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在唐诗里有着什么说法呢

哈喽各位小伙伴,我们大家都知道唐朝是一个文化鼎盛的时代,同时过年对于唐朝人来说又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唐诗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那这三个元素碰撞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今天小鼬就给大家聊一聊,唐诗中有关于过年的那些事。


过年在唐诗里有着什么说法呢

在唐代的时候人们过年期间最为重要的日子有这么几个,岁除日(除夕)、元日(初一)、人日(初七)、还有就是上元节也就是正月十五了。那我们就依次开始今天的唐诗过年之旅吧。


一、岁除日(除夕)

在唐朝时岁除日也就是除夕这一天,皇帝通常要大摆筵席与大臣共同守岁,普通的文人骚客则会在家里面饮酒守岁。那在这么重要的日子又怎么会没有诗文助兴呢。在《全唐诗》中有关于“岁初”“守岁”的主题的诗歌就有五十多首。

过年在唐诗里有着什么说法呢

小鼬就先来给大家看看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的时候写下的诗句,“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做《守岁》,怎么样?简单直白吧,在这首诗开篇的前两句就写出了在夕阳的映衬之下,宫殿华丽恢弘的气势。而到了第三句和第四句,则是写出了岁初是一个冷暖交替的日子,从今往后严寒不再,春回大地,同时也营造出了一种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再到第五和第六句,描绘的就是皇宫内部守岁的场景了,宫内的绽放的梅花飘来淡淡的花香,而红红的蜡烛此时已经点燃,宫内各个地方张灯结彩一派节日装扮。“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这两句更是点题,君臣共同守岁迎接新的一年,通宵畅饮好不快活。

过年在唐诗里有着什么说法呢

这首诗创作于贞观年间,那时的大唐国力强盛,四方来朝,想必唐太宗李世明也是心情大好,才能写下如此诗篇,同时也可以从这首诗中看出李世民的文学造诣,不愧是能文能武的一代英主。


二、元日(初一)

在通宵的守岁之后,人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元日,在唐代这一天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岁除日。在这一天朝堂之上会举办盛大的元日朝会,文武百官,各国使节都会前来参加,向皇帝恭祝新年,皇帝也会赐福大臣。然而在普通百姓之中,元日这一天更多则是对新年的期许。

过年在唐诗里有着什么说法呢

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在他的诗作《田家元日》中写到“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过年在唐诗里有着什么说法呢

这首诗开篇就写到了今天已经是全新的一年十分契合元日的主题,而到了颔联诗人则又在这个高兴的日子里,表露除了对于农事的担忧之情,为了一解心中的担忧在颈联之中孟浩然便来到了田间跟随着牧童和农夫一起耕作,在尾联之中写的则是农夫根据自己的经验预测了新年将会是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之年。

过年在唐诗里有着什么说法呢

虽然这种预测似乎有些不太科学,但是还是表现出了在新的一年人们期盼丰收的朴素愿望。我们其实还可以看出在这首诗中,表现出了一种普通人家过年期间的那一份恬淡。


三、人日(初七)

在我们传统的年俗中,初一到初七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在

《北史魏收传》中就写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后来人日也被称作“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

过年在唐诗里有着什么说法呢

到了唐代在过年期间人们尤其重视人日,在那一天有着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妇女们会在人日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的头饰,戴在自己的头上来讨个彩头。皇帝也会在人日这天登高大宴群臣。唐代诗人

徐延寿有一首名为《人日剪彩》的诗作,诗中写到“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帖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过年在唐诗里有着什么说法呢

这首诗写的初七人日那天,一名女子在家中用自己的巧手制作各式各样的饰品,特别是最后两句“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说的是女子将自己做好的饰品,拿过来问自己的丈夫,比起真正的花鸟有什么不同,更是将唐代女性的天真可爱,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可以看出在人日那天唐代时期的人们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四、上元节

正月十五上元节,之所以这个日子名叫上元,是因为它指代了新年第一次月圆之夜。

过年在唐诗里有着什么说法呢

早在汉代司马迁创立《太初历》的时候上元节就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经过千年的发展到了唐代更是盛极一时。由于唐朝实行宵禁制度,因此上元节观灯便成为了一年当中最为热闹的一天。而在唐诗中有关于上元节的佳作更是数不胜数,初唐四杰之一的

卢照龄就曾经写过一首《十五夜观灯》

过年在唐诗里有着什么说法呢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在华丽的彩灯下城市被装点的五彩缤纷,甚至让人产生了与天相接错觉,美丽姑娘的笑声更是让人陶醉。看着此中诗句,不禁让人联想起千年前的大唐盛景。

过年在唐诗里有着什么说法呢

诗人张祜所写的《正月十五夜灯》也是一首描绘上元之夜的佳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气势恢宏的皇宫之内通火通明,众多的宫女正在翩翩起舞,而那喜庆的歌声更是似乎已经传到天上。

过年在唐诗里有着什么说法呢

这两首诗一首写民间,一首写皇家,虽然有所不同,但两者却都显示出了那富丽堂皇的大唐之风,可见在上元之夜整个大唐都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过年在唐诗里有着什么说法呢

其实在《全唐诗》之中,有关于过年的诗作可谓数不胜数,可见过年在唐代人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从一首首唐诗之中我们可以了解千年前的人们,在过年的时候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心境,他们有究竟看到了怎么样的一个壮阔景象,这一首首有关于过年的唐诗,更是显示了我们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传承,这或许才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