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學校檢查教師備課筆記時,要求每課時都要有教學反思,你怎麼看?

靜思的長壽花


一些學校檢查教師備課筆記時,要求每課時都要有教學反思,你怎麼看?

有一個詞,叫做過猶不及,意思是做過頭了,就跟沒有做一樣了。

要求老師要有教學反思是對的。但要求老師每課必有反思就是過猶不及了。

首先,所謂反思,是我們對行為進行分析後所總結出來的經驗。而經驗的形成,需要時間。而且根據行為的複雜程度,所需時間也不一樣。

上課,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是一個老師與多個學生的交流。兩個人之間的交流都已經很複雜了,何況一對多!

這個學校的管理者明擺著是不懂學習心理學的,或者說根本就是不關心老師是如何上課的。說直白一點,就是不懂教學的。



其次,學校既然要求了,老師怎麼辦?

你不寫,考核肯定過不去。那麼,就只好亂寫了。亂寫有兩種,一是胡編亂造、牽強附會;一是互相抄來抄去。這些結果,對於老師的教學不但沒有幫助,還會帶來極大的害處。

還有些老師,挖空心思、搜腸刮肚都反思不出來,只好在上課的時候“處處留意”尋找素材,反而忘了自己是在上課。有什麼意義呢?

最後,建議該校管理者,記住“因材施教”的道理,對老師的管理,也不能怕麻煩,也要“因材施教”。不同性質的科目,設定不一樣的教學反思週期,這樣才能真正的督促教師成長。千萬不要逼得教師陽奉陰違。



以上個人觀點,歡迎留言溝通。感謝🙏閱讀!


啟智優學


這個問題,純粹是學校管理問題了,要求每課時都要有反思,也不違反任何規定。有人責問誰定的?學校有權這麼做,為了給點壓力,變壓力為動力,學校可以這麼做,這麼做也沒有什麼不妥。

不過,筆者還不贊同這樣的做法,因為,這樣做,有六語形式主義的嫌疑。教學反思是必要的,不是有些外行人認為那樣,完全是多此一舉。教學反思,可以總結經驗教訓,讓教師在反思中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但是,筆者認為,教學反思不一定是寫在教案的後面,而且沒有必要每課時都要寫多少字的反思,這種做法,多半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

教學反思,應該是老師的自覺行為。沒有反思的教學行為是不存在的,一名老師教學一定的內容後,必定會在心裡反思一番的,只是,他們沒有寫出來。為何沒有寫出來,這與個人的反思特點相關的。

現在,備課筆記的形式也已經多樣化,但是,我們很多學校,並沒有做到與時俱進,還是抱著手寫的教案不放,這是一種落伍的行為。前階段既有一所大學,對上課沒有紙質教案的老師進行了通報和處理。這是有待商榷的。

只要老師備課了,不管是什麼形式的備課,都是可以的。有的老師博聞強記,運用現代辦公手段寫了電子教案後,教學重難點及程序安排,已經爛熟於心,何必要去寫什麼紙質教案呢?

教學反思,筆者覺得不用那麼頻繁,一個單元,一個章節,教學下來,對教學有所悟有所得有教訓,總結一下,也就可以了。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沒有必要強求每一課時都必須寫,必須寫多少字,形式主義可以休矣。


當代師說


我在第一線做過20多年語文教師。後來也做過教學管理工作。

總體上來講,我個人觀點是形式是必要的,但一定不能搞形式主義的一套。具體的講,課還是應該備的,教案還是應該寫的。不過不同的人應該有不同的側重,對教案的檢查,也應該針對各位教師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這樣一來,就給教學管理者(包括學校教務處,市縣教研室),提出一個怎樣根據教師的不同實際,制訂不同備課方案。

個人認為:

(1)上崗3-5年、對教材教過1-2輪的新教師,必須按照要求,完成規定項目內容。

(2)對教過兩輪以上的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對象的變化,學科標準(課程標準)的變化,有針對性地寫出新教案。即所謂:在備學情以及學科前瞻性和探究性方面有所創新。

(3)對一些省區教學能手、省特級教師,則在第二條的基礎上,要求教案在示範性方面有所作為。

總之,我的觀點是,不管新老教師,課還是應該備的,不過應該根據各個教師的不同情況,在詳略方面有所側重。儘管教材變化不大,特別是理科教材。但是,每位老師的教學對象,卻時刻都在變化著,而且,一位優秀的教師,也應該按照本學科前沿知識,對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有所調整。



李彬文


每課都要寫反思?誰定的?學校定的。學校為什麼這麼定?無非兩種原因:上面教育管理部門要求的,或者學校根據某個理論自定的。

這個課後反思有無必要?首先我想請各位思索:幹工作的僅僅是教師這一個行業嗎?(不是)別的行業人員不需要成長嗎?(不是)公務員、醫生、工人等是不是每做一件事要預先寫個過程,然後再寫個反思呢?(不是,至少不強制規定)

為什麼教師要天天反思課課反思?這除了教育管理人員通過行政干涉來顯示權力外沒有什麼可以解釋。反思,是有感而發,有感則寫,無感則不寫,可以書面寫,可以心中有,強行要求課課寫,教師有壓迫感,甚至有被奴役感,必然令人生厭,瞎編濫造者有之,照搬照抄者有之。這徒增教師負擔,君不見教師怨聲載道乎?

教學有方,亦教無定法。教學理論,全員掌握;教法,自主選擇,不必一統。特別是留痕類的任務,純粹多餘。我反思,但不必留痕(寫反思)。我改作業,但不必留痕(批改記錄)。……其他的不再多說。

其實,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在不斷地思考,除非睡眠狀態或植物人狀態,每做完一件事,包括每讀一篇文章,甚至每一次與人交談之後,都有或多或少的感想或反思,人就是在不斷反思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反思是生活常態,是自發的,有時也是自覺的。我們不能因為沒寫下來,就認定別人沒有反思。

說白了,統一要求寫課時反思,並不是什麼專業性要求,並不能體現什麼教學內行,它只是教師的額外負擔,具有壓迫性,缺少人性化和靈活性。它把教學行政化,它完全是為了迎合行政檢查的需要。

教育,有時真的有被外行人亂管的味道,教師同行們,您有沒有這種感覺呢?

傳播正能量,促進教學改革,減輕教師負擔。支持我觀點的請不要吝惜您的手指頭,感謝您的點贊或轉發,也恭請批評指正。



百姓茶館話人生


每天寫反思有點形勢主義,一段教學內容完成再寫更有整體性和針對性。我自己經常寫反思教學日誌,把自己的教學過程記錄下來並進行整理,包括板書,學生反饋問題,以及各個班教學過程中捕捉到的不同教學方式的調整。好處是下一輪教學我可能記不清楚一些問題難點和重點,這樣我看看教學日誌和反思就知道怎麼備課了。經過幾輪修改和積累,會更加得心應手,特別是像我們開設新課程,更需要寫教學反思。比如我們團隊開設了《影視與西方文化》,我已經教授了三遍,每遍都有不同收穫,反思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自己教學對象和教學素材,更好地整合各種資源。特別是有新團隊成員加入,我把自己的教學流程和反思交給他們,他們根據我的記錄,可以馬上上手,有利於團隊建設。


貓咪英語課堂


這種做法和要求實在是有一些教條和刻板。

教師工作量之所以繁重,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樣一些華而不實刻板教條的虛工作,佔了老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一些學校之所以要求老師這樣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上級部門檢查時,有這樣的硬性指標和要求。

二是教學反思是教師教案的一個環節,如果沒有教學反思,則這一節教案就不完整。

三是一些學校領導教條的套用“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這一理念,認為讓教師每節課後都寫一篇反思,有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寫教學反思是對的沒有錯,寫教學反思是很好的促進和提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學校讓教師寫教學反思並沒有錯。

錯就錯在了,把教學反思狹義化的理解;

錯就錯在了,讓教師每一節課後都寫一篇教學反思。

所謂的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是一個系統深入的過程,並不是一節課一節課碎片化的反思。

反思的過程,一般通過教育案例分析、教育敘事、課題研究、論文撰寫等方式來提高反思的深度和廣度。這樣,不但能夠解決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更能夠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成長和發展。

而每一節課要求老師寫一篇教學反思顯然是太過教條,不遵循教育教學客觀規律的。這樣導致的結果是,老師只能疲於應付的去完成任務,根本就談不上教學反思的質量。

這樣的教學反思,只是充了一個數量而已,大多數是大話空話和套話,根本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教學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教學的完善和進一步的提高,也同樣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教師在執教的過程中,不斷的修正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方案和教學理念,

這本身就是一種反思校正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更多的是需要教師自覺自主的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教學觀念及其教學方式,並不一定每一節課都要寫出來一個什麼所謂的反思。

作為學校管理者,在引領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進程中,更多的是要激發教師內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如果教師的自覺性,主動性能夠被激發出來,他願意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不斷的修正和矯正,這本身就是一種反思和成長。並不一定教條的要求教師每節課後都寫出一篇反思來,這樣的確有一些勞財傷命,也不一定能收到想要的效果。



要求教師寫教學反思沒有錯,但是要求每一節課後都寫一篇教學反思,的確有些刻板教條了。


教育探微


學校領導檢查老師的課後反思內容,看上去是形式主義,實際上是督促老師要養成課後反思的習慣。即使學校不檢查教師備課本,老師也應當有教學反思內容,學校的這種做法應值得稱讚。


我是一線老師,以前寫教案時也不會寫教學反思內容。每堂課結束後,我都會對上課情況進行總結,分析這堂課的重難點是否突出,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講清楚,學生學習效率怎麼樣,哪些問題還有待老師進一步突破等。我會把這些問題批註在教材的旁邊。在下次講課時,會花五分鐘左右時間集中解決這些問題,幫助學生回顧總結上一節課的重難點知識內容。

長此以往,形成了習慣,平時我的家庭作業很少,就是完成書後的課後練習。我所任教的班級考試成績在片區都是數一數二的,連續五年都被評為優秀教師。我認為是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幫助學生讀懂了教材,突破了重難點,把握住了考點。


有一部分老師也在上課後進行了教學反思,但沒有把反思內容記錄在備課本或者書上,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過了幾天,記在頭腦中的教學反思又遺忘得差不多了,這樣不利於教育教學。


Lance課堂


我認為,這種要求並非是多餘的。一節課按自己的教學設計寫成了教案,並且按教學方案上完了課,有些人便以為完成了教學任務,以為可以萬事大吉了。這樣的教師一輩子也不會有什麼成就,教學能力也不可能有所提高,他的教學成績也不可能超越他人。

本來任何人的教學設計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尤其老師是面對的活生生的學生,面對的是不斷變化著的教學情境。一堂課上下來必定是有得有失。老師應該通過對這節課教學實踐的驗證,進行回顧與反思,找到自已行之有效的最感得意的方法技巧,也應該找到自已的不足之處,並且總結出改進或彌補不足之處的方法。這樣,就會使自已的教學能力登上一個新的臺階。

現在有個別不求進取的人連教案都不想寫,更別提什麼“反思”了。但是,我還是要實話實說,寫教後“反思”是老師提高教學能力的必要環節。有人強調教學工作忙,沒有時間寫,你教學工作忙不忙是另外的事,你願不願意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率是你自已的事!


傅天信老師


這東西我經歷過類似情況,就是實習時的工作日報。

你說我一個實習生,有啥可以寫的?每天能幹的有啥?每天晚上回來為了這300字抓耳撓腮的編。

教學反思也是一樣的,每一節課寫一篇?要知道對於一個教師來說,每堂課可能真的是平平淡淡的教學,又不能最後寫個“正常教學”就結束,非要寫的話,九成以上是編的,浪費時間浪費心思,還不如讓教師好好趁著下課喝杯茶休息休息,準備下一堂課。

如果一定要寫的話,一週一篇我個人認為是最合理的量,教了一週,大大小小總歸有點事情,總會有一點感悟,記下來也不是一件壞事,對以後的教學是有利的


用戶153297980648


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因為我是初中生物老師,每天按照學校的要求寫教案備課,而且還寫反思!

我教初中生物十多年了,對教材很熟!說句實話,七年級和八年級的四本生物課本的內容就會背了,課備與不備都沒有關係,以前學校的教務主任就是這樣說的:像你這樣的老師,課備與不備都沒有關係,但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你大概備下,寫教案只寫大概要點就行!我就照這樣做了,而且最後所教班級的成績也不差!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又和協了領導與老師的關係,豈不美哉!?

後來,又換了一個教務處主任,這個刁蠻的很,要求不管什麼情況,所有的老師必須認真備課,仔細寫教案,而且還要求一般內容用藍筆寫,重點內容用紅筆寫,最後還要課後反思,每一課都要寫!教案要預寫三課!並且要書寫工整,注意書寫的字距與行距!每週撿查,評比優秀教教案,大肆表彰!這些要求是正確的!但一些老教師背地裡卻這樣評價: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大家對這件事有著不同的看法,對於剛走上講臺的年青老師,備課仔細,多教研,多討論,多合作!對於老教師就不必那麼死板要求,因為他們的業務精湛,教材就熟悉!

現在有人既然把這個問題,拉到頭條
,就請大家各抒已見,交流思想,力求達成共識。

這是我的看法,請批評指正!原本創作,碼字辛苦,如果喜歡,請關注轉發點贊評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