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令狐沖是二五仔?

李淑洲


二五仔這個詞在香港電影很常見,說的是那種當叛徒的人,比如臥底啦,或者是背叛大哥另立山頭的的小弟等等。這樣的人一旦被發現,下場都會很慘。

令狐沖跟嶽不群是什麼關係呢,令狐沖作為華山派大弟子,從小在華山派長大,嶽不群夫婦對他視如己出,完全就當親兒子一般。除此之外,嶽不群還有一個女兒嶽靈珊,令狐沖對她十分喜歡,如果不出意外,將來令狐沖可以接管華山派,迎娶嶽靈珊,一家人其樂融融,也算是武林佳話。令狐沖這個人雖然有點浮華無行,骨子裡卻是重情重義,知恩圖報,他是絕對不會做二五仔,背叛嶽不群背叛華山派的。


然而,事情總不會那麼順心如意,從外部來說,嵩山派左冷禪野心勃勃,一直想著五嶽並派,他做總掌門,華山派有被吞併的危險。內部而言,華山派經歷氣劍鬥爭元氣大傷,嶽不群作為掌門人表面是個謙謙君子,實際城府很深,他不甘心屈居人下,也想獨霸武林。這樣的內外環境下,作為華山派的主要弟子,想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

後來發生了一系列事情,讓令狐沖跟嶽不群走向了對立面,但令狐沖從來沒有想過要害嶽不群,即便嶽不群數次要置他於死地,令狐沖仍然顧及師徒情分,從來沒有跟他翻臉,更沒有一次抱怨過嶽不群。相反,是嶽不群主動把令狐沖逐出師門,是他一次次迫害令狐沖。所以說什麼令狐沖二五仔的,都是無稽之談。

當然了,令狐沖個性灑脫不羈,他開始也有做的不妥的地方。令狐沖外出時候,跟青城派弟子多有衝撞,被嶽不群罰思過崖反省,正是在那裡,他學會了獨孤九劍,也跟田伯光這個採花大盜做了兄弟。田伯光除了好色之外,為人還是很仗義的,但是採花是江湖人士最不恥的行為,嶽不群知道令狐沖跟田伯光稱兄道弟,十分生氣,令令狐沖殺了田伯光,令狐沖卻沒有聽從,從這以後,嶽不群對令狐沖就有了看法。嶽不群生氣有兩點,一來華山派名門正派,門下弟子跟田伯光這種人做兄弟,是個恥辱,另一點就是令狐沖居然敢忤逆自己,這更讓嶽不群動氣。


這件事可大可小,嶽不群是一心謀求武林霸主的人,這事讓他生氣,但不至於讓他忌恨令狐沖。但是不久以後又發生一件事,讓嶽不群從此對令狐沖厭惡忌恨。原來嵩山左冷禪為了合併,故意找來當年華山劍宗高手來噁心嶽不群,令狐沖耍了一把掃帚,實際是把獨孤九劍蘊含在掃把裡,打敗劍宗高手成不憂。後來嶽不群為了躲避嵩山派加害,率弟子下山,路過一個寺廟時,有十五位蒙面高手來加害,嶽不群夫婦不是對手,其他弟子更不濟事,又是令狐沖獨孤九劍刺瞎了一干敵人眼睛。這本來是大好事,不料敵人臨走前卻說岳不群這掌門劍法還不如弟子,乾脆別幹了。這話可惹惱了嶽不群,一來嶽不群心胸狹窄,對個人名聲十分看重,他認為這是敵人對他極大的侮辱。另外一點,書中開頭就寫了嶽不群攜一干弟子到福建林家,就是為了謀求辟邪劍譜,而林家夫婦臨死前見得人就是令狐沖,現在令狐沖劍法大增,想想之前他對付成不憂的招式,是不是他私藏辟邪劍譜不告訴自己?想到這兩點,嶽不群氣的簡直要炸了,他本來城府很深,現在直接出言諷刺起令狐沖來,這隻有憤怒到極點才會有如此表現。

不過嶽不群畢竟是個老謀深算的傢伙,現在令狐沖劍法大增,如果他真的是偷練辟邪劍譜,那麼自己以後想練劍還是要落到令狐沖身上,所以發作一陣之後,他表面仍像沒事人一樣,背地卻找弟子監視令狐沖。

後來在林平之外公家經歷了劍譜琴譜的烏龍事件,再加上嶽不群暗中監視,沒有發現令狐沖有偷練辟邪劍譜的可能,這期間,令狐沖認識了日月神教聖姑任盈盈,並得到她的青睞。

那任盈盈是個厲害人物,原來日月神教用三尸腦神丹控制了一堆邪派高手,每年端午節必須吃解藥,不然就會慘死。而任盈盈就掌握這解藥,任盈盈雖說是日月神教中人,卻也有幾分善心,這些人來求她,她就會給解藥,因此邪派高手感恩戴德。現在聽說任盈盈有了情郎,而且這情郎身受重傷,便決定好好巴結一番,令狐沖一路走來,他們是又給藥又給錢,最後在五霸崗大鬧一場,極盡所能巴結令狐沖。對於令狐沖身邊的嶽不群,要麼視而不見,要麼看令狐沖面子假裝客氣幾句,這可把嶽不群給氣壞了。而且這些人這麼一鬧,江湖上都知道日月神教的邪派高手討好令狐沖,五嶽劍派一向跟日月神教勢不兩立,再想想令狐沖數次忤逆自己,讓自己丟臉,於是嶽不群便把令狐沖逐出師門。

表面上看,嶽不群逐出令狐沖,是因為令狐沖結交邪教,嶽不群這是正義之舉,但實際上嶽不群主要還是出於私心,因為江湖上已經有傳言,令狐沖劍法武功遠勝嶽不群,華山掌門應該是令狐沖的,這讓名利心很重的嶽不群極度不爽。如果令狐沖繼續在華山派,就算將來自己練成辟邪劍譜,也會影響自己將來稱霸江湖。至於什麼令狐沖結交邪佞,純屬託辭。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嶽不群以邪佞為名驅逐的令狐沖,人家少林方丈急著要把他收為自己親傳弟子,而恆山派掌門更是厲害,直接讓他接管恆山派。難道少林掌門、恆山掌門都是是非不分善惡不辨之輩?顯然不可能。



實際上,少林方丈恆山掌門都發現令狐沖雖說有點小毛病,但是本性善良,而且他劍法獨步武林,跟日月神教聖姑關係匪淺,這些條件都是大大有利於自己門派的。只有嶽不群,跟自己徒弟相處時間最久卻不瞭解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嫉妒他劍法比自己高明,這才將他驅逐。他們對令狐沖態度不同,實際上是因為少林方丈恆山掌門是光風霽月之輩,跟嶽不群這樣的偽君子識人用人態度大大不同。

嶽不群后來處處華山派興亡為藉口,實際上是一心想著自己出位。如果他真的以華山派為己任,看到徒弟劍法大增應該高興才對,他完全可以在幕後指揮令狐沖,抵禦嵩山派的合併。恰恰是因為他一心想自己出位,才竊取徒弟林平之的辟邪劍譜,把自己搞得不男不女,雖然實現五嶽掌門夢想,但很快就身敗名裂,灰飛煙滅,也是活該了。


一覽眾河小


二五仔這個詞在廣東話裡用得比較多,大概就是國叛徒,反骨,背叛,反水這麼個意思,一般是用來形容人品的問題吧。人活在世上正如古語所說:誰人人前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或多或少都會讓別人有些談資的。大致上可能有這幾點,一叛出師門,是為不忠 二,與養父母為敵,是為不孝 三,與田伯光約定後耍賴還反悔,是為不誠 四,嶽靈珊死後第二天與聖姑苟且,是為不恥。所以這樣一個亦正亦邪,有點小聰明與小滑頭的人,是不被傳統思想,或一部分人


所接納與欣賞的。總之,人無完人,不能盡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白鳶的天空


說令狐沖“二五仔”,應該是指令狐沖離開華山派說的。

在香港,人們習慣上將“二百五”稱為“二五仔”,那麼什麼是“二百五”呢。

唐朝的長安“市長”京兆尹權勢很大,出巡時有龐大的儀仗隊伍。在最前開路的小吏原為一員,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裡拿著一根長竿趕開路人。後來,喝道伍佰增為二員,但長安群眾並沒有以兩個伍佰稱他們,反而說他們是共稱伍佰,於是每人就被稱為二百五,又因為他們每人手中持一長竿,所以又稱他們為二稈子。

今天,二百五與二稈子都是莽撞、無禮、粗魯之人的代名詞, 說明了唐長安群眾對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

一說來源於戰國故事。蘇秦是戰國時的一個說客,他身佩六國相印,一時很是威風,但也結下了很多仇人。後來,他終於在齊國被人殺了,齊王很惱怒,要為蘇秦報仇。可一時拿不到兇手,於是,他想了一條計策,讓人把蘇泰的頭從屍體上割下來,懸掛在城門上,旁邊 貼著一道榜文說:“蘇秦是個內奸,殺了他黃金千兩,望來領賞。”榜文一貼出,就有四個人聲稱是自己殺了蘇秦。齊王說:“這可不許冒充呀!”四個人又都咬定說自己乾的。齊王說:“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各分得多少?”四個齊聲回答:“一人二百五。”齊王拍案大怒道:“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二百五”一詞就這樣流傳下來。

還有另一種說法,與推牌九有點關係。 原來,牌九中有“二板”和“麼五”兩張牌,這兩張牌配在一起就是十個點,在推牌九這一賭博活動中,被稱為“斃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點,誰都比它大,它什麼牌也“吃”不了,所以人們就用“二板五”(二板和麼五的簡稱)這個詞來戲稱什麼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時間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金魁星


你應該去問說這句話的人


浙腫醫內鏡中心崔釗


很喜歡令孤衝的性格


用戶1713190546482


令狐沖重情重義,雖然嶽靈珊移情別戀,但他對小師妹一直念念不忘。儀琳由於他的救援,對齊芳心萌動。與任盈盈又傾種下孽緣。可見頗有風流浪子潛質。

他雖與任盈盈相好,但由於始終不能忘情於師妹,反而是任盈盈一直在倒貼追他。等師妹離世後,才與任盈盈正式衷情。


昂然航行


首先你要明白二五仔的含義,來自於粵語,意思是出賣弟兄同志的叛徒內奸,所以我也不是很明白這個提問是什麼意思

再看整個金庸武俠世界,金庸武俠和古龍的立意有很大的區別,金庸武俠說的更多的國之大事為國為民,廟堂之高,所有小說都是跟廟堂朝廷有關,獨笑傲除外,古龍武俠說的更多是江湖,浪子心聲,廟堂之事較少,而笑傲表面看起來與金老其他小說有區別其實本性都是一樣的,無論是華山派內鬥,五嶽爭盟,還是日月神教篡權,都是歷史的映射,再回頭看令狐沖個人。

倪匡評笑傲江湖主角令狐沖狐衝性格的可愛處,是金庸筆下人物之最,他比楊過多了幾分隨意,比韋小寶多了幾分氣派,比喬峰多了幾分瀟灑。令狐沖在金庸的心目之中,也是一個和其他人物不同的人。在金庸的小說之中,從來也沒有一個,用了那麼多筆墨寫這個人的性格的。不但在令狐沖的言、行之中,表示他的性格,不但在他人對令狐沖的評語中,表現他的性格,而且還主觀地去寫他的性格。令狐沖愛說笑話,那是他內心不將任何事情看得嚴重的表現。在令狐沖這樣性格的人看來,天下無不可拿來說笑之事,天塌下來,也可以當被子蓋。這是嶽不群罵令狐沖的話,令狐沖是一個什麼都不放在心上的人,對他來說,天下根本沒有什麼事是正經的,說話又何必正經?這種想法,世人目之為輕佻,其實是最看得開的想法。可是,看畢全書,令狐沖連半點卑鄙無恥的手段也沒有用過。這是一種很值得提出來討論的情形。一個人在思想觀念上認定了某些事是可以做的,並不一定說這個人一定會去做這些事。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都是當時社會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一種約束。有些在某一時期萬萬不能做的事,在時代社會背景改變之下,變得極其普通,人人都在做。能做不能做,那是一種約束,這種約束對性格上不受約束的人來說,那是對約束的一種反抗,並不一定自己非做不可。如果在思想觀念上,也不能對約束有任何的反抗,那是對人性的侮辱。令狐沖並沒有在榮辱關頭做過任何卑汙之事,後來,在《鹿鼎記》中,韋小寶到是做了一些,韋小寶的作為,完全符合令狐沖的思想觀念,卻至今被讀者非議,真是冤枉之至。嶽不群始終認為令狐沖“狡猾”,令狐沖固然花樣百出,但樣樣是真,嶽不群處處作偽,突然有招架不了之感。 生性開朗,光明磊落。“但願她將我忘的乾乾淨淨,我死之後,她眼淚也不流一滴”這是令狐沖對嶽靈珊的希望,他苦戀嶽靈珊,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但倒也看得開,為對方著想,寧願自己“胸中總是酸楚難當”。酸楚難當,並不是令狐沖看不開,而是任何正常人的正常反應。情關,世上若有人能夠勘得破,他早已不是人而是神了。所以令狐沖有時也難免:“胸口一酸,更無鬥志,當下便想拋下長劍,聽由宰割。”令狐沖本來就不是很有鬥志的人,隨便來、隨便去,無拘、無束,弄個鬥志放在心中,將自己作鬥志的奴隸,所為何來?“暫受一時委屈,又算得什麼?”令狐沖、韋小寶兩人性格有相近之處,兩人若能相遇,一定成為莫逆之交,相互之間的每一句話都可以說到對方的心坎中去。但是,韋小寶和令狐沖,又是截然不同的。寫小說,最難是寫兩個性格相近的人而將之寫的截然不同,金庸在令狐沖和韋小寶這兩個人身上,做到了這一點。將一部《笑傲江湖》隨手翻閱,並非刻意尋找,對令狐沖的性格,已有這許多。金庸對令狐沖的性格特別著意刻劃,是有原因。原因是像令狐沖這樣的性格,並不多見。令狐沖真正是灑脫豁達,臻於化境的一種人,這種人在古代社會或許還多些,現在社會,真是少之又少。他任性胡鬧,只是為了不想受拘束,任何加在他身上的束縛,他都會當作在背的芒刺。他不一定不喜歡這種束縛,但如果一定要他非有這種束縛不可,他就受不了,這種是不羈性格的典型:你讓他去做一件事,他未必去做;如果你不讓他去做,他到非要做來看看。在《笑傲江湖》的後語之中,金庸說:“充分圓滿的自由根本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