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照這個標準,才能知道寶寶長得“好不好”

都說為母則剛,可現實卻是為母則慌。

“為什麼寶寶都9個月了還不會爬?隔壁老張的小孫子都會扶站了。”

“你家孩子都1歲了,怎麼比我家孩子矮這麼多,是不是發育不良。”

似乎只要寶寶比不過別人家的孩子,就是“發育不良”。

只有照這個標準,才能知道寶寶長得“好不好”

媽媽們真是太小瞧自家寶寶了,只對比身高、體重,就覺得比別人家孩子發育差,寶寶有點冤!

真正能判斷寶寶發育情況,最好的標準還得看——生長曲線。

什麼是生長曲線?

生長曲線就是一張網和九條線。

網的橫軸是寶寶的年齡,縱軸是代表寶寶的體重或身高(分為體重、身高兩張表)。

九條線是收集了大量兒童的生長髮育數據繪製的參考曲線,分別以2%、5%、10%、25%、50%、75%、90%、95%、98%畫了九條曲線。

只有照這個標準,才能知道寶寶長得“好不好”

只有照這個標準,才能知道寶寶長得“好不好”

(此處生長曲線圖僅供參考,媽媽可以下載相關APP生成寶寶的生長曲線)

媽媽每隔2周或1個月為寶寶測量一次身高、體重,把這些數據點在圖上,將這些點連接成線段,多條線段就組成了寶寶的生長曲線。

如何通過生長曲線 判斷寶寶長得好不好?

生長曲線的每一線都像是一條條不同的馬路,沒有好壞之分。

例如一個出生時體重為4.1kg的寶寶,在圖上的位置如下圖所示。

只有照這個標準,才能知道寶寶長得“好不好”

這意味著4.1kg的出生體重,在數據庫中超過了97%的寶寶。

但生長曲線中的百分位點不是越高越好,生長曲線中的參考線更像是一條一條的馬路,生長曲線高於80%的線,並不一定比低於20%的線的寶寶更健康


媽媽唯一要關注的就是寶寶的生長曲線的趨勢。

只要寶寶的生長曲線增長趨勢和參考線一致或接近,寶寶就是健康的,媽媽不用擔心。

生長曲線圖出現這些變化 媽媽一定要注意這3種情況

■ 生長曲線在添加輔食後增長速度逐漸放緩

只有照這個標準,才能知道寶寶長得“好不好”

XX寶媽

最近我給我家寶寶增加到三餐輔食,飯量一日三餐,兩頓粥一頓飯,三頓奶,保持500至600奶量,就是每次都不好好吃飯,還會故意往外噴飯,是身體不吸收的原因嗎?

健康管理師樊瑤

這是寶寶從出生到現在的生長曲線,可以看出寶寶在6月齡之後體重出現了下降的趨勢。

只有照這個標準,才能知道寶寶長得“好不好”

你家寶寶在這一階段對外界的好奇心會越來越強,會出現一些比較外化的表現,會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是正常的,不用擔心。

考慮到寶寶的體重增長趨勢有下降,只是這一階段寶寶的輔食添加不足,之後按照之前建議給您的方法就會慢慢改善的。

寶寶的生長曲線出現緩慢下滑的趨勢,最常見的原因是奶量或輔食吃得不夠。

如果寶寶每天的吃奶量都足夠,媽媽就應該及時帶寶寶檢查,排除疾病原因引起的寶寶體重偏低。

■ 生長曲線長期高於標準曲線中98%那條線

健康管理師何紅芳

寶媽您好,這是根據您提供的數據,繪製的寶寶從出生到現在的生長曲線圖。

只有照這個標準,才能知道寶寶長得“好不好”

寶寶的身高體重比也已經達到了第97百分位,提示寶寶是超重的。

也就是說寶寶的營養攝入是足夠的,下一階段您要做的是維持目前的餵養量,增加寶寶的活動量,寶寶的體重不能再長了哦~

只有照這個標準,才能知道寶寶長得“好不好”

XX媽媽

家裡人都說寶寶健康,白白胖胖的,有時候我一上班時間間隔長,寶寶也不好好吃奶,總擔心寶寶吃得不夠,就會給寶寶多吃點。

健康管理師何紅芳

現階段的奶量保證一天六次,保證800ml左右就可以的。寶寶現在也比較胖,寶寶不好好吃的話,其實是建議咱們也不強迫寶寶進食,寶寶餓了其實就會吃的。

平時還是要多注意和寶寶多玩耍,增加寶寶的運動量。

XX媽媽

好的,知道了,謝謝

寶寶長得胖看起來挺“健康”,但是長期超重,可能就是肥胖的前兆。


這時健康管理師會主動提醒媽媽調整寶寶的飲食,增加每天的活動量。

■ 生長曲線突然出現大幅度上升或下降

這種大幅度波動,通常發生在標準曲線的正常範圍內,媽媽往往就會忽略這種變化。

寶寶在某一時期過快地生長,往往會以身體其他系統的發育,尤其是代謝系統的發育為代價,反而不利於健康。

寶媽要儘可能讓寶寶的體重穩定地增長,避免寶寶從低體重變成小胖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