近选取空旷的地面自发形成太康县西瓜交易市场,这个交易点做好了还能发展成为周口太康县招商引资扶持项目。

三、这最后一种办法是沟通不成,但是聪明的农民怎么会因此而放弃呢?可以在乡道路限高杆处自发形成西瓜批发输送点,由有关人员组织小型货车进行倒运西瓜,收瓜商在限高杆外等候。至于购买小货车的钱,可以由瓜农们合伙凑齐,因为这不是一家的事,是这个瓜农集体共同的利益,相信大家会同意。


由此可见,限高杆必须用,而且瓜农的西瓜也必须卖,可以协商沟通解决。实在不行还有第三个办法,我们自己组织。所以,事有两面,而无绝对。动脑筋想办法,啥能难住我们农民。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想了解更多三农信息,请关注“瞳影简生”!谢谢!


瞳影简生


我们不要只看到这个事情的表面,其实中间的问题不在于限高限宽的事情,限高限宽我们也知道这是为了保护公路,并不是要限制农业生产,我感觉这个事情是多番概念原因造成的,在现在的形势下不是不能完善解决的,我们可以寻求相关部门的同时,自行规划新的路线,下面是我的一点建议。

一、村干部的职能工作不到位

这个事情最熟悉情况的除了西瓜种植户,应该就是本地各村的村领导,村领导的责任和义务就是为民办事,既然有这个问题出现,西瓜养殖户是不是首先想到我们的村领导,村领导的能力往往是我们不能想到的,只要他们逐级网上反应,动用各种资源这个事情是可以解决的,所以这个事情最主要的不是找媒体曝光,是找村领导协调。

二、有些限高本身设置是可以调整的

事情相关的交通运输大队人员也表示,这一限高是可以调整的,所以我们相关部门在设置的时候已经想到这些问题,只是没有人反应沟通他们不能完全知晓,而且表态也是很积极的,我想这个事情应该很快得到落实,当初相关部门将限高杆设置成可升降的,本身就是为了方便农业生产、运输农资以及农副产品车辆的通行,所以我们现在不是没有解决的通道,只是缺乏沟通和信任。

三、积极规划其他路线

我们知道只要可以输你下了高速,总有一些道路是可以通行的,不要说我没有事实根据,这个问题在农村生活的朋友都了解,农村的道路不是所有的都有限高限宽,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乡间土道,另外就是未必把车开到田间地头,可以找村里集中安排一个收购点,西瓜种植户把西瓜集中到大车可以到达的地方就可以了,要想把西瓜卖出去,我们必须像一切办法,并不是非要收瓜车辆地头才是最应该的。

所以这个事情我们也没有必要上纲上线,不要去责怪任何部门,因为所有部门都是职责所在,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出现这个情况,正如西瓜种植户要把西瓜卖出去,公路管理部门就压管理好公路,为了遏制超宽超高车辆才设置路障的,这个我们应该表示理解。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按钮,关注我的头条号【吕家姐夫】,大家一起探讨更多关于农村的事情。

吕家姐夫


限高杆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能让尿憋死吗?原因在哪里呢?


为了保护路面,相关地方相关部门都会各种“设卡”,控制一些超载和超高车辆等车辆通行,为了保护当地路面的初衷值得赞扬。比如我们当地的市区,三环以外,每个路口都有限高装置,控制一些超高车辆的一些出入。但是每个“卡”都有人值班,灵活度很强,并不是说所有的超高车辆都不能通行,车辆只要不在超载范围之内,或者是一些危险期的车辆等,都准予通行。只是做个记录备案,一旦发现那个车辆破坏路面,方便追查不是。

那里的西瓜很早以前就文明全国,那时候销量很好……!那么这几年,为什么当地西瓜价格上不去,瓜农的西瓜会滞销呢?是不是种植品种,或者西瓜的品质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了呢?或者是别的原因,也需要当地种植户,好好反思一下!现在的商品,要让消费者感觉到物有所值才行,并不单单拼的是价格。


如今瓜贩子不去当地收购西瓜,我认为不单单是限高的原因吧!因为我有几个朋友在做西瓜收购生意,如果一个地方的西瓜性价比高,限高很好解决吧!当地安排人员,灵活合理用限高装置,不就行了吗?反过来说,今年西瓜“成灾”,同样品质的西瓜,瓜贩子选择余地很大,肯定会去较近,交通便利的地方收购西瓜。谁会去那些有“限制”的地方收购西瓜呢?不是自找麻烦嘛!

西瓜属于鲜瓜果,运输车辆载重西瓜重量80%至100%,高速全国走绿色通道,免费通行。这些优惠措施,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农民快速把农业相关产品卖出去,利国利民才是好事。当地设卡没话说,但是不能影响瓜农卖瓜吧!限高杆是死的,人是活的,灵活变通一下,西瓜成熟了不能等,帮助把老百姓的西瓜卖了吧!


三农的高度


我是平凡之路,很高兴来回答问题。

题主西瓜丰收运不出去,瓜农急的直跺脚。


其实我真的很理解现在瓜农的心里,田间地头的西瓜熟了不错,算是风调雨顺,天公作美,西瓜丰收,但是尴尬的事是西瓜不能用大卡车运出去。

其实这个问题我是分开两部分来看:

第一种、限高是为了来之不易的水泥路被大货车压坏,坏了又没有人维修,带来不便的还是农民,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在没有西瓜上市之前,如果有大货车去你村子的路,水泥路被压坏了,你们是什么态度呢?可能和我的态度差不多,做个限高杆,阻止大卡车之类的车子进来。但是问题来了,当你家的西瓜丰收了,大卡车进不来,你又要说限高误事了,这是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城市道路有些桥梁、隧道、匝道等,因为载重的问题必须要限高,设置限高是对全体车主,车主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对于太康西瓜丰收,瓜农着急,着急西瓜因限高不能进来大货车运西瓜。西瓜是农民的一切,栽种的时候着急结瓜多不多,丰收后着急运不出去,所以整个农民都处于着急上火状态,让人同情,农民有丰收,丰收能变现才是真的赚到钱。

我个人看法,果蔬都是季节不易保鲜的产品,灵活运用道路设施,出去的是西瓜,留下的是辛苦钱。



还有种瓜农民要改变观念,不要总想着大货车进来拖货,也要想着运用互联网思维把西瓜通过自媒体平台一小单单的卖出去。

以上观点仅仅代表个人看法。

我是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肯定有关系。既然卖不出去,一定是过剩,既然哪都买的到何必要去交通受限的地方去买?也有人说,瓜农怎么不用小车倒出来?我告诉你,既便不考虑成本,一个西装御两次跟直接上车的能一样吗?西瓜不是铁球。我也是一司机,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限高限宽等路障,你知道我第一时间做什么?首先是骂娘!其次是鄙视!最后才是无可奈何再找路绕。遇到有绕路牌的还好,啥指示都没有的,我还会再骂他娘!


黑色闪电66694296


乱七八糟的都出在了河南,修个村公路可可怜怜的。来襄阳种西瓜吧,条条村村通公路宽蔽明亮,从修至通一律不准设立限高架,保证你攒钱了。来考察考察襄阳的村村通公路无一有限高架,并且修时政府规划规定都是9一一12米宽的马路,走在乡村的公路上来收小麦的…花生的…稻谷的,西瓜的…当地乡村领导干部监督村民,村民监督村干部,谁也不能阻止外地车辆人员进入本地来运输农副产品。对发展村级经济,农副产品流通,政府部门下文,坚决打击村霸黑恶势力,坚决保持村级经济高速快速发展。这就是襄阳要想发展经济,首先振兴乡村。


我知我161085217


对于这个问题的确反映了河南省的道路限高限宽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据一些老司机反映,只要是河南的货一般大车都不去拉,即便是多给钱也不愿意到河南去干活儿,因为河南的路确实不是太通,路都修得好好的,因限高限宽不通了道路被堵死了。好多了到河南地方拉货的人,一般车开着开着就走进了死胡同,这条路今天还能通,说不定明天就不通了,然后自己就在倒车绕绕路走,本来2公里的路程却绕道走了几十公里。这种情况的确让司机非常的窝火闹心,赚钱的事情结果成了赔钱的事情,甚至走了好多冤枉路最后走错了还会罚款。



对于河南省的道路限高限宽,不仅仅是农村的公路,甚至在国道、省道上也有限高限宽的限行,这种行为的确是非常令人气愤的,毕竟国道省道的建设主质量是非常好的,是符合国家道路建设标准的,一旦进行限高限宽,这的确让当地的经济是无法发展,一些农产品无法运出其他的省份。从我们山东这边来看,山东路边上现在卖的西瓜大部分都是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宁夏地区的瓜,有一部分也是安徽等地区的瓜,与河南省相邻缺,而且河南省也是西瓜种植的大省,特别是太康县的西瓜非常有名,前几年可以说这些地方的西瓜车水马龙。如今山东地区卖瓜的商贩舍近求远,而且运费又非常的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侧面的反映出了河南地区的确是道路不通,也就是说道路限购限宽现象非常的严重,使得当地的瓜农哭不堪言。



也有人说可以让农民把地里种的西瓜用农用车运到,重要的交通路附近,然后让大车再装车,拉到全国各地,但是外地的车不敢进河南省,即便是用小农用车拉到路边上又有何用?另一方面用农用车把西瓜倒过来倒过去,质量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又磕磕碰碰的现象更是让西瓜非常的难看。而且这样做也增加了西瓜的价格成本,毕竟装卸工还需要花钱雇用的,本来大车可以到地头上一次性就能够装车拉走的事情,结果一般要费两番的事,甚至大车即便是装满了西瓜,依旧是路上的一些卡卡住。当然对于河南省的限高的问题,公路管理部门也是有自己的苦衷,当然就是为了保持路面不被大车所压毁,特别是对于农村建设的路质量是相对来说比较差一些的,因为这些路就是用于农业生产。



总之,对于河南省道路处处限高限宽,而且还在国道、省道、县道上线宽的话,这种现象是不可取的。从目前一些网友的留言可以看出,的确河南省对于道路不同的现象,而且限高限宽特别普及,等等,有极大的意见,即便是当地的农民,也是非常抱怨这个事情的,至少这些瓜农的西瓜,已经到了大量上市的时候,看着满地的西瓜卖不出去,运不出去也没有大车来收购,这使得农民非常的犯愁,的确阻碍了当地农民的收入,甚至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要实行过去的绿色通道,对于运输农村的农产品一路畅通,这才是为农民考虑。发展农村经济,不能够只为了一些环保的问题,保护路面的问题,而限制了当地的农村的经济发展,这样是得不偿失的,修的路就是走的并不是为了好看。大家为河南省的这种道路处处设卡,限高限宽有什么看法?敬请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