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準爸爸看到孩子從產房抱出來的那一刻都是什麼樣的心情?

Notstingy1901


作為一名男產科醫生,分享一下這方面的心情吧


對於大部分父親來說都是在產房外面焦急的等待的,而對於我來說,卻是正常工作的一部分,所體會的心情和廣大男同胞肯定是不同的。


我媳婦生了兩個孩子,當然都是我全程監護的。醫療圈中都流行一種說法,那就是不能給自己和親屬看病。確實如此,因為面對自己的親人時,作為醫生是很難保持冷靜客觀公正的處理問題的,這樣就很容易造成決策的失誤。舉個例子,我們主任自己的孩子做剖宮產的時候她都是找的別的大夫做。


我當時的心情也是如此。媳婦整個孕期肯定是嚴格的按照標準的產檢規範來做的,所以體重、營養、血壓血糖方面控制的都很理想,胎兒的體重估計也不大,屬於標準的低風險孕婦。理論上低風險孕婦的難產風險是小於5%的,所以分娩前還是信心滿滿的。


但是進入產房待產後依然是各種焦急。胎心變異不太好,會不會發展成缺氧?宮縮似乎不太規律,是否需要處理?胎頭位置轉的似乎異常,需不需要調整?會陰好像有點緊,是否需要側切?產程似乎有點長了,實際上一看錶才過了不到半小時、、、、、、、等等問題,平時可以嫻熟處理的問題放在自己媳婦身上就不知所措了。


對於其他男同胞來說,在產房外等待的是未知的風險,而作為我,卻全是可能存在的已知風險、胎兒窘迫了、異常分娩了、羊水栓塞了、產後出血了、新生兒窒息了,等等等等,我會將小概率的風險在焦慮的心情中無限放大,陪伴著在整個分娩的過程中一起煎熬,這種心情可能也只有醫生才能體會吧。


最後分娩的時候我也是遵循的“行業準則”,讓助產士幫忙接生,自己只是幫忙,各種陰道操作實在是下不去手。


當看到胎兒娩出的時候,當時的心情反而輕鬆了很多,並沒有過多的激動,可能是看多了的緣故吧,不過看到孩子的啼哭聲時的那一幕,應該會成為一生中不能忘記的場景了吧。


產科李醫生


我家娃爸爸看看寶寶們從產房抱出來那一刻,心情應該是相當複雜的,醫生跟他說:“天有點兒冷,先別看了,跟我去辦住院手續吧。”

然後直到半個月後才看見一個孩子,另一個是一個月後才看見哈。

孩子們早產了,剖腹產出來之後醫生只抱過來讓我看了一下男孩女孩就抱走了,很快很快,新生兒科的醫生在外面等著直接接走了。

而整個孩子們住院期間,爸爸擔負起了所有的責任。每天給我做月子餐,幫我給孩子們泵奶,每天往返與醫院送奶,跟醫生了解孩子們的情況,每天進家門都是一臉溫和的笑著對我說:“沒事兒,孩子們都挺好的。”

甚至於半夜我突然醒來哭著說想孩子們了,他都會起來抱著我說,啥事兒都沒有,醫生說很快就會出院的,放心吧。

孩子們回家之後他一直在家照顧我們大半年,每天給孩子們洗澡撫觸哄睡換尿布,每天記錄孩子們的大小便吃奶等情況,全都沒落下,甚至我們不敢弄的,不會弄的,都是他來。

到很久很久以後,因為我想給大家分享早產寶寶的一些經歷和需要注意的事項等,跟他談起,他才跟我講了很多很多當時看見的聽到的經歷過的事情,我想,如果當時他跟我說或者我去一次醫院,我可能都會崩潰。

我老公不是寵溺型的,但是很踏實,有他,很滿足,幸福。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


帥帥育兒


“臥槽,我終於當爸爸了”

雞凍

雞凍

我很清晰記得下午十五點十五分,護士很大聲給我道喜“雄哥,你生了個兒子,恭喜恭喜”,然後抱出了我兒子出來......

“謝謝...謝謝...謝謝”

哈哈哈,我都忘了,我的謝謝,是感謝護士,還是感謝老婆了

但是,那一刻真是我最激動的時候了,相信我是感謝所有人,包括醫生護士老婆以及我和老婆的每一位家人。

因為遲忙著工作,我比較遲結婚,老婆開始還不願意那麼早生,有等了兩年

等老婆也想了,我們做個各種的準備呀,不喝酒了,不抽菸了.....最用心的莫過於每天記下老婆的溫度,然後感覺排卵的時候,還特別到婦幼保健院去做B超,有次竟然是雙卵......

然後回家,哈哈哈哈

在雙胞胎的夢中,等待一個多月,老婆月經來了!

哈哈哈,原來懷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N次的失敗之後,我們逐漸迴歸到了正常的心態:好好過好我們的生活吧,別太用心了吧,當然之後煙是絕對沒有接觸了,只是不畫溫度計的曲線圖了,不去婦幼保健院了。

終於在過年的時候,我們又喝起了酒,當然微醉、微醉、微醉而已

哇哦,老婆沒來了

懷上了耶!那是第一次真激動耶!準爸爸了

之後又是各種準備了,找懷孕食譜、胎檢、胎教......

記得當時買了本北京婦產醫院審定推薦的《十月懷胎知識百科全書》,我很感激這本書,因為之後的過程,尤其是老婆、小孩在肚子中的表現,基本符合書中描寫的狀況,最讓我們驚訝的是,書中描述的什麼時間準媽媽會想嘔吐,什麼時間逐漸消失,完全與我老婆實際狀況一樣。然後我們就基本按照這本書來做準備的了。這本書主要包含了懷孕40周、孕期營養、安胎胎教、月子產後護理四個部分。直到現在,我們孩子的表現我們十分滿意,我想與當時我們的充分準備有極大關係的。我也會在我這個頭條號之後的分享,再詳細告訴大家。

接下來,我們每天堅持做胎教了,我堅持做了兩點:

一是胎教音樂的播放;一是古詩詞的播放。我們買了簡單又好操作的胎教音樂播放機,這臺機器也包含古詩詞的內容。我們每天按時播放音樂,聽古詩詞......我另一個激動的時刻是,小孩第一句完整的講話是“床前明月光”,我驚呆我們的胎教真的有如此成功......

直到今天,我都一直分享我認識的所有準爸爸媽媽們,胎教很重要。

哈哈,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滔滔不絕的分享我的真實的經歷了。當你做了充分的準備,走過了充實的懷孕階段,聽到第一聲孩子的哭聲,直到護士給我道喜的時候,我除了激動,還有什麼其他的心情呢。

我是大成爸爸,當你有機會看到我的分享,多麼期待你的故事。多麼期待,我們一起分享已經體驗的,和未來要體驗的那一刻心情。

也期待你給我留言哦,哈哈哈





大成爸爸說育兒


我是個爸爸,沒有經歷過“看見孩子從產房抱出來”的過程,——因為我就在產房裡面陪產的。

清晰的記得媳婦上到產床直至娃生下來的四十分鐘。醫生、護士的每一步都有條不紊進行著,我只能站到一米開外。醫生在告訴媳婦用力的方法,每一次宮縮來臨時,一旁的監控儀的數字飆升。這時才知道原來生孩子的最後關頭,不是像電視裡演的那樣大聲叫喊,而是靠女人咬著牙一次次的用力推出來的。到了後半程,我按照醫生的吩咐在宮縮時數數(喊節奏,雖然不見得幫多大忙),也算“參與”到了這個生產的過程。

如此反覆了多次,醫生說“加油啊,看到頭髮了,爸爸過來看看。”是的,看到了,一小搓溼漉漉的黑黑的頭髮。

再往後的關鍵時刻,我只能退到更遠,助產士湊過去,雙手握住一個小絨球樣的後部向外一拉。一聲清脆的啼哭。——我當爸爸了。

然後,一位護士去給孩子做簡單的清理。另外的醫生和護士給媳婦清理胎盤和子宮。

做完這些,護士把孩子放到媳婦的懷裡。這個新媽媽甚至有點緊張,有點恍惚。而小寶貝居然很自然地就去找到媽媽的乳頭吸吮起來。。。雖然孩子離開了媽媽的肚子,臍帶剪斷了,但倆個人又這樣神奇的重新連接起來了。

我走出產房給外面的岳母,父母報了平安,又給遠方的岳父打了個電話。然後回到產房,那裡有倆個對我最重要的女人。


貝殼娃遊記


當準爸爸看到孩子從產房抱出來的那一刻,應該是感動吧。

我懷孕七十多天的時候就回我媽這了,六個多月的時候公婆回來了,和她一起住,然後到生產。在這期間,老公每天都和我接視頻聊天,無論多晚。每次要產檢時,我都會和他提前一天說,然後檢查的那天,他都會一直和我發消息打電話,問產檢的情況。我不知道他是在意寶寶還是在意我。

預產期是1月份,十一二月份的時候,正是冷的時候。那時候肚子很大,只能穿一件毛衣和一件孕婦襖。再冷也只能扛著,不能穿空調,怕出門感冒。不能用電加熱和暖水袋,肚子受熱寶寶會亂動,臍帶已經繞頸兩週。記得那時候每天早上起來鼻子都不通氣,都要喝杯熱水暖暖。因為早上起床穿衣服弄了半個多小時。最不喜歡的是晚上,大肚子躺著就起不來,可要上廁所,慢一點就漏尿。那段時間當時過的時候覺得很心酸,現在過來了,也就沒什麼了。可能越到生產期越覺得害怕,怕自己下不了手術檯。每天和老公說著心裡的害怕,他都會安慰我說“到時候我提前回來,我陪你生孩子”我也就放心了,似乎有了他的陪伴,我就什麼也不怕了。

最後發動比預產期提前三天,老公還沒回來。前一天腰背很痛,我以為是躺多了就沒當回事。晚上和老公說我可能要生了,老公說不會這麼快,還有幾天。可一晚上怎麼睡都不舒服,快天亮時,肚子脹,我蹲了半小時,肚子還是一陣陣的脹痛,有些見紅。我想我是要生了。我洗漱完,洗了個頭,收拾住院要用的東西。我給老公發消息說要生了,讓他今天回來。快天亮時叫醒公婆一起去醫院。

我們是坐班車去的,肚子一陣陣痛,可還是能夠忍住的。到醫院後,痛的很明顯。交完住院費,醫生檢查說已經開了三指,要馬上進產房。我說我可不可以不進產房,我老公還沒到。護士在旁邊守著我,最後看監測的宮縮頻率越來越高,非要我去產房。我宮口開的很快,十點多宮口開了五指,羊水也破了。一陣又一陣的宮縮來臨,我痛的心慌。產房裡就我一個人,躺在床上,掛著氧氣,安靜的讓我不安。大腦裡閃過很多片段,我覺得我還沒有交代後事,萬一我就這樣走了,孩子怎麼辦,我還沒見老公一面,我還沒對爸媽盡孝,我突然害怕起來。

不知過了多久,聽到我媽的聲音,也聽到了剖腹產。我同意了。出手術室,沒見到我老公,我還在等他。他是在我生完孩子後回來的。最後聽他爸說他一直催著他爸開快點開快點,一直在給我媽打電話問情況。我剛開始不相信,過了兩天,我在他的手機裡看到了他說感謝老天爺,老婆辛苦了,小寶貝來了。這是第一次在他的手機裡有關於我和寶寶的信息,我問他有什麼想說的。他說他很感動,很感激我給他生了個小佩奇。無法用言語表達,以後他就圍著我和小佩奇轉。

我在網上看到很多守在手術室門口老公,老婆在裡面哭,老公在外面哭,大概是被老婆感染的,是感動的淚水。


小六子的日常世界


“孩子都是自己的好!”這句話似乎說出了大多數父母的心聲。每一位父母從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各種想象、各種期待這個小小的生命會帶給爸爸媽媽什麼樣的驚喜!初次做父親的嘟嘟爸爸也是一樣的。


生嘟嘟的時候我提前辭職回老家養胎。嘟嘟爸爸是在我預產期前一兩天休陪產假回家的。預產期當天我身體沒有任何不適,和往常一樣吃完早餐就去醫院做產檢。原本以為一切正常,可不想檢查結果出來羊水偏少,胎盤有開始老化的跡象。醫生立馬開了住院單並親自送我到住院部,並將我的情況告知了住院部醫生。沒想到來得這麼快,初為父母的我和嘟嘟爸爸當時都懵了,不知道怎麼處理。我立馬打了電話給我媽,我姐很快趕來了醫院,嘟嘟爸爸也給婆婆打了電話要她來醫院。



就這樣在醫生的安排下,我在待產房打了兩天催產針。因待產房還有其他的待產人員,所以男性一般不讓進入,只留了我姐在旁邊陪我。我不知道這兩天嘟嘟爸爸是怎麼過的。只聽到我姐說嘟嘟爸爸一直在問她我的情況。打了兩天催產針沒有一反應,第二天下午醫生突然過來說不然再催產了,必須馬上實施剖腹產手術。好在我姐姐有過經驗 。我覺得現在我都記不起進手術室前的那些情況,只知道嘟嘟爸爸拿著一堆的單子聽著護士說的那些可能發生的情況都不敢簽字。還是我姐在一旁催促他,在都是一樣的版本不是針對你一個人的,趕緊簽了吧。



手術比我想象的要快。雖然打了麻藥,但還是感覺到肚子很痛。寶寶比我先出手術室,據說嘟嘟爸爸和奶奶都沒反應過來要去接寶寶,還是我姐跑上去接的。後來婆婆跟著護士一起帶寶寶去了病房。嘟嘟爸爸和我姐姐在門口等我。從手術室回病房一段時間後,嘟嘟爸爸走到床頭和我說:“老婆,寶寶長得好漂亮好可愛。寶寶的嘴巴很像你,鼻子、眼睛、額頭都像我!”我只瞪了他一眼。疼痛讓我並不想說話也睡不著。嘟嘟爸爸也只是笑了一下。後來,很晚了,我催他去休息一下,他說睡不著想陪陪我,就坐在床邊時常幫我捏捏腿時常又跑去看看寶寶。看得出當時的他還是很開心的,他每一次看寶寶都是帶著微笑。



嘟嘟很快就五週歲了,雖然嘟嘟爸爸比較不喜歡聽到嘟嘟哭,雖然有時候看他對嘟嘟也很嚴厲,但許多時候我都能感受到他很愛嘟嘟。父子倆同時在家的時候家裡總會充滿了他倆的笑聲。

我是嘟嘟媽媽!每一位父母都會給寶寶最深沉的愛!每一位寶寶都會帶給父母不同的驚喜!你是否也願意和我們分享一下?歡迎你們在評論區留言!


嘟嘟媽媽馬寶寶


我也是兩個寶寶的媽媽,我生第一個孩子時,是順產疼了十幾個小時才被推進產房。

我是受不了疼的人,生的過程中一直在哭,疼得真的是撕心裂肺。等我生完後,婆婆就抱走了小孩,老公留下來陪我,所以老公第一眼看到的是我,而不是寶寶。

我問他看到寶寶怎麼感覺,他說:“有一種想哭的感覺,因為你在裡面哭,我好想哭。”聽得我挺感動的。

第二個寶寶是剖腹產,同樣的是寶寶被我媽帶走了,老公在手術室外等我。所以問他第一眼看到寶寶什麼感覺,他說不知道。我也無語了。

但我上班後,寶寶都是他帶得多,所以寶寶也比較粘他,人家都說他是奶爸,他都是呵呵呵一笑。




牧遙說育兒


我來替我愛人回答吧。

大多數人第一心情都是激動和興奮吧,除了自己身體上沒經歷準媽媽懷胎十月的艱辛和變化,心理層面上來說同樣是伴隨著幸福和緊張的情緒.當最終寶寶呱呱墜地的時候,聽到產房前孩子第一聲啼哭的聲音,未見其面先聞其聲,就已經高興的不得了了.當護士包裹好寶寶,推出來生產後的媽媽和剛出生的寶寶,我愛人的第一反應還是先確認我的身體情況如何,並說了一句幸苦了老婆,之後在去確認寶寶的健康狀態,因為初為父母,他一開始還是不敢觸摸寶寶,怕自己身上有細菌,傷害到寶寶嬌嫩的皮膚,其實是太緊張的緣故。出生第一天被推去育嬰室,我愛人一晚沒睡,除了照顧我,就是不停在唸著寶寶應該沒餓著吧,寶寶應該想我們了吧……滿是對這個新生命的期待和責任感。當他把孩子從育嬰室接回來的時候,小心翼翼地抱在懷裡,我想,每個初為人父的男人在那個時候都會有溢出屏幕的幸福感吧,從那時起,生命的延續就正式啟動……


chiiiiiiiiiii


我是進產房陪產的爸爸,答案略有不同。

老婆身體很好,能吃能喝,身體健康,開骨縫也很順利,但是仍然受了一些罪,孩子最後一次B超體位還算正常,但是出生前換了個姿勢,差點不能正常分娩,並且由於頭大,導致生的非常慢,最後還是一位接產醫生建議側切,才把這個小東西生出來。

在那種情況下,我只是隨便瞄了一眼,這小孩又黑又醜,完全談不上喜愛,也沒有升起做爸爸的自豪感。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裡,我陪媳婦聊天聊了倆小時,兒子在旁邊睜著大眼看了倆小時,直到推出產房我都覺得,這小孩真黑,完全沒有我當爸爸了,好自豪,好有責任感。

其實很多爸爸都是慢熱型的,因為他需要慢慢投入自己的精力和感情,只有投入才能感情深厚。而對這種突然降生的小生命,多數爸爸應該是沒多大感覺,看在媽媽的面子上瞅他兩眼,就算對得起這個初來乍到的小生命了。


川貝爸爸


我兒在醫院出生時,我是陪產的,親眼見證了他的出生。當他的第一句哭聲響起,我的淚水已止不住了,感覺今生終於相見了。他就哭了一小會兒,就安靜了下來,我也靜下心來,那時也很年輕,沒有那麼多優美的話語來感謝所有的人。其實也就是傻傻地看大夫和護士忙碌著。她們把她擦乾淨包好交給我愛人吃奶,我對象像要打太極似的,不知該用什麼姿勢接這個孩子,我常跟她提起這件事說你看你笨得那樣,現在想想,她應該比我還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