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乡镇教师周末无社交、无外出宅在家里,而上班时间却早出晚归,对于这种状态你怎么看?

莫非是老师


现在,几乎所有的乡镇一线在职教师的生活现状,都是这样的:周末无社交,无外出宅在家里,而上班时间却早出晚归。

为什么绝大多数乡镇一线教师周末无社交,无外出宅在家里?

一、因为穷

拿小徐老师所在地来说,2000年以后,我校折了老校舍,新建了教学楼,而有了新教学楼,却没有了教师的宿舍楼,于是逼得老师们纷纷跟亲戚朋友们借钱买房,而我校的部分老教师们却纷纷回到了村里的老房子里住。

问他们,人家都纷纷往城里奔,你们怎么又混回去了?他们当时意味深长的说:“没钱,在哪里混都一样!”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我们这群在城里买房的老师早已醒悟那句话“没钱,在哪里混都一样”的深意。城里的楼房虽然在涨价,但老师们仅有的这套房是不会卖,使用价值和村里的房子一样。因为没钱,在城时有房的老师过得日子还不如在村里住的老师滋润,起码在村里住的老师们房前屋后还能种点蔬菜,而城里有房的老师,即使吃个菜叶也得掏钱去买,而唯一省钱的方法,就是周末宅在家里,哪也不去。

二、因为地位低

现在的教师见人要“矮三分”,虽然老师们觉得自己一片冰心,奈何人们觉得现在的老师师德堪忧,久而久之,为了保持自己的那点尊严,老师们只得远离热闹的人群。

三、因为老师单一的生活圈子,和繁华的世界没有交集。

学校是最封闭的地方,我们教给孩子的要么是知识,要么是诗与远方,最不曾涉及的如何融入世俗,再加上在学校工作繁重,生活单纯,很少与社会人打交道,久而久之,无法融入到繁华的人群中去应酬,也不习惯和世人应酬。

四、因为疲惫

很多人认为老师们的工作很清闲,但只有老师们知道这种操心受累的活不好干,拿小徐老师来说,每天上完班回到家,我很少说话,因为在学校一天已经跟学校说够了。同样周末就会静静地享受会无琐事,杂事,乱七八糟处理学生问题的事的烦忧,对老师而言,清静会就是幸福,又怎么会出去应酬呢?

而老师们上班时间早出晚归,更是工作的常态。拿我们寄宿中学而言,每天有早自习的老师要6点到校,没有早自习的老师7点10分到校,晚上最早下晚自习的老师可以19点下班,而上最晚一节晚自习的老师要21点下班。除了节假日,每天如此。

也许,大家认为老师们应该过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生活,这样封闭而沉闷的生活状态不利于生发出教育的活力,小徐老师也不知道,为什么久而久之,曾经年轻时的热血沸腾,热情似火,一天到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变成这般模样,大家还有什么高见,欢迎留言补充。


指尖教育帝国


我来说说我形成这种生活状态的进化过程,表面看我们不能融入社会,实际上我们在促进社会发展,因为我们始终坚信世界是美好的。

几年前我去街上买菜,看好一个西瓜,也没问价,摊主称过以后说11块8,我回个价11块5吧,好找零,摊主说那不行,我还不挣你三毛钱呢!那天我也不知道我哪根经搭错线了,就较真了,问了斤重和价格,回到家就较秤,结果发现少一斤多!当时我就回到街上找摊主,让她重新给我称称到底多重?结果她再称时比刚才还重,怎么可能?这时她老公过来了,把秤重新调整一下再称,才10块6。也就那时我才知道秤上是有猫腻的。摊主当时极其地轻蔑送我一句话“怪不得人家说老师呢!”我回怼:“老师怎么了,老师凭本事吃饭,老师的钱也不是坑蒙拐骗、短斤缺两挣来的!”打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去她家买过菜,这种奸商我不惯着!

再有一次我在街上买土豆,因为刚上市的新鲜土豆比较贵,第一家要5块一斤,想着货比三家,我就没买,到下一家一样的货是3块5,我很兴奋,庆幸自己刚才幸亏没买,买了10块钱的土豆🥔高高兴兴回家了。一到家发现我爸也买了同样的土豆,想着刚才自己买到便宜的土豆,就想显摆一下,问我爸:“爸,你买土豆多钱一斤啊?”“一块!”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我的心呀———拔凉拔凉的!

从此我不管买什么东西一律上超市,最起码超市不会短斤少两,不会一样客两样待,全部明码标价。一个星期去一趟超市,全采购齐了。

现在更好了,网购———大至家电,小至针头线脑,网上啥都有,并且质量还有保证!随便挑随便选!

这样我周末就不需要出门了,在家看看书,陪陪家人,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时间允许的话,选个短程旅游,寒暑假根据需要选择长途旅行,就是这样的生活状态,因为喜欢,所以一直这样过着,感觉很惬意!

我相信未来社会的发展会越来越具有公信力的!像我们这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的人会更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平衡一样


这些话就是上坟烧报纸。农村教师如果两口子都有工作,那是令左邻右舍羡慕的。在乡镇绝对是中高收入阶层,想去娱乐有什么,无非是打麻将喝酒。这两项不爱好自然无事可做。当年我在镇上住,我的邻居至少有四位初中老师,他们每个人都是我的麻友,有时候还叫来学校其他老师一起玩,听愉快的,你们在这里叫喊,原因就是想要涨工资,其实就这么简单,也别把诉求上升到中国教育的高度。教师是一个职业,和从事其他行业的目的是一样的,为了生活,看不出哪里应该高人一等,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在这个行里就得遵守。教师也没有特权,刘少奇说过做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教师怎么了,成为祖宗了?要全国人民供着?


小眼观世界00


我觉着这不只是乡镇教师的生活状态吧,多数老师应该都是这种生活状态,这也没有什么不正常的。我以我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吧。

一、老师为什么周末无社会交往?

老师,真的不太会和别人交往,长期和学生打交道,和同事打交道,变得只会说工作,只会说教学,每一次我们同事一起聚会,都会约定不谈工作,结果没说几句,就都回到工作上了。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你会发现,他们交谈的话题,你真的都不知道。

1、老师的工作性质,让老师变得不会和人交往。

老师,交际圈子实际上很小,而且是非常小,平时在学校里,也就是和学生、同事交往,有时候会接触一些家长,生活圈子不仅小而且比较单纯,长此以往,老师变得不太会和别人交往,我已经在不同的场合听到有人对老师的评价:当老师的,都挺可爱的啊!其实,言外之意,老师都很单纯,甚至是死板,不太会和别人交往,不太圆滑。

2、老师的工作性质,慢慢地让老师变得没有了朋友。朋友,是需要联络的,是需要沟通的,而当了老师,尤其是我们这样的高中老师,一周有三四天全部在学校,晚上下班就得10点,回到家11点了,你上哪了交朋友?朋友给你打电话,一块吃个饭,你说没有时间,几次之后,就没有人愿意叫你了,你说是吧?

所以,老师的工作性质,导致了老师没有时间去搞社会交往,慢慢变得不会交往了。

二、老师周末为何愿意宅在家里?

既然没有多少社会交往,老师当然就愿意宅在家里了,当然这并不是唯一因素,初次之外,还有三点:

1、老师真的很累:平时早出晚归,造成了身体上的疲惫;和学生打交道、承担各种教育和教学任务,造成了心理上的疲惫,所以,老师的周末不愿意参加任何活动,就想休息。

2、老师真的很顾家:平时早出晚归,没有时间给家里做个饭,没有时间陪孩子,到了周末,这是一个很好的弥补机会,所以老师也不愿意外出。

3、老师真的没有钱:出去吧,就得花钱是吧,老师囊中羞涩啊,还是在家里好。

所以,老师周末宅在家里,这是一种生活状态,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说是吧?作为老师,你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吗?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作为一名曾经的乡村教师,现在的城区教师。我也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为什么相当于教师这么无社交无外出,基本上在在家里熬,上班时间却是早出晚归。


我们从以下2点来看。

一,周末为何没社交

因为教师面对的,主要的就是学校和学生,而正常的生活中,同事就是老师,那么大家在周末的时候呀,也都回到各自的家庭,或者回到县城,这样的话交流也就更少了。好不容易休息肯定回归家庭嘛。

二,上班早出晚归

我的以前在乡镇,现在在城区,那么我现在依旧是班主任。作为班主任,那我们可以说是学校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的一批,基本上每天早上是6:10到学校,晚上11点左右回家,每周的半天休息时间,那么也就是我的睡觉时间。对我来说就是补充睡眠,这样的话这个周末休半天休息时间那么也就是基本上不可能出去玩的,何谈社交呢?

各位,你们的周末是怎么度过的呢?


一线教师观教育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谈谈自己的生活日常吧,我是一名乡村老师,而且是一名乡村寄宿制学校的老师,每周周五下午放假回城里,和家人团聚,一天之中如果没事的话,基本都会宅在家里陪陪媳妇和老人,下午晚饭以后会外出公园散散步。偶尔也会和朋友一起去钓钓鱼,或者与同学、朋友小聚一下!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宅在家里休息。


每周的周日下午又回到学校工作,平时工作时非常辛苦。虽然住在学校里,但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很少有时间回到宿舍,有课的时候上课,没课的时候老师们都在办公室坐班,备课、批改作业。下午放学晚饭后,没有自习的时候会到学校操场散散步,放松下身心。当然,有空的时候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答几题悟空问答。

我相信,像我这样的乡村老师有很多,很多都是周末夫妻和周末父母,但为了生活没得选择。在周末的时候尽量的在家陪陪自己的媳妇、老人和孩子,尽量的尽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山村老师看教育


你说的一名乡镇老师,周末无社交,无外出,宅在家,上班时间去早出晚归。

我觉得你说的是乡镇老师吗?

你们老师下午四点就下班了,怎么叫晚归?

我们都是半夜凌晨三点,那才叫晚归

早出晚归的是所有的上班族。

你说的好像是我们所有的上班族,我们所有的上班族都是早出晚归,然后周末在家躺在床上,不是在玩手机,就是在玩手机的路上。

首先上班早出晚归也是我们不情愿的事儿,像我的工作不但是早出晚归,连个节假日也没有,晚上天天加班到凌晨三点。

这不是什么996工作体制,而是8/3/7,就是每天早上八点上班,晚上半夜三点下班,每天工作七天。

你说我周末有时候能休息个半天,我赶紧休息,哪有时间出去社交。

当然有时候工作不忙的时候,周末能不能出去社交?

说实话,一个普通的理工科学生,好像也没有什么社交,也不会参加什么舞会,音乐会。以前社交的时候,也就是周末出去超市买点吃的喝的。

现在有了互联网,淘宝什么东西更不用出去了,在家里可以搞定一切。所以社交也就变成了网络社交,微信聊天,抖音看美女,都是互联网社交。

现在我的社交

以前刚毕业的时候,平常周末的没事干就一片茫然,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有朋友玩。唯一可以玩的就是抱着电脑打游戏,或者去网吧打游戏。

现在为人父母,周末的社交都是围着小孩转,周末带小孩儿去游乐场和小朋友玩,然后带小孩儿参加各类的绘画班,音乐班,美术班,补习班儿等等等。你说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社交?在周末能懒洋洋的多睡一个小时的觉,都是一种奢望。

结果很多我们男同事到了三四十了还没找着对象。都是名牌大学毕业,长得又帅,但是不会社交,在工科院校学习的时候不会社交,工作时候也不会,见了美女腿都哆嗦。。。


现在天天看抖音美女,要求更高了,更找不着对象了。。

中学里面女老师有很多老师至少找对象还是没有任何压力的。。。

社交是一个上层社会的专用词,对于一般百姓来说,那不叫社交,那叫礼尚往来,人情世故。

如果你有社交,我请问一下,你们女士有没有晚礼服,男士有没有超过5万块钱的西装,超过3000块钱的皮鞋。超过2000块钱的领带,超过1000块钱的衬衣。

假如都没有就别说自己去社交了。。。穷人无社交,只有为了生活而奔波的心酸。。。

难道我穿着几十块钱的衣服,二三百的皮鞋去社交么?

普通老百姓周末能够走亲访友,吃个饭,聊个天儿,去商场里转一转,这就是最大的社交了。

谢谢大家。我就说这么多。

既然大家看到这里了,就留个言,点个赞呗。


高校专业那些事


【一尘不染铸师魂】这样的老师我在辽宁省北镇市一个偏僻的乡村学校也见过,他师范学校毕业后扎根农村几十年初心不变,把爱和知识献给乡村的孩子。他的家在大山根底下,每天早出晚归到学校,有一阵子村小缺人手,中午学生就餐都是他亲自做的。一次,因他教学质量好,镇里学校要调他去。他急的背着土特产去找校长,千万不要让他离开村小。不少人都是想方设法离开大山里的村小,可他为了不离开急得去找校长。校长当然不能要他的东西,也满足了他的请求。之后城里的学校也要调他去的,他就是不动心。他的心装满了山里的孩子,他知道孩子需要他。

我在他所在的村小老师办公室看到墙上挂的横幅写到:一尘不染铸师魂。这也许就是这些乡村老师的追求,他们不为名不为利,默默坚守,把爱和青春都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山村也就有了希望。


茶润平常心


其实,这不是乡镇教师的状态,绝大部分教师的状态都是这样。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结交的圈子,除了同事就是学生,和家长之间是很难成为朋友的。当学生还在你手上时,大部分家长都会和你联系的,态度相对也很殷勤,一旦学生毕业,不再是你的学生了,大部分家长和老师之间也就瞬间断了联系,这个是很现实的,也很自然的规律,不必要诧异。

这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我小学的时候,老师喜欢家访,我妈妈总是把家里最好的鸡蛋腊肉类的东西拿出来招待,那时候家里太穷,我和哥哥们都吃不到。我大学毕业时,有几次小学老师从我家路过,我妈妈还是和以前一样,很殷勤的招呼着我的老师。如今是经济社会了,金钱社会,在家长眼里,老师就是服务者,和其他客户一样,需要你的时候,自然会结交,和做生意一样的,一旦没有生意往来了,大家也就缘分尽了,很正常的情况。

所以,对于老师而言,是没有多少应酬的。另外,平时工作太辛苦,睡眠尤其不足,一到周末,最大的愿望就是睡个好觉。一些寄宿学校的老师,早上要早起管理学生锻炼,晚上还得看学生自习和睡觉,所以基本都是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并且很多中学周末也不完整,周五晚上周六上午学校都是要补课的。累,对很多老师来说是常态!当然,经济上也是一个原因。广东的工资相对很多省份还算高的,但我们轻易都不不敢乱花钱,更何况那些偏远的农村。

以上原因,周末的时候呆在家里休息一下,为了下一个星期的奋斗做好身心的准备都是必要的。每个工作着的人都不容易,各行有各行的难处,过好自己的日子,身心健康就好了,不必在意他人怎么看!


施南教育


我高中,早上5:55起床。6:10_6:30晨读。然后早饭,6:50-7:00进教室,最迟7:00早读。要是有出操,7:30还得跟出操。我的课不是主课,还算好,一周4个班10节。但是班主任杂事多啊。晚上22:10去查寝,回来22:30,随便折腾一下23:00才睡。累啊。而且这些学生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差,学习主动性差。你不盯着他就不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