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农资的为什么怕种地大户?

ASUKA_TSOU


卖农资产品确实挣钱,我们镇上不下十家在做农资生意,很多因此发财,买房买车。不过现在什么生意都不好干,经济大环境不好,同行竞争激烈都会影响生意好坏。即便是像干农资这种稳当的生意,激烈的竞争也会让生意越来越难做。如果能有种地大户的青睐,农资店本应该很高兴,一开始也确实是这样,但是慢慢的农资店老板越来越怕种地大户,这是有很多现实原因的。


第一,赊销回款难

种地大户有时候让农资店又爱又恨,爱是因为有个大客户青睐,老板肯定能赚很多钱。但是在农村这类农资店都有一个问题,大多数生意都是赊销,一般都是到了收获以后还账。本来也没什么,但是因为种地大户的特殊情况,就出现了两种问题。

1.种地大户赊销的帐目就大,赊账的时候没感觉,但是到了还账的时候就会感觉压力山大,随口说出的,怎么这么多?就说明了问题。不是他们赖账,而是当帐目大了,会让人感觉压力大,不想掏钱的感觉。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心理。

2.如果风调雨顺大丰收,种地大户一般也不会拖欠帐目,粮食卖了就把帐还了。但是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种地减产,严重缺收,让种地大户结账就难了。本身就亏了本了,还要还这么多帐压力自然大。很多时候帐都结不清要等下一季。

所以,农资店赊销回款问题是让老板对种地大户又爱又恨的原因。


第二,促销活动

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农资店会经常做一些促销活动,尤其在种地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现象,种地大户会抢着上前参与活动,尽可能多的拿到礼品,拿到折扣,拿到优惠。但是当他把优惠都拿走了需要下单的时候,他只会下很少的单,因为他又去另外一家店参加活动了。

还有平时为了拉拢种地大户,老板宴请大户吃饭喝酒,看着酒桌上嘻嘻哈哈,但是一到下单就不一定全在你这下,你说坑不坑?

所以,农资店想要种地大户,但是又害怕种地大户就是这个原因。



总结,啥生意都不好干,都有这个行业的潜规则,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做生意很重要,不要盲目求大,以免造成内伤。


牧野小志


你好,我是友利说三农,苏北农村的一个农资经销商。以我的真实感受,我从肥料这一块谈一点对这个问题的个人体会吧。

先说一说2018年秋忙前组织的一场活动吧,当时是九月中下旬,马上就要秋播了,通过请客吃饭送纪念品的方式请了大约40个种地大户。他们单个种植面积大约在200-1000亩不等,40户的总体土地面积大约8000亩地(300吨左右肥料的容量)。活动前各种乐观的臆想,但是在组织吃饭营销现场心就凉了一大截(大户各种推脱、各种借口、各种要求......),果不其然,秋种结束后仅仅买了15多吨肥料。可以说这次“想依靠大户来提高销量”的活动彻头彻尾的失败了,唯一的收获是:得到了一个典型的失败教训。

事后总结,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也是上市公司的牌子肥料,给他们价格已经放的最低了,基本不赚钱,为的就是冲销量,他们还是不领情,就是不用你的,我分析了一下几点原因,仅供参考:

一是,大户资源是所有渠道的争夺焦点,竞争异常激烈。厂家、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大户,在品牌差不多的情况 下,谁的价格低谁就占领绝对优势,各种手段都用上了,依然卖不动,处在渠道下游的零售商、批发商和一些没有实力的经销商,只有躲着的份了,怕竞争不过同行。这是一怕!

二是,种地大户要求高,怕伺候不过来。不仅仅要求价格最低,还要你限时限量送到指定地点,你没有一定的服务团队和能力,你根本供不起他们。这是二怕!

三是,怕赊欠风险。种地大户的来源很复杂,有小农户发展壮大来的,有各类合作组织,也有以盈利为目的外来资本投入的,种植管理经验和技术可以说千差万别,万一再有个自然灾害啥的,你赊出去的货款是很难要回来了。这是三怕!

所以,好多经销商会有“谁碰种植大户谁死”感慨!

其实只要你定位得当,经营有方,排除大户这一不定时炸弹,你依然可以在零售商和小户的基础上发展的很好。


凡匠人生路


我们本地有一句做生意的行话说“大买卖怕陪,小买卖怕吃”,说的就是生意做大了就担心赔钱,生意做小了怕打理关系。卖农资的大小老板谁不想招揽几个种地大户,毕竟种地大户的农资产品下货量是非常大的,即便是多利多销也能挣钱啊。但近

几年的农资行业的实际情况是农资店老板都开始躲着种地大户,说白了也是担心客大欺店的问题。

单户购买一袋尿素是九十五块钱,我堂哥承包五六十亩地,在农资店商量的价格是八十五块钱,差十块钱。关键即便是八十五块钱还需要农资店配送到家,甚至到地头。我们本村另一个包地大户百十亩地,联系农资店要农资都是靠电话,说好价格之后在地头等着农资店配送,价格肯定还要低关键秋后算账,,等到结账的时候在抹点儿零头。

客大欺店的现象在农资行业同样存在,这两年农资店老板们都聪明了,也不管你多大的包地户,别说一个电话,就是十个电话也不给你上货,先打过点钱来再说吧。对于那些大包地户来说因为需要的农资数量大,既然本地农资店不给我优惠,我就四处联系外地农资店老板,四处打听那个地方化肥便宜,那个地方种子便宜,那个地方农药便宜。

小的农资店都是家庭模式经营,一家子共同照料一个农资店对外概不送货,不是熟人概不赊欠,购买者多数是本地农友开着三轮车进店购买,农资店靠的是口碑维持;大的农资店虽然下货量大但是人工车马费用也不低,单户进店一般讲价都合理,既能走货也能保证利润。对于大包地户来说,压价本身就很厉害,利润低的时候在抹零估计会赔钱。

敲个黑板:很多时候农资店对种地大户的优惠力度还是很大的,可买卖双方到最后往往多是因为价格问题谈不拢。大种地户总认为农资店老板利润丰厚赚钱无数,总想进一步压低农资价格降低自身的种植成本,但农资店老板也要考虑自身的利润问题,人工车马水电房租那一项都需要钱来维持,别说赔钱做生意,就是利润低于心理预期的买卖也不会去做。赔钱赚吆喝的事情更不会有,所以很多农资店老板宁愿做单户小买卖,也不会给大种地户服务。


海棠小醉


这个问题有点片面了,做为一个种地大户来说跟我打交道的卖农资的从来没有害怕过,反倒是很乐意跟我合作!只要自己勤奋能干能够吃苦耐劳,农药化肥花费的钱真是太少了!

我种了30多亩地,买化肥和农药都是去我后面一个村里的老农艺师开的农资店里去卖的。第一年的时候我买了将近一万多块钱的肥料,也许真的是惺惺相惜的缘故吧!第一年种植那么多的土地我真是从零开始!无论是打药施肥还是对于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我就叫他马大伯吧!真是很详细的告诉了我怎么样种地,怎么样管理,怎么样选择种子。怎么样合理的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以此来错开收获的时间!真是收益匪浅!对于买农资的钱的问题我们也是开诚公布的说了!每年的过年的时候全部清账绝不拖欠!但是买农药的钱一般都是直接结账的!


我觉得无论是在农村搞农业还是干其他的营生!都得先学会做人再来做事!好的人品才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既然选择了农业就要充分考虑到农业的风险!不能够盲目跟风的说干就干,那样的话等待你的也许只有无限的失败!


豫东小农


因为以下3点:

第一,种地大户,科技素质相对都是偏低的。

比如:河北邯郸永年区有一个XX民的种地大户,科技素质很多,很多基本的科技知识都不懂,还“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这个人在小麦防治病虫害的时候,竟然不知道【杀菌剂的的特点】是什么,也不知道杀菌剂亩用100%纯药多少合适。但是,就是这样的人偏偏又固执又顽固,不思进取,彻底就废掉了。

大家想想:你做为一位农资经销商,对待这号人恐怕不是怕,而是躲的远远的。因为,这样的人“赔钱是必然的”。

第二,种地大户,贪图便宜的是较多的。

因为“科技水平偏低”【可以说,种地大户95%以上的对科技“不真懂”或者“真不懂”】——一些傻乎乎的喷施叶面肥,专挑便宜的用。比如这些人喜欢用“磷酸二氢钾”,其实呢,无非就是【磷】和【钾】,必须土壤大量施入才行,可是你喷施“九牛一毛”的磷和钾,有啥用呢?还白白浪费人工。

如果你真的懂科技而【追求性价比】,可以喷施【1%的磷酸二铵+1%的硫酸钾】啊——100斤溶液也就成本3元多点。

如果你真的懂科技而【追求性价比】,防治小麦赤霉病,你可以【80%戊唑醇2份+80%乙蒜素2份+1份增效剂+1份苯醚甲环唑=6种产品约6元钱】。

可是,几个人“真的懂呢”?

第三,种地大户,赊销的很多。

不少种地大户,是为了补贴的,也有的是“妄想种植暴利作物”的,投机取巧或者“一夜暴富”的心理作怪。这些人根本没有【务实的追求长期回报的思想】,对周边的农资经销商往往就是赊销,“张三不赊,李四赊”,不赔钱,结账是就给农资经销商“搞价”想法少给10%甚至更多,赔钱了,这些人就“溜之大吉”找不到人了。


十星科技


讲真的,卖农资的真的特别怕种地大户,为啥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跟种地大户打交道,基本上利润很小的!正常常规农药的利润在30%左右,一些特殊品种利润超过50%,但是同大户做生意,大户就会可劲和你压价,最低能把利润压到10%左右,比如肥料正常一袋挣20,但是因为大户要的多可能一袋赚10元甚至5元就给他们了!



第二大户赊销严重,大户一季连药肥带种子会赊销好几万。我认识的零售店好多都被大户坑过,一般刚开始为留住大户,零售店会赊销给大户,但是造成的结果就是大户习惯性赊销,总会欠一些钱不还,甚至有些大户拿欠款威胁零售店,不给我赊销就不还钱!这也导致了零售店怕大户!


第三很多大户种植风险大,由于粮食蔬菜价格连年浮动较大,大户会出现赔钱年份,甚至连续不赚钱,那样就会无法偿还账务,有些大户甚至会跑路,所以也导致这些年卖农资的怕大户!

综上所述,卖农资的同大户做生意利润小风险大,所以会怕大户,但并不是怕所有的大户,卖农资的对一些实力雄厚的大户还是愿意打交道的!


植保小贴士


每次开客户会议我一再嘱咐他们千万别赊账给包地大户,你可以赊给老百姓,但是不可以赊给包地大户,这些人没好人,好人谁包地啊,一个也没有,目前包地的一个赚钱的也没有,都是赔钱,为什么他们还包呢?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想骗国家的补贴,但是真正有补贴的一个也没有,所以都是赔钱。

目前包地的没有赚钱的,都在赔钱,很多都赔的倾家荡产,更多的是外债累累,原本这些人就不富裕,大部分都是外债累累,不欠债谁包地啊,这也是他们的最后一招,因为包地投资是最小的,承包费暂时不用拿,农资可以赊销,所以跑路的也很多,一看不行直接溜之大吉,所以不能赊账给承包大户。

种小麦、玉米、一亩地承包费1000元,靠什么赚钱,老百姓自己的地都买没有利润,大家想想能赚钱吗?不能,只有赔钱,这些人只有一个目的骗取国家补贴,但是根本做不到,目前一个拿补贴的也没有,国家的钱不好骗,大家说对吗?

农村种地的大部分都是事业失败,走投无路的人,但凡有点本事的都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去了,农民难道你还没有当够吗?很多老百姓自己的地都种够了,没有办法,还有很多农民直接免费把自己的地给别人种,我都种了10多亩免费的土地,都是自己人的。

农村包地的正经干的一个也没有,原本他自己就不会种地,干活就雇人,一般都是十个八个,这都是利润啊,干一天一亩地没有了,大家说对吗?所以种地赚钱都是赚的辛苦钱,自己必须踏踏实实的干,原本利润就很小,只有自己亲力亲为才能赚到钱,种地利润小还特别辛苦,所以指望种地致富很难,干点什么都比知种地好。


大海传媒


这个原因很清楚。在土地没有转包习惯之前,农村承包土地大部份都是小户种植,大户超二十亩的都不多,小户生意虽然忙,但是,一是现钱现货,一手拿钱一手拿货,没有一分钱欠账,这样的生意卖农资的稳赚钱,心里踏实。二,跟小户做生意,全部是零售价,而且没有讨价还价,赚的利润就高,零焦价正常高5一10%是没人计较的,这样一天卖三千元农药丶化肥、种子多赚一二百元是不在意的,因此赚钱没有废话闲话。三,做小户,都是上门生意,没有什么服务,这样省力,省心。平时的服务顶多动动嘴巴,交待一下用法用量和使用时间及注意事项,其它就没什么事情。

大户就不同了,大户是专业户,对农资的价格打听得清清楚楚,农资的质差比较得明明朗朗,对农资市场的商户情况了解得明明白白。由于大户需求量大,有点行大吃客,客大欺行。这样要求就来了,一,需要什么牌子的农资不能用其它代用。二,价格这能是批发价,而且还会讨价还价。三,要赊账,量大赊账时间也不短。四,要服务,货源要送到需方仓库或大田边。这样多了服务费用。实际上,做大户多了四样事和风险,一,农资品种牌子不能错,不能乱代用。增加了采购难度,二,价格上原来零售的利润没了,有时去零取整也要少一点,利润差了。三,赊账有风险,还要增加流动资金。四,服务多下力和运输工具,还增加了路途安全风险。这四点就是卖农资的四怕一不如。时代在发展,随着转包土地的风糜,原来的小农资销售商越来越难做了!


黄浩荣279


在美国访学期间,认识了美国新墨西哥州Lascruces简称是拉村)的一位为一家农药公司工作的Buddy先生,他夫人是中国人,他主要负责在拉村和位于德克萨斯州El Paso等地的农药推广工作,多次的接触后,也了解了一些美国农场的情况。



在一个地区,他只要能拿到几个农场主的订单,那么这一年的工作收入就是非常的可观了。一般的农场占地面积是很大的,一般小型农场大约在2000亩左右,中等的农场在3000-5000亩地左右,还有更大的,但是如果一个农场用你所推广的农资的话,自然和你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分不开的,当然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自然从农场主和企业都是非常注重合同和协议的,也是他们在推广工作中在产品的质量、合法性等方面非常注重的主要原因,不然是寸步难行的,加之美国的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方面的服务也是非常周到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么大的农场,都是家庭农场,整体上夫妻二人经营的比较普遍,一般家庭成员投入的劳动量占总体劳动量大约在70%-80%,也就是说,小一点的农场基本上是家庭成员完成整个劳动量。我也了解了是否存在农场用农资不给钱或者拖欠等情况,可以说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你用任何东西,你就得付款。



上面谈谈美国的一些情况,那么再和我国的情况比较一下:

1、面积,我国目前的一些家庭农场面积是很小的,几十亩到几百亩,大一点的上千亩的就是属于粮食种植或者一些观光园之类的。

2、用工,我国的农场用工还是比较密集的,主要原因是园艺、蔬菜作物类型比较丰富,机械化程度还是很低的,生产效益和生产效率还是很低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劳动用工。



3、补贴与保险,很多经营农场或者参与农业保险的人都抱怨过,自己拿不到多少补贴,很多从事园艺蔬菜的更是和补贴无缘,保险也是让他们心寒,买保险的时候说的好,但是一般遇到了自然灾害要想得到保险赔偿可就难了,有的人说,还不如不保险。

4、销路问题,我国虽然在长期的农业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化经济,但是并没有市场经济中生产与市场的紧密性结合,也就是我们的产业的技术含量还是比较低,通俗一点讲就是门槛低,只要一个作物或者产业有利可图,那么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有大量的资金投资进入,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个产业就会由于产能过剩而快速的崩溃。

这些以上的情况,就是造成了卖农资的为何怕种田大户,怕种田大户什么呢?

1、赖账,大部分都是赊账的,到了收账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赖账的情况;

2、丰产,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丰产就意味滞销,滞销就意味着破产,那么总是会影响到销售农资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3、种植风险发生,从育苗到栽培,只要出现问题,我们的农户总是会找出你农资的责任,不管实际是不是这个原因,都会给你上点药,每年我自己都要参与很多的这方面的事情的处理,实在是五花八门。不知道是人变了,还是心都变坏了。

4、服务,这是我们农资服务所最薄弱的,销售农资的大多数,都缺少相应的跟进服务,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种田大户,往往很多时候更需要相关的服务工作,没有好的服务,不一定能拿到其相关的资料消费的订单。


瓜农之友马博士


卖农资的肯定怕种地大户了呀,但生产农资的就不怕。卖农资的一般都是指的最未端的零售商,他们卖的价格通常都是零售价,也即是农资最高价了。什么叫种植大户?能称大戶的通常是有雄厚资金,强硬后台,关系手腕的。对农资的需求量大,对农资的出厂价能通过关系了解到。因此大户们往往会把价压到最低,让卖农资的只能赚到最少的利润。要不然谈不拢的话,大户们可以直接从厂家以出厂价进货,让卖农资的干瞪眼。没准人家要是拉来的过多了,还能分一些出来卖给那些种植小户,抢走卖’资的部分客源。没钱赚了能不怕吗?

卖农资的人都知道,用自己卖的东东种出来的食物已不再是绿色食品了,而大户们却是只用农资的,大戶们种出来的食品多,多到可以充斥整个市场。最底端的零售商又没有足够高的地位能吃到特贡品,只有吃自己不想吃的了,吃的都心慌慌的了,能不怕吗?

我从这两点分析得出,卖农资的肯定要怕种植大户了。

朋友们,我分析的对不对?觉得对的朋友给个关注吧,觉得不对的朋友欢迎评论区讨论,即时回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