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花14號畝產多少斤,怎麼樣?

用戶1564266655870


魯花14和魯花10都是山東省花生科研所培育的大果子花生品種。說實話,我沒種過魯花14,但我種過魯花10,而且一連種了3年,感覺魯花10這個品種前幾年真的是產量高。果子均勻,果仁飽滿,結果數量多,一棵雙株花生結果數量達到30多個很正常。

魯花14應該是魯花10的後續新品種,本人由於沒有土地種植,再也沒種過花生,但是我覺得這個品種應該不錯,否則不可能推出這個新品種。

雖然我沒種過魯花14,但我覺得,該品種還是和魯花10相似,喜歡大水大肥,如果土地土壤肥沃,水肥跟上,畝產千斤沒問題,因為當年魯花10就接近這個產量。


董青島供稿。


京漂追夢人


您好,三農小管家為您解答。

魯花14號(是:花生)名,此品種是山東花生研究所通過研製育成花生品種。

據數據顯示:在1988年山東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適宜種植地山東省、安徽省、江蘇省等地種植。畝產500~600/公斤,春季播種10000穴/畝,夏季播種11500穴/左右,每穴/2粒。

按照花生高產來講,算是中等高產量,不算低也不算高,我個人詢問過山東朋友得知,魯花14號它的保產以及抗病性比較好,如不怎麼在乎高產重量情況下,可以考慮嘗試種植,因它保產相對穩定,這是它的特別之處。




品種特性與產量水平

產量水平畝產在550公斤左右,而且春季它的生育期在125~130天之間,百果重在235~240克之間左右,百仁重在100克,據知它的出仁率80%左右,它的含油率可達53%,它特性是結果較為集中,不分散,也不容易發生落果現象,且抗旱又耐澇,適應土壤性較強,這也是得到山東當地的青睞。

栽培要點

密度:壟作(距)釐米,穴距14~17釐米,即13萬左右穴/公頃,以每穴2粒。薄膜覆蓋一畦兩行,小行距28~30釐米,穴距14~17釐米,每穴2粒,即13萬左右穴/公頃。

此品種適宜在中等或偏上等地裡田間或地塊種植,春季播種以10000穴/畝,夏季播種以11500穴/畝,每穴/2粒。

種後管理

1、清棵蹲苗,當苗快出齊時開始進行。撥除周邊的雜草,隨後扒開土壤,使得葉可露出地面,清棵以後待15天左右把土填回。

2、在苗期和團粒期等花粒期進行三次除草工作,按照平常種植花生除草方法進行以(先淺後深再淺)的選擇實行。

3、當開花以後15天時開始進行培土工作,宜薄不宜厚,3~4釐米之間。

4、在出苗期間,當發現有薄膜覆存在不良時,應及時改進,整理規整以後可用土塊壓實,查看露出新葉時,即扒開薄膜上的土塊,使子葉得到自然露出地面,隨時查看地裡如有長出雜草及時做好除草工作。

使用:異丙甲草胺兌水噴霧地表,主要防治多種類子葉雜草、一年生闊葉雜草等其它類似藥劑均可。如遇到乾旱不利於藥效發揮出最佳作用,可在下雨後或灌溉以後再進行效果更佳。應合理用藥,不能過量,同時在除草過程注意儘可能不要踩踏或到碰撞到花生苗。


魯花14號的花生品種適宜在山東、安徽、江蘇等地種植,畝產/550公斤左右。想要達到預期產量得在管理上更精通耕作,中耕管理等除草,確保產量同時更要確保質量。


三農小管家


  魯花14號花生畝產多少公斤?魯花14號花生品種有什麼特點?魯花14號花生適宜在哪裡種植?

一、品種名稱:魯花14號

二、選育單位:山東省花生研究所

三、審定編號:魯種審字第0178號

四、生育特點:早熟品種

五、適宜種植區域:魯花14適宜在山東、河北、安徽、河南、遼寧和江蘇等北方大花生產區推廣種植。

六、畝產量:309.62公斤/畝

七、品種特點

魯花14號花生屬早熟直立大花生品種,生育期130天左右,夏播100天左右;疏枝型,株高35 釐米左右,株叢緊湊,節間短;結果集中,結實率高,雙仁果率一般佔70%以上;果柄短,不易落果,雙仁飽果多。百果重274克,百仁重116克;出米率75.2%。種子含油率52.2%,含蛋白質26.7%。抗旱性特強,高抗早斑病、病毒病和晚斑病,中抗網斑病和黑斑病;生育後期綠葉保持時間長,不早衰。

八、種植要點

魯花14號花生品種適宜在中等以上肥力水平春播,高產地塊覆膜栽培更能發揮其增產潛力。春播種植密度9000穴/畝,麥套10000~11000穴/畝,每穴2粒,其它措施同當地品種


一個小狗fghs


706.5公斤!這樣的數字是不是很驚豔?這個我國早熟花生品種單產量最高紀錄,就是魯花14號在1994年品種高產示範中,在春播的2.15畝中創下的。


魯花14號是山東省花生研究所1983年經品系間有性雜交選育而成的,屬於早熟高產大花生品種。早在1994年3月,就已經經過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預審通過和推廣。之後的1995年5月,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才審定命名這一花生品種為魯花14號。從這一點上來說,鄉村螢火蟲作為河北人講一下魯花14號花生品種的問題,應該說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畢竟我們這邊的農民,已經“愛”了魯花14號20多年。

魯花14號是早熟直立疏枝型大花生,具分枝8——9條,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夏播生育期105天左右。魯花14號株高35釐米左右,株叢緊湊,節間短,抗倒伏。葉色濃綠,連續開花,花量大,結實率高。魯花14號的雙仁果率一般佔70%以上,而且雙仁飽果多。魯花14號莢果的果柄短,不易落果。魯花14號的百果重274克,籽仁橢圓形,種皮粉紅色,出米率75.2%,種子含油52.2%,蛋白質含量26.99%。



魯花14號抗旱性很強,較抗花生褐斑病、黑斑病、網斑病、蕉斑病和條紋病毒病。在山東和河北等大花生產區,春播表現高產和穩產,夏播和套播增產也很突出。該品種在1990——1991年河北省的品種對比試驗中,平均畝產英果319.3公斤,籽粒比魯花8號、魯花9號和魯花10號分別增產25.48%、10.78%和31.30%。在1992——1993年山東省花生品種區域實驗中,畝產259.6公斤,比對照的魯花9號增產10.3%。在1994年山東省品種生產實驗中,6處地塊測產,平均畝產309.62公斤。


以上就是關於題主“魯花14號畝產多少斤,怎麼樣”的回答。關注我的頭條號“鄉村螢火蟲”,每天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知識。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點贊支持!


鄉村螢火蟲


魯花14號

魯花14號由山東省花生研究所選育,1995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996年通過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0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該品種屬於早熟直立大花生,可春播,夏播,莢果普通型,籽仁含油量高。生育後期綠葉保持時間長,不早衰。

中文名

魯花14號

植物界

落花生屬

落花生

品種

魯花14號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早熟直立大花生品種,生育期130天左右,夏播100天左右;疏枝型,株高35釐米左右,株叢緊湊,節間短;結果集中,結實率高,雙仁果率一般佔70%以上;果柄短,不易落果,雙仁飽果多。百果重274克,百仁重116克;出米率75.2%。種子含油率52.2%,含蛋白質26.7%。抗旱性特強,高抗早斑病、病毒病和晚斑病,中抗網斑病和黑斑病;生育後期綠葉保持時間長,不早衰。

魯花14號

產量表現

1992~1993年山東省花生新品種春播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259.6公斤,比對照魯花9號增產10.3%,居首位。在1994年省生產試驗中,6點次平均畝產莢果309.62公斤,比對照魯花9號增產12.22%。在麥套品種多點試驗中,畝產莢果303.8公斤,比對照品種海花1號增產20.93%。在1992~1993年河北省夏播花生品種區域試驗,比對照品種冀油6號增產32.6%,居首位。在1993年山東省花生品種高產示範中,春播2.21畝,平均畝產莢果607公斤,比對照魯花9號增產22.38%;夏播1.2畝,平均畝產499.6公斤,比對照花37增產8.71%。1994年培創高產示範田2.15畝,經專家驗收,平均畝產706.75公斤,創出我國早熟花生品種單產最高記錄。[1]

魯花14號苗

適應範圍

魯花14適宜在山東、河北、安徽、河南、遼寧和江蘇等北方大花生產區推廣種植。成果實施後的帶動效應及已取得的效益[1]

技術要點

適時早播,適時收穫,以充分發揮該品種後期綠葉保持時間長、不早衰的特點。

株型直立、緊湊、分枝少,結果集中,適宜密植,春播每畝10000穴,夏播11000-12000穴,每穴2粒。

施足基肥,看苗追肥,確保苗齊苗壯。

及時加強田間管理,注意防旱排澇。

播種要點

播前準備

曬果花生在剝殼前曬果,連曬2-3天。然後人工剝殼,同時將大小粒分放,每穴3粒。2.防蟲害澆底墒水時,每畝用3911-L10500克,用輸液管吊針將乳劑均勻地滴入土地,可防螻蛄、地老虎、金針蟲、蠐螬等蟲害。三、配方施肥畝產500公斤以上的地塊,要施農家肥4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肥與鉀肥80公斤、硫酸鉀肥20公斤或草木灰100-130公斤或複合肥50公斤。將全部有機肥、鉀肥結合春耕撒施耕作層內,另外,將尿素開溝施入壟內,注意不能和種子接觸。四、適期播種與合理密植當5釐米地溫穩定在12℃以上時,即可抓緊時間播種,一般在4月25日至5月10日要播種完。播種深度為露地5釐米左右,地膜覆蓋3.3釐米,保證9000-10000穴/畝,每穴2粒種子。五、地膜覆蓋與化學除草採用地膜覆蓋可提高地溫、促苗早發。一般在覆蓋前先噴灑除草劑,常用的除草劑主要是乙草胺so%-L油,100-125克/畝,兌水40-50公斤,均勻噴灑在壟面及壟的兩邊,以壟面見溼為準。並用0.004毫米微膜邊噴除草劑邊覆蓋,蓋後兩邊用土壓緊,以防大風吹起地膜。

魯花14號

種植密度

春播8000穴廟,麥套9000穴/畝。其它措施同當地品種。

栽培措施

適宜中等以上肥力水平春播,高產地塊覆膜栽培更能發揮其增產潛力。春播種植密度9000穴/畝,麥套10000-11000穴/畝,每穴2粒,其它措施同當地品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