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為什麼以前常見的甲魚基本都絕跡了?它們都去哪兒了?

湘村小之草


在農村,為什麼以前常見的甲魚基本都絕跡了?它們都去哪兒了?

在農村,為什麼以前常見的甲魚基本都絕跡了?它們都去哪兒了?甲魚我們這裡叫“團魚”,以前春天漲大水的時候,在河裡,農田裡都能看見它的身影。這幾年連漲水的時候都看不到它了,小唐總結了一下,可能是下面這些原因導致:


農藥化肥太厲害

以前種田都沒有什麼肥料,用的都是自家養的豬牛的糞和稻草(收割完的稻草踩入田裡漚著)插完田過十來天還要去田裡扯草,爸爸會做一個像豬八戒的耙一樣的東西給我們去薅。我們邊薅草還能抓到泥鰍,運氣好的話能捉到“團魚”,那就爽歪歪了,中午可以吃頓好的了

現在科技先進了,各式各樣的農藥化肥都有,以前插田前後都要人工扯草,現在不一樣了,人們為了圖個輕鬆,直接在犁田的時候就去街上買專門配的除草劑一撒就行,撒完除草劑的田裡,過兩天在去看,田邊就會有很多夭折的小泥鰍、小青蛙。隨著農藥化肥的頻繁使用,田裡的泥鰍、鱔魚、青蛙都越來越少,哪裡還有甲魚的身影



以前種兩季,現在種一季

搞雙搶對於農村長大的孩子來說應該是不陌生的,以前水稻都是種兩季,每到放暑假的時候就開始搞雙搶先收割成熟的稻穀,收完之後在插下去在等到九月的時候在收。整個過程田裡都是要保持有水,稻田裡有水,就給甲魚、泥鰍、鱔魚提供了生長環境,所以那時能經常看到它們的影子。

而現在,村裡種田的都是老人居多,本來是種兩季的,因為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不在家,老人也累不過來,種那麼一季就夠自己吃了。一季到六月底就收了,接下來半年田都是荒著的,遇到天氣乾旱的時候,田裡都開著大條大條的裂縫,田裡連水都沒有,自然看不見他們的身影


把電魚當成職業

以前捕魚都是閒著沒事拿個捕魚的婁子放到稻田進出水口,放上那麼半天在去拿,不說收穫滿滿,一餐的份量還是有的。而現在捕魚都是用特製的電瓶去電,電到的魚在拿去街上賣,因為是野生魚所以它的市場價格還是挺高的。一斤泥鰍能賣到二十塊錢一斤,黃鱔大的一斤四五十,甲魚就更高了,直接上百了。

因為利益高,又不用什麼本錢,小唐村裡以前就有一些專門電魚當職業的,白天不出去,每到傍晚天一黑他們就揹著電瓶出去了,一晚上下來可以電個十幾斤泥鰍和鱔魚,青蛙和蛇他們也是不放過的,捉到一條有卵的銀環蛇比捉甲魚還賺錢。有這麼一群惡意捕撈的人,它們能不消失嗎!

現在政府正在加大力度嚴懲這些惡意捕撈的人,給野生動物一條活路。歸根結底除了環境汙染,最大的還是人為原因。保護環境,關愛野生動物應從個人做起


小唐話三農


這個問題,我非常感興趣。因為我從小就是一個愛捉甲魚的人。

那個時候我不過十一二歲卻是在村子裡淘得出了名,上樹掏鳥窩,下河捉魚蝦,沒事還愛捅捅馬蜂窩,當然也沒少被蜇。

捉甲魚是從小學四年級開始,那個時候的甲魚簡直氾濫成災,在河邊你經常可以看到身上被同類咬得傷痕累累的小甲魚,它們不過火柴盒大卻是靈巧可愛。

你看,把它們翻個身,讓其四腳朝天本以為它無可奈何,誰知它一伸那個細長的脖子一觸地來了個大翻身,然後四腳靈巧地爬走了,這個遊戲我兒時玩得不亦樂乎。

曾記得我在小學五年級時還徒手抓到一隻重達3.7斤的一人甲魚,最後賣了51元,那時我的學雜費才23元,這個事讓同班的小夥伴羨慕不已。

可現在那些甲魚卻不見了蹤影,這讓愛捉甲魚的我十分失落,無數次徘徊在兒時的河邊,又無數次無功而返……

它們去哪裡了呢?為什麼不見了呢?

我覺得有以下原因:

一,利益驅使,濫捕絕殺。

這個原因是最主要原因,因為野生甲魚營養價值高,售價也高,於是大家便都蜂湧而至,而捕捉手段也層出不窮。你像在秋冬季節,農閒的農民便拿著魚叉一下一下在河水中插,插到有似鞋底感覺的十有八九是甲魚了。又如用藥捕,用鉤釣,還有最厲害的是電捕,電打捕魚器那叫一個厲害,一手魚叉一手魚網開關一開,什麼魚了蝦了黃鱔泥鰍紛紛翻了肚皮,大小齊抓,大的電暈小的電死。哎,這甲魚就這樣被人捕殺殆盡。

二,氣候原因

以前水多,河面寬闊,雨水也稠,老是不斷地下,可現在氣溫升高天氣乾燥,很多小河都斷流了乾涸了,而大河也成了小溪了,甲魚的生存環境發生了鉅變,魚兒離不開水,甲魚也是,看到這兒不適應生存了,自己又有腿腳就爬到別處了,要知道,甲魚是用肺呼吸,可以爬很遠。

三,現代農業對甲魚的致命傷害。以前種地那是要用鋤地中耕拔草的,可現在全用除草劑,要是生了蟲子那必須用藥,什麼敵敵畏、敵殺死、1605等等廣譜高毒殺蟲效果好,可是每次配藥都在河裡邊,刷洗藥桶也在河裡,河水農藥殘留大,魚蝦紛紛死亡,甲魚也難倖免於難。

四,以前溝渠水道的人為破壞,導致水道不暢,甚至活水河變成了死水溝。像我們房後的小河本來有一條水溝直通河裡,每逢乾旱季節,上游就會放水灌溉莊稼,可是後來有人肆意破壞,扒平種了農作物,那河也就成了死水河,農藥再一汙染,甲魚們便沒了影蹤,不是死了就是跑了。

這就是現在很難看到野生甲魚的原因,很懷念兒時那條小河,那些憨態可掬,善於爬行和潛水的小東西。

不過,現在又在修水渠,改善生態環境了,那條小河也用挖掘機清淤擴廣了,野生的甲魚應該也快回來了。

但願,下次回鄉時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大江東流


以前小時候村裡面的甲魚確實特別的多,記得那個時候我家的院子裡有一條小溝渠,這條溝渠當時並不是用來排生活廢水的,而是家裡用來放置甲魚的。每年的三月份春種農忙時節也正是甲魚在田間出沒最為頻繁的時節,每當這個時候爺爺隔三差五的總能在田間捉上三五隻甲魚。由於家裡的甲魚實在太多,爺爺不得不將多餘的甲魚放在小溝渠裡放養。


有些時候我就不是很不明白,為什麼家裡小溝渠的甲魚都成堆的放著,爺爺每次在田間看到甲魚的時候還要將它們捉回家來?後來有一次奶奶在家裡做甲魚肉的時候,爺爺告訴我這甲魚(草龜)它並不是什麼好東西,首先甲魚它特別喜歡吃稻苗而且破壞力極強。其次甲魚閒的沒事在田間到處的打洞,稻苗包漿期間你想給田裡灌點水根本就關不住,一夜之間水都給它漏的乾乾淨淨。

為什麼以前在農村隨處可見的甲魚現在卻不見了蹤跡?這些年它們到底都去了哪裡?

第一點:甲魚消失的首要原因還是農藥、化肥的廣泛使用與普及

以前村裡面種地哪有什麼化肥、農藥。那個時候稻苗剛下田的時候,爺爺奶奶忙著給田裡撒一些農家肥混合著土肥。等到秧苗差不多一尺多高的時候,家裡面再給撒上一點菜籽餅或者是茶餅。偶爾田裡的秧苗也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病蟲害,如果實在沒有辦法爺爺只好在田裡面撒上一點鍋灰或是魚腥草碎葉。所以那個時候人們種莊稼完全是靠天收,無論什麼樣的不利因素它所帶來的都可能是毀滅性後果。但是令我非常奇怪的是,那個時候家裡雖然沒有農藥但是田裡面的秧苗幾乎從來都不生病,彷彿它天生就有很好的抵抗病蟲害的能力。


第二點:甲魚消失的原因是人們的大肆捕殺

記得有一段時間村裡面來收甲魚的小商販特別的多而且價格也不是很低,大家都說甲魚有營養,城裡人還就喜歡吃這個東西。那一段時間只要一有空閒的時間爺爺就會帶著我去稻田裡找甲魚,一下午找到四五個賣個十多塊錢都高興的不得了。

第三點:甲魚的生存環境被肆意的無情的破壞

前些年村裡面外出打工的人特別多,各家各戶的稻田都荒廢著好多,有的常年不會家的村民都將田裡栽滿了樹木。由於生存環境被肆意的破壞甲魚在農村根本就沒有生存的空間,慢慢的也就逐漸退出了農村這片無情的田地。


職業農民小強的故事


在我們的家鄉也是個山青水綠約地方,背靠山和水庫,小河套子也有好幾條。當年我們小時候,這個會咬人的甲魚那個河道里都有,夏天小孩子們沒事用鐵針彎個鉤,串上蚯蚓坐在河邊釣魚,往往是魚沒釣到,釣到的都是小王八仔子,到手就扔了,只有碗口大的才留著回家燒著吃,我記得有一次父親耕淺水田的時候,兩三個小時他犁田捉了四隻大甲魚,每隻都有一斤七八兩,小孩見到都不敢靠近,那時候我和妹妹按照父親的指導,在大鍋裡放水把四個大甲魚放在鍋裡煮上,煮熟後又撈出來剔骨,弄滿滿的兩大碗半的甲魚肉,它們的肚裡還有蛋呢,晚上一家人美美的吃了一頓甲魚肉。


那時的甲魚多,可是到了改革開放後,由於當時的人們經濟得到了解放,城裡人的養生知識豐富,說甲魚能抗癌增強體力,一時間青年人晚上百天都在水域裡下鉤卡子釣甲魚,更有那甩鉤手的技術也是一絕,站在水邊兩手相拍,發出咚咚的聲音在水面上傳音,偏有那好奇的甲魚會露頭出水,只要甲魚頭一伸一下,甩鉤手的飛輪嗚鳴一聲響,閒人還沒注意呢,人家的輪子就收線回頭了,一隻甲魚輕鬆進入袋中。還有的專家是玩空手道的,穿著個皮褲,腰上別個口袋,他們只在河道的邊上和小型的溝渠邊行走,用眼細看,專看水中的氣泡,如果氣泡是雙泡同出的話,他們都有十拿九穩的手段能夠拿上一隻甲魚,我跟在後邊看到感到十分神奇。我也仿效他們的方法,可是什麼也沒捉到。


就這樣子沒要三年,再也看不到自肚黑背的甲魚了,地方的甲魚品種消失的無影蹤了,只到另一種新的甲魚品種,中華鱉在中國風行後,才又有了這種全面養殖的甲魚,而當年的地產甲魚在市場上一年只能見幾只。而且是價高於中華鱉的十倍,可以說以前的甲魚絕了,它們都被人們捕捉後,進入了城裡有錢的大佬們的肚腸裡了。


星空攬夢


過去農村常見的甲魚,為何現在很少再見了?

春節期間在農村的集市上,經常有人用一個水桶提著幾隻甲魚在賣。細問一下價格還不低,他們說這些是在水庫中抓的野生甲魚,要200塊錢一斤,嚇得我都不敢還價了。

想起小時候抓到甲魚了,那基本都是不吃的。有些甚至還認為在水田裡看到甲魚了是不吉利的,往往會把它們趕走。農夫的老家這邊,有不少的河流。而河中有很多的野生動物,聽爺爺說起過在以前還有娃娃魚呢。晚上走夜路的時候,還能聽到娃娃魚的叫聲,有點嚇人。雖然沒見過娃娃魚,但是小時候農夫抓到過不少甲魚,還撿到過很多的甲魚蛋。那個時候像野生的甲魚、青蛙、黃鱔、泥鰍等野生動物比較多,可是卻很少有人吃。那過去農村常見的甲魚,為何現在很少再見了?

農夫認為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那是因為現在的甲魚太貴的原因。過去無論是在農村裡,還是在城市裡大家都不怎麼吃甲魚。雖然自古以來甲魚的營養價值就很高,可是喜歡吃甲魚的少。可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在飲食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了,像農村的很多野外就成為了香餑餑。不說別的,野生的甲魚可是價值不菲,基本上能賣到上百元一斤,而抓到一隻幾斤重的野生甲魚,那就是好幾百塊錢啊。這可是一筆不少的收入啊,所以很多人就去抓甲魚。而且現在抓甲魚的方法也比較殘忍,像電魚、藥魚等方式都用上了,這些方式對甲魚來說往往就是一鍋端,大甲魚、小甲魚全部抓走了。

小時候農民去水田裡撈魚、抓魚了,基本都只要大魚,像一些小魚都是直接放生的,這樣才會每年都有魚抓。可是現在很多人是不計後果的,只顧眼前。就拿農村裡藥魚來說,藥撒在農田裡,基本都要被抓得乾乾淨淨。其實,很多動物的滅絕都是因為人類的過度捕殺所致。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啊!如果甲魚不值錢,那農村的甲魚會像以前一樣多的!


農夫也瘋狂


在農村,為什麼以前常見的甲魚基本都絕跡了?它們都去哪兒了?

甲魚,我們老家叫“老鱉”,和烏龜是難兄難弟兒。村子東邊有個大水壩,小時候過去割豬草,偶爾能見到老鱉“曬蓋”,曬蓋是老家土話,就是老鱉在岸上曬太陽。這傢伙也很機靈,遠遠的看到人就會往河壩裡爬,爬的快的連滾帶爬。

記憶中見過一個最大的老鱉,足足有一個洗臉盆子那麼大,野生的,就在老家河壩邊上,當時看到我就嚇哭了,一身冷汗,從來沒見過,老人們說這東西大了會成精。於是晚上就做了一個噩夢,在河壩邊上一個洞,洞裡有一隻紅眼睛的老鱉,虎視眈眈的望著我。

那時候老家的老鱉真的很多,大的不多見,小的不少。在河壩下游的溝渠裡趟水玩,就能踩到一隻小老鱉。有一次我摸了一隻碗口那麼大一個,開心的很,不料被小夥伴弄丟進水裡,立馬不見了,生氣了好久。那麼,農村溝渠河壩裡面的常見的老鱉,真的基本絕跡消失了嗎?我想說非也,提問題的人,恐怕好久沒有和農村接觸(感謝老師指出錯誤,已經修改)了吧?恐怕好久沒有去農村田間地頭晃悠了吧?

就像我們經常感嘆這些年過年的年味淡了一樣,其實年味還在,在老人和小孩子的眼中,我們的感覺變了而已。農村的老鱉真的少了嗎?其實和感嘆年味淡了是一樣的,我們很少再去農村溝渠裡面去轉悠了,心境變了,物是人非。老鱉還在溝渠裡面,只不過我們看不到了罷了。很多農村的捕魚人,晚上出去捉魚,還是能捉到老鱉的,不少老鱉,黃鱔泥鰍龍蝦什麼的,也不少。

這東西是純野生的物種,哪裡說絕跡就沒有了呢?它們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很強大的,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生息。小時候割豬草,在河邊沙地上就能翻出來老鱉蛋,現在應該還有。不過隨著環境變化,它們的生存技能應該也會隨之改變。適者生存,也是適合對老鱉說的。

有人說環境汙染造成了農村老鱉的減少,不排除這個因素的影響。現在水質汙染,農藥過度使用,確實讓老鱉自身受害嚴重,同時它的食物來源也隨著更小的動物性飼料的短缺而幾近匱乏。確實現在想要捕捉一隻野生的老鱉很難,都改家養老鱉了。

以前,在我們這裡,有一種職業農民,就是捉鱉人。它們會手拿木把很長的三齒鋼叉,日夜遊弋在農村各種溝渠河壩,在淤泥深處插來插去,為的就是捕捉老鱉。那時候,野生的老鱉確實很貴,越大越貴。我很佩服專業的捉鱉人,僅僅憑藉一根木棍和手的聯繫,就能感覺出來淤泥下有沒有老鱉。應該是插到老鱉蓋後的手感手勁不同吧。


農村老俗話


記得小時候在我家旁邊有一片蘆葦塘,這個地方是我和同伴快樂的天堂,因為這裡有一眼望不到邊的蘆葦池塘,池塘裡的魚成群結隊,蘆葦裡的各種水鳥整天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到了晚上就聽到青蛙的叫聲連綿不斷,開春的季節池塘裡的水很少,這個時候是捉甲魚的最佳季節,特別到了晚上拿著手電筒照在蘆葦叢裡或者池塘邊上,一個晚上捉兩三隻甲魚並不是什麼稀罕事,那個時候的人還不懂得甲魚有如此高的營養,只是覺得甲魚根本談不上什麼美味。

隨著時間的推移,野外的這種美景越來越稀疏,野生的甲魚幾乎很少重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農業生產中大量食用農藥,毒死的和中毒的活物成了甲魚的美味,造成了野外甲魚的大量死亡,不用說甲魚,就連過去的很多魚種都已經發生了變異。

2:人為大量撲殺甚至直接用一些斷子絕孫的撲殺方式造成了大量的野生甲魚青黃不接。

3:甲魚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化,原先的池塘都早就枯萎,大面積的灘塗都種了莊稼。

綜上三點是直接造成甲魚大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濰坊的聶二哥


在農村,為什麼以前常見的甲魚基本都絕跡了?它們都去哪兒了?



記得在以前的農村,七八十年代農村,每條小溪小河邊都有沙灘,而且小溪的水非常的清澈,能見到小溪裡的魚蝦,偶爾在河灘沙窩裡還能找到野生的甲魚。那種甲魚有大有小,而且鎖在沙窩裡,只露出一個鼻子喘氣,當然,上面還有水了。現在基本上,在農村的小溪邊見不到河灘沙灘了,都被開墾種了地或者栽上了樹。

記得小時候,經常夏天發大水,也就是雨季來臨的時候,河水逐漸增多,河裡的魚蝦特別多,隨著老父親到河裡逮魚,晚上找一個魚網到河裡撈魚,有時不經意間會逮個甲魚。那時候,甲魚不是一種特別稀罕的東西,因為司空常見,而且晚上要逮魚,偶爾逮了個甲魚,就感覺到特別的晦氣,直接不逮魚就回家了。畢竟在農村把家也叫做“鱉”,也就是諧音憋氣的意思。



近幾年來,好多人喜歡吃野生甲魚,這也有了野生甲魚的消費市場,很多人就開始大肆捕撈野生甲魚,導致了野生甲魚的數量逐漸的減少。甚至在城市裡還掛出了野生甲魚館,野生甲魚飯店,專門有野生甲魚湯,的確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這是野生甲魚急劇減少的主要原因,因為野生甲魚確實比較貴,甚至每斤野生甲魚目前達到了300~500元,隨著野生甲魚個頭越來越大,年歲越來越長,野生甲魚就越來越值錢。

當然野生甲魚急劇減少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農藥的大量使用,畢竟野生甲魚是肉食動物,一些農村村使用大量的劇毒農藥,導致了一些環境的汙染,讓野生甲魚失去了生存的環境,逐漸的減少。當然還有養殖行業導致的,動物的糞便的水,肆意的排放,也導致了小河溝塘渠等汙染特別嚴重,汙染嚴重的不但生命不存在,而且寸草不生。



總之,在農村,野生甲魚越來越少,主要是大肆捕殺造成的,有的用電鍍甲魚,有的釣甲魚,有的用鉤抓甲魚等等要是千差萬別的方式,絞盡腦汁逮甲魚,極大的減少了野生甲魚的數量。當然環境汙染,農藥的大量使用,也是,野生甲魚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野生甲魚不是跑了,而是失去了生存的環境,但在一些農村大水庫或者環境保存的比較好的水塘壩裡還是有野生甲魚的,只是很少看到,也比較少了。


三農一姐


我是胡蔥煲雞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不僅僅只是甲魚,還有烏龜,螃蟹,鱔魚泥鰍。青蛙,野生龍蝦什麼的基本上都絕種了。當然家養的不少。

原因很簡單,特奉獻一張圖就一目瞭然了。

你以為中國吃貨的名頭是浪得虛名的嗎!!!

我曾經問過我父母:你們小時候,應該不愁吃的啊!雖然60年代物質生活沒有今天並不寬裕,但是那時候,地上跑的,水裡遊的——甲魚,烏龜,各種魚等等,應該很多吧。

老爸說:很多很多,甲魚烏龜什麼的,走路都能碰上,但是都沒多少人吃。因為那時候,缺鹽少油的,什麼酌料都沒有,吃什麼都無滋無味,還有一股難聞的腥味。


我深有同感,小時候河邊玩耍的時候,河邊的楊樹下面的洞裡面藏著很多河蟹,幾下就可以撿滿一桶。也吃過,同樣缺鹽少油的,不好吃,只不過比大閘蟹個頭小點。

別看現在龍蝦火爆,小時候我們釣龍蝦都是用來玩的都不會吃。


如今,不同了,解決了溫飽,生活水平提高了,什麼酌料都有,能吃的都能弄成開胃菜。

所以,這些大補的,以前看不上眼的食材都火爆了。野生王八都吃的幾乎絕種了。這很正常。

另外,生存環境破壞了,農藥氾濫,野生甲魚和其他魚類生存堪憂,也就少見了。


小龍蝦曬太陽


甲魚,學名鱉,又稱團魚,腳魚,水魚,屬爬行綱、鱉科,全國各地均有出產,野生甲魚在80年代以前是非常常見的,我聽我爸爸講,他小時候的甲魚都能爬到樹上去,到晚上路上都能撿到甲魚。可能有點誇張,但是確實說明以前野生甲魚非常多,基本上跟河裡的最常見的鯽魚差不多。



我小時候也是經常見到野生甲魚的,大概是90年代初,一斤100元左右,我爸是漁民,經常打到甲魚回來,個頭都不大,都是6.7兩左右,那時候物價都是很便宜的,100一斤已經很貴了。慢慢的到了2000年左右,野生甲魚受養殖甲魚的影響,跌到了60一斤左右,但是已經比較少見了。到現在野生甲魚已經快絕種了,價格也高了一些,大概200-300一斤,根據個頭大小來定,越大越貴。



為什麼野生甲魚越來越少?

第一,肯定是因為它貴,雖然200-300的價格跟一些海鮮比起來不算特別貴,但是在淡水魚裡是很貴了,既然那麼貴,肯定很多人抓,再加上野生甲魚確實很美味,人們都愛吃(我從來沒有吃過野生的,小時候爸爸抓的都賣了,捨不得吃),市場上野生甲魚基本上都是秒殺,非常暢銷。又貴又好賣,而且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你想想在中國能不被抓完嗎?像青蛙這種國家保護動物都快絕種了,不保護的不是更要絕種嗎?



第二,現在農村水質確實汙染的有點嚴重了,野坑裡的魚都很少了,更不要說對水質要求比較高的甲魚了。水質變差了,甲魚繁殖後代更困難,存活率也更低。

大家還有要補充的嗎?歡迎在下面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