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式步槍到底差在哪?

魂舞大漠


解放軍大規模裝備的95式系列突擊步槍被黑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自從它裝備定型、公開亮相後,批判它的聲音就一直存在。客觀來說,95式步槍的確存在缺點,但網上關於它的一些指責卻並不正確。

例如網上流傳一首總結95式步槍所有缺點的“打油詩”:

高基線,易打臉,塑料彈匣一捏扁,

拋殼窗,聲音響,煙油燻得淚兩行。

準星松,一碰歪,塑料提把一拎斷,

彈匣低,掉一地,槍管掛銅彈砸地。

相信不少軍迷都聽過這首“打油詩”,看到過類似的批判觀點,甚至對它的所有總結都深信不疑。但其實這裡面很多批判都並不完全合理,有些批判不成立甚至是誣陷。例如它批判指責95式步槍的瞄準基線過高,但實際上比較深入瞭解過槍支原理的軍迷都應該知道,95式步槍的瞄準基線並不高,反倒是比較合理的。認為95式步槍瞄準基線過高可能是因為對槍支瞄準射擊原理理解存在偏差。

當初網上批判“95式步槍瞄準基線高”,主要是看到95式步槍在演習中安裝激光模擬對抗裝置時的圖片。當時由於需要安裝激光發射器,瞄準鏡只能安裝在激光發射器上,所以瞄準鏡位置非常突出,拿這種特殊裝備來說明“95式步槍瞄準基線高”顯然是不成立的。

95式步槍的確有缺點,例如95式沒有空倉掛機,射手會不知道手中的95式步槍已經打光子彈,這在戰場上可能會讓士兵身處險境。不過幸運的是,後來95-1式步槍在改進時將空倉掛機“請”了回來,還對很多缺點進行改進,所以不是所有的95式步槍都存在這種問題。

95式步槍沒有標配皮卡汀尼導軌,受基礎設計限制,比較難加裝各種戰術附件,這的確也是95式步槍一個重大缺點,但卻並非是不治之症。可以用一段加裝皮卡丁尼導軌的鋁合金配件將95式步槍原來的塑料提把替換掉,即可安裝各類瞄準鏡,中國很多地方的特警的95式步槍均非常常見的安裝有此類配件。至於為什麼平時在解放軍各類演習中看不到這種改進,則主要是因為這種改進並不便宜,和解放軍一貫節省的習慣有關,完全怪罪於95式步槍也是不合理的。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關於95式步槍的批判仍然會繼續下去,永遠不會停止。或許只有等中國新型突擊步槍亮相後,中國才擁有一款沒有爭議、少有人黑的突擊步槍了。


科羅廖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沙打過很多自動步槍,也包括95式。

說說自己觀點,

95的總體性能還是不錯的:

第一,後坐力小。

95式採用5.8毫米小口徑子彈,後坐力比傳統7.62毫米步槍要小得多。

拋去實戰不談,對於訓練來說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精度高。

薩沙打56式、81式,精度雖還可以,但相比95式還是有差距的。

95式射擊的精度真的很不錯。

第三,槍身比較短。

長自動步槍時代已經過去了,95式的長度要短得多。

95式長度為746毫米,比81式短了接近200毫米。

這更符合世界潮流,也符合現代步兵作戰的特點,他們多要乘坐直升機、裝甲車,還需要進行近距離的城鎮戰,短步槍更有利。


其他優點還有不少,我就個人打槍角度來說,大體就是這麼多。

優點大體是這些,但缺點也是明顯的。

第一,槍聲大。

無託設計,槍聲大是難免的。

薩胖打95式完了帶耳罩,這一槍下去,耳朵嗡嗡響。

第二,頭部位置較高。

56式衝鋒槍這些自動步槍,都刻意注重了這個問題。

因為自動步槍射擊時,大部分是在有依託射擊,所以頭部暴露越小,射手就越安全。

現在的步槍和以往不同,精度非常高。

伊拉克戰爭中,反美武裝分子有超過百分之五十是頭部中彈。

由於頭部中彈率過高,因此聯合國調查,看看是不是美軍處決戰俘。

而95式射擊時,頭部位置較高,薩胖認為這點很不利。

第三,光學瞄準具人機功效問題。

射擊最後幾槍,給我一支安裝光學瞄準器的95式。

但我感覺瞄準器的基線明顯較高,我貼腮瞄準很困難,要可以將臉部向上一些。

第四,射擊時候會有離群彈。

所謂離群彈,就是本來射的好好地,突然會有一發子彈偏離很多。

薩沙沒有打過這種離群彈,聽軍人朋友說確實有這種情況。這似乎和槍支設計或者彈藥有關係,同槍支維護沒什麼關係。

很多大比武中,精心挑選的95式也會偶爾出現這種問題,一般是連續射擊以後就會出現。

第五,沒有空倉掛機。

現在大部分自動步槍都有空倉掛機了,作用也很明顯,讓射手知道沒子彈了,還可進行快速裝彈。

但95式沒有。

一說量產時候取消了這個功能,便於減少槍結構的複雜度。


薩胖隨便說說自己的觀點。


薩沙


你們知道95式步槍嗎?它到底差在哪裡呢下面就來看看吧

95式自動步槍(QBZ-95)是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208研究所研製的突擊步槍,主設計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朵英賢,屬於95式槍族,為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制式自動步槍之一。 它是中國研製的第二種小口徑步槍,1997年的香港迴歸交接儀式上首次出現在公眾視線中。

95式為無託結構,自動方式為 導氣式,閉鎖結構採用了迴轉式閉鎖。它廣泛採用 工程塑料、硬 鋁合金等新材料,對於改善全槍外貌,提高防腐能力,減輕全槍質量,簡化生產工藝都有很大好處。又針對構件不同,材料採用黑色 磷化、 陽極氧化、全色 噴塑等先進工藝以提高防腐防脫色能力,徹底解決了原56式武器抗腐蝕能力差的難題。同時,在製造工藝上進行了改革創新,採用了 精鍛槍管,熱模鍛鋁機匣,以及塑料件注塑成型等新工藝,較多地利用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加工關鍵零件,保證加工精度要求。突擊步槍火力比較強、彈體重、彈藥性能好、發射速度快、射擊精度高。

總體來說,它的優點包括:穩定性好;精確度高;造價低廉;配件豐富;槍身較短;在無託槍械中平衡性優良;攜帶方便使其可全天候作戰;5.8毫米彈藥可在100米內擊穿8毫米鋼板並仍帶微弱殺傷力,殺傷力大。

可是,再好的東西也會有缺點,像95式這麼優秀的自動步槍,也會有它的美中不足。95式步槍雖然比中國軍隊過去裝備的槍上的戰術性能上有著很大的提高,可由於研製時認識和技術水平的限制,其擴展功能方式採取的是最簡單的連接座式,這種方式雖然結構簡單,但無法形成模塊式功能,難以滿足部隊對功能多樣的需求。因此 ,它的缺點就是是人機功效不好, 瞄準基線過高 ,並且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過外掛附件的情況以至於光學瞄準鏡下掛榴彈發射器都需要專門的螺栓,更換比較煩。 且夜瞄裝置夜視距離不足,無託結構佈局緊湊,如果射手貼腮靠火藥煙源過近,射擊時間久了會出現刺眼的感覺。

其實要說它有什麼致命的缺點,也沒有。主要就是這個新研發的95式步槍對於中國士兵來說就是一個新概念,新觀念並未與時俱進,部隊仍然採用過時錯誤的訓練作法。對那些因為用慣了原先的武器而很難掌握新的武器的外軍來說是致命的,但對於那些從來沒有用過武器的新兵來說是沒有影響的!

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國家在富強,相信就算95式步槍存在太多的缺點,就憑我們現在的國家,這款槍仍會有改進空間,且會越來越好。我們拭目以待!


唯戀無名



95式突擊步槍是當今世界大規模服役的槍支中最失敗的。

95式自動步槍有多麼失敗。

一、瞄準基線高。在實戰中容易被敵人爆頭。

二、提把是不可拆卸的。槍身上半部分難以加裝導軌,以及附加武器。

三、拋殼窗的位置不合理。射擊時熱霧、槍油會濺入眼睛。

四、空倉掛機是彈匣中的子彈打完之後,槍機不馬上自動復進到位。在士兵更換新的彈匣之後,只需要按壓相關的空倉掛機解脫按鈕就可以直接將子彈上膛射擊。但95式突擊步槍彈夾強度又不足——彈夾捏扁。

五、95式的快慢機位於槍身左側後方,以右手戰士為例(左撇子只佔十分之一),突然遭遇敵情時,需要調整單連發射擊,需要將左手伸到自己的胳肢窩位置進行調整。

此外,95式的快慢機在實際使用之中曾經被戰士的戰術背心鉤掛到快慢機而無法射擊,這在戰場上是致命的。

由於朵英賢設計的95式突擊步槍失敗。改進型95—1換成了另一個團隊(朵老被踢一邊了)。

改進型雖然對於95式的缺陷做了一定改進,但由於基礎太差。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在中國軍隊與澳大利亞軍隊的軍事交流中,有一個雙方互換槍支,進行射擊比賽的環節。中國軍隊用外軍槍支打出了很好的成績。而澳大利亞一位士兵在用95式射擊時,手指頭差點報廢。澳大利亞軍方拒絕使用中國軍隊的95式進行射擊。


95式突擊步槍為何失敗。是由其設計師決定的。95式的設計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朵英賢。


20世紀十大名槍排名第一的AK47是由克拉什尼科夫設計的。克拉什尼科夫是士兵出身。

與失敗的95式突擊步槍相比。中國的殲10和殲20戰鬥機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設計師從設計之初,到飛機服役,大量徵求了優秀飛行員的意見和建議。這兩款戰鬥力是由中航工業的工程師與飛行員共同設計的。所以,殲10、殲20不但先進,更加好用。

95式突擊步槍是朵英賢閉門造車的產物。不適合戰士用,只適合專家用。

防火防災防專家!


楊朱學派


之前軍訓的時候打過95,但我不是非常專業,隨便說說自己的感覺吧。

1、  塑料槍,拿在手裡像玩具……在街上買的大部分給小孩子的塑料槍,比真95輕不了多少。打過幾槍後塑料味道就會出來。而且,工程塑料的耐老化、防腐蝕、耐磨性、工藝性等較差,據說冬季容易裂;

2、  受限於彈匣高度,整個瞄準的基線很高。當時打把用的是臥姿,很不舒服,需要雙肘將身體支撐起來。加之無託結構,無法像其他槍的槍托一樣給面部留出空間,瞄準的時候需要將腦袋側偏較大角度,長時間的話會比較難受

3、  準星的孔比較小,在瞄準時,視野容易受到影響

4、  拋彈殼的地方離臉太近,聲音大不說,還容易吃煙……

5、  其實跟上面的這些相比,最重要的還是彈的問題。5.8MM的彈實在是蛋疼,88通機這兩天說是已經被放棄了,新步槍加上新彈應該很快就會出來。樓主問的是95步槍缺點,5.8MM彈的問題,嚴格說就是另一個問題啦,不過網上的資料比較多,可以搜一搜


戰略反噴總署


95式自動步槍是我國自行生產的一款性能非常優良的槍械,是一杆集AK47和M16優點於一身的世界名槍,也是列裝我中國人民解放軍數量最大的自動步槍,就好比我國槍械的一張名片閃耀在世界舞臺。當然,再好的東西也會有缺點,像95式這麼優秀的自動步槍,也會有它的美中不足,下面我們來列舉一二:

1.夜瞄裝置夜視距離不足,有待提高全天候作戰能力。

2.無託結構佈局緊湊,但射手貼腮靠火藥煙源過近,射擊時間久了會出現刺眼的感覺。

3.彈藥燃燒不完全原因,導致發射2000發子彈後,氣體調節器和活塞取出困難,如果不排除會造成槍口壓力過高,會出現噪音過大和火焰問題。

4.塑料彈夾減輕了士兵的負重量,但因為褪色問題容易影響到槍械的美觀效果。

5.瞄準準星偏高,射手容易暴露,不適合用作狙擊步槍。


QBZ95自動步槍的技術參數:

全長:746mm

槍管長:326mm

全重:3.25kg

初速:930m/s

戰鬥射速 單發:40RPM 連發:100RPM

有效射程:400m

彈夾容量:30rds


用戶5446401805


網上充斥著太多“專家”對95式自動步槍提出各式各樣的批評,有的能在95身上找出“一、二、三”甚至更多的缺點;有的能夠根據自己的想像杜撰出一些使用95的段子;有的更是將95所謂的“缺點”編排成歌,到處複製粘貼。



這些能數一二三的、寫段子的以及編兒歌的人恐怕九成以上連95都沒摸過,他們與95最近的距離就是——從特警身邊經過時鬼眯日眼地偷看兩眼罷了。



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裡邊的一部分人連95的資料參數和相關知識都懶得去學一學就到處大放厥詞,說什麼95臥射太高、打得不準、煙子嗆人等等,小編統計了一下,網上“專家”們為95找出的缺點多達28項,更有甚者竟然將夜視儀夜視效果不佳的原因也歸咎到95身上,真是讓人啼笑皆非,95式自動步槍似乎成為某些人的萬金油,照次趨勢發展下去,以後尿尿分叉都有可能怪責到95“瞄準基線太高”上。



網上可以複製粘貼到的各種資料小編就不在這裡廢話了,咱們就著重講一講大家都很少接觸的關於95式自動步槍的一些知識。



研製背景

“軍隊要忍耐”的時結束後,我軍從摩托化向機械化大步邁進,此時,軍隊在迫切需求先進的裝甲裝備的同時,也需要一種適合裝甲部隊伴隨步兵裝備的步槍。



當時我軍裝備的63式、86式裝甲步戰車車身低矮,載兵艙室空間狹小,士兵在使用有託步槍時不便於快速進出步戰車,無託步槍的設計理念便因此被提出。



況且當時的國內深受冷戰“大規模戰爭”、“核戰爭”的威脅,急需一款結構簡潔,新手也能輕易上手並且便於大規模生產的單兵武器。



事實證明,95式自動步槍完全滿足了所有要求。



至於材料性能差、彈藥問題多的情況,只要客觀地思考一下我國實際情況就不難理解了。首先,我國是一個剛剛建設起來的發展中國家,我們的冶金工業、化學工業、製造業都與發達國家有著很大的差距。



在新型槍械上大膽嘗試使用國產新材料,不正是在探索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麼?至於自成體系5.8mm槍彈,同樣是我國敢於摸索先進武器裝備研發核心技術過程的一個體現麼?



難道要學印度人什麼都要靠買,以至於到現在連子彈都造不了的境界,核心技術買不來,強國夢、強軍夢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的,在實現這個夢想的到路上難免拐幾個彎、掉幾個坑,但是我們已經出發,總比原地踏步,什麼都要靠買買買來的實在吧。



隨著時代進步,我國軍工科技也取得了豐碩成果,高大上的國產步戰車水平已經取代車身矮小性能落後的俄系步戰車,士兵們需要裝備更好更先進的步槍。95式自動步槍及其槍族最終還是會從解放軍士兵手中被下一代新型步槍取代而退出現役的,但這並不能否認95的成功,這恰恰說明了我軍具備與時俱進的能力。



我們不能因為出發得太久就忘記了來時的路,七十年來,人民軍隊裝備的步槍從萬國牌到仿製再到現在的自成一體,同樣見證著共和國從弱到強的艱辛。


兵器知識譜


一直以來,95式槍族的問題經常被人提起。特別是這幾個月,關於新步槍要問世了的消息接連不斷,網友們已經急不可耐,希望新步槍快點亮相,好取代頗被人詬病的95式自動步槍。先不說消息的情況吧,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談談咱們的老將——95式自動步槍。

在印象中,第一次認識到95式步槍,還是在小時候看的一部電視劇《霹靂彩虹》中。在此前的印象中,解放軍都是手持一個81槓,頭戴80盔,而該劇中女兵全新的武器,新的多功能刺刀,新的頭盔都深深的吸引了我。雖然那個時候還不知道都叫什麼名字,但是那一瞬間它的顏值碾壓,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在那之後,筆者就開始找它的蹤影,不過那個時候網絡並不像現在那麼發達,搜一樣東西像現在直接搜一下就解決了。從電視以及書本中找了很久,甚至還在小賣部商店裡找著和它一個樣子玩具槍,在不斷地尋找下,終於確定了它的名字——95式步槍。從那之後也就更加關注它的各種消息,它的身影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電視熒屏上了。

那麼95式步槍自裝備以來到底表現如何呢?我們知道95式自動步槍第一次在公眾當中亮相,應該是在1997年的香港迴歸的交接儀式上。它的出現,正式標誌著中國對於小口徑步槍探索的成功。老生常談的一些技術參數咱們也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還是談談它從裝備到現在都走過了哪些歷程吧。不知不覺,它已經在我軍的裝備序列中走過了20多個年頭,在不知不覺中,也從一個“毛頭小子”變成了“老將”。依稀記得“過黃河水,吃塵土,爬泥潭”的考驗還在昨天。

從裝備部隊之初,95式自動步槍就受到了質疑,甚至是反對,一些用慣了81槓的老兵對它嗤之以鼻。覺得它太難用了,彈匣還在扳機後面換彈不便,槍身短,沒有原來的81槓那麼舒服,打靶成績還差的厲害。太難用,根本不能算一把好槍。然而,曾經參與試驗的人員接過槍來就是幾槍十環,讓大家啞口無言。證明了實力之後,就開始在各部隊換裝,下來的81槓也就走進了槍庫和民兵預備役隊列。不過,畢竟是第一次嘗試小口徑新槍,不久後它就遇到了新的問題,而且問題也越來越多的凸顯露出來。主要表現在沒有空倉掛機功能,用慣了81槓的我軍士兵難以適應,準星的熒光塗點易脫落,快慢機位置反人類等現象。

而且不止如此,一同研製出來的95式槍族也發生了或大或小的一系列問題。95B短步槍的原本設計理念供我軍海軍艦艇人員以及勤務、基層指揮等人員使用,在實際使用中表現還可以,除了槍管變短後,持續射擊後,發射藥燃燒不夠充分,槍口煙霧有點大(這裡和DBP95的彈藥也有一定關係),不過得益於槍口特意做了燃燒室,還可以接受。95式班用機槍表現也還不錯,不過由於兩腳架固定在槍管上,連射會多少影響精度。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因為我軍的訓練戰術動作要求躍進遇敵後的動作是把腳架戳在地上,導致了很多機槍本來就不厚實的兩腳架都出現了裂痕。

而對於一些網友以及部分退伍沒有適應過來的老兵來說,新裝備的95式步槍總是覺得有點不順眼。慢慢的就在網絡上出現了風靡至今的95式步槍黑點,具體就不說了。挑一個最突出的,就是95式步槍的瞄準高度過高,在臥姿持槍時,比別人更容易暴露。不過這個其實並不準確,95式步槍的機械瞄準具狀態,瞄準高度正好符合亞洲人的體型,人機工學很合理。而且臥姿據槍時手肘觸地,又不是彈匣觸地,根本不會比別人高多少。不過,這個問題加上95式的提把上採用的是並不普遍的燕尾槽接口,使得除了原廠的白光瞄準鏡還能正常的安裝上以外,其他瞄具都有一些問題存在。而且原廠瞄具的水平並不夠,特殊單位有瞄具需求,國內其他廠又沒有根據燕尾槽轉換皮卡汀尼導軌之後,高度的變化進行優化原有瞄具的設計,導致了原本正常的機械瞄準高度加裝了轉換後,再裝上新瞄具高度確實有些離譜。

聽到了這些呼聲,95式步槍的改型緊鑼密鼓的展開了,在聽取了部隊的反饋信息後,95-1式步槍“新鮮出爐”了。增加了空倉掛機功能,快慢機位置移至握把上方,便於切換。同時還在準星下方加了一段導軌,便於安裝戰術燈等附件,還把準星的熒光塗料改成了氚光管作為發光源,提高亮度以及使用壽命等改進。不過,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95-1竟然真的把提拔的高度降低了5毫米,估計這算是對網絡輿論的一種妥協吧。而且竟然把95B短步槍的小握把去掉了,成了95B-1,這造成了使用時抓握困難的現象。因為95B-1並沒有95-1式步槍那麼長的護木,不過去掉小握把,95B-1可以加掛榴彈發射器,應該算是一種取捨吧。

隨後還進行了95式槍族的系列改造。同時還標配了DBP10式新彈藥併兼容舊彈藥。不過,班用機槍的腳架依然套在了槍管上,可能是對精度以及兩腳架的耐用性很自信吧。綜合以上的問題以及改進情況。95式步槍以及其發展出的槍族終於在部隊中站穩了腳跟。時至今日,雖然還會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加裝瞄準鏡後,瞄準高度增高的情況。不過國內瞄具廠商進行了優化設計,降低了瞄具的基礎底座,這樣一來高度就非常合適,射手也會很舒適。

總的來說,95式步槍及其槍族對於我國來說,是在小口徑步槍的探索中,走出的成功的一步。儘管這一步並不順利,但是我們所期待的下一代步槍會站在95式的高度上繼續探索。相信新步槍會更加接近我們理想的步槍。


晨曦談兵


  • 高基線,易打臉,塑料彈匣一捏扁,
  • 拋殼窗,聲音響,煙油燻得淚兩行。
  • 準星松,一碰歪,塑料提把一拎斷,
  • 彈匣低,掉一地,槍管掛銅彈砸地。


像素相信肯定有很多的軍迷朋友們一定都聽過這一首打油詩,其中不乏對這打油詩對95式的評價深信不疑的人。但這裡面很多評價都是不合理的,甚至有些直接就是誣陷。95式步槍確實存在一些缺點,但沒有網絡上傳的那麼誇張。

二戰後,各國開始在自動步槍與衝鋒槍上下功夫,逐漸興起無託式步槍,很快便風靡全球。中國、英國、法國、以色列等多個國家相繼推出了多款這種無託式自動步槍。

在95式正式亮相後,因科技感十足,便迅速火遍整個軍迷圈。並在此後十餘年的時間裡,部隊進行全面換裝該槍,替換原來的81式自動步槍。

不過隨著95式步槍在我軍大面積的列裝,我軍也發現了95式自動步槍的一些缺點。

比如說瞄準基線太高,在戰場上容易暴露。拋殼窗靠近射手臉頰,射手容易被彈殼灼傷,射擊後殘留的火藥殘渣也容易刺激射手的眼睛。再有就是因為該槍大量使用工程塑料,槍支很容易造成損壞。

因此流出了各種各種的流言蜚語,說什麼不如退役的81槓等等。


  • 這但其實,這些不僅僅只是95式自動步槍的通病,因為所有的無託式步槍或多或少都有這些問題。
  • 因為這類步槍特殊的結構,機匣在最後面,加上射擊時士兵的臉部會緊貼機匣,造成離拋殼窗太近。但彈殼都是拋向右前方的,所以只要沒有太靠前,彈殼是不會打臉滴。
  • 關於基線太高,也是因為結構原因不得已而為之,且國外的同類型自動步槍也有這樣的問題,如法國法瑪斯、奧地利AUG以及以色列的塔沃爾。


反過來,95式自動步槍的優點也是很明顯的,如採用無託結構槍支長度變短;整體重量較輕,方便攜帶;射擊精度高,威力可觀;適應多重氣候等。

且我國軍工人員根據反饋,已對95式自動步槍進行了多次改進,目前改良版已解決諸多問題。


像素說


任何槍械都有缺點,是缺點就能改進,或者能避免,能揚長避短,但對於95而言,它最大的錯誤,永遠改不了的錯誤,就是國產。



貼吧是我當年的心路歷程,我寫在這裡。

當年,老王剛剛考入大學,大一大二嘛,學得都是高數、理論力學、大學物理這些基本必修課程。而在閒暇之餘,除了去圖書館看書、去選修課蹭課,老王就去逛貼吧(主要是輕兵器吧和槍炮世界吧)。相信這也是不少小夥伴的一段成長經歷。

當時貼吧的高人非常多,比如@狠毒之狼,科普了大量關於加工方面的知識,還有人搬運國內外的槍械新聞,比《輕兵器》之類的雜誌更及時、更有效率,再比如當時的貼吧精品貼,海外黨寫用槍感受的,科普黨講閉鎖結構、自動方式的,還有人講MOA、ES、MR的詳細原理,甚至,還有一個小夥伴用狗頭(真空包裝的食物,不是活狗)測試92-5.8手槍彈彈空腔。

比如這張基線的圖,就是貼吧的人做的

當然,還有把一個諾基亞電容筆插在一個彈殼上,搞一個諾基亞8.6mm智能制導子彈,把照片拿出去釣魚的

△ 可憐的湖南兵器啊,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以及這張圖,大名鼎鼎的“QBZ26”式,同樣是吧友@HAWK工作室於2015年做的

QBZ26這種明顯玩梗的名字,還有那個“境外工廠051”,居然被一些媒體搞成了這樣

△ 這個“多家軍事觀察員稱”其實就等同於“我瞎寫的”


當時網絡上就已經有很多自媒體了,當年還主要是鐵X和博客,其基本套路就是說國外好,噴國產差。其實這樣沒來什麼大礙,德國、美國工業比我們好,我們基礎差,做的都是低端便宜貨,挨噴了就得改進。

但更多的文章,完全就是為了黑而黑的,全篇陰陽怪氣,一個實錘都沒有,瞎造謠亂彈琴。但不管你黑的到不到位,是真有黑點還是瞎幾把黑,但只要你黑了,就會有人瀏覽,評論區就會有一大群槍械“專家”“義憤填膺”跟著痛罵國產武器的評論。以至於我一度以為網絡深不可測,網絡上有的是閱槍無數精銳射手\\(^o^)/~。

本來嘛,中或輸、體制問一直是長期有效的吸睛手段,越是鉤鹹餌直,越有數不清的魚兒爭先恐後得咬鉤。畢竟,黑國產,無論是國產武器,還是國產的其他東西,總會火起來的。

△ 小夥伴們你們誰信過“日本人從中國買煤不用埋在東京灣”的言論,留個言啊,其實東京灣下面不僅有煤炭,還有自衛隊士兵、高達、野生奧特曼呢

當時我在初中高中,太年幼,沒什麼判斷力,別人說啥我信啥,受這些地攤文學毒害很深。當時老王相信的話居然是95步槍的瞄準基線這麼高,容易被爆頭。。。。。。這些鬼話直到老王進入大學,自己接觸到槍械才意識到是假話。然而,相信當年信這些的人並不少。相形之下,貼吧就是一個淨土了。

貼吧的風氣很奇怪、很特殊,說它風氣好吧,可是它對新人相當苛刻。如果一個一級小號發了個“中國輕武器不好,手槍不好,95也垃圾,還不如拿起尺子抄國外的,至少研發經費省了”,除了這幾個字什麼內容都沒有的帖子。那麼很快就會火,但是是以引起群嘲諷,“養肥了再看”,圍觀的人收穫一群表情包的方式火起來的。

說它風氣不好吧,它又是為數不多的真有營養、有內容,願意和你講道理的地方,至少你很少見到陰陽怪氣的言論,也見不到一些自媒體仗著賬號管理員權限,在評論區瘋狂帶節奏,而面對了那些中了地攤毒的小學生,大家還是能槍口一致對外的。

後來,隨著百度自尋死路,貼吧漸漸不行了,尤其是百度的刪帖制度和會員制度,比企鵝更惡劣。在這樣的情況下,各位高人都離開了貼吧。貼吧的水平日漸下降,撕逼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少,你曾經熟悉的頭像,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出現一次。

貼吧死了,依然有人在堅守,但貼吧確實是死了。

從此之後,你很少能找到一個像貼吧一樣的特殊的地方了。

貼吧固然不是一片淨土,有時候你和別人吵得面紅耳赤,會取消關注,甚至憤而卸載,但不多久你就會再把貼吧裝回來。但這些都是以前了,以前,可能我們管不到那些魚,但至少我們可以群嘲鉤鹹餌直,可以去嘲笑那群魚兒愚蠢,可貼吧死了,這個地方也沒了。

沒了貼吧的日子總歸有點寂寞。所以,我才辦了《曉槍》,有句話說得好,輿論陣地你不去佔領,敵人一定會去佔領。我想,做一些糾偏的東西,也有一個交流的地方,總歸是一件好事。

但後來,我發現這個事情越來越沒意思,我以為我做了很多科普,闢了不少謠言,但實際上,一點用都沒有,網絡風氣還是那個逢中必黑的風氣,慣例還是那個不講道理的慣例。

所以,儘管《曉槍》的訂閱越來越多,可我漸漸的就不想更新了,以前我還會寫文章把一些“神文”批判一番,後來我都懶得批判了,這些“神文”裡面,翻來覆去都是那幾個謠言,一點新意都沒有,但還是很多人信,至於評論區更是歡樂,甚至我見過批評95步槍總師是女人,所有設計不好槍械的神奇言論。。。。。。所以我現在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看那些“神文”的評論區,像說相聲一樣精彩。但我自己,確實越來越不想寫文章了,沒用,沒用,寫它作甚。

有一次,在一個不記得是哪裡的地方,看到了一句醍醐灌頂的話:

所謂中國的軍迷、槍迷,他們大多來到網絡上,就是為了爽的。

他們要麼看爽了,要麼噴爽了。

你以為你講道理擺事實,你就能有理聲高,實際上你才是小眾,才是不入流的那群人。

噴什麼東西需要理由嗎?

人家上網娛樂是為了和你講道理的?

這可能是做這個最大的悲哀吧。

因此,我很懷念貼吧。

可那個活著的貼吧,再也回不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