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育兒”好不好?嘗試和平育兒,你只能收穫“有限的”益處

如果你剛剛有了寶寶,會不會開始考慮養育方式了?

或是家裡早已有了孩子,爸媽也厭倦了一直對他們大喊大叫?(基本上稍微有點教育意識的爸媽,都知道喊叫其實對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沒什麼幫助。)

那麼,你可能會希望教育孩子時,也和平一些。

這樣做可行嗎?當然!

只要稍加改變,爸爸媽媽也可以從孩子內部開始促進良好行為。

有一位叫做勞拉·馬克漢姆(Laura Markham)的臨床心理學家,提出了”和平育兒“的思想。

2012年時,她還出版了一本關於如何停止大吼大叫的書。

簡而言之,和平育兒概念有三個主要思想:

•調節父母的情緒

•與您的孩子聯繫

•指導而不是控制

和平育兒首先是對正念的關注。(關於正念,可以參考我之前發的文章: )

這意味著,爸爸媽媽將生活在每一個與孩子在一起的瞬間。

除此之外,爸爸媽媽還需要花一些時間來認識和尊重自己的情緒,以及以前的經歷或創傷,這可能會影響你在艱難時刻對孩子的反應。

這樣做的目的是,從內而外地改善行為習慣,建立牢固的親子紐帶,為孩子們提供認識自己情緒的工具,從而幫助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做出明智的選擇。

感覺看上去有點抽象?

其實也很簡單,接下來詳細談談這幾個主要思想。

“和平育兒”好不好?嘗試和平育兒,你只能收穫“有限的”益處

調節父母情感

首先,和平的父母會審視自己的情緒和主觀性,這些情緒和主觀性可能會使你改變自己對各種育兒情況的反應。

比如,你家的小寶貝跑去翻櫥櫃了。

你的下意識反應就是:

“完了,馬上就要一團糟!”

然後你的怒氣值頓時從0升到100,如果用表情包來形容,那一定是憤怒的紅色,開始高度警惕!

這時候怎麼調節情緒?

調節情緒,意味著爸爸媽媽得先來個深呼吸平靜一下,跳脫出眼前的局勢來思考,先考慮一下孩子為啥要翻櫥櫃?

他是餓了嗎?

他是無聊了嗎?

他是好奇嗎?

他是弄錯了嗎?

總之,在大喊大叫之前都要考慮自己的情緒和環境。

有一位心理學家叫Markham,他說“憤怒是恐懼的次要情緒”。

從這個角度看,當我們生氣的時候,退後一步,問自己:

“我在怕什麼?”

答案真的每次都很清楚嗎?真的這麼可怕嗎?

即便在審視自己內心的感覺後,還是感到很憤怒,很想跟別人吐吐槽怎麼辦?這完全沒問題。

所不同的是,我們至少花了一些時間來關注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立刻做出衝動的反應。

爸爸媽媽對自己情緒的調節方式,也正是教孩子調節情緒的好榜樣。

“和平育兒”好不好?嘗試和平育兒,你只能收穫“有限的”益處

與孩子聯繫

可能很多爸爸媽媽會想:

我還要怎麼和孩子聯繫?我已經一天24小時都和孩子待在一起了!

不,這裡指的聯繫,和個人空間不是一回事。

這是父母和孩子情感的親密紐帶。

你上一次感到與孩子真正情感聯繫是什麼時候?那是種什麼感覺呢?

Markham舉例說明了如何與孩子建立聯繫:

與年幼的嬰兒建立起安全依戀,在情感和身體上都保持親近度。(關於依戀,請參考: )

每天進行一對一的“特殊”遊戲時間。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即使10到20分鐘也可以帶來很大的不同。

與孩子互動時,請關閉電視,平板電腦,電話等電子產品。

每天晚上優先安排家庭時間,比如一起吃飯。

通過擁抱,依靠和其它情感表達的方式進行身體上聯繫。

創建自己與孩子建立聯繫的獨特習慣,例如在起床前依偎幾分鐘,在出門前親吻寶寶的小手心。

也許你不一定每天都能安排出大量的時間陪伴孩子;

也許最近沒有條件安排親子旅行;

我們也不一定非得購買昂貴的禮物……

這些大事件雖然可以建立美好的回憶,但更多的親子聯繫,時刻都以小小的、不經意的方式發生著。

我們每天不經意的小習慣,比偶爾要做的“大事”重要得多。

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親密的聯繫,會讓孩子感到更安全。他們由此學會愛自己,並能夠將這種愛擴展到他人。

因為孩子們實際上是通過與父母的密切聯繫,來進行合作和表現的。

“和平育兒”好不好?嘗試和平育兒,你只能收穫“有限的”益處

指導而不是控制

這可能是最難掌握的育兒思想。

爸爸媽媽可能會困惑:

如果沒有嚴重的後果,孩子真的會聽我的話?

如果我不吼、不叫、不懲罰,我在孩子面前還有威信嗎?

懲罰確實對糾正孩子的行為有幫助,而且往往見效很快。

但懲罰說到底是“他控”,而不是“自控”。

但我們總不能時時刻刻“監督”孩子吧?孩子總要長大,總要自立。

所以我們希望:

孩子之所以願意改正錯誤,是因為他們自己希望自己能做好,希望自己成為更好的人,而不是因為怕媽媽罰。

長期懲罰出來的“聽話”只是一時的。

如果在懲罰之前,能引導孩子發現到底是什麼觸發了自己不良的行為,更有助於孩子從內心願意主動改正。

長遠來看,指導孩子建立自己的情感聯繫,對於改善行為習慣可能非常有幫助。最終的結果對所有人都更好。

“和平育兒”好不好?嘗試和平育兒,你只能收穫“有限的”益處

和平育兒有啥好處?

“和平育兒”並不是萬能的。

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樣的方法比別的教育方式都好。

所以千萬不能“一刀切”,千萬不能用這一招代替所有。

但如果爸爸媽媽嘗試使用這種育兒方法,可能會收穫下面這些“有限的”的好處:

  • 孩子總體上可能會更快樂,並且適應能力更好,他們甚至可以更容易合作;
  • 爸爸媽媽會少點大吼大叫;
  • 通過有目的的聯繫,不僅是和孩子,你的家人也可能會變得更加親密;
  • 孩子可能會成長為在情感上更聰明的成年人,他們會表現出敏銳的思考能力,勤奮而自律,以及富有責任感。
  • 爸爸媽媽可能會結成紐帶,與你的孩子在成年以後都保持親密的聯繫。
“和平育兒”好不好?嘗試和平育兒,你只能收穫“有限的”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