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杨晨在德甲和国内分别处于什么水准?

MrCui171393184


杨晨的履历就不写了,直接进入正题。

一开始,杨晨在国安队4个赛季共进了7个球,平均每年进1.75个球。从数据上看相当于打酱油的,当然这不是说明杨晨有多差劲,情况是这样的:当时北京队的攻击群骇人听闻,首先辽宁队能十冠王,但是进入国家队的球员只有傅玉斌、董礼强、黎兵这几个后防线的队员。北京队的高洪波、高峰是常备队员,翟彪、谢峰、曹限东是边缘队员,后来引进的三杆火枪:刚波斯、卡西亚诺是巴拉圭国脚,安德雷斯是花大价钱买的1.93米的西班牙高中锋。作为新秀的杨晨上场比赛就成了问题。幸好有施拉普纳牵线,杨晨留洋法兰克福。杨晨在国内竞争激烈,出国了也很努力,又恰逢最好的年龄,第一个赛季打进德甲8个进球,表现出彩。第二赛季和第三赛季都是打进4球,表现有所下降,当然其中有伤病、国家队征召、施拉普纳因素。第四赛季随队打德乙进5球,凭心而论也算不上特别突出的球员了。

当时在国内和杨晨同时期的球员,最早在国青和国奥队的第一前锋是庄毅,只是这位队员就和李华筠、董方卓差不多,少时了了大未必佳,开了一个好头,后来就几乎泯然众人矣。姚夏、于根伟都是由于经常的伤病,不能有太大的突破,曲圣卿也是一位悲剧人士,在最好的运动时期官司缠身。谭恩德随着南派足球的坠落而没能继续往上走。谢晖始终不是那种特勤奋的球员。还有一个庞利,现在估计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综上所述,1996年国奥队对国家队的贡献,没有1992年国奥队对国家队的贡献大,前锋也是如此,这样就凸显了杨晨的出色。凭心而论,杨晨不是特突出,是环境造就的,通过勤奋和努力而成功的好球员。通过事件可以得出结论:现在的球员通过勤奋和努力也能复制这个样本,前提是勤奋和努力。奋斗吧少年,有志者事竟成。




石头会唱歌4


杨晨是中国留洋效力于五大联赛的第一人,也是中国作为前锋留洋五大联赛的第一人。可以这样说,他的每一个进球都是中国在海外足球史上前进的一步。

他的经历比较传奇,他1974年1月17日生于北京,1983年进入朝阳区业余体校,后来随着足球天赋的显现,他相继顺利进入了北京少年队、北京青年队,并在1993年进入了刚刚组建的北京国安俱乐部。

在中国的职业联赛开始后,他是国安队进入职业联赛后10号战袍的首位主人,并且为国安队打入了职业联赛的首粒入球。但是有些让人无法相信的是,他是因为在国安队踢不上球才不得不转会德甲的(难以置信吧,在中国踢不上球才不得不到五大联赛踢球,还是五大联赛的主力前锋,哈哈......)。

由于当时北京国安有著名的两高(高洪波、高峰)作为前锋,后来又引进了外援,因此,杨晨始终打不上主力,只能作为球队的替补,偶尔上场打一下比赛。杨晨在国安效力的四年当中,一共出场了55场,打入了7球。但是,考虑到他是作为替补出现,这样的进球数也算难能可贵了!

虽然杨晨打不上主力,但是当时的主教练金志扬坚决不同意放他到国内其它的俱乐部,只允许他到国外踢球。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前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施拉普纳的牵线搭桥,几经波折后,

杨晨在1998年7月1日以100万马克转会德甲法兰克福俱乐部,成为了中国效力于五大联赛的第一人。

当时的法兰克福位于德甲的中下游,是一支以保级为目标的球队。虽然如此,五大联赛的保级队也不是白给的,同亚洲球队相比水平也是非常高的。谁也没有想到,杨晨仅仅用了三场比赛就证明了自己,从此赢得主教练的信任,逐渐坐上了主力前锋的位置。

在1998-1999赛季德甲第三轮客场与门兴格兰德巴赫的比赛中,首发的杨晨在第69分钟距离球门30米,面对两个回撤的后卫,在带球的时候,轻轻一拨,晃开角度,突然起脚一记远射,皮球就像炮弹一样飞入对方球门。

这个进球来的如此及时,从此为杨晨打开了通往主力的大门。在回忆当年的情景时。杨晨说到“我根本没有想到能在第三场就进球!”此后,在杨晨的首个赛季,他就以8粒进球成为俱乐部的最佳射手。在其后效力的三个赛季,杨晨在65场比赛中一共为俱乐部打入了16粒入球。正像法兰克福是德甲的保级队伍处于中下游,杨晨当时在德甲的前锋中也是处于中下游的水平。

在杨晨效力法兰克福三个赛季后,球队降级了。当时,有好几只德甲球队对他很感兴趣。但是,中国国家队正面临着十强赛的考验。如果他踢十强赛,那么就无法保证德甲的比赛了,又有几只球队愿意买下不能打比赛的前锋呢。在面对这个两难的选择时,杨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国家队效力,再加上施拉普纳出于个人利益考虑,对杨晨的转会百般阻挠,最终他还是不得不返回了中国。

经过德甲联赛的锤炼,杨晨回到亚洲赛场立刻锐不可当。在2000年亚洲杯同日本队的比赛中,杨晨在中场附近拿球后,单人独骑,面对日本队的后卫队员利用速度和晃动将球带到日本队禁区附近,拔脚怒射,轰破了日本队的球门!当时让观看比赛的中国球迷惊为天人!“嫁人就要嫁杨晨”,成为当年左右的流行语。

此后,杨晨牢牢地坐稳了球队的主力,并且随队打进了2002年世界杯,还在世界杯上打中了一记门柱,这也是中国队最接近世界杯首球的一脚射门了。

回到国内后,杨晨先后在深圳和厦门的球队踢了几年球后选择退役。此后,他考取了教练资格证书。并且陆续担任了教练、领队等职务。目前,杨晨在国家队担任指导总监,开启了新的征程!

总的来说,杨晨在德甲巅峰时期,属于德甲的中下游水平。回到国内后,杨晨属于国内顶尖,亚洲一流的水平。


燃烧的永恒700


杨晨在国内归为高中锋,速度不慢,体能也很好,头球也有,属于各项都有一点但都不突出的类型,所以在高中锋里排在宿、黎、小王涛,甚至谢晖之后,真要拼速度又拼不过郝海东高峰,所以安德烈斯卡西亚诺一来,特别是一场9:1之后,他在国安连替补都混不上了。

杨晨经过施拉普纳介绍来到升班马法兰克福以后,由高中锋改打速度型二前锋(有的时候类似边锋),他的这些特点正好有所发挥,如果他继续顶在最前面踢高中锋的话,身体对抗肯定不过关(事实上迄今为止亚洲范围内只有阿里代伊在欧洲能打高中锋,强如孙兴慜也是在凯恩身后游弋),而杨晨改打二前锋身体对抗就够用了(毕竟国内高中锋的底子),速度也有点优势,再加上勤奋,竟然在欧洲立足了。

相对来讲比他优秀的高中锋,像黎、宿那种到了欧洲打中锋身体对抗肯定不过关,打二前锋又没有速度。而郝海东、高峰虽然速度快,但身体对抗放在欧洲算羽量级的,肯定也是无法立足的。所以到欧洲踢,身体对抗是最基本条件,只有扛得住对方了,再谈拿球技术,看看中田对比同时期的中村、小野、稻本,其实技术没多大差距,关键就是中田扛造(中日对抗赛三个中国球员轮流上去才撞倒中田)。

再看看武球王,在西甲基本躲着踢,如果以后身体对抗能再强壮些,武球王还有希望,如果还这样,用不了两年就回来了。


八日山


杨晨在96年那支星光璀璨的国奥队担任队长,另一名队长是申思,那支国奥队曾经5:0大胜过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队。那只国奥队有张恩华、吴承瑛、申思、朱琪、谢辉、于根伟、姚夏、庄毅、谭恩德、彭伟军、周宁等后来一大批甲a的大腕。不过印象中杨晨在国奥队一般是打中场,中锋位置主力是谢辉。杨晨在北京国安踢不上主力,他和谢辉这样的传统型中锋不一样,虽然有1.85米的身高,但从来不头球见长,虽然脚下技术在甲a都不算顶尖,但在他这个身高,冲击力的球员中属于上乘。记忆中杨晨代表国安队打的一场甲a联赛中,曾经在角球点附近连过三人并打入一记极为漂亮的进球。总体说来,杨晨在90年代中期的甲a联赛里,绝对不是顶级球员,98年之后踢了德甲之后,涨球了,但也就是当年五大联赛倒数第二水平的德甲的保级球队的主力,但就这个水平,几十年中国足坛也就出了一个。一直觉得,郝海东、高峰、于根伟、大张玉宁在他们当打之年去到欧洲,有可能取得比杨晨更高的成就。至于现在的中国足球,除了一声叹息,还能说什么呢?


浊水82205292


曾经中国留洋军团,也是亚洲海外兵团一股重要势力。在欧洲五大联赛也都留下过中国球员的身影。像留洋德甲的中国第一人杨晨、英超第一人孙继海、法甲第一人李金羽、意甲第一人马明宇、西甲第一人张呈栋。在这欧洲五大联赛中国第一人行列当中,真正能在联赛站稳脚跟的只有杨晨和孙继海。杨晨效力德甲第一个赛季就打入8球,这个记录至今无人能破。而孙继海在英超曼城多个赛季都是铁打的主力,效力超过百场恐怕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水平。

除了这两个人在欧洲五大联赛中的德甲和英超都获得成功之外,其余三人都在法甲、意甲、西甲难逃打酱油的命运。其中效力法甲的中国第一人李金羽,当年加盟的是法甲南锡队。1998年表现出色的李金羽被法甲南锡队相中,从辽足租借到了法甲。在法甲由于语言交流和球队竞争问题,李金羽只是在法甲获得过6次出场机会,并且在6次出场机会中没有斩获进球。虽然回国的李金羽在中国联赛开始了一段传奇射手之旅,成为中国顶级联赛射手王。但是年少时这段失意留洋经历让李金羽至今都感到有些遗憾。

相比于李金羽在法甲6次出场经历相比,加盟意甲佩鲁贾队的马明宇零出场的记录多少有些尴尬。当时身为国足主力中场的马明宇留洋佩鲁贾,那时候意甲可是世界足坛第一联赛。所以马明宇加盟意甲佩鲁贾,曾经引起了很多国内媒体的跟踪拍摄。只是在佩鲁贾主帅固执己见下,马明宇一分钟出场机会都没捞到。在国足对阵拉齐奥的比赛中,马明宇一脚惊天远射技惊亚平宁半岛。不过依旧无法改变自己意甲零出场的尴尬经历、至于张呈栋留洋西甲,现在看来更多像是赞助商制造的一场闹剧。只能在国王杯获得上场机会张呈栋,始终进不了球队主帅法眼。留洋西甲唯一的收获就是混了一个西甲中国第一人的称号。那短短十多分钟的出场记录,只能让张呈栋加紧回国踢中超步伐。西甲打酱油的经历,仍帮助张呈栋成为了冬季转会市场的标王!



24人足球俱乐部


前中国国脚杨晨,出生于1974年,主要司职中锋,足球生涯最后阶段也打过后腰和中后卫,要问杨晨当年在的姐和国内分别处于什么水准,我只能说,杨晨那年在德甲联赛的“咖位”,居然比在甲A联赛时期的“咖位”更高,你会不会觉得奇怪?那先听我慢慢道来。

北京国安“职业化联赛”以来的第一球,就是由杨晨在1994年完成的。不过到了1996和1997赛季,杨晨在北京国安的出场次数越来越少,两个赛季联赛出场次数加起来,也才时可怜巴巴的21次(1996年10次和1997年11次),这出场率算是偏低了,那两年杨晨的进球数更惨,加起来只有2球!

杨晨为何在甲A联赛无球可踢?想想就知道,那些年的北京国安锋线,进进出出过哪些大牌?先是高峰高洪波两大国产天才坐镇,后来是冈波斯、卡西亚诺和安德雷斯这“三杆洋枪”火力全开!夹在中间的杨晨,哪里能抢到首发位置?何止是那两年?实际上,杨晨在北京国安4个赛季,总共也就出场了55场联赛,打进7球。离队,是杨晨的最佳选择。

不过杨晨显然不是往低级别联赛去混日子,而是“鲤鱼跳龙门”,在1998年以100万马克的转会费,飞向德甲联赛!很多人肯定会想着,你杨晨在甲A联赛都没主力位置了,去德甲是不是连饮水机都没得看?不过杨晨可不是轻易服输的人,在法兰克福,杨晨有“拼命三郎”的感觉,在空降德甲首赛季,杨晨为法兰克福出场23场德甲比赛,打进8球,杨晨在德甲一年的进球数,就超过了在甲A那4年的进球数之和!

该赛季杨晨不但是法兰克福队内的第一射手,而且进球还个个关键,尤其是该赛季德甲联赛最后一轮,杨晨为法兰克福破门,帮助法兰克福以净胜球的微弱优势保级成功!那个赛季,杨晨就是法兰克福的德甲保级大腿!

杨晨速度快,球商好,既长途奔袭,也具备团配合和做球能力。虽然杨晨在法兰克福经常沦为替补,在1999-2000赛季保级的过程中,杨晨依旧立下大功。到了2001年法兰克福才降级,而那时候,杨晨已经在德甲的65场比赛打进了16个进球,除了拜仁,德甲大部分球队都被杨晨破门过。那年杨晨也参加了2002世界杯预选赛,米卢点将“郝(海东)杨(晨)组合,亚洲第一”,国足也顺利打进世界杯。

简单说就是,杨晨在国内足球赛场战绩一般。早期在北京国安沦为路人甲,留洋归来后虽然在深圳健力宝拿过中超冠军,但在厦门蓝狮期间也曾惨遭降级并退役,但杨晨在德甲“保级大腿”般的表现,鼓舞了后来留洋的中国球员。你觉得武磊在西甲的表现,超过杨晨在德甲的表现了吗?欢迎一起讨论。


绿茵守望者


杨晨是第一个登陆五大联赛的中国球员,在法兰克福队效力4个赛季,其中德甲3个赛季。65场德甲比赛打入16球的成绩非常不错,更重要的是杨晨的成功坚定了更多优秀中国球员留洋的信心,在世纪之交的那几年,中国足坛掀起了一股留洋热潮。

1974年出生的杨晨很早就被认为是中国足球的希望之星,他的身体条件一流,有身高有速度,技术和头球也都非常不错。94甲A元年,仅20岁的杨晨就身披国安10号球衣,但是由于队中锋线球员人才济济,既有高峰、谢峰这样的边路快马,还有高洪波这样的超级机会主义射手,杨晨在国安获得的机会并不多。国安4年杨晨出场55次打入7球的成绩差强人意。



1998年24岁的杨晨在国内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这时他已经很难获得稳定的出场机会。在前国足主教练施拉普纳的运作下杨晨以100万马克的身价转会法兰克福。当时包括小编在内的很多人都不太看好杨晨,一个在国内都无法保证位置的球员怎么能够在德国取得成功?然而仅仅在第三轮,杨晨就用一记精彩的远射打入了中国球员在五大联赛的第一球,在随后的比赛中杨晨成为主教练手中的常备首发前锋,整个赛季杨晨出场23次打入8球的成绩相当不错,后来的两个赛季杨晨虽然入球率下降,但仍然是法兰克福锋线上的一把尖刀。



凭借在法兰克福的出色发挥杨晨入选了米卢的国家队,经过德甲洗礼的杨晨在场上显得非常自信,亚洲杯半决赛对日本的比赛中面对三名防守队员,杨晨不慌不忙从容拿球闪开角度劲射破门。世界杯预选赛中杨晨和郝海东搭档锋线,国足一路过关斩将第一次出现在世界杯的赛场。这时28岁的杨晨已经是国足最优秀的前锋,在和土耳其的比赛中一脚劲射击中门柱,与进球失之交臂。


杨晨做为中国球员登陆德甲之前 在国安队中已经沦为替补,但却在法兰克福大放异彩,他在德甲一个赛季的进球超过了在甲A4年的进球总和。杨晨的成功让给更多的中国球员树立了标杆,那就是中国优秀的球员完全具备了在五大联赛中下游球队踢球的实力。一大批国脚纷纷出国,到2002年世界杯时,国足的主力球员中大多数都有留洋经历,虽然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仍不及日韩,但毕竟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所以说,杨晨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成功,更多的是代表了中国足球勇于尝试、勇于探索的一个时代。


绿茵场之永不独行


那时候真是人才济济,和现在没法比。有攻城拔寨的前锋快刀浪子高峰,机会主义者,高洪波。妖刀郝海东。玉面张玉宁,大侠李金羽,有带刀的中卫,后卫,彭伟国,祁宏,李铁,孙继海,范志毅,李玮峰,宿茂臻。马明宇。李明。太多了。那时候的中国队有血性,有使命感,有激情……他们改写了中国足球的历史第一次打入世界杯。看看现在无语


陋室侃球


我第一次知道杨晨是在1996年的《足球俱乐部》,才知道有杨晨这个人(我那个时候的主队是申花)。那时候他在北京国安是替补,足球俱乐部采访了医院养伤的他。不过那篇文章没什么干货。主要聊了下心态之类。

当年有些形容运动员的词现在已经没有了。比如《足球之夜》当年形容杨晨是个“骚扰型边锋”。其实很恰当的,不过现在这么基腐的词,怎么可能会去用?杨晨身高1,85米,肩宽不错,冲击力是国内很好的,难得的是兼有灵活和速度。不过当年在国安没开窍,他的边路突破看起来是有点过瘾的,因为那么高大的人,一双长腿,跑起来虎虎生风。不过到射门就肯定歇菜了。

杨晨去德甲当年是个比较意外的事情,因为他是个结结实实的替补。要说国内知名度他可能还不如胡志军和谭恩德。施拉普纳施大爷给运作的。

其实最开始杨晨是不太适应德甲的对抗的。但是后来有点开窍了。当时好像是贝肯鲍尔解说一场法兰克福的德甲的时候,赞了一句“好快的球员”。当年啊,那个时代,光这一句能让人高潮好久的。不管怎么说,杨晨的表现当时给球迷希望了,觉得确实踢五大联赛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怎么说我们的替补都能进八个球呢。其中一场联赛的梅开二度被评为该轮德甲最佳前锋。

后来的杨晨在德国不是很顺,伤病也影响了他的状态,杨晨好像语言天分一般,跟教练和队医都交流的不太好,跟施大爷也闹翻了。2000年亚洲杯的时候,日本人很看不上杨晨,但是在那场日本控球率我记得有70%的比赛中,杨晨利用速度了冲击力进了两个非常漂亮的球,虽然2:3中国输了,但是日本人真防不住当时的杨晨。赛后日本媒体的评价就变了,觉得杨晨是亚洲少有的兼有速度、冲击力和技术的前锋。这应该算国家队最高光一场比赛。其实在02年的时候,中国队整届世界杯就打了两个门柱。其中对土耳其的时候一个郝海东左路突破低平球传中杨晨没有接球调整直接脚背抽射,距离很远,势大力沉。这个球如果进了,可以入选当届世界杯的精彩入球之一的。

后来的杨晨我就很少关注了。整体评价怎么说呢,杨晨不是郝海东、高峰那种很有灵气的球员。但是去了德甲他的自信心上升了,处理球合理了。他很勤勉,很认真,很有职业素质。他的身体素质在亚洲是算很高档次的,高大有冲击力脚下还比较的快。

年轻时候的杨晨很帅。我觉得是当时国家队最帅的球员吧,在我眼里胜过张玉宁。脸不错,身材尤其高大匀称。连法兰克福的球迷都觉得杨晨很帅,当时足球之夜采访法兰克福小女球迷的时候,就有个杨晨的忠实粉,问她为什么喜欢杨晨。她的评价是“很快”,还有“good looking”。没错,我没记错当时就是用英文回答的。

杨晨是个还是个很有特点的前锋,当年的前锋总归你能找出不少优点的,或者往小里说是特质吧,总归张玉宁、谢晖、郝海东、曲圣卿、曲波等等等等,他们总有些特点看的人很过瘾。他巅峰不是亚洲顶尖的前锋,但也应该算在亚洲范围内很有竞争力了。这里要对山东球迷说句不敬的话,我是什么时候觉得这国足实在看不下去了呢。就是韩鹏开始当国家队正印中锋的时候。我自认眼光不算好,但也是从96年国家队的前锋们看过来的,他真的比以前的最少低一个档次。当时我心里就知道了,国内前锋没人了,再也很难有郝海东和杨晨利用个人能力敲开日韩大门的表现了。一句心如死灰可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因为输球可以再来,没关系的。但是整整几年内看不到拔尖的人,最让人绝望。

有一件事是比较奇怪的,以前算举国体制的时候,按说中国人还不富裕。但是有一度国家队的整体身体素质是很出色的。我近距离见过张玉宁和曲圣卿,觉得身体天赋真的是不错,你从身高肩宽和衣服下面的轮廓都能感觉出来那力量。这些年,国家队的队员不但技术不如以前,连膀大腰圆这个特征都没了。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个奇怪的事情。


金童不败1


杨晨和孙继海们一起开了中国球员的留洋先河,他在德甲一个赛季进了八个球,站住了脚跟。作为中国队主力前锋出战世界杯,打中门柱,是中国队最接近进球的机会。最重要的是他为人低调谦和,勤奋努力,这也是他能在国外闯荡多年,回国后又到足协和国家队工作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