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爭奪漢中的戰役都集中在陽平關,而沒有發生南鄭攻防戰?


漢中周邊山脈、中間平地的地形決定了漢中以關防為主

漢中、南鄭等平地不具備防禦功能。敵方一旦進入進入到平地地區,防守方若城守,就失去了糧食和水源的供應——因為對方會把你圍個水洩不通,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這就是為什麼魏延的實兵諸圍讓漢中固若金湯而姜維的錯守諸衛讓鍾會輕鬆奪取漢中的原因。

漢中的山地險隘,是防守漢中的關鍵——對方規模再大,由於山地地形無法展開,兵力優勢在山脈地形下根本不能發揮。每奪取一個關隘,就必須付出大量士兵和時間。如此一來,士氣很快衰落,糧草很快消耗完畢,只能退軍。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魏延說這話並非吹牛,而是建立在信心和正確策略的基礎上。

但陽平關只是爭奪漢中的一個關鍵,並非全部。

漢中防守的幾個關鍵

1、南方的陽平關。陽平關主要是巴蜀和漢中之間的關鍵。劉備奪取漢中,就是翻山越嶺,繞過陽平關,出其不意擊殺前來救援的夏侯淵。鍾會奪取漢中,分兵包圍漢城和樂城後,直接攻取陽平關,迫使原本想來援救的姜維不得不退守劍閣。

2、西方的漢城、樂城。和陽平關不同,漢城和樂城必須要堅守斜谷島、駱穀道的各處險關,但守二城不足以消除對方的優勢兵力。鍾會就優勢兵力,直接忽略這兩個關城,直接攻打陽平關。

3、東北的興勢。這是子午穀道路的入漢中比經之路,244年王平和曹爽的興勢之戰就讓曹魏軍無力進攻只能退軍。

劉備奪取漢中時,也提前佔據了興勢,逼迫曹操不得不放棄漢中:

“二十四年,先主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興勢作營。”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這個問題問得有些奇怪,南鄭本就是在漢中,曾是漢中的中心,外敵入侵爭奪漢中……怎麼能在漢中打攻防戰呢?

漢中北依秦嶺,南屏巴山,中部是漢中平原,南鄭在漢中平原之中。

(下圖可以清晰看清漢中南鄭與陽平關的地理位置)


漢中境內南鄭區域,先後被秦國和蜀國輪換佔有。東漢建武元年,郡縣改遷後,南鄭是漢中的中心——漢中因漢江而得名,於秦開始就有行政建制。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取漢中,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東漢時期漢中郡遷移南鄭。如此,爭奪漢中的攻防戰怎麼可以在南鄭,打到了南鄭,已經進入漢中中心,攻防還有意義麼?


知道不——伐蜀,"取南鄭”,伐漢就得取"陽平關"。陽平關既是“蜀中咽喉,還是漢中門戶。”陽平關是陝,甘,川三省交匯口,也是溝通西南與西北之門戶。


陽平關建於西漢,又名白馬城,北邊依著秦嶺,南邊臨近漢江與巴山,西邊隔著鹹河。西控川蜀,北通秦隴,背依著景山。巍巍雄踞於——西去巴蜀的金牛道口與北通秦隴的陳倉道口——進可攻,退可守。

戰例

東漢靈帝末年,益州牧劉沔,以張魯為司馬,令他率軍攻打漢中,張魯領命,帶領大軍北上沿劍閣棧道,出古百牢關進取陽平關,南渡沔水,佔領定軍山,然後攻克漢中。


書中煙火


陽平關乃咽喉要衝,兵家必爭之地,南鄭無險可守,爭有何用?


孤獨的紫牽牛


因為南鄭古代不是通往四川和關中的捷徑。陽平關離略陽也近,可以兼守。


我要非凡


古陽平關,定軍山古戰場,天蕩山,古城,漢王城,拴馬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