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魚缸,你學會了嗎

好像對於很多人來說,想要自己DIY一個魚缸的願望一直都有。對於養魚老手不必說,自己DIY的魚缸也許更適合它們的魚,但是對於新手來說,DIY自己的魚缸真的是一個好選擇嗎?下面給大家詳細的說說DIY魚缸那些你應該知道的事。


自制魚缸,你學會了嗎

魚缸是養魚必不可少的一個器材,而且對於觀賞魚來說,每個觀賞魚適用的魚缸大小也不相同,因此如果想要DIY魚缸,最好先從魚缸的選擇開始入手。

市面上現在常見的魚缸大概為三種,超白缸,浮法缸和普通玻璃缸。


自制魚缸,你學會了嗎

超白缸不必說,透光性好,品質優異,但是價格也是最貴的。浮法玻璃缸,手感較好,且整體平整,不易看出波紋,價格介於超白缸和普通玻璃缸之間。普通玻璃缸顯然是最常見的了,雖然比較便宜,但是其透光性較差,不是很推薦。

魚缸的選擇一般看自己,但要牢記,只選對的,別選貴的。貴的東西是有其貴的道理,但最好還是依據自己經濟承受能力以及性價比來決定比較好。


自制魚缸,你學會了嗎


自制魚缸,你學會了嗎


自制魚缸,你學會了嗎

說完魚缸,來說說魚缸內的過濾。

眾所周知,養魚養水,所以過濾是不可少的。過濾系統分為生化過濾和物理過濾,根據魚的大小以及其他因素來選擇適合的過濾,不要盲目跟風選擇。底濾等功效強大的濾器適用於大型魚,而中小型魚適用的濾器是濾筒等。而硝化細菌依附於濾材之中,是生態系統中必不可少的存在。硝化細菌基本上在水中含氧量以及有機物達到一定水平後,一週後就穩定了。


自制魚缸,你學會了嗎

接下來就是造景了。

造景是一件說複雜也可以,不復雜也可以的事情。

先是底泥的選擇。如果是新手的話,真的不建議選擇陶粒沙,除了生命力特別頑強的,其他的水草都很難長。可以選擇五味土,尼特利等作為底泥。

鋪好土後,把水草撒進缸底,接著放入觀景石以及沉木。水草長好可能需要1-3月的時間,這事可不能著急,要慢慢來。接著再配上燈光,簡單的魚缸便完成了。


自制魚缸,你學會了嗎

最後就是放魚闖缸了。

闖缸其實就是觀測水質是否合格,是否適宜魚的生長。如果一週過後魚沒有出現其他異常的話,就可以將其他觀賞魚都放入做好的DIY魚缸中了。


自制魚缸,你學會了嗎


自制魚缸,你學會了嗎

看了以上步驟,你有沒有學到一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