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是什麼意思?五九尾打春不好嗎?

老張談三農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我們生活在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我們給外人的形象一直以其傳統而聞名。

在中國,有許多悠久而有趣的優秀傳統。其中,“數九”是一個有趣的傳統,其中溫度和農業收成的預測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數九”指的是冬至習俗的開始,其實就是數九次九天。

看到這裡的一些人會問為什麼他們應該計算這個數字而不是其他數字?事實上,這個看似簡單的九的數字與我們傳統的陰陽學說以及溫度變化規律密切相關。

其中,九代表我們傳統觀念中的“陽”數。當我們數到九時,它也代表著“陽”的生長。當我們到了極點,數完九個九,以“陰”為代表的寒冷就會消散,標誌著春天的到來。

在古人長期與自然打交道的經驗中,根據當地特有的氣候,人們還總結了許多地方性的“數九歌”,以及一些關於數九的俗例,可以幫助人們進行合理的農業生產,預測生產的收穫。

其實題目所提出的這是一句關於農業的話。句子中的“春”代表我們24個節氣中的“立春”。在我們祖先留下的這句話裡,如果春天的開始出現在五九的最後一天,那麼今年的收成就不是很好了。因為它們不吃飽,人們沒有力量走路,所以俗話說,家家邁不開雙腿。

這句話的後半部分告訴我們,如果“六九”第一天就出現春天,今年的田間收成會非常好。作為古代農耕中最重要的動物力量“牛”應該提前得到照顧,因為它很快就會大有用處。雖然我們現在有科學預測,但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還是很有用的。


江水趣談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到底是什麼意思?五九尾打春難道真的不好嗎?

爺爺和奶奶都是我們那裡土生土長的老農民。記得有一年夏天我們那裡遭了豬殃,村裡幾乎家家戶戶的玉米都被野豬給禍害的所剩無幾。當然我家也不例外,爺爺奶奶忙裡忙外挑水施肥辛苦了好幾個月才種下的玉米最後也只收成了不到一半的玉米棒。爺爺說去年年底快要過年的時候“春打五月尾”,我就知道今年沒個好年景,但是沒想到會如此的嚴重。當時要是聽你大爺的話少種一個田的玉米就好了,也不至於現在累的半死還沒有收成,唉!

首先我們這裡所說的“九”指的便是寒冬臘月的三九,眾所周知其實三九也是我們整個冬天裡最為寒冷的一段時間。俗話說三九四九冰上走它想要重點突出的便是三九天的寒冷,那種讓人慾罷不能的感受。

“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它說的是每年冬季冬至過後,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已經進入了數九的日子。如果五九的最後一天與來年的二十四節氣的立春相重合,那麼來年農民伯伯莊稼的收成肯定不會很好,要麼發生蟲災要麼發生水災,反正就是沒有好日子過。其中最為嚴重的也就是所謂的顆粒無收,家家邁不開腿只是一種更加誇張的說法而已。



職業農民小強的故事


導語:自古以來人們就很重視節氣,並在長期的勞動生產實踐中,總結了許多關於節氣對莊稼收成的影響,比如說:瑞雪兆豐年啊等等,它都是以一些天氣變化的前兆來推測出將來田地裡的莊稼收成怎麼樣啊?面臨豐收或者減產等等,由此可見勞動人民的聰明與才智!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是什麼意思?五九尾不好嗎?

大家都知道,土地是農村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大多數農民都是以耕種土地,種植糧食,春種秋收,但是農民種植的最大難處就在於“靠天吃飯”,不能做到旱澇保收,在土地裡種上莊稼,要是遇到一年四季的好天色,風調雨順,莊稼就會獲得豐收,相反如果遇到天色不好,莊稼是很難獲得收穫!


在這句農村“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就是最真實的體現了,在所謂“數九”,是指從“冬至”當天算起,九天為一個單位,視為“九”,過了九個“九”,剛好八十一天,便是“出九”了。從“一九”數到“九九”,冬寒就變成春暖了,而在這裡“春打五九尾”是指的什麼呢?

“春打五九尾”是指立春剛好在第五個9天的最後一天,而在很多農村,知道節氣的老人都會說這對種在田地裡的莊稼很不利,莊稼將會面臨災害,減產絕收!

“家家邁不開腿”是什麼意思呢?有了前面的春打五九尾,農民所種的將面臨莊稼減產,糧食收成下降,大家都知道民以食為天,在古代農民只能靠著種一畝三分地的莊稼生活,基本沒有其他可靠的經濟來源,莊稼一旦不豐收,農家人將會面臨沒有吃的,就要餓肚子了,誇張了一下就是餓的都沒有力氣走路了,這就是所謂的“家家邁不開腿”。


而那時不像現在高科技,機耕機種,有農藥化肥,現在莊稼要是遇到乾旱的時候,就會選擇進行人工降雨來保證莊稼的成活率達到豐收,可以擺脫天氣因素的影響,不像那時的農民基本全靠天吃飯!

記得小時候,村裡的老人經常會說這類農村俗語,當時我直接聽不懂,很難理解到這些俗語會和農民的莊稼和糧食收成掛鉤,今天看來老一輩總結的這些東西還是很有智慧的!

總之我覺得農村俗語,有的還是很有一定的道理的,不是什麼空穴來風的話語,雖然有些用詞在我們現代人看來有些“誇張”,但放在那個特定年代,或許這一點都不誇張,正如他們所說的“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呢!


北農小楊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是什麼意思?五九尾打春不好嗎?

農村老俗話說,“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發愁”,“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按照老話的字面意思來說,就是春打六九頭好,新的一年莊稼收成好,農民糧食豐產,吃穿不用發愁,但是春打五九尾就不太如人意了,年景不好,就連要飯的也不好做了,討不到飯吃。


春打,就是打春,打春就是說“立春”。每年的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年的開始,也是田間農作物開始萌動生機的時候,俗話說“立春一陽生”,天氣開始回暖,雖說還是嚴寒的五九六九天氣,但柳樹已經開始發芽了,因此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之說。

“春打五九尾”,這個該怎麼說?先說數九,數九從冬至開始,一個九是九天,五九就是第五個數九天,那麼五九尾就是五九的最後一天。春打五九尾,就是立春節氣落在了五九的最後一天。就說今年(2018年),冬至在冬月十一月十六開始一九,那麼五九尾也就是下年的正月初七,這個肯定不是“春打五九尾”了,因為來年立春正好落在了臘月十二月三十。

春打五九尾的年份很少,沒有春打六九頭的多。因此農村老輩人就會認為,哪一年是春打五九尾,正好趕上年景不好,糧食欠收,就會歸咎於立春節氣來的不是時候。但事無絕對,2008年就是春打五九尾年份,不見得各地收成都不好。局部地方出現荒年也是有的。

至於老話“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有些誇張了。說的意思是開春落在五九尾上,家家吃不飽飯,連走路也有氣無力的了。關於節氣和數九的關係,各地的說辭也不統一,和各地的小氣候有密切關係的。有的地方則會說“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可見菜油是便宜了,肯定是糧油豐收了的。那麼,春打五九尾也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好年景。


農村老俗話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是什麼意思?五九尾打春不好嗎?

“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的意思是說,打春如果趕在了五九的最後一天那麼這個年頭的收成不會很好,也就是說農民生活會比較困難,餓的都邁不開腿,出不了家門。“打春”也就是立春,“春打五九尾”也就是自冬至日起五九的最後一天立春,這樣的年份其實是不太多的,大多數立春都是在六九的頭,也就是在過年以後,而今年就恰逢這“春打五九尾”了。


五九尾打春不好嗎。五九尾對應的是六九頭,它們之間只差一天,在農村有“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和“春打五九尾,要飯的跑斷腿”的說法,也有說“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春打六九頭,家家喂上牛”的,打春只差一天,收成就差這麼大,我覺得沒那麼玄乎吧。難道六九的第一天打春就會是個大豐收,家家戶戶糧滿倉,而五九的最後一天打春,就會欠豐收,家家窮斷糧。

五九六九都已經是河邊看柳的時節了,天氣已經轉暖,農耕也開始了,之所以會說五九尾打春不好,而六九頭打春好,主要可能是因為在六九立春的年頭收成比較好,而偶爾收成不好又恰好趕到五九尾打春,那人們就會把它們聯繫到一起,把收成不好歸咎到立春的日子的特殊上。

這是在黃土地上辛辛苦苦勞作了幾十年的農民總結出來的,是他們通過對節氣的觀察來預測某個年份是豐收還是歉收情況,應該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至於這麼玄乎,像如今農村都家家戶戶蓋起了新房子,開上了新轎車,即使春打了五九尾,也不會餓得“邁不開腿”。


一品小十六


春在五九尾,家家喝涼水。此為當地民言。春在六九頭,吃穿都不愁。喜天賜予並不多。

“九"。單論,從冬至而始,數九開始。小學算術孩童知,鄉村老者也知嘵。冬至氣數已來臨,此天是否一九一,春到正好四十五天。掐指算在五九尾,哎,算錯了。整年又得暍涼水,路上必有餓死鬼。年年如此,此年頻多。

若說冬至此一日,午時為界也當議。上午從做一九一,下午時刻不做數。從此當界皆分開,老農定把六九入。寬闊話來投入點,別把五九當春輸。

年年都為五九尾,誰知此時草子知。都說六九河邊柳,發青之時有根由。七九夲為六十三,路上行人穿單衣。九八時氣若來到,好似已經有春雨。九九八十一數到,牽牛耕地婦供食。

園中土豆在此節,誰觀出九不出九。驚蟄前後農活忙,又時一年忙到頭。勤儉必為農家事,何管伏來和數九。

農識,食衣無愁首先勤,愚驗,勞苦辛做儉應跟。笨認,議增識。基礎。


蔚蔚姥爺219


要想徹底弄明白這個問題,必須明白下面兩個問題。

一、什麼是“春打五九尾”?

有一句農諺叫做“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頭。”意思是說立春這一天,不是在五九的最後一天,就是在六九的第一天。立春在五九最後一天,就叫做“春打五九尾”;立春在六九的第一天,就叫做“春打六九頭”。

“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這句俗語,無非是說:如果五九最後一天打春,來年收成不好,要捱餓。我認為這話沒有一點科學根據,屬於順口溜,不可信。

我國地域廣闊,同一個“話題”,由於各地情況不同,產生的俗語也不盡相同,有的意思甚至相反。類似的俗語有:

春打五九尾,花子跑斷腿。——也是說收成不好。
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這句是說春天比較冷,或者說好有倒春寒。


意思相反的:

春打五九尾,家家拽豬腿。——好收成,家家有肉吃。

再來看看“春打六九頭”的俗語:

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
春打六九頭,窮人苦出頭。
春打六九頭,家家養大牛。
春打六九頭,家家餓死牛。

以上這些俗語,都沒有科學根據,不可信,至少不要全信,因此,也就不存在“五九尾”“六九頭”打春好不好的問題。

二、為什麼會出現春打“五九尾”和“六九頭”?

我們知道,一年二十四節氣,在陽曆有比較固定的日子,像冬至,每年都是在12月22日前後,前後相差一天;再像立春,每年都是在2月4日前後,前後相差也是一天。那立春為什麼會有“五九尾”和“六九頭”之差一天之說呢?

這是因為節氣與節氣之間相隔的時間不是整整15天,而是平均大約15.2天。在冬至和立春兩個節氣之間,還有小寒、大寒兩個節氣。數九天氣正是從冬至這天算起的。

我們知道,一年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都是有準確時間的,像2019年冬至時間是在陽曆12月22日12時19分,這樣從冬至這天12時19分算起,到下一個節氣小寒,再到大寒,再到2020年的立春時間2月4日17時03分,共計45天零4小時44分鐘。這第45天恰好是五九第九天,也就是“春打五九尾”。

我查了一下這些年和未來幾年的日曆發現:“春打五九尾”的年份很多;“春打六九頭”的年份只有:

2004年12月21日冬至,2005年2月4日立春,2008年12月21日冬至,2009年2月4日立春,2021年12月21日冬至,2022年2月4日立春……

結論:

只有上一年12月21日冬至,下一年2月4日立春,才會“春打六九頭”。

上一年12月22日冬至,下一年2月4日立春,或者是上一年12月21日冬至,下一年2月3日立春,都是“春打五九尾”,這都是因為從冬至到立春是45天。

通過上面的解說,聯繫這些年來的農業收成,我們不難看出“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頭”對農業生產沒有多大影響。因此,對一些俗語我們不可盲目相信。


徐福記1230下水詩文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是什麼意思?五九尾打春不好嗎?

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

春打五九尾,要飯的跑斷腿,春打六九頭,家家餵飽牛。

從以上兩句俗語中不難看出農民們對節氣的重視程度,對五九打春和六九打春的截然相反的看法。

立春也叫打春,預示著春天到了,萬物即將復甦了,立春基本上不是五九尾就是六九頭,好像六九頭更多些。

農民對春打六九頭印象更好,也是某種心理暗示或者期待,希望更多的年頭是好年頭,也就是說六九打春較多的年份是農民們潛意識裡期待並盼望豐收的年份。

農民們自然是知道所謂的天災,不可能年年風調雨順,既然年頭有好有賴,那麼肯定是好年頭比賴年頭更多,所以有人認為能夠預示收成的立春節氣在五九尾的話,會年頭不好,莊稼收成不好。

說春打五九尾,全家邁不開腿是誇張說法,意思是說立春在五九最後一天,那麼這一年的收成會很不好,大概能不好到全家人吃不飽飯,餓到邁不開腿的地步。

實際上春打五九尾和春打六九頭只差那麼一天,怎麼可能一天只差兩個年景會是兩極分化的收成呢?

估計這是老輩人在某一年春打五九尾時確實是遭遇了糧食無收的局面,所以把罪過歸在立春不是時候。

最近幾年沒有春打五九尾,但今年立春恰恰又是春打五九尾了,根據這個冬季降雪情況來看,我們這裡已經下了三場大雪,明年小麥八九不離十會是大豐收,因此,農民們沒有糾結春打五九尾,會顆粒無收的說法。

很多俗語是順口溜,以前是不是準確無誤咱不知道,但現在,幾乎沒有人根據俗語來判斷收成了。


悠然見東山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是什麼意思?五九尾打春不好嗎?

農村人對於立春看的比較重,像什麼“春打六九頭,吃喝不用愁”等一些俗語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如果是立春在五九尾,人們便會認為不吉利,就會說“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也就是說,人們通常會認為,如果立春在五九的最後一天,那麼來年莊稼的收成便不咋地,就會餓的邁不開腿。

其實,仔細來分析一下,我們就不難看出這句農村俗語的牽強性。先不說五九的最後一天立春,來年的莊稼收成如何,因為那是來年的事情,與當年糧食收成八竿子打不著吧。這當年的收成才直接關係到農民的吃喝。餓的邁不開腿,只能是當年糧食歉收,人們吃不飽肚子所致,關來年莊稼收成個屁事。所以說這種“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的說法,根本沒有道理。

從另一種角度來說,人們又同時認為“春打六九頭,吃喝不用愁”,他們覺得如果立春在六九的頭一天,那來年的年景就會很好,不論是吃喝都是不用發愁的。細一推敲,我們便會覺得其中有某種不對的地方。如果單說一句,或許還不覺得怎麼樣。我們會認為,什麼“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春打六九頭,吃喝不用愁”是老百姓生活生產中總結的經驗之談。這兩句話放在一起,細細一品,便不是那麼一回事兒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春打五九尾與春打六九頭,這可是一天之隔的事情啊,難道是差了只一天,莊稼的長勢便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麼?這絕對不可能的,對吧?

就那今年來說吧,從冬至開始數九,到五九末,正好是年三十,又趕上了立春。這恰逢春打五九尾,而來年有沒有立春這個節氣,在老百姓看來,2019年年景就“不咋地”。寡年加上“春打五九尾”,那還了得!不過,從今冬我們這裡的雨雪來看,今年的雨雪還是較往年多了不少,前前後後大大小小已經下了有五六場雪了。俗話說這“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這2019年的小麥豐收有望了。眼看著小麥豐收,就有了白麵饃饃能夠管夠吃,還有啥邁不開腿的呢?

所以,建行漸遠認為,也許在過去的某一年,春打五九尾的時候,恰逢第二年莊稼歉收,才有了“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的這麼一種說法。如今,農民也不再是靠天吃飯,雨雪不多,我們可以人工澆灌啊。所以說,這句農村俗語是沒有道理的。

以上是建行漸遠對“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的理解,如有不同觀點,請大家留言與我一起交流學習。


建行漸遠


表面上說的就是立春若在“五九尾”,年景會變得困難;而立春在“六九頭”則年景就會寬裕很多。然而,民間俗語往往蘊含著深厚的人文常識,要想更全面地理解“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的深層次內容,還得從24節氣的《數九歌》開始,再聯繫農事安排具體地區具體分析。

數九歌

數九又稱冬九九,是一種中國民間節氣。數九從每年陽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開始。數九習俗起源於何時,現在還沒有確切的資料。不過,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

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中就寫道:“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數九寒天,就是從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實際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數九計日。

中國傳統文化中,九為極數,乃最大、最多、最長久的概念。九個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過”之數。古代中國人民認為過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經到來。當時中國人民為捱過漫長冬季,遂發明以“數九”方法消遣,以打發時間緩解寒冬威脅下出現的心理危機。而當時圍著家眷數九亦被視為逍遙境界。

廣泛流傳的“九九消寒歌”說: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楊柳,

七九河凍開,八九燕子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由於各地氣候寒暖不一,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區別,如九九歌為: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緣凌走;

五九半,凌碴散;

春打六九頭,脫襖換個牛;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寬;

八九不犁地,只待三五日;

九九楊花開,以後九不來。

很顯然,“五九半,凌碴散”、“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楊柳”,意味著春天即將到來,五九和六九正好處於立春時分。

春打

春打也叫打春,也是立春的意思。這時有的地方還保存有“打春牛”、“迎春”的習慣,在大多數地方還有著在立春日吃春餅的習俗。

“春打五九盡,春打六九頭”是一句民間諺語,意思是說,立春這一天,不是在五九的最後一天,就是在六九的第一天。立春在五九最後一天,就叫做“春打五九盡”;立春在六九的第一天,就叫做“春打六九頭”。

事實上,按農曆算法,冬至的時辰就決定了立春的時間。如果冬至時間是該天上午10點之前,那麼45天之後就是立春;而如果冬至時間是上午10點之後,則就是46天之後才是立春了。五九尾、六九頭在時間上最多相差一天而已。

各地說法不盡相同

除了“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之外,各地還有多種類似的說法,比如“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斷腿;春打六九頭,吃穿都不愁”、“春打六九頭,吃水像喝油,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春打五九尾,家家啃豬腿;春打六九頭,家家賣耕牛”、“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春打六九頭,家家喂上牛”。

於是,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普適結論,“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指的就是立春節氣發生在了五九的最後一天,就會影響作物的收成!如果立春是在六九的第一天,那則預示著當年的糧食會大豐收。

小結

其實立春時間前後相差一天,對天氣及糧食沒多大影響的,這些是古人的一種主觀臆斷,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曆法推算原理擺在那兒,要麼是在六九的第一天,要麼就是在五九的最後一天。

而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六九的第一天,只是在有些年份才會在五九的最後一天。倒也符合人們的普遍渴望豐收的預期,從這個角度看,又有它存在的道理。再比如,而2019年的立春是在2月4日,農曆是2018年12月30日,這一天也正好是春打五九尾,於是這句俗語又熱了起來,理解了這章知識之後,你會淡然面對古代的這一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