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票,硬臥上鋪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村東的機靈猴兒


坐上鋪真是上去就不想下來,下來就不想再上去,以前出差沒有動車高鐵,瀋陽出發去哈爾濱或者北京,我都是上車後在過道坐一會,抽菸喝水吃飯都完事了,上去睡一覺,基本醒了也到了,如果沒到就躺著也不下來,除非尿憋不住了,有次單位很多人一起去鄭州開會,來回都是中鋪上鋪,我和同事回來時候買的下酒菜和白酒,吃壞肚子了,這一宿折騰的,現在出行方便了,選的坐飛機,近的做高鐵,都是幾個小時的事


名字字多不怕被收走字


有三次坐硬臥上鋪火車,印象最深刻。

第一次是帶我姑娘去北京,她那時很小。把她舉上去後,我廢了很多心思做了安全防範。把所有帶來的包和枕頭佈防在床沿,還特意拉了一條布袋防線。為防止我睡深,姑娘出意外,把毛巾一頭綁在廊杆上,一頭綁在手腕子上。就這樣,第二天早晨,時睡時醒地到了北京。

第二次是出差,獨自一人去為單位催款,壓力很大,上了車在下邊就喝點酒。豬頭肉、榨菜加白酒,都是口渴的東西。於是,沏了一大杯茶。等爬上上鋪,“前列腺”就開始忙乎起來。一宿沒幹別的,竟爬上爬下了,整得下鋪人家很不高興。

第三次是單位旅遊,那個負責發票的傻子,我們還是要好的朋友,沒想到,竟然給我發個上鋪。我年齡也不小了,過了不惑之年,爬上爬下的,還把我半月板扭傷了。這次旅遊後,我就和她翻了臉,朋友個屁。

我認為,火車設置上鋪很不人性,也很不科學,應當改革。





0大木瓜0


以前坐火車出遠門經常坐硬臥,我一般都是選擇上鋪,最遠的一次是2008年從三門峽到桂林,單位組織的旅遊和療養,當時還沒有車票實名制,單位買的車票上中下鋪都有,大家都認為上鋪不好,沒有人選擇上鋪,她們說我是帶隊領導讓我發揚風格睡上鋪,個人體驗和感覺如下。

優點:

1、高高在上,自由自在。對於我這種愛安靜的人來說太合適了,在上面我看了兩部小說,一本是餘華的《活著》,一本是都梁的《亮劍》,她們在下面有說有笑,而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看累了就脫了衣服睡覺,大熱天的在上面我只穿一個大褲衩,也沒人能看見。

2、鍛鍊身體。強制上下,體弱的人還真是不好上,上的時候腳得用勁,胳膊也得用勁往上拉才能上去,這一路上上下下幾十次,下車的時候手腳都是疼的,真鍛鍊人啊。

3、離空調近,涼快。火車的空調出風口就在上鋪頭頂,下鋪的人熱直流汗,而我還感覺有點冷,為避免直吹,我拿個報紙給空調口遮擋了一下,讓風改變個方向。

4、最重要的一點是乾淨。有時候坐在下鋪明顯能感覺到上鋪往下掉髒東西,一不注意就掉頭上了,而上鋪就不存在這種情況。

5、票價便宜。一般能便宜幾十塊錢,夠吃兩頓飯了,出門在外能省點是點吧。

6、安全。女同志不擔心走光,不是很擔心財物行李被盜。

缺點:

1、感覺有點晃,晃一路的話也不是很舒服的,覺得累,有時候還會有點暈暈的感覺,覺得不舒服,年紀大的還是儘量不要選擇吧。

2、空間有限,活動不方便,有時候覺得轉個身都很難,個子高的在上面會直不起腰。

3、上下鋪不方便。對行動遲緩的人不太適合,尤其對一些有尿急尿頻的人更不適合。

4、離車頂近,喇叭、車燈、空調口都在上面,對上鋪的人造成干擾。

5、上下的時候容易給中下鋪的乘客造成干擾。

總之,睡火車上鋪我覺得利大於弊,大家能睡上鋪還是儘量選擇吧!


上官天竹


有一次出差廣東,再回北京的時候順便去了趟杭州,是一個慢車,沒有臥鋪了,那給我熱的快虛脫了,排隊買臥鋪票的人海了去了,我靈機一動找到乘務員,說自己快虛脫了,再不去躺會就得倒下了,乘務員看我臉色不好就帶我一直走到最前端車廂,臥鋪,車廂中部還拉了一個簾,後來知道那是她們內部臥鋪,員工休息用的,她把我領到她自己的位置,讓我躺在上鋪,沒事別出來,多休息,我就答應她了,趕忙道謝,後來。。。。。對面一個女的穿著很少很少,襯衫都沒穿,估計是熱了把被掀開了,我看了很久,睡著了,然後聽到她大喊你是誰啊,怎麼可以睡到這我敢忙道歉,我說對不起美女,我要虛脫了,你們好心的乘務員把我放在這的,要不得送醫院了,我說您放心,我迷迷糊糊的動也動不了,看也看不清楚,對不起了[摳鼻][摳鼻][摳鼻]


AAA北京捷豹路虎4S店


出門旅行、出差免不了乘車,而最常坐的就是火車,當然現在的高鐵速度很快,選擇的人更多,但沒有通高鐵的地區,還的乘坐普速列車;再者長途很多人也是選擇普速硬臥車,這樣人更輕鬆。

就本人而言,經常出差,長途選擇的是普速列車硬臥,這樣不僅事辦了,風景也看了,整個旅途較為輕鬆。

那麼坐硬臥本人是不喜歡上鋪的,中鋪最好,下鋪一般,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對於我來說,上鋪的鋪位高度與車頂太下了,人躺著很壓抑,不舒服,要是遇上半封閉的、和行李架再一起的這種車廂,衛生太髒了,我曾經坐青島到西寧的一趟車就遇到過這種情況,爬上鋪位,看到鋪位旁邊的行李架上吃過的飯盒,食品袋,用過的衛生紙等等,髒的不能說,一路上一直在過道坐著,那麼下鋪鋪位與中鋪的距離夠大,就是有點太吵了,最好的就是中鋪,舒適,還可以趴在鋪位上看窗外的風景。


還有,就是上鋪上下不方便,尤其是女生,很容易走光的。

所以,我在買火車票時,在網站上買不到下鋪或者中鋪時,經常跑火車站去買,說來也奇怪,在網站上怎麼買,一天三次機會用完都買不到下鋪或者是中鋪,去火車站不費吹灰之力就買上了。

當然,每個人和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像有的人喜歡上鋪,睡覺沒人打擾,只有你瞌睡夠多。


拍客Pai


出門旅行、出差免不了乘車,而最常坐的就是火車,當然現在的高鐵速度很快,選擇的人更多,但沒有通高鐵的地區,還的乘坐普速列車;再者長途很多人也是選擇普速硬臥車,這樣人更輕鬆。

就本人而言,經常出差,長途選擇的是普速列車硬臥,這樣不僅事辦了,風景也看了,整個旅途較為輕鬆。

那麼坐硬臥本人是不喜歡上鋪的,中鋪最好,下鋪一般,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對於我來說,上鋪的鋪位高度與車頂太下了,人躺著很壓抑,不舒服,要是遇上半封閉的、和行李架再一起的這種車廂,衛生太髒了,我曾經坐青島到西寧的一趟車就遇到過這種情況,爬上鋪位,看到鋪位旁邊的行李架上吃過的飯盒,食品袋,用過的衛生紙等等,髒的不能說,一路上一直在過道坐著,那麼下鋪鋪位與中鋪的距離夠大,就是有點太吵了,最好的就是中鋪,舒適,還可以趴在鋪位上看窗外的風景。

還有,就是上鋪上下不方便,尤其是女生,很容易走光的。

所以,我在買火車票時,在網站上買不到下鋪或者中鋪時,經常跑火車站去買,說來也奇怪,在網站上怎麼買,一天三次機會用完都買不到下鋪或者是中鋪,去火車站不費吹灰之力就買上了。

當然,每個人和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像有的人喜歡上鋪,睡覺沒人打擾,只有你瞌睡夠多。





遊戲人超超


第一次坐硬臥最上鋪的時候,上去兩次都沒有成功,我有點怕高,而且床又窄,第三次咬咬牙爬了上去,躺在床上的時候一直在思考著如何下來,看到對面有個四五年級的兩兄妹在上下鋪上來上去的打鬧,他們似乎很輕鬆的上去,輕鬆的下來。於是沒有再多想,就迷迷糊糊的睡著了,到站了,我試著慢慢下來,還好腿長,一下子就能夠到梯子,下來之後感覺很輕鬆,沒有上去那麼難了,不過這是我從現在為止坐的第一次,就是今年暑假,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有機會,以前都是為了省錢寧願做硬座也不會買臥鋪,現在做高鐵和動車多,還是這種車坐的舒服啊!雖然有點貴[笑哭]


不料者


不方便,活受罪!

火車不坐好多年了,更談不上買臥鋪了,我這人有個特點,不愛旅遊,不想出遠門,所以對飛機和臥鋪類的享受與受罪無所謂,即然提到這個話題,還是說說以前的事兒吧!


從老家上蘭州金城打工三百公里,人家都說臥鋪臥鋪的,為了體驗一下臥鋪的風景,專買了一次臥鋪票,一看是上鋪臥,還樂哈哈呢,感覺上面比下面好,上車後試驗了一下,遭罪!不僅上去很難,而且上去後,坐不直身子,只能一個體驗,就是躺下,床板又很硬,躺幾個小時腰痠背疼非常難受,有人會說,可以選軟臥啊!可是軟臥價格太高,跟飛機票差不多,我為什麼不坐飛機呢?現在有了高鐵,沒有通高鐵的地方很多,臥鋪車還是少不了的,真希望能讓臥鋪舒服點!

一個晚上別想睡覺,為什麼?怕掉下去,還怕傳呼機掉下去,那時還沒有信佛,口裡直呼:奶奶的……,下不為例,送個臥鋪再不想了:我炒……


高鐵有沒有吐槽的,有!設計停靠站不是人口密集地,而是沒人的荒野,要坐高鐵還得轉車,而高鐵站內設計是迷魂陣,指標不明確,辛苦啊,旅客是上帝,還有的大包小包的,上帝是靠倆腳板走路,腳下又沒有輪子,為什麼不能叫上帝舒服,反而讓上帝辛苦,這、這、這咱說呢;唉!還有那個飯飯,也不好吃喲,特麼個貴,貴可以、上帝有的是錢,應該好吃啊!不講了、不講了,好出門比不上窮家坐,出門三尺活受罪,那裡不想去了,還是念我的阿彌陀佛可好!


140979666有緣


我老家是福建的,基本每年都回去,常用的回家方式還是火車比較多。

路途比較遠,都是坐硬臥回老家的,當然,本人小夥一枚,有責任有義務睡上鋪,為什麼這麼說呢,哈哈,上鋪不舒服啊。

我一米七多,腿都伸不直,最讓我受不了的是上面有出風口,晚上睡覺那個聲音有點大,還有就是冷。上下也不方便。

當然還是有好處的,就是私密性好一點,有自己的一個小空間,不像中鋪和下鋪,感覺沒自己的空間。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希望可以幫到題主[玫瑰]


兄弟在北漂


我最害怕坐上鋪。

大學剛畢業,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有時臨時出差買不到票,時間緊,所以,從票販子手中很多時候買的都是上鋪。感覺很差,主要是空間太小,侷促。到1996年,隨著在公司位置的提高,一般出差都坐飛機,偶爾坐火車,都會買軟臥。

在國外也坐過幾次火車,人少,座位寬敞,所以基本不用臥鋪。在窗口,還可欣賞沿途風景。所以,在國外,很喜歡坐火車,感受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