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天津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吳琦

專訪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天津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吳琦

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天津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吳琦

吳琦教授為天津市呼吸系統專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現任天津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原天津大學海河醫院院長,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綜合內科主任,承擔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天津市醫學會副會長、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等多項學術職務,完成了國內“首例經支氣管肺減容術”,在國內率先開展“支架介入治療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做為海河醫院曾經的領路人,在海河醫院工作十餘年。先後獲得2003年市級抗擊非典先進個人,2006年教衛系統優秀共產黨員,2012年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先進個人,2014年天津市優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天津市勞動模範等稱號。

問:截至1月31日18時,天津市確診病例增至32例。您作為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呼吸內科專家,如何看待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當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吳琦

:相比國內其他省市,天津累計確診新型肺炎病例的人數是比較少的,疫情比較平緩。目前最大的挑戰是,要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區域當中儘早發現病人,包括疑似病人和確診病人。對於任何傳染病,特別是呼吸道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加強疫情監測、排查、預警和防控,才能最大限度阻斷疫情傳播渠道。

從節前開始,我一直在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參與疫情彙總工作,我認為在強化防控責任、落實防控措施等方面,天津市執行的還是很到位的。另一方面,市民的基本素質、責任感還是很高的,例如很多人主動到發熱門診,提出“我是來自疫區”,或者“我跟某某接觸了,他發燒,您給我看看是不是這個病”等等,這對於我們及早把控,防止疫情蔓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從以往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的經驗來看,目前最要緊的就是彙集各方力量,把防控傳染病的大網織密織牢,儘可能將網眼做細,儘量找到有傳染性的患者。在SARS期間我們動用的是計劃生育網絡,而現在社區建設很完善,社區醫院與街道已密切綁定。這次疫情,我們發揮了基層社區的動員能力,實行網格化、地毯式管理,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對於防疫部門,天津市也啟動戰時機制成立疫情醫療救治總醫院,統籌全市所有醫療機構和衛生資源,聯合打造全行業一盤棋共同戰“疫”。海河醫院作為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第一定點醫院,完成病床騰空工作,空出600張病床隨時收治確診患者,第二、第三救治定點醫院也進入準備階段,各醫療機構迅速加強發熱門診改造,增加疑似病例的留觀點容積建設。

問:與SARS病毒相比,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新的特徵?SARS的防治經驗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有何借鑑意義?

吳琦:從進化起源和病毒的親緣關係上來說,2019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病毒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為80%。相比SARS病毒,新型冠狀病毒臨床表現不典型,潛伏期長,傳染性高。

從臨床表現來看,SARS多為急性起病,常以持續性高熱、咳嗽為主要症狀;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一般症狀為發熱、乏力、乾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等,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甚至可無明顯發熱。

從診斷方法來看,相比SARS多依靠臨床徵象,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核酸檢測確診篩查,這對於掌握防控疫情的主動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最近我看到上海開發的新型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是目前最快的POCT(現場即時診斷)檢測方法之一,可以在15分鐘內出結果,期待能早日進入臨床。還有很多科研機構正積極開展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診斷和治療,這也為我們一線防控治療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科技支撐。

另外,近幾年,伴隨著對SARS和MERS的治療和研究,一些重要的經驗也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指導。如對冠狀病毒理化特性的認識多來自對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此外,雖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目前尚無特效藥,但是存在一些有效的經驗性用藥,可以支持對症治療,初步看來具有一定的臨床使用效果,急需多中心的臨床驗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藥物和疫苗的研發都在進行中,同時國家也在對一些中藥進行觀察研究。過去的研究基礎大大加快了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進程,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也會隨之加速。

問:海河醫院是收治全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定點醫院,作為海河醫院原院長,您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目前收治病人的狀況如何?醫院壓力大嗎?

吳琦:在市委市政府長期的大力支持下,在應對SARS、新型甲流(H1N1及H7N9)等疫情的經驗下,海河醫院目前已經形成一整套制度、舉措和設施。例如,我們每年秋冬季都會進行針對呼吸道傳染病的疫情演練,包括穿脫防護服,有效提升了醫護隊伍的實戰操作能力和心理應對能力。從目前來看,海河醫院一線的醫護人員都具有良好的心理儲備,保持著非常平和的心態,這對於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將起到重要作用。

海河醫院目前的運營是非常高效穩定的,但說壓力不大,是不可能的。這份壓力主要源於對疫情未來發展走向的未知,這種新的病原學感染肺炎是否存在變異性,對人體器官有哪些影響等等。目前醫院要做的,一是要堅定信心決心,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二就是及時總結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積累的先進經驗和有效做法,進一步提升疫情科學防範、病例診斷救治能力。

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疑似病例到確診需要多長時間?醫院目前採用何種診斷措施和治療方式,效果怎麼樣呢?

吳琦:目前,三條流行病學史為:發病前14天內有武漢地區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有聚集性發病或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學關聯。三個臨床表現為:發熱;查血常規後發現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做CT顯示肺炎。如果有流行病學史中的任何一條,且符合臨床表現中任意2條,就建議去發熱門診進行核酸診斷篩查。

發熱門診接到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病例後,會立即進行隔離治療,在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並採集呼吸道或血液樣本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會盡快將病人轉到定點醫院接受診斷治療。為了保證最大範圍的排查,出院前也會再次進行核酸檢測,如果結果呈陰性,隔天還會再次測試,若結果仍為陰性,就會囑咐病人回家進行自我隔離和醫學觀察。

國家衛健委1月27日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這一版臨床操作性比較強,也顯示了國家對於疫情認識的不斷深化,措施的不斷細化。

問:最近關於早期症狀不典型的信息不斷多起來,病情隱匿性增強,一些沒有發燒、兒童病例等已經出現,這種情況從傳染性角度看有什麼影響?

吳琦:隱匿性強對控制疫情是不利的,有些疾病在潛伏期不感染,但現在確認新冠狀病毒感染在不發病的潛伏期就具有傳染性。在臨床判別上,單純觀察臨床表現(包括體徵、放射試驗等一些檢查)不容易確診此病。應對此情況,掌握流行病學史在臨床診斷上具有著重要意義。

問:春節假期的延長對疫病防控有什麼幫助?

吳琦:國家延長春節假期對於控制呼吸道疾病在全國範圍內的傳染非常重要。國家衛健委日前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指出潛伏期最長為14天。14天是重要的關口,如果第一時間隔離,整個社會層面處在相對靜止的狀態,14天之內如果有患病就都表現出來了。另外,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29日指出,進行錯峰疏導,指導有關單位允許非緊迫工作崗位人員適當延期返程,對高風險人群延長居家留觀時間。而對於重要崗位人員,需做好自我防護,包括在列車等公共交通上帶口罩、勤洗手,居家做好通風,這些措施能起到非常有效的防護效果。

問:您認為在武漢疫情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背景下,對未來醫學專業複合型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和挑戰?

吳琦:對未來醫學人才培養而言,複合型是非常重要的。以臨床來講,人體是一個整體,我們這些年太專注於對各專業的研究,而缺乏對多學科綜合的能力培養,這可能是當前醫學人才培養的短板。

現在天津市已經派出兩批醫護人員支援武漢,那麼新冠病毒肺炎的診斷是單純呼吸科可以處理的事情,還是感染科的事情,或是大內科的事情呢?這就與平常綜合素質的培訓密切相關。如果是一名掌握綜合知識的人,懂得呼吸科的基本判定、診斷和治療方式,那麼他去往戰場,我們覺得心裡就有根。而如果是一名僅知道心臟科方面的大夫,那麼他將很難判斷患者遇到的心臟問題是不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炎症所導致的。這些綜合情況的診斷對於我們醫生來講是一個挺大的考驗。

我特別希望,我們醫學工程專業的同學和臨床醫學專業的同學,都能具備綜合素能。我覺得醫學教育屬於精英教育,一位好醫生應既能在臨床工作中瞭解基礎研究的一些方向,同時對整個人體診斷不偏科,又在專業方面有自己獨到的研究和視野。

另外,我認為平常的科研和人才培養儲備是非常重要的。臨床與基礎的聯合是一個相互促進、應該相互綁定的過程,就是說基礎教育、基礎研究以及與臨床的密切配合才能將基礎教育、基礎研究轉化為服務於人類社會、服務於整個醫學的臨床路徑。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是抵禦病毒的重要原因。在免疫方面,包括各種免疫指標以及細胞因子風暴等問題,如果有這方面的人才,就可以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如果出來的是有效的結果,就可以搶救很多危重的病人;如果研究是無效的,我們以後就規避它。但是如果沒有這方面的人才和科研儲備,就想不到,也做不到。所以,我們要根據所面對的衛生事件,包括臨床的問題,有所思考,有所研究,這些儲備和能力都需要我們在平常工作中來奠定。

問:結合重大醫療和公共安全事件所帶來的新挑戰,您對天津大學臨床醫學院未來的專業和學科發展有什麼規劃?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有什麼期待?

吳琦:在整體規劃上,我特別希望天大的臨床醫學院在未來的專業和學科發展當中,緊緊圍繞一線臨床問題,培養基礎和臨床兩方面的人才。臨床兩個字代表著實踐性,面臨實踐當中的很多問題、困難和困惑、經驗和教訓,要針對這些實際的課題,培養高素質、有能力的人才。這一點也是我對我們臨床醫學生的一些期待,希望每個學生成為一個臨床綜合人,一個高素能、高素養的人。

現在派往武漢的醫護人員都有家庭,都有自己的牽掛。過年本是闔家團聚的時候,一下就要去具有風險的地方去。面對這種情況,去還是不去?是當個戰士還是做個逃兵?這是一個國家的考驗,也是個人的人生考題。對派出人員而言,今天確定派出,明天下午專機就飛走了,有這方面的心理準備嗎?有最基本的自我防護意識、然後克服各種困難來治療病人的素質嗎?最大的人生考驗是能不能義無反顧地衝到需要你的第一線。從這一點來講,既然選擇臨床醫學專業,就應成為具備這樣素養的人。

但凡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例如地震、火災等災難,逆行者都有我們的醫生。責無旁貸,沒有國,哪有家啊!

大家在臨床醫學的學習上,一定要掌握紮實的基本功,培養多學科綜合思維,鍛鍊具備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基本素養。我相信大家有這麼多臨床醫生做榜樣,一定會在今後面對考驗時奮不顧身地投入到戰鬥中。這是我的期待,也是我們大家的期待,最最關鍵是國家的期待,也是老百姓的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