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龍袍為什麼從來不洗?

史海閒聊


龍袍,又稱龍袞,是繡有龍形圖紋的袍服,帝王專用的袍服。趙匡胤兵變稱帝,“黃袍加身”,龍袍於是又名黃袍。皇帝的龍袍一般都是黃色的,但是古代皇帝的龍袍還有硃色等顏色。龍袍上鏽有九條龍,意味著“九五之尊”,象徵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

看完龍袍的含義,再來說說為什麼皇帝的龍袍從來不洗?

龍袍做工精細,珍貴華美,不宜清洗

為了體現皇帝的尊貴地位,龍袍自然都是做工精細,珍貴華美的。龍袍都是金絲銀線等材料製作而成,手工縫製,上面更有諸多珍貴寶石,也是純手工縫製添加上去的,龍袍的紋路和配色設計都是經過反覆考究的。一件完整的龍袍,需要三到四個人花費上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所以皇上的龍袍就不會用於洗滌,一是防止破壞龍袍的質感,二是也不方便清洗。

龍袍都是有專門的機構進行製作的,裡面都是能工巧匠,當朝當代的頂尖手藝人。清代曹雪芹的家族沒落之前,在朝廷內擔任江寧織造,所謂“織造”,這個職位便是負責皇家衣物的材料挑選和製作,曹雪芹的家族在這個位置上待了將近六十年,由此可見曹雪芹的家族深受皇帝的信任和認可。

龍袍所穿次數少,妥善保管,不易髒

龍袍作為皇帝的平常衣服,場合不同,所穿樣式也就不同。到了清朝的時候,皇帝的衣服分為三種即禮服、吉服和便服。禮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袞服、補服;吉服包括吉服冠、龍袍、龍褂;便服即常服,是在典制規定以外的平常之服。

皇帝一般穿的都是吉服和便服;禮服只有登基,上朝和大型的祭祀等重要場合才會穿。也就是說穿龍袍的次數有限,少的時候一年幾次,多的時候也就幾十次吧。皇帝在結束正式活動後就會更換為平常所穿衣服。更何況龍袍這麼貴重的物品,平時都是放在樟木箱裡封閉保存的,不會佔到灰塵和弄髒的。

龍袍數量很多,萬一髒了換新的龍袍

皇帝的龍袍你不會以為只有一件吧,你想想皇帝的後宮佳麗都三千,他的龍袍肯定也有很多件,不僅數量多,而且款式件件不重樣,估計皇帝每回重大活動節日時還要仔細挑選一番龍袍,所以就算有一件龍袍髒了或者有氣味的話,也無所謂,還有很多件龍袍備選,或者讓織造局的人重新做的新龍袍就行了,皇帝家的奢侈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

總結一下,其實很簡單,皇帝的龍袍就是不宜清洗也不用清洗,就算萬一髒了,大不了換一件新龍袍,不香嗎?為什麼要洗呢。


叨說歷史


皇帝的龍袍不用洗,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皇帝有錢,不缺新衣服穿。

不知道大家讀書的時候,身邊有沒有那種不洗衣物的同學?我讀高中的時,班上就有兩個這號人物。

一個從來不洗襪子(封閉式管理,平時住學校宿舍,月底回家休息兩天),每次回校就從家裡帶一打新襪子,穿了就丟,壓根就沒有洗襪子的概念。反正他有錢作;

另一個從來不洗衣襪(內褲除外),穿過的衣襪就掛在床頭槓,幾套輪流換著穿,一般是七天一個輪迴。到了月底放假拿回去一起洗,或者他家裡人週末來學校看他,把髒衣服帶回去一起洗。我們問過他,難道不嫌衣服髒嗎?他說不嫌。我們又問,難道不嫌有氣味嗎?他說沒事,臭衣服掛幾天,臭氣味就沒有了……

另外,我還聽說很多明星因為一年365天基本不是在酒店就是在劇組,很少能像工薪階層一樣能每天準時回家。所以,目前大部分明星為了方便和衛生,通常都會考慮買一次性的內褲穿。穿了就扔,從不會洗。

看看,當代人都有不洗衣服的,更何況是條件更好的古代皇帝?

言歸正傳,說說古代皇帝的衣物。

古代皇帝的龍袍,是從來不用洗的。因為一方面,龍袍都是絲線類的繡品,基本上不能用水洗,否則極容易洗壞

尤其是皇帝穿的袞服,一年到頭根本穿不了幾次,很難會穿髒。就算髒了一點點,找人護理即可。異味什麼的,時間長了,基本就沒了。

即便說,皇帝衣服真的是髒的不能看了,扔掉就是了,皇帝根本也不缺衣物穿,壓根用不著換洗衣服

比如《新唐書》中就有記載。說唐太宗的長孫皇后性情節儉,要求後宮妃嬪們的衣服只要夠穿就行了,不要做一大堆衣服,放著不穿,太浪費。(“性尤儉約,凡所服御,取給而已”)

很多人讀這段史料,極容易被自己的固有思維迷惑,以為長孫皇后的意思是要求後宮妃嬪平時備十幾套衣服換著穿,別浪費。

而實際上長孫皇后的真正意思是,一年有多少天,一天要換多少衣服,先計算好,每人的新衣服做幾百套就可以了。別浪費。

這就跟我前面說的那個同學一樣,一個月穿多少雙襪子,先計算好,穿髒了就扔掉,從來不洗,但他也沒有浪費,一天換幾雙。他其實也很“節約”,一天就穿一雙……

所以,古代皇室衣物的真實情況是,皇帝和後宮娘娘們,每年都會新置幾百套衣服,每天都穿新衣服。不僅僅是平時基本不穿的袞服,就算是日常衣物,能被穿過一次就很不錯了。大量被衣服做出來都是堆在箱底,能皇帝和娘娘們“臨幸”一次就很幸運了。


可能有人會說,這也太誇張了吧?皇家每年會置辦那麼多新衣服?

不誇張,一點都不誇張。

根據清宮《內務府奏銷檔》以及《內務府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等檔案記載,清朝僅龍袍的專職織造人員就高達2602人。

皇帝掏錢養這麼多繡工,你猜是為什麼?當年掌管江寧織造和蘇州織造官員的權勢,那可不是吹出來的。

當然,也不是所有皇帝都不洗衣服。歷史上也有皇帝下旨洗龍袍,比如隋文帝楊堅,明太祖朱元璋等。這些都是提倡節儉出了名的皇帝。


不過假如某位皇帝下旨洗自己的龍袍,這在古代絕對是大事件。

大到什麼程度呢?大到肯定會被史官記載於史冊中,當作皇帝節儉的案例,對皇帝的品行進行大肆表揚。

比如在《新唐書》中就有記載,唐德宗為了節約開支,下令洗龍袍,然後就被記載進了史籍中,當作他節約的標誌。

是時,因德宗府庫之積,頗約費用,天子身服澣濯。——《新唐書·食貨志二》

還比如清朝的道光皇帝,基本一個月才換一次新衣服(“衣非三浣不易”),而且衣服破了不準扔,要求打補丁繼續穿。當時官員衣服上打補丁,就會被道光表揚。以至於當時的舊官服賣的價格比新官服還貴。(古代官員的官服要自己掏錢定做)

這個事,也被當作是道光皇帝節約,而廣泛吹噓的案例。當然眾所周知,清朝財政並未因為道光皇帝的節儉而好轉。事實上,由於道光帝的不作為,內務府的貪汙非常嚴重。


總的來說。皇帝的衣服不用洗,這在古代不是稀奇事。一方面,皇家衣物都很精貴,洗了之後容易壞,不合適再穿;另一方面,皇帝也不缺衣服穿,每年都有大量的衣服會因為沒穿過而扔掉。既然如此,那就更沒必要洗衣服了。

其實,西方國家的貴族也一樣。衣服臭了就拿香水、薰香解決。國內國外,都是隻有咱們這種窮人的衣服才洗。


Mer86


先糾正一下,龍袍不是不洗,而是洗的比較少,不然宮中也不會有浣衣局這樣專門給皇家清洗衣物的機構了,那為什麼龍袍洗的少呢,主要有這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皇帝的衣服很多,龍袍一年穿不到幾次

皇帝各種場合有不同的衣服,分為禮服、吉服和便服,平時穿的最多的是便服,龍袍屬於吉服,除了太廟祭祖和新年朝賀,一年也就穿幾次。再加上皇帝不止一件龍袍,一般弄髒的概率很低。正因為這些衣服穿得機會很少,再加上每年皇宮都會新裁衣服,所以很多衣服,一年也就穿那麼一次,跟新的一樣,實在是沒必要洗。

第二個原因是龍袍有專人照顧,弄髒龍袍可是殺頭大罪

皇帝是天底下最尊貴的人,自然有一大堆人跟在後面伺候,龍袍作為皇帝的體面,自然會非常小心的照顧,一般來說,皇帝身著龍袍出入的場所,一般都非常隆重整潔,一塵不染。所以基本上很少弄髒。看過電視劇的都知道,皇帝的這些吉服基本是不會被摺疊放起來了,都是配了專門的衣架掛起來的,上面的每一個珠子都是透亮的。皇帝的這些衣服可比很多人都重要,那些下人們自然都打理得格外仔細小心。

第三個原因是龍袍製作精美,工藝複雜,清洗很容易壞

龍袍不但非常的貴重,而且製作的工藝也是非常精緻,除了必要的絲綢之外,上面還有金線和金龍,代表著皇帝尊貴的身份。尤其是到了後來,會加入很多的元素,比如說是孔雀的羽毛,珍珠,珊瑚等等,都是非常名貴的東西,讓整個衣服顯的非常的華麗貴氣。加了這些東西,龍袍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輕易洗的。


歷史冷笑話


龍在我們古代甚至現在都有著美好的寓意,是吉祥的象徵,擁有至高的地位,再加上古代的皇帝都認為自己乃是真龍下凡,真命天子,所以他們的衣服便被稱之為“龍袍”。除了皇帝之外的人在將龍穿在身上便是死罪一條,說起龍袍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在電視劇中皇帝永遠都是穿著同一件龍袍的,難道這個龍袍就不要洗嘛?

  • 最初我也是帶著這個疑問,我曾經還思考皇帝是不是有著很多件龍袍這樣便可以一洗一換,答案必然是否定的,為何?不知道的人肯定認為龍袍只是一個普通的衣服,其實錯了,作為皇帝衣服的選材一定是最好的,這種材料遠遠的超過了普通的錦衣華服,材料之上已然是獨一無二。

  • 其次就是龍袍的製作工藝也是巧奪天工的,上面的每一針每一線都是通過手工而來,龍袍上的圖案更是經過不懈的努力,無數次嘗試才繪製的精料絕倫,所以說龍袍的數量不會很多,每個皇帝也就只有一件。


  • 皇帝的龍袍難道不洗嗎?

這個的確是如此,皇帝的龍袍是不會洗的,而皇帝穿龍袍的場合也不會很多,在一些祭祀的活動之中,一些重要的場合,所以皇帝的龍袍這一輩子也不會穿上幾次,一件就已經是夠用,如果實在是太髒了,我想以皇帝的權力在要一件龍袍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龍袍雖然看上去是無比的華麗,可是卻是虛有其表的,又寬又長,穿在身上也是極其的不舒服,不方便的,所以比起龍袍皇帝更願意穿上的是便裝。


司徒歷史


龍袍是皇帝地位與權力的象徵。若有讓人私制或妄穿龍袍,那絕對是殺無赦的罪名。

龍袍清洗絕非僅僅因為龍袍尊嚴與材質尊貴,還有更為重要的隱情。

龍袍穿久了,自然會髒、異味,可為什麼不能浣洗呢?

五點原因,最後兩點是關鍵。

原因

  • 一、龍袍尊貴

皇帝的龍袍,是天下最尊貴的物件,隨便假手於人,甚至是宮中奴婢等身份卑微的下等人,豈非有辱皇家龍袍尊嚴?


為了皇帝的顏面,龍袍的象徵意義,只能在龍袍髒舊之後,束之高閣,不容他人染指。

  • 二、洗滌破損

龍袍不似皇帝的其他服裝,是皇帝出席正式場合,所穿戴的。

皇帝服裝大致分為四種:

禮服,用於慶典、祭祀。

吉服,穿于吉慶時節,生日之類。

行服,外出或打獵等時穿著。

燕服,平常穿的常服、便服。

龍袍是宮中頂級繡娘,用天下頂級絲綢絹帛等材質,繡以金銀絲線等珍貴之物,方才製成。耗費巨大,且珍貴無比。

龍袍髒了,水洗以後,會出現很多難以預料的後果。破壞、變形、縮水、掉色等等,都是不可控的。


洗完以後,不能穿的龍袍,那就不僅僅是換一件衣服穿那麼簡單了。很可能牽連甚廣,殺頭連坐。

  • 三、龍袍不髒

皇帝會在固定場合穿相對應的龍袍。甚至有一日換三件衣服的情況發生。

而且龍袍的存放,與皇帝的更衣都有專人小心服侍,也避免存放不當引起的髒舊。

所以龍袍穿得時間少,弄髒的可能性比較小,龍袍一般都比較乾淨。不會形成很髒的一塊汙漬,影響美觀。

不髒的衣服,自然沒有必要清洗。

當龍袍出現大片汙漬時,就只能捨棄了。

  • 四、浣洗無人

皇帝龍袍的材質珍貴、又附有權力至尊。試問哪個宮人敢輕易染指?就不怕被誤會圖謀不軌嗎?



宮廷之中,險惡異常,更兼勾心鬥角,對龍袍稍有浸染,那就是謀逆大罪,這樣的後果誰都承擔不了。

何況皇帝多數視人命如草芥,將浣洗好的龍袍穿在身,萬一覺得領子不舒服,懷疑有人做了損傷龍袍之事,那浣洗者,人頭落地。

這份風險,常人擔不起,宮人不敢擔,只好選擇不洗。

  • 五、安全第一

龍袍畢竟是皇帝穿在身。皇帝貴為九五至尊,天下的掌舵者。覬覦此位的人,不勝枚舉。

如果將黃袍這種皇帝貼身御用,時刻在身之物,做個簡單浸毒處理,那皇帝的命就難保了。或者在龍袍裡藏個針,撒點粉,讓皇帝病個三五日,也都是可能的。

而且漿洗龍袍到晾曬、熨燙、收納、整理等等中間工序繁瑣,接觸的人也多,防不勝防,索性不洗,去掉所有危險環節。

所以出於安全考慮,皇帝龍袍之類的緊要之物,必然嚴加保管,只能交付最信任的人看管。

結語

衣服畫個龍,立馬就不再是人間凡品。對於皇帝的龍袍,更是彌足珍貴。


不清洗龍袍,實在是為龍袍的尊嚴性考慮。維護的是皇權的至高無上與不容染指。

伴君如伴虎,大臣如此,宮人也是如此。若不小心觸碰龍袍甚至弄破龍袍,那結果慘不忍睹。

龍袍不清洗,最重要的原因是安全!皇帝安全,宮人也安全。

不論出於各種考慮,皇帝龍袍不清洗,是有利大於弊,最起碼保證皇帝個人安全。


黑白歷史說


結合古裝電視劇中,每當皇帝出境,那必是一身黃色的龍袍,而把這一印象是電視劇情給帶入了誤區,代入歷史,那皇帝的龍袍是幾十年都不洗啊,那味道濃烈的,隔著屏幕都能聞到了。但是,事實是如何?皇帝每天都要穿龍袍嗎?其實不是的。


龍袍,作為皇帝的專用服裝,分為朝服、禮服、吉服、常服、行服和雨服,在不同的場合會穿不一樣的服裝。而我們所常見的皇上在朝堂上的明黃色的龍袍,是屬於朝服。李淵建立唐朝後,規定黃色為王室的專用色,臣下不可僭越。從此,中國曆代的龍袍才變為了黃色。

龍袍的製作,挑選自蠶絲中最好的輯裡湖絲作為龍袍的經緯線,選材金貴、工藝講究,耗時極長,光上面的裝飾物就有米珠、織金、妝花等昂貴的材料,然後以金絲和孔雀羽繡成。由於緙絲技法一般秀女難以掌握,所以朝廷會專門培養一批繡法出眾的繡女。如同《延禧攻略》裡的魏瓔珞,最初就是專門給皇帝和皇后做龍袍、鳳袍的。 如此珍貴的龍袍,如果輕易清洗,會對其造成很大的破壞,下水洗反而破壞質感。



在有些朝代,龍袍確實是從來不洗的,不過,皇帝是九五之尊,衣服肯定是不缺,而且龍袍只有在參加重大儀式時才拿出來穿,例如皇帝繼位登基或者重大慶典活動,而且活動結束是會要更換服裝的,所以造價高昂的龍袍當然就不洗了,而且龍袍平時都是放在樟木箱裡封存的,有專人打理,雖然會有一些味道,但是也是可以忽略不計。


狂熱歷史


越是珍貴的衣物,洗的次數也就越少。

現在,如果我們買一件貴一點的衣服,一般都不會經常洗,原因很簡單,無非是衣服的材質比較珍貴,如果常洗,很容易損壞。而皇帝的龍袍之所以不洗,也是這個原因。

皇帝的龍袍實在太珍貴了。這裡金兔以清朝皇帝的龍袍為例。清朝皇帝的龍袍一般都用最上乘的金線繡成,而且為了彰顯皇帝的地位,龍袍上往往繡著五爪龍紋,同時還使用了大量的小米珠、珊瑚珠和孔雀羽等珍貴的材料,這樣的龍袍壓根無法清洗。

因為一洗,龍袍上面大量珍貴的裝飾品就容易損壞,而且還可能破壞龍袍的做工。

因此,皇帝的龍袍一般都是不洗的。

而皇帝的龍袍之所以不洗,除了怕不小心把龍袍洗壞之外,還和龍袍不常穿有關。

並不是說只要是皇帝穿的衣服都叫龍袍,龍袍只是皇帝服飾的一小部分。

就拿清朝皇帝的服飾來說吧。清朝皇帝的服飾主要有禮服、吉服和便服,其中,禮服是皇帝在重大慶典及祭祀活動中穿的,吉服主要用於重大吉慶節日和祭祀活動的序幕和結尾,便服則是清朝皇帝的日常服飾。

而龍袍,只是吉服中的一小部分,且在一年之中,皇帝穿龍袍的次數屈指可數。比如根據清朝宮廷《穿戴檔》記載,在乾隆二十一年,乾隆只穿過五次龍袍。因為不常穿,所以龍袍不會特別髒,也就沒有洗的必要。




退一萬步說,即便龍袍真的髒了,再換一件龍袍就好了。皇帝的龍袍可不止一件,一般都有好幾件龍袍備選,要是某一件龍袍髒了或者有了異味,再換一件就是了,或者直接下令讓織造局的人重新做一件就好了。

總的來說,因為龍袍穿的次數少、洗了容易壞,加上皇帝比較有錢,髒了的龍袍直接換新的,所以皇帝穿的龍袍確實不會洗。


金兔歷史


其實不只是古代皇帝,很多達官貴人的朝服,也是從來不洗的,穿到實在不能穿了,就直接丟掉,這主要是因為古代的染色技術實在太差。

古代的染料,通常採用動植物或者礦物做原料。這種天然的染料和現代複合染料相比,著色能力比較差。一旦經過浸泡漿洗,很容易就褪色了。其實在現代,衣物在漿洗過程中,仍然會有掉色的問題,可想而知古代的掉色會有多麼嚴重。在尋常百姓家自然沒問題,但皇帝的龍袍如果褪色,就會顯得不莊重,這種尷尬的局面是一定要避免的。所以皇帝的龍袍通常都不洗。

那皇帝的龍袍就不會髒麼?

其實,皇帝平時是穿著常服的。只有在上朝或者舉行儀式時,才會穿著龍袍。而有些不那麼講究的皇帝,在上朝時都穿著常服,甚至乾脆不上朝。這就讓龍袍的使用頻率又下降了一個檔次。

而皇帝通常又沒有體力工作,髒活累活都有下人去幹,所以也不會有大汗淋漓弄髒龍袍的場面。

可能有些朋友會抬槓,那皇帝在大夏天,除了汗,龍跑上一身汗味怎麼辦,直接換掉麼?當然不會,製作一件龍袍的時間和銀子都不能讓皇帝隨心所欲。這時候,有經驗的太監宮女會拿來薰香,將龍袍燻上一番,就將異味遮掩掉了。宮中穿著豔麗的妃子們,也不會經常去洗衣服,同樣會用到薰香的辦法。

胖子說:

其實這事不難理解,畢竟,誰衣櫃裡都有幾件出席重要場合的衣服,這種衣服通常也是不會洗的,反正胖子有套結婚時狠心買的西裝,好多年了都沒洗過。親愛的讀者朋友,你們是這樣麼?


胖哥侃歷史


龍袍洗不洗,並非皇帝說了算,龍袍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註定了不能水洗的命運!它作為皇帝上朝的朝服,是帝王御用禮袍,上面盤有九條龍,象徵九五至尊,代表山河統一的意思,龍袍複雜的製作工藝,壓根就不是用來洗的,現實就是如此殘忍!

為什麼要洗衣服

一件衣服長時間穿用,難免會積攢許多雜物、塵埃、異味,乃至於不易清除的髒東西,但是呢,果真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現如今不能用水洗的衣服,也有許多,比如絲綢面料或者皮衣皮具,一旦用水洗或者是反覆的揉搓,極有可能會破壞其本來的纖維結構,水洗之後基本很難恢復原貌,對於這類衣物,就需要用特定的方法清潔。

龍袍的製作工藝複雜,而且會為了奢華好看,常常會在上面裝飾許多貴重物品,如果選用金絲編制,顯然不可能用水洗,只能定期用酒精來清潔,或者用香料燻蒸,之所以洗衣服,洗的都是那些,不是特別貴重,經久耐磨的,日常家居衣物,就比如現在的許多高貴禮服都是用乾洗,甚至使用其他特殊方法清潔。

龍袍的製作工藝

龍袍複雜的製作工藝,屬實超乎我們常人想象,就拿其中現如今已經失傳的通經斷緯工藝,以前都是被皇家壟斷的特種工藝,年代久遠,已經逐漸失傳,及時根據文獻資料記載,也很難還原出當時的真實狀況,何況在現在的快經濟時代,也更希望追求舒適便捷,龍袍那種複雜的製作工藝也已經逐漸被淘汰,何況其不具有實用價值,僅僅具有觀賞,收藏價值,註定就不能被大範圍推廣使用,而且一件龍袍製作成本達上百兩白銀,耗時耗力,即使有價也面臨無市的局面。

龍袍的使用頻率

皇帝在什麼時候才會穿龍袍呢,說龍袍是皇帝的朝服也並不準確,其實龍袍僅僅作為皇帝在舉行重要大典時的禮服,如果是日常的上朝辦公,不必穿戴龍袍,一年內使用龍袍的次數有限,何況皇帝不僅僅只有龍袍可穿,而且龍袍的種類眾多,也有級別和用途之分,最高級別的是冕服和袞服,九五至尊級別的高貴禮服,其次就是上朝時所穿的皮弁服,這是其他的皇太子親王、郡王都可以穿的,基本用作日常辦公,或者公務處理。

接下來就是武弁服,顧名思義就是皇帝御駕親征之時所穿,燕弁服,算是皇帝平常的休閒裝,當然皇帝還有一套衣服,名為通天冠服,一般是皇親國戚婚喪嫁娶之時,或者是舉行朝天社稷祭祀之時所穿。皇帝不僅衣服種類多,而且每一種都不止一件,這麼多衣服挨個換一遍,基本都能過完春夏秋冬了。一遍不行那就多來幾遍,穿完了立馬送過去燻蒸殺毒,基本不用水洗。

龍袍的壽命長短

龍袍一般選用上等絲綢面料,或者是用其他特殊材質絲線編織,金絲銀絲也會用到,為了能夠湊出好看的圖案,選用的材料非富即貴,也是平常人不能夠享用的存在,一件龍袍製作工藝複雜,但是由於其極低的使用頻率,也極大地延長了龍袍的使用壽命,特殊時期特殊對待,根據龍袍的用途以及意義,皇帝可以自行選擇,其實龍袍在製作材料的選擇上,儘量也以方便易清潔為主,按照當時龍袍的造價,摺合人民幣也有現如今的十幾萬之多,一件龍袍一年也就穿個十幾次。

何況龍袍看著好看,穿起來也並不舒服,皇帝哪會天天沒事穿那玩意兒呢,適當穿出去裝裝威風就夠了,龍袍壽命的長短,當然也要和皇帝的壽命掛鉤,畢竟只有當皇帝的時候才能穿,費心費力趕出來的龍袍,要是沒命穿,那也就沒辦法了,就拿我國曆史上僅僅當幾天皇帝的人也不在少數,所以龍袍不用洗,自然就是這個道理。


科技歷史說


皇帝的龍袍確實從來都不洗,基本上都是穿一次就扔,下次再穿的時候就換新的龍袍。

首先,龍袍是什麼衣服?

這個問題非常關鍵。並不是說皇帝穿的衣服都能叫龍袍,龍袍是一種特指的服裝,而不是虛指。

例如,對於清朝皇帝而言,他們穿的龍袍是指吉服袍。

什麼是“吉服袍”呢?其實是指在吉慶日子舉行慶禮、或者其他一些特殊的典禮時穿的衣服。根據《大清會典》的記載:

皇帝龍袍,色用明黃,領袖俱石青,片金緣,繡文金龍九,列十二章,間以五色雲。

這裡說的很清楚。龍袍=吉服袍,這是特指的服裝。

吉服袍應用的場合,包括但不限於:

皇帝和皇太后的聖壽節,皇帝大婚,以及除夕、冬至、中秋這些吉慶節日,再有各種筵宴……等等。

由此可見,龍袍不是天天穿的。

事實上,皇帝每年穿龍袍的次數可以說是屈指可數。例如清朝宮廷《穿戴檔》的記載,乾隆二十一年(1756)這一年,乾隆皇帝只穿過5次龍袍。

如果一年只穿5次龍袍,就說明這種服裝應用的場合非常少。

這些場合譬如說是元旦正月初一日,這天乾隆在舉行開筆儀式時,身著“黃綢繡靠三色黑狐膁龍袍,外套貂皮端罩”。

由於穿著場合非常少,次數非常少,所以皇帝的龍袍從來都不用洗。這就是為什麼你在《穿戴檔》中幾乎見不到龍袍重複穿戴的記錄。

總而言之,皇帝的龍袍不用洗,希望大家知道這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