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红的机枪枪管能不能用水快速降温呢?为什么?

伏波定远


能,最早的机枪就是水冷式机枪。


迷彩虎军事


还记得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豆饼给迷龙当枪架的时候吗?那时候迷龙光顾着打枪,没有意识到豆饼的五脏六腑已经被强大的后坐力震破,双手也因为抱着枪管子而被烫伤,最后意识模糊的豆饼眼神呆滞的走向悬崖,消失在了奔腾的大河之中。



即便枪管子没红,枪管子也是很热的,摸一下得掉层皮,一般枪管会在高速不间断的情况下才会烧红枪管,如果把他扔在水里,就和铁匠铺打铁一样了,但是这个铁和枪用的铁肯定是不一样的,枪管一般是硬度比较好的合金,并且经过深锻,淬火,回火等工序,比铁匠铺的铁不知道稳定了多少倍。



有时候枪管太热,你撒泡尿就可以了,家里老人打过仗的,或者当过兵的,都知道,枪管根本没有那么脆弱,哪能热的发红了浇点水就报废炸膛了,看过几个答主,不知道怎么回事基本都是说不行,其实很多二战著名的枪械,都是千锤百炼,经过无数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无论是浸水,高温,泥塘,冰雪,都经过多次实验才批量生产,所以没那么随脆弱。


风云一点通


美军“勃朗宁”M1917重机枪(可以看做美国版的“马克沁”)机枪枪管的外面包裹一个水箱,水箱下面有一根胶管插进外水箱里,机枪射击的时候包裹水箱里的水强行给枪管降温,当一个弹带250发(马克沁333发)打完之后包裹水箱里面的水沸腾蒸发,蒸汽经胶管进入外水箱冷凝后又形成水,再注入包裹水箱……这样的反复给枪管降温。

自动武器诞生以来,枪管降温就是一个大问题!在没有强制冷却的条件下枪管打不到100发就开始出现红热状态(连续急促射) 其原因:一是子弹发射药所产生的高温推进气体;二是弹头与枪管里面的膛线高速旋转摩擦所产生的摩擦热。这两种形式的热量会很快的使枪管产生高温,虽然枪管都是采用高强度钢制造,但是也架不住这样的恶劣状态, 所以从马克沁开始就要强行的给枪管降温,但是包裹式水箱很笨重,战士背负枪身就已经气喘吁吁了,并且在冬季寒冷气温下作战出现水箱里的水冻结这样的现象,还有就是在温暖气候也会因为有水的原因使得枪管氧化加速……由于笨重机动性太差!加上各种的毛病,世界各国摒弃的水冷机枪,采用风冷形式给枪管降温,但由于空气的密度大大小于水,冷却枪管的速度很慢,这就迫使机枪射手尽可能的使用3~5发/一次的短点射和5~8发的长点射对目标进行火力压制,而不是像影视剧里面那样扣动扳机就不撒手……。


那么,连续不间断射击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图片上是美军枪械设计人员对M249轻机枪连续700发测试的情景,当连续射击100发的时候枪管的温度在800°以上,枪管局部出现了暗红色,当发射到200发的时候就出现了图片上的样子。
当子弹打到350发的时候枪管已经开始融化了,这个时候的温度在1800°左右。

所以 ,自动武器是不允许连续扣住扳机不放的!那么既然是这样可不可以往红热状态下的枪管上浇水强制降温呢?

这也是绝对不能做的行为!枪管的加工通常都是炼钢→铸锭→锻造成枪管初坯→热处理→精整→穿孔,冷锻造膛线,这样一个基本制造流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热处理工序,这个工序就是将枪管坯加热到一定的温度(1100°以上)使钢的铁分子达到最佳颗粒度大小和分子链达到最佳长短(颗粒度大小和分子链长短决定枪管钢的强度)迅速的将枪管坯从均热炉内取出投入到油池当中进行“淬火”处理,使铁分子大小和分子链长短定格!然后再将“淬火”后枪管坯捞出进行二次加温的“回火”处理,达到需要的温度后进行回火缓冷,这样就得到了一个质量合格的枪管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处理。

那么为何枪管红热不能拿水浇?原因是枪管因为发射子弹过于密集会迅速升温,当处在红热状态时已经超过了1000度左右,这个时候使用水强行冷却将会使枪管冷却不均匀,在急冷的状态下钢铁收缩不均匀形成局部拉扯,使得枪管形状严重变形,甚至会“炸管”!而且水不如油柔和会严重破坏铁分子的大小和分子链的长短,正常热处理工序很少使用水做“淬火”使用。所以,在枪管出现红热状态的时候绝对不能使用水进行冷却,这样会使枪报废的,这样的做法与早期的马克沁水冷是两回事儿,马克沁是一开始就对枪管进行冷却,因为有水使枪管射击温度保持在100°,超过了形成蒸汽然后冷凝又重新形成水再次冷却枪管,这样枪管不可能出现红热状态。


那么,枪管摒弃包裹水箱后会,连续射击出现红热状态,要想不这样还不能浇水,只得是降低射速……如果遇到敌人以“营连级”密集冲锋咋办,阵地不就失守了?

人是高级智慧生命,这样的小事儿咋能难倒万物之灵?换枪管吗!图片上德军MG–36通用机枪和它的次型MG–42,有“希特勒电锯”之称!就是形容它的高射速,在1200发/分钟的高射速下发射一个弹箱就要换一根枪管,由于枪管与机匣部分采用“卡箍”连接,打完一箱子弹后扳动卡箍使枪管与机匣分离,将枪管从外护套里倒出来就行了,再装上一个备用枪管(通常有两根以上的备用枪管)扣上卡箍连接机匣就能再次发射了……这种办法设计非常科学,甚至现在的自动武器都有借鉴。

通过上面的表述,就会明白枪管红热状态下是不能使用水强行冷却的,并且部队的规定是不得连续发射,这样既可以不让枪管升温过高还能节省弹药……而“影视剧”里面的行为是违反军规的!撒尿或者浇水更是属于破坏武器的行为,要上军事法庭!


皇家橡树1972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打红的枪管是不能随便浸入水中或者洒水的。

这种操作,其实叫做淬火。

淬火是在制造期间的工序,可增强钢与铸铁的强度和硬度。

但急速冷却的速率也会影响钢铁表面硬度和心部硬度。淬火后钢铁会变脆,必须行回火处理,目的是降低物质的脆度。回火一般是重新加热到三四百摄氏度后缓慢冷却,降低硬度而使韧性提升。

战斗中,显然无法进行回火处理,那么最直接的就是枪管出现问题。

通俗来说,就是枪管变脆了,容易出现损坏、裂纹甚至变形。

这会严重影响枪支的性能,导致枪支报废,甚至会出现炸膛这种严重事故。

实战中,枪械基本就是分为水冷和气冷。

水冷大家都知道,直接用冷却水进行冷却。一般来说,机枪连续发射至少几百发、上签发,水冷系统才会沸腾,需要更换冷却水。

所以,水冷枪械的冷却问题不大。

至于气冷。今天机枪都可以更换枪管,这个问题也不大。

至于普通的自动步枪,对不起,激战中你根本没有机会将枪管打红。

除非你是在二线漫无目的的胡乱扫射,自娱自乐。

如果在一线你能将枪管打红,只要敌人不是太草包,你早就被打成筛子了。


萨沙


打红的枪管用水降温是很正常的操作,为什么不能呢?而且现代工艺制造出来的枪管本身质量很可靠耐用,用水降温完全没毛病。要知道早期的重机枪就是采用水冷降温方式。比如著名的维克斯机枪就是典型的水冷式。

维克斯机枪的枪管外面套有一个表面坑面的粗大金属圆筒,这是该枪重要的冷却系统之一。由于此枪是用水冷为枪管降温,设计上就必须有足够位置用来存水。水冷式设计可追溯到维克斯机枪的前身 - 马克泌机枪(Maxim Gun)。不过现代的大部份机枪都采用风冷式冷却方式,或者多备几根枪管,以便发射过多子弹枪管过热时立即更换来保持原来的持续射速。

至于,为什么用水冷,很简单了火怕水这是原理嘛;自然用水降温就是很正常的情况。

不过水冷式机枪或者用水来为枪管降温,对水源的要求就比较高。早期水冷式机枪的阵地要求必须靠近水源,这样方便取水。枪管外面的金属筒能一次装入近10斤重的水,没有足够的水源很难让其保持长时间持续的火力输出。所以,机动性比较差。而后来的机枪大多采用风冷式降温或是多备枪管,就不用依赖水源地了,毕竟战场上不可能到处都有水源。


陶德中士


先来个打红的加特林镇下楼:

当枪管被打红后,其实严格意义上说枪管就已经报废了。

理由很简单,枪管在红热状态下已经“退火”了,在子弹告诉划过膛线的时候会对膛线构成极其严重的损害——膛线严重变形。这基本上是一种完全无法修复的问题了。

先说一下退火温度吧。

一般的枪管是锰钢作为主要材料制成的,锰钢的退火温度大约是在620度-700度之间。当一根枪管被打得出现红热状态的时候。

这根枪管的就已经超过了600度,如果继续开抢,枪管还会继续被加热到橙红色状态,这时枪管的温度就已经超过800度了。

这样的温度就已经远远超过锰钢的退火温度,随着每一颗子弹的射出枪管的膛线就会被子弹严重的不可恢复的削去。

所以即便冷却枪管,那么枪管也已经造就报废了。

其次,即便是没有红热状态下的枪管其实也很难用水直接快速降温的。这里就就有得说热胀冷缩的问题了。

图中这个枪管可以发现明显的向下垂了。这是一根射击到红热状态的枪管,在拆除护木后自然冷却的效果。如果用水急冷的话,枪管会由于短时间内的受热不均匀导致更大程度的变形。

最后咱们得说下水冷式机枪。

从水冷式机枪的结构图上看吧:大部分的水冷式机枪本身枪管就是安装在水罐内部的。这时水罐内的水即便被枪管升温也会保持在100度以内的范围内。这样还远远达不到使枪管退火的温度。这是一个“事前预防”的方法,并不是“事后补救”。所以才能用水冷却枪管,否则打红后的水冷式机枪其实也就没有再灌水冷却的价值了。


军武数据库


把打红的机枪枪管直接用水降温?你是想给枪管像龙泉宝剑那样来淬个火么?比如下图,这样一来枪管基本上就算是废了!

所以是不能这样做的,因为枪管在使用之前就已经经过锻造加工和热处理了,其中热处理就包括淬火这一阶段,通过这些手段处理的枪管在强度上和钢材分子稳定性上已经达到了一个最佳的程度

而枪管在打红的情况下,温度可以达到1000摄氏度以上,相当于重新在锻炉里面加热了,如果此时直接用冷水对枪管进行强制快速地降温,起到的作用就相当于重新“淬火”,会改变枪管的分子结构,以至于导致枪管强度也会出现变化,再加上水流不能均匀的覆盖枪管表面,不能对打红的枪管起到均匀的散热作用的,那么枪管就很有可能由于钢材遇冷收缩不均匀而出现扭曲、变型的情况,这样一来,枪管就直接报废了!

至于大家耳熟能详的“水冷派”的典型代表——马克沁机枪,虽然也是用水给枪管降温,但是其降温方式却不是像题目中说的样简单粗暴,而是在枪管外面有一个水套,

枪管是直接包裹在水套里面的,当枪管的温度升高的时候,热量会传导给水套里的冷水,冷水吸热沸腾以后产生的水蒸气会经过外水箱的冷凝再重新注入水套里面,从而起到循环、连续降温的过程,这种对枪管的降温手段是均匀和缓慢的,而且由于有水套的包裹,枪管的温度其实不会升到上千摄氏度,因为枪管和冷水之间会达到一个热平衡的状态(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系统之间温度是相等),就跟我们平时在家烧开水的原理类似,水壶不会被烧穿利用的就是热平衡原理!

因此,用冷水给打红的枪管降温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方法,像题目中说到的直接用冷水去浇打红的枪管,这不是降温,这是淬火,是会导致枪管报废的,电视上那些机枪打红了直接用水降温的就是为了观影效果,也就是骗人的,其实在现代战争中,由于侦测技术和单兵重火力的发展,已经不需要持续火力输出的各种机枪了,比如95班机,连枪管都不用换,就是因为已经不需要长时间连续射击了,而且现在还有各种单兵导弹,所谓的机枪阵地没打几枪就能给你端掉,实在不行,陆航这样的空中火力分分钟能教那些机枪手做人,因此,长时间、高射速的机枪其实在现代战场上作用不大,除了已经有更可靠的重火力替代,其生存性也实在堪忧!


哨兵ZH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电视机前看看影视剧了,而很多战争影视剧之中都有士兵在枪管因为长时间射击导致过热后,直接用尿进行降温的行为,那么这种行为究竟靠谱不靠谱呢?专家表示,可以这么做,但是后遗症不小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点,能使枪管长时间射击并且过热的几乎只有速射武器,其中以机枪 突击步枪和冲锋枪为主,而冲锋枪呢,因为长时间射击导致过热的情况其实不是很常见,因为冲锋枪本身就是近距离的速射武器,那么高频率的射击几乎还真的遇不上几次这种情况,同时也因为冲锋枪大多采用手枪弹药,以轻便为主,枪管同样也是如此,而在高温的情况下直接接触液体的话,或许会直接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而如果是突击步枪的话,即使因为发射常规小口径步枪弹所导致其枪管比起冲锋枪好一些,但是这也无法使得其进行长时间射击,常规的步枪枪管在禁受不间断的350-400发射击后,就会发生毁坏,而浇上“水”后,即使可以继续射击,但是精度肯定会受到极大影响

最后就是机枪,机枪过热的情况其实还是比较常见的吧,但是因为本身是作为压制武器而出现,所以机枪对于散热方面做的较好,而如果说直接灌尿降温也行,因为大多机枪本身就考虑过在高强度作战下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过因为本身枪管内膛线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所以在情况允许的时候还是换枪管吧。


所以说这就是用尿降温靠谱与不靠谱之处


利刃巨透社


枪管的材质一般是416不锈钢,40Cr等合金钢材。

416不锈钢为高温不锈钢,温度在600度以内在高温强度在各类不锈钢中最高,蠕变强度也最高。而钢材烧红对应的温度如下:

暗红520——580℃

樱红色 750——780 ℃

淡红色 800——830 ℃

在低于600度时,即暗红时,无需要特别降温直接风冷就可以了。

在高于600度时,如果在使用中烧红用水进行冷却,容易出现变形和开裂影响枪管的性能。此类钢材一般热处理进行专业的油淬和退火。

真实对战时人员子弹的限制,步枪/手枪/追击枪很少达到这样的温度。主要是机枪,但是一般枪支都有标准零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直接换枪管吧。

PS:不要问这么热怎么换枪管……


情感的路上没有专家


就打红的机枪枪管能不能用水极速降温的问题,笔者的回答是有这样先例,甚至有战场上无水情况下,解手让机枪管降温的情况存在。

就机枪的定义来说,机枪(英文:Machine gun,machine意为机器,而gun意为枪,机枪之名由此而来)又称机关枪,是为了满足连续射击的稳定需要,通常备有两脚架及可安装在三脚架或固定枪座上,主要发射步枪弹或更大口径(12.7mm/14.5mm)的子弹,能快速连续射击,以扫射为主要攻击方式,透过绵密弹雨杀伤对方有生力量(步兵、骑兵)、无装甲车辆或轻装甲车辆以及飞机、船艇等技术兵器。

最早的机枪是1851年,由比利时工程师加特林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挺机枪,该枪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使用过。美国的加特林机枪则是大规模用于实战的机枪。我们在美国西部片中经常看到早期加特林机枪的身影,其即为手摇式外部驱动转动的六管机枪。

而世界上第一种不借助外力,靠子弹的发射药做动力完成自动动作的机枪由英籍美国人马克沁于1883年研发。这种机枪就被称为马克沁机枪。这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种内能源式重机枪。

而就轻机枪而言,丹麦炮兵上尉麦德森,在马克沁发明重机枪后不久,即开始研制轻机枪。在19世纪90年代,麦德森设计制造了一挺可以使用普通步枪子弹的机枪,定名为麦德森轻机枪。该机枪装有两脚架,可抵肩射击,全重不到10公斤。同时期,意大利人也研制出新款的轻机枪。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早期重机枪相比轻机枪的射速更快,每分钟的子弹发射数也相当高,所以一般采用水冷式,就这点来说,机枪最早就是用水来降温的,但之后出现了散热片式的气冷式机枪,所以水冷式机枪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在战争中,有时候因为机枪枪管连续使用时间过长,而使枪管受热变红,在无奈情况下,可以用水极速降温,,但一般情况下要等它自己慢慢冷却。总是用水浇的话时间长了枪管会变形,枪管的硬度会下降很快。就早期水冷机枪而言,其是一直处于冷却状态的,不是等枪管红了再冷却,理论上只要冷却液能跟上,枪管是不会过热的!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