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传说——《太平广记》记载之于氏篇(二)

《太平广记》是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为宋代人撰写的一部大书。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及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选择其中涉及于氏的相关条目,分期整理如下:

故事传说——《太平广记》记载之于氏篇(二)

于遘

东晋时期有个中书舍人叫于遘中了蛊毒,长期医治不了。无奈只好向朝廷请了长假,想要到处寻找治疗的办法。

一天,于遘柱着拐杖坐在二门外边。碰巧有一个补锅锔碗的工匠看见了,就问他说:"你怎么这么瘦弱疲惫啊?"于遘就向他陈述了一番。这个匠人说:"我也曾中过蛊毒,遇到了一位良医,他从我身体里钳出一条蛇来,我的病就好了。我也学会了这种技术。"于遘听了很高兴,就祈求匠人给他治病。匠人说:"这是细致的活,明天早上请不要吃饭,我来给你治病。"

第二天,匠人果然来了。他让于遘到屋檐下,面向亮处张开嘴,他拿着钳子等待着,到了要夹时,差点跌倒,没有夹成,就又约第二天再来。又过了一夜匠人又来了,他静静等待时机,一夹而中。那蛇已经长到二寸多长了,红色,有小树枝一般粗细,匠人急忙用火把它烧了。

于遘的病很快好了,复官就职,以后又多次升职,直到做到中书舍人才死去。那位匠人也不接受礼品,只说:"我发过誓要救人。"他在于家只饮了几杯酒,就离去了。

【原文】卷二百十九

近朝中书舍人于遘,尝中蛊毒,医治无门。遂长告,渐欲远适寻医。一日,策杖坐于中门之外。忽有钉铰匠见之。问曰:"何苦而羸苶如是?"于即为陈之。匠曰:"某亦曾中此,遇良工。为某钤出一蛇而愈。某亦传得其术。"遘欣然,且祈之。彼曰:"此细事耳,来早请勿食,某当至矣。"翌日果至。请遘于舍檐下,向明张口。执钤俟之。及欲夹之,差跌而失。则又约以来日。经宿复至。定意伺之,一夹而中。其蛇已及二寸许,赤色,粗如钗股矣。遽命火焚之。遘遂愈。复累除官,至紫微而卒。其匠亦不受赠遗。但云:"某有誓救人。"唯饮数觞而别。(出《玉堂闲话》)

故事传说——《太平广记》记载之于氏篇(二)

于宝家奴

于宝字令升,父亲名莹,任丹阳县丞。

他有个宠爱的婢女,于宝之母很嫉妒她,于莹死后下葬时,就把婢女活着推进坟墓中。当时于宝和弟弟尚幼,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又过了十多年之后,于宝母亲死了,他们挖开父亲的座坟准备合葬,就见那个婢女趴伏在棺材上象活的一样。

于是兄弟俩就用车将她拉回来,一天之后就苏醒了过来。她对于宝说他的父亲对她恩爱如旧,在阴间也不觉得不舒服。后来她便嫁了人,还生了儿子。

故事传说——《太平广记》记载之于氏篇(二)

【原文】卷第三百七十五

于宝字令升,父莹,为丹阳丞。有宠婢,母甚妒之。及莹亡,葬之,遂生推(“推”原作“持”。据明抄本改。)婢于墓。于宝兄弟尚幼,不之审也。后十余年,母丧开墓,而婢伏棺如生。载还,经日乃苏。言其父恩情如旧,地中亦不觉为恶。既而嫁之,生子。(出《五行记》)

于远

邺城有一个叫于远的富人,喜欢奢侈逸乐,尤其是喜欢宝马良驹,府邸建的高大豪华,服饰玩物都非常漂亮,好似王公贵族之家一样,常年饲养这好马几十匹。

有一天,有人在集市上要卖一匹好马,只见那马骨雄伟毛皮光洁,骨格精奇,大家争相观看。于远听说后,就花了一百金把马买了下来。

于远刚把马牵到马厩里面,就听到有人敲门,一个老婆婆说想看看这匹马。于远就问她:“好马良驹是豪侠少年的爱好啊,老妈妈为什么也喜欢马啊?”老婆婆说:“我丢了一匹良驹,十多年了我走遍天下都没有找到。每当遇到有好马,我都会看半天,没有一匹比得上我丢失的那匹。为何不给我看看,这么做不妥。”于远便从容地进去马厩,把那匹马牵出来给她看。

谁知,老婆婆意见那匹马,脸上立马变得很愤怒,回过头看着于远说:“这就是我的那匹马。”于远就问到:“老妈妈的马,为啥被人卖了?你是那一年得到的这匹马啊?又是什么原因丢失了啊?”老婆婆说:“因为我过去曾经遇到过北邙山神,他被伤了眼睛,化成普通人求我帮助,我用好药帮他把眼睛治好了,他便把这匹马赠送给我了。自从有了这匹马后,除了不骑着它上天外,我骑着他游历天下,不论多远就如同百里一样很快就到了。我有一次骑着它东去扶桑国,路途上曾经有一个人拦住路问我这个马的事情。到了夜晚,我到了西竺国的时候,突然就不见了这匹马。我自从丢了这匹马后,十年来不停地寻找,走遍了天下。去年今日在流沙之地遇见一小孩,他说看见一神马疾步如飞,悠然向东去了。既然来了东方,我就怀疑这匹马在中土,必定有平常人家收留了它。我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果然找到了它。我现在把您花费的百金还给您,马必须还给我。”

于远本来就是喜欢好马良驹之人,又听到这匹马的神奇之事,非常爱惜,于氏就拜请老婆婆,希望能暂且多留几日,以便好好的欣赏欣赏。

老婆婆生气地说:“你如果要把它留在你家中,一定有大祸发生。”

于远也生气老婆婆的话,于是就命令家仆十多人一起守着这匹马,并将老婆婆给撵了出去,果不然,一场大火将于远家院财产焚烧的干干净净。于远还看见那个老婆婆进入宅院内,一骑上那匹马火就灭了。

故事传说——《太平广记》记载之于氏篇(二)

【原文】卷第四百三十六

邺中富人于远者,性奢逸而复好良马,居第华丽,服玩鲜洁,拟于公侯之家也,常养良马数十匹。忽一日,有人市中鬻一良马,奇毛异骨,人争观之。远闻之,酬以百金。及马至厩中,有一老姥扣门请一观。远问之曰:“马者骏逸也,豪侠少年好之,宜哉,老母奚观?”老母曰:“我失一良马,十年游天下,访之不得。每遇良马,必永日观之,未尝见一如我所失之马也。何阻一观,不以为惠。”远因延入从容,出其马以示之。老母一见其马,因怒变色,回观远而言曰:“我马也。”远曰:“老母之马,奚人卖?昔日何得之?何失之?”老母曰:“为我昔日遇北邙山神为物伤目,化身以求我,我以名药疗之,目愈,遂以此马赐我。我得此马,唯不乘之上天。乘之游四海之外,八荒之内,只如百里也。我常乘东过扶桑,有一人遮其途而问我此马焉。及夜,至西竺国,忽失此马。我自失此马以来,十年不息。遍天下,皆不知我访此马也。去年今日,流沙见一小儿,言有一异马如飞,倏然东去矣。我既知自东方,疑此马在中华,必有常人收得此马者。我故不远万里而来此,今果得之。我今当还君百金,马须还我。”远性癖好良马,又闻此马之异,深吝惜之。乃拜老母,乞且暂留,以玩赏数日。老母怒曰:“君若留此马,必有祸发。”远因亦怒老母之极言,遂令家僮十余人共守此马。遣出老母,其家果火,尽焚其宅财宝。远仍见姥入宅,自跃上此马而灭。(出《潇湘录》)

(图文整理:于振华、于君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