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俄罗斯人是怎么看待前苏联的?

反迷你排长扎伊采夫


【一个列宁同志亲手缔造的伟大苏联不幸崩溃了!做为一个俄罗斯人,谁不为此而感到痛心及首,他就没有良心!但谁若想原原本本地回到苏联时代,他就没有头脑!】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



远东露西亚文化沙龙


如今俄罗斯的主流人群对苏联的看法普遍还是比较客观的,对苏共的功过也分得比较清,并未有全盘肯定或否定,对苏共领导卫国战争胜利和把俄国缔造为超级大国予以肯定,对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等行为持负面评价。普京有一句著名的话,或许很能体现俄罗斯人的心态:“不为苏联解体而抱憾是没良心,但想回到苏联时代就是没大脑。”作为一个民族主义传统深厚的国家,俄罗斯人哀叹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和国土分裂,但并不惋惜苏联的意识形态的崩塌。

如今俄罗斯民调中,绝大多数人不愿回到苏联时代。但他们认为,结束苏共统治并不意味着俄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必然解体和衰落。近年来,苏共领导人,特别是斯大林在民调中的评价越来越正面。在“俄国最伟大历史人物”民调中斯大林近年来都居榜首。这种心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苏联体制已彻底成为过去式,俄人可以相对平和心态把苏联作为一段历史,把斯大林作为历史人物理性看待;二是虽然俄罗斯人不希望回到苏联社会,但他们怀念斯大林时期超级大国的荣誉和尊严感,怨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带给他们的社会混乱、民不聊生和民族精神和人心涣散,尤其苏联解体后国家分裂带给俄罗斯人的痛苦记忆犹新,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中央权力衰弱、经济和财政近乎崩溃、寡头控制政治、军力废弛、分离和恐怖主义泛滥、社会动荡、国民人均寿命下降8岁,不得不依靠乞求西方援助,这也使很多俄罗斯人对苏联解体是感到颇为扼腕叹息的。

俄罗斯人能理性客观看待苏联时期的历史和人物,这与普京塑造的俄罗斯历史价值观有很大关系。普京没有对苏共和沙俄历史切割和清算,他清晰表述过自己和俄罗斯历史观——直面和接受历史因果和不可割裂性然后寻找社会最大公约数俄罗斯才有希望。


贺大学士


下面我就把我写过的一篇文章贴到这里,算是我的一个回答吧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有着非常独特的一面,一方面是他的强大,敢和美国叫板,而另一方面是它的经济发展落后,其实俄罗斯的衰败是有它的历史原因的,这个历史就是它继承了前苏联的传统,我们都知道,在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前苏联一直和美国冷战,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军事,在某一阶段,他们的军事方面要强于美国,也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两个超级大国,但是有一点,前苏联的强大仅仅是强大在军事上了,而在其他方面却非常落伍,由于他们重视军工发展,国民收入的接近4%.都用在军费开支上了,导致整个国家的轻工业发展落后,老百姓生活困难,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无法满足,所以前苏联的强大,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强大。

前苏联的鼎盛时期,是勃列日涅夫时代,勃列日涅夫也被表面上的强大所陶醉,有些飘飘然,出兵阿富汗,支持越南,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国际上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也让原本人缘就不好的苏联,在国际上更加孤立无援。

和苏联不同的是,美国虽然也和前苏联较劲,也注重军事工业的发展,但美国整体上发展还是平衡的,美国的军费开支不超过国民收入的2%。如此一来美国越来越强大,苏联则越来越开始落后,而落后的根源就是巨额的经费开支已经拖垮了这个大国。于是前苏联的最后一个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就谋求改革,他认识到了前苏联的问题所在,积极的和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谈判,削减核武器,削减军费开支,但是戈尔巴乔夫太急于求成,以至于谈判的结果让前苏联很吃亏,比如说在削减核弹头上,前苏联削减1万多枚,而美国只削减5000多枚,戈尔巴乔夫的这种做法,导致了国内的一些政要大力反对,甚至不支持戈尔巴乔夫,觉得戈尔巴乔夫的做法有些辱国,由此引发国内的一些动乱,各个加盟共和国也纷纷闹起了独立,而在这期间,叶利钦显示了雄厚的政治实力,他在平定莫斯科动乱的事件上手腕强硬,很有效果,莫斯科的局势稳定以后,叶利钦派专机,把在家休假的戈尔巴乔夫接了回来,但是,此时的叶利钦已经不再支持戈尔巴乔夫,在会议上,戈尔巴乔夫的发言稿,都是由叶利钦写的,叶利钦在会上就逼着他来念,并逼迫戈尔巴乔夫解散前苏联,支持各个加盟共和国独立,在这种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听从了叶利钦的主张,于是叶利钦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俄罗斯的第一任总统。

但是俄罗斯虽然从前苏联当中分离出来,但在治国体制上依然延续了前苏联的风格,发展经济不利,导致整个国民经济走下坡路,在外交上,俄罗斯依然是特立独行,几乎没有朋友,经常受到欧洲和美国的制裁,导致俄罗斯内外交困,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想发展也很难。再加上俄罗斯先天的底子薄,没有轻工业基础,这些自身的缺陷,也让俄罗斯雪上加霜,一直到现在俄罗斯的经济也不是很景气,也就理在其中了。

俄罗斯也是一个大国,他所凭借的仅仅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普京总统确实很有能力,但面对现在的俄罗斯,他也没有办法,普京在国际公开场合上口气强硬,他所凭借的并不是自己国家的实力,而是自己的核武器,并且动不动就拿自己的核武器说话,如果没有了这个核武器,恐怕普京连说话的位置都很难找到,这就是我所看到的俄罗斯。


骄然


马列毛解体了吗?马列毛主义解体了吗?没有,它向阳光,空气,大地。而真正解体的是那些反对马列毛主义的团体与个人。


老者150175763


我不是俄罗斯人,

我没有去过俄罗斯,

我也没有问过俄罗斯人,

所以不知道俄罗斯人的看法。

可是我为什么又要说呢?

我想猜想推理一下:

如果反对解体,仇恨现在,怀念过去,应该有抗议表现。

有吗?


阳巴月


为苏联的解体面抱憾,想回到苏联亦脑袋进水。人类顺随天意的社会生活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呢?这种形态应该是一种具有物质和谐又有精神统一,稳定健康团结奋进的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的社会生存形态。

三权分立,民主公正,天赋人权,崇尚科学,理性管理,似可以走出苏联强人所难外强中干的范围。己所不欲无施于人,应天顺人用不着让人逆来顺受,鄙人如此意淫。

斯大林,贝利亚攴桌上的鱼子酱,伏特加,一切特权,虽然说是由他们强横所得,但于人性相悖,人类社会应该是符合人性的一个东西!存在于人们遙想的心中。

为被动而活着,所以苏联解体,人的活着,不是为遭遇不断的解体而活着的吧?向前看总得有所认知。理性推动着人向前走路。不论人愿不愿意总是要走路的。鲁迅说走的人多了,所以就有路了。


驰者刘悦


苏联的及“华约”的解体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对那个“制度”检验的结果。


寂静的森林25490006


我来帮俄罗斯人说:教条主义时期:爽!修正主义时期:不行了!一实行资本主义就垮了。苏联也真是:人往低处走,水往高处流啊!


如全长极


不知道,问俄国人


THEUN


1991年12月25日晚,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曾与美国对峙半个世纪的苏联轰然倒塌。这样的结局不仅让苏联人错愕惊讶,就连全球每一个角落也能感受到这场“地震”带来的巨大影响。从此,世界的经济脉搏被“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彻底掌握,美国则通过种种手段进一步巩固其霸主地位。

▲克里姆林宫远眺

至于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却过得并不如意。不仅经济凋敝、民生艰难,就连昔日引以为傲的军工业也不断衰退,难以再同美国全面抗衡。对于这样的现状,很多经历过苏联时期的俄罗斯人,对过往开始产生怀念之情, 比如2008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举行的“最伟大的俄罗斯人”评选活动,曾经饱受诟病的斯大林高居第三,甚至超过了赫赫有名的彼得大帝。不过在怀念苏联的同时,人们又对苏联时代保持着足够的疏离心理,拒绝再次回到那个强大的苏联时代。那么这种纠结心态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斯大林旧照

先来说说为什么俄罗斯人会怀念苏联。在那个红旗飘扬的年代,苏联是全球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有着自己主导的华约组织,全球有数十个社会主义国家都依附在苏联身边。

大洋彼岸的美国虽然搞出了冷战和“铁幕”,然而对于这个巨无霸却是又恨又怕,根本不敢轻举妄动,此时的苏联在世界事务上可以尽情表现自己的意志,甚至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经济更是因“休克疗法”和欧洲国家封锁而发展缓慢。这强烈的反差自然就会让人缅怀过往荣光。

▲参加活动的前苏联老兵

至于为何不愿意回到苏联时代,在子渊看来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苏联时代俄罗斯人的经济负担很重。虽然苏联的国土面积非常广袤,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不适合人类居住,这些地区的加盟共和国也非常贫穷,比如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摩尔多瓦等,几乎高度依赖于苏联中央的财政补贴,而这些补贴都来自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他们实在不愿意用自己的劳动果实去养别人。

▲前苏联时期海报

第二,苏联时代比当下的俄罗斯更加压抑,人们非常不自由。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苏联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天开始,无论是上学、工作、退休这些人生阶段,还是食物、医疗和住房等基本需求,都由国家统一安排,所有人都是一颗磨灭个性的螺丝钉。如果经济状况尚好,这种情况或许还可以忍受,然而臃肿低效的政府和日渐颓势的经济,直接毁掉了这一切。从锁链中获得自由的俄罗斯人民,自然不可能再想回到囚笼之中过着小心翼翼的生活。

▲前苏联时期商店内景

第三,当下的生活比苏联时代更加便利。抛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对比不谈,苏联当初为了保卫政权,重点发展以冶炼、装备制造为主的重工业,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因此很多俄罗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各类物资都比较匮乏。更要命的是,这一时期的特权阶级还霸占了大量资源,最终引起民怨并失去民心,苏联焉能不亡?解体之后,俄罗斯虽然依然没能彻底改变轻工业和重工业失衡的局面,但是轻工业还是有明显发展的,居民基本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对俄罗斯人而言,便利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不愿再为一个虚无缥缈的终极目标而牺牲幸福。对于这种心态,普京曾说过一句十分经典的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