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拒绝原地踏步,坐拥盛唐气象

说起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也是中华5000年历史长河中最繁盛的朝代之一。而唐朝的强盛,不仅是指他的经济政治,更重要的还有它的文化,尤其是唐诗的发展。唐诗究竟繁盛到如何程度呢?唐朝诗歌现存57000首,诗人多达3500个。在《全唐诗》中有诗歌收录53035首,诗人3276个,在《全唐诗外编续拾》中诗歌收录4300首,诗人记载1000余人,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大盛况。

唐诗,拒绝原地踏步,坐拥盛唐气象

一、唐诗的分期,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唐代的文学有百花齐放,数量众多,形式丰富多样和题材广泛,内容深厚的特点,唐代的文学在那个繁盛开放的时代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唐初,是初唐四杰代表着那个阶段,他们在原本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内容上进行开拓,对于近体诗有所触及。仍然没有摆脱齐梁两朝的体裁,依旧以古体诗为主。只有一些微弱的提倡高雅冲澹的声音,当典雅朴素。但并不是没有取得成就,他们的倡导扫除了以往六朝诗歌体裁的弱点,诗歌体裁趋向于建安时期。

唐诗,拒绝原地踏步,坐拥盛唐气象

曾有人做出总结,五言律诗从始至终,陈子昂都是其中最佳的代表;对于七言五言绝句,王勃是最擅长的;而在通俗长诗方面,骆宾王是其中的姣姣者;诗歌体裁方面,杜审言为当时的赢家,七言绝句方面,沈佺期为冠首,在格律规则方面,宋之问是当时的赢家。盛唐的发展,盛唐时期的唐诗代表人物为李杜,即李白杜甫。是盛行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由此诞生了许多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首先来说一说山水田园诗,它是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而发展来的。这个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有王维和孟浩然。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以唱山水田园风光,抒发隐逸情趣,抒发闲情而闻名,诗分清新典雅,贴近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唐代山水田园诗不仅表现山水,而且力求意象与意象的融合、内情与外景的融合。山水田园诗在他们的推动下走向了高潮。

唐诗,拒绝原地踏步,坐拥盛唐气象

二、中唐的延伸,唐朝中期诗歌的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新的阶段。

当时出名的诗人有白居易,孟郊,贾岛,李贺等人。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更是风行一时,"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就是当时运动的口号。他们之所以倡导新乐府运动,一是为了批判时事,二是自创新题材,也是对诗歌的革新。因为此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和元稹都是当时的著名诗人,他们的影响力极大,因而此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除此之外,还有著名的古文运动。它是由唐朝诗人韩愈提出的反对骈文,提倡古文的运动。反对将诗歌格式化,讲究质朴自然。因为在唐朝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诗体格律诗,又称为近体诗。

唐诗,拒绝原地踏步,坐拥盛唐气象

而格律诗要求严格,每首限定八句,还要押平声韵,每一句诗的平仄亦有规定,而且其对仗的位置也有要求。这就极大限制了诗歌的发展,韩愈提倡的古文运动是对骈文的一种反对,但我认为亦是对格律诗的一种反驳。他所提倡的格式不受拘束,力求反映现实,表达思想的散文得到了发展,同时促进了唐诗的进一步延伸。晚唐的消减,晚唐时期词开始出现,大量词人创作了许多可以吟唱的词,例如千古词帝,亡国词人李煜进行了诸多创造。这极大的打击了诗的发展。而在晚唐时期,诗的创作也陷入了一个低谷。而当时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小李杜,他们对诗的发展和继承,也算是给那个时期的唐诗一个完美结局。

唐诗,拒绝原地踏步,坐拥盛唐气象

三、唐诗繁盛的原因。唐朝建立之初,便用声律考核学者博采众长,汇集天下英才,只要是学会六义就会被认为是有用之士。

那时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此外,朝廷的宴会、友人赠送的地方、赴宴者的情怀、劳动人民的生活都在诗中。当时的劳动人民虽然贫穷,生活不富足,但他们的精神十分充盈,幸福也不同于其他国家,有诗可以写,有诗可以品,有诗可以分享便是他们精神上的富足。说过滤来写气质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用语言来描述我们的气质,我们会使用诗歌,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合适的词语了。社会原因有四个,分别是:社会统一,经济繁荣;广开言路,政治开明;对外开放,中外交流;举贤任能,实行科举。在经济和生活繁荣的时代,不仅有人把诗词歌赋视为通往幸福的捷径,还有人利用其逃避现实。他们都把感情寄托在诗中上,把心灵寄托在诗歌的吟诵。他们把诗当成他们倾诉苦闷打发时间的对象,因此推动了诗歌创作。科举制的盛行更是推动了唐诗的繁盛。唐代科举常年定期有下列科目:秀才、明经、俊士、明法、明字、明算,进士科;而无论是哪一项科目都少不了诗歌创作。唐进士科每年录取二三十人,少时只有10余人,甚至一二人,而这就大大刺激了当时的士人,想要飞黄腾达走上仕途,诗便是他们唯一致胜的法宝。当时东部和南方的官吏取代了西北贵族,其文化底蕴就更多了南朝文化的特点。科举之重超乎想象,举个例子来详细说明一下。薛元超是唐朝尚宗时期的宰相,是一位极其成功的官员。他死前告诉别人,我一生有三个遗憾:一是虽然做了宰相,但是我的出身很低,学问不深。二是我的夫人身份低微;三是不能参与民族史的编纂。在这三大遗憾中,他首先说到自身出身及学问,由此可见,在当时所有人的眼里,教育背景的地位是非常重要。因为科举的盛行,在无形之中推动了唐朝诗歌的发展。

唐诗,拒绝原地踏步,坐拥盛唐气象

文学原因也有四个,他们分别是继承《诗经》以来的文学传统,格律诗的成熟,七言歌行体的盛行和文学理论的推动。对于诗经的继承,我们就不再细说,我们来详细说一下后面的三个原因。唐代格律诗的成熟:格律诗起源于南齐,成熟于初唐,有"结构严谨、平仄有秩"的特点。七言歌行体的盛行:七言歌行体来自乐府,不入乐,不一定沿袭乐府古题,采用五七言或杂言。七言歌行体佳作很多,《唐诗三百首》八卷中独占三卷。文学理论的推动: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诗作,鲜明有力的体现了他的革新主张;白居易的作品则显得平易通俗;唐代还产生了像诗僧皎然的《诗式》,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这样的理论著作。

唐诗兴盛,不仅和当时的政治环境,社会风气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关,还与当时人民富裕,生活当中缺少情趣有关,而唐诗的发展则满足了他们精神上的需求。当时的诗歌只讲究平铺铺叙述,读了常常让人闷闷不乐,这只是在考场上、马背上,山川、花鸟的借口。于是当时的人开始追求高雅风格,不同的意境和精神境界。而他们把这些寄托在诗中,以诗明志。而这不仅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学,更造就了我国史上的盛唐气韵。

参考文献:《御制全唐诗序》

《载酒园诗话》

《诗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