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比赛中自由人可以替换任何人吗?

费萧何


自由人专职替补轮换到后排的球员做防守和接一传

自由人不能发球、不能到前排拦网、自由人不能当队长、自由人穿的衣服和队友不一样、自由人垫传球不能高于网线、自由人不能做二传的工作……,由此可见自由人不能替换二传。


二传是球队的核心

二传在场上接自由人或其他球员的传球然后组织进攻,场上只有一个二传,如果需要换二传也是替补二传上场。没有听说过中国女排打比赛的时候二传丁霞让自由人王梦洁换下了,在天津女排也没有听说姚笛让孟子璇换下了。在刚结束的世联赛南京总决赛,中国女排的四场比赛如果换二传都是二点换三点,刁琳宇和杜清清组合换下姚笛和龚翔宇组合。



中国女排的一传体系是这样的

大主攻接三轮一传、小主攻接六轮一传、接应接三轮一传、副攻不接一传,二传也不接一传、自由人接六轮一传。当副攻袁心玥或者颜妮轮到后排时都是让自由人王梦洁或者林莉换下,接三轮一传的大主攻朱婷在接完三轮一传后轮到后排也会让自由人王梦洁或者林莉换下。接三轮一传的李盈莹接完三轮一传后轮到后排时也会让自由人王梦洁或者林莉换下,接三轮一传的龚翔宇在接完三轮一传后轮到后排也会让自由人换下。只有二传轮到后排时不会让自由人换下,二传不接一传她在后排是隐形站位,有人保护她,二传让换下就没人组织进攻了。中国女排在世联赛南京总决赛的四场比赛从来没有听说姚笛在后排让自由人倪非凡换下了,也没有见姚笛在后排让林莉换下了。



结语:

排球比赛一只球队有两个主攻、两个副攻、一个二传、一个接应总共六个队员正场上,当需要接发球或者防守时后排队员会让自由人换下,但是换下的不是二传,二传换下去就没有人组织进攻了。大家说呢?欢迎讨论。


带刺的玫瑰爱排球868


这个问题本来我也不愿意回答的,但是刚刚看到一个同仁,回答的有些问题,所以来纠正一下,免得大家误会。首先,自由人,也叫自由防守队员,是在1996年大奖赛试用,2000年悉尼奥运会成为第一届引进自由人制度的奥运会。根据国际排联的规定,自由防守队员是可以替换后排任意队员的。所以只要队员轮到后排,就可以被自由防守队员替换下。好了,定义上的问题说完了,下面我们来纠正网友们的“暧昧点”。
“双自由人战术是什么,世联赛巴西站段放被倪非凡替下和平时自由人替换其他人有什么区别”双自由人战术是在伦敦周期引进的,当时没有像自由人制度引进时候那么轰动。双自由人战术有两种,一种是两个自由人一个主接一传一个主管防守,这种情况大家肯定熟悉,因为王梦洁和林莉经常就这么替换;而另一种就是,自由人穿普通队员的衣服,在后排替换下想要替换的队员(一般为主攻),这时候场上就有两个自由人了,但是这时候自由人换主攻只能换上换下一次,也就是只能替后排的三轮,相当于普通换人。而正常自由人换后排队员是不计入换人次数的,世联赛巴西站多米尼加打中国的时候,倪非凡替换段放就是第二种双自由人战术,相当于普通换人,而非自由人换人。


下一个问题”自由人换人上面可不可以换除了副攻外的其他位置上的人,如果能,那现在为什么只能看到换副攻了呢”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从定义出发,自由人是可以换后排任意一名队员的,也就是说原则上自由人可以换主攻,接应,副攻,二传等所有人。但是为啥现在国际上的所以队伍都开始换副攻了呢?

给大家分析一下,换主攻的例子,这大家都熟悉,黄金一代的时候,张娜当时就是替张萍(或赵蕊蕊)三轮,替王丽娜两轮,总共五轮一传,当时我们后排有两个堪比自由人的队员周苏红和刘亚男,所以刘亚男作为副攻不需要被替换,这时候就替换了一传更差的王丽娜。但是这样一来,等于张娜有一轮不在场上,那自由人的功能就没发挥到最大。再一个王丽娜下场之后,后排进攻也没有,只有前排进攻,同样进攻也没有最大化。但是幸好当时我们整体全面,快速多变,所以靠着整体能够弥补一些战术上的漏洞点。


至于换二传和接应,这个在自由人制度引进过来我是没见过的。首先二传这个位置特殊,大家仔细一想也知道为什么不会,接应这个位置我们分地区,首先亚洲的接应,那以前都是主接一传的人,欧洲的接应那都是主要进攻的人,所以不可能把接应换下。现在之所以换副攻,就是一来增加副攻的高度,反正她可以不接一传,就让她高度增加,加强前排的拦网;二来,这样好替换,自由人就可以在场上六轮,替三点副三轮,替两点副三轮,简单明了。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自由人理论上是可以替换任意队员的,但是最终在换副攻上面可以让战术更加丰富化,多样化,简单化,所以现在多替换副攻。而大家现在可能还会见到自由人替换主攻的,可能就是在福建队,因为郑益昕被福建三个没有一传的边攻逼到后排三轮要跟林莉两人接发球,也权当一种缅怀吧……

都看到这了,不点个关注说不过去了……好羡慕人家那些五位数粉丝的人们啊……


渣渣谈排球


排球比赛中自由人可以替换任何人吗? 在排球比赛中,每个队可设一名自由防守 队员参加比赛。这是国际排联于1996年世界女 排大奖赛中试行的一项规则,该自由队员称为 “自由球员”或“自由人”。自由人的设立是 为了增加排球比赛中每个球的回合数,加强防 守,使比赛更加精彩。 这名自由人身穿与队友不同颜色的衣服, 可以在后场任何位置活动,但不许发球、扣球 或参与前场进攻。他(她)不受换人次数的限 制,当场上为死球时,不用经过裁判同意,即 可于场上换人区(本方替补席一侧,中线与限 制线之间的无障碍区)以外区域与场上后排队 员进行交换。在每次死球中,只能进行一次自 由人的换人,即自由人不能刚下场就又上场, 中间必须经过一次比赛过程。 国际排联规定,自由防守队员应穿着与场 上其他队员明显不同的服装,且只能作为后排 队员进行比赛,当其应轮换到前排位置时,则 必须与其替换下场的队员进行交换,否则即为违例。


我的爱不会变cd


这其实算是超级基础的问题了,但刚刚看到一位答友这么回答的,存在明显的错误,就出来指正一下,没有恶意,敬请谅解,希望大家不要被误导。
这位答友所说的自由人垫传球不能高于网线,自由人不能做二传的工作,由此可见自由人不能替换二传,这一说法明显就是错误的。

自由人是可以替换场上的任何一个人的,但只限于这个人轮到了后排,如果这个队员轮到了前排,她必须重新上场,自由人得下场,在下一个回合再替换另一个人。然后关于替换二传的问题,二传和其他攻手在报名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真需要替换二传,自由人是可以替换的。关于自由人的传球,在进行下手垫传时,他可以在任何位置垫出任意高度,攻手都可以进行进攻,但当自由人采取上手传球时,就有规则限制了。如果自由人在三米线以后,上手传球没有任何问题,攻手随意扣,如果自由人在三米线以前(含踩线),进行了上手传球,那么攻手在自由人触球后的第一次是不能进攻的,但自由人在三米线以内上手传球的本身是不违例的。


我们通常会看到自由人替换的都是后排副攻,这主要还是自由人时代的副攻大都个字高,一传能力后排防守相对比较差,但在非自由人时代过渡到自由人时代的副攻大都有一手漂亮的一传,譬如黄金一代的副攻刘亚男,陈静都是一传好手,而自由人张娜在后排替换张萍两轮半以外,还替换主攻王丽娜两轮半。2011年世界杯,张磊在对阵意大利时出现了抽筋,只好用杨婕替换下她,当她情况好转以后,再次回到场上,而在那一局,她已经被换下一次,按规则,她不能再次被换下,所以当她再次出现抽经时,就只能干着急了,直到轮到后排,才有自由人张娴对她进行替换。

替换二传的情况相对来说极度罕见,除非一局比赛当中,替补二传已经上过场,又下过场,没法再进行一对一换人时,场上主力二传又出了状况,那么当主力二传轮到后排时,是可以进行自由人替换二传的。但这种现象比较特殊,规则虽然不允许替补二传再上场。但在去年中俄世锦赛的比赛中,俄罗斯的罗马洛娃跟替补接应进行两点换三点,紧接着主力二传斯塔特塞娃跟主力接应再次二换三上场,而就在这局比赛中,斯塔特塞娃脖子受伤,无法继续比赛,必须先处理伤势,而她又在前排,所以裁判允许了罗马洛娃再次替换斯塔特塞娃上场比赛。

自由人是可以替换后排的任意一个队员的,但这个被替换队员的位置一旦轮到前排,自由人必须下场,被替换的队员必须上场。当然,自由人必须穿着与其他队员不同颜色的衣服,不能参与进攻,不能发球,不能到前排拦网,还有一点,不能作为球队的队长。一支队伍最多可以报名两个自由人,但人数如果低于12人则最多报名一个自由人,14人的队伍必须报名两个自由人。如果还有其他被忽略的细节,欢迎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