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朱元璋看上一个女人,想让她入宫却拉不下脸,官员告诉他方法后,为何被他敲碎了牙齿?

疯言疯语疯史


朱元璋带领红巾军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从乞丐到皇帝,让天下人敬仰。

当了皇帝建立大明朝的朱元璋,虽然尽力控制自己,但还是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每天笑脸洋溢。

选秀

这一天来了一个大臣,建议朱元璋按照老的习俗办一场选秀大典,充实后宫。朱元璋一听,心里乐开了花,一想到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到底为了啥呀?不就是为了能够吃饱穿暖,再来个后宫三千嘛。

于是朱元璋点头答应了,没办法了,祖宗的礼法不能废除啊,朱元璋就是靠这个理由说服的媳妇儿,于是全国选秀热热闹闹的开始了。

乱世初定,百姓刚刚安定,生活终于安定下来,小心脏还带着一点惶恐。听到选秀的消息,又勾起了八卦的心,男人们恨不得长了八只眼睛,希望能将所有秀女的美色尽收眼底。男人身边是女人们带着嫉妒的眼神,盯着男人看了许久,终于忍不住去揪住他们的耳朵,以示惩戒。

皇宫选秀不是一般的热闹,更是一件大事,每一家都希望自己家的闺女能够一步登天,飞上枝头变凤凰,家人自然也就可以鸡犬升天了。但是选秀名额有限,画师需要打点,衙门还需要打点,纵使美若天仙,却不能走进紫禁城,只能徒劳叹息无缘。

熊小妹

有这样一户人家,他们家有钱,姑娘也貌美,想参加选秀,但是却有婚约在身,无法参与,可是这家人却不愿意放过这次机会,他们对自己的闺女有绝对的把握,如果她能参加选秀,那么一定会让皇帝选中,毕竟这姑娘,生的极美。

姑娘叫熊小妹,是熊宣使的妹子,与杨希圣有婚约在身。熊宣使心急如焚,前去占卜,遇一大师,将事情始末尽诉,大师笑道:“你是想让熊小妹嫁皇帝,还是要让他参加选秀?”熊宣使听得不太明白,但是转而一想,想通了,赶紧拜谢了大师,开心的回家去了。

熊宣使托人打点选秀太监,透漏口风给朱元璋,说有一女子极美,但是没来参加选秀,朱元璋一听,对这样的女子好奇,毕竟普天之下哪个女子不想嫁给他呢?于是,朱元璋和大多数男人一样,带着好奇心偷偷摸摸的来到了熊家查看,这一看,确认了眼神,就是他想要的人。

朱元璋夸赞熊小妹漂亮,非常开心。但是一打听,原来这个女子有婚约,不过不打紧,朱元璋打算装不知道,等到木已成舟,那杨希圣难道还敢找皇帝理论不成?想到这里,朱元璋的一颗心落到了心口窝里。

这时候,一个人听说此事,劝阻朱元璋道:“不行啊,我听说这位姑娘已经有婚约了,老大你不能这么干。”朱元璋很生气啊,这不是坏了他的好事吗?你这样说破了,还怎么装傻了呀?朱元璋对他说:“你咋和朕说话呢?朕啥时候说过要将她纳入宫中啊?我就说她好看了,来人,把他牙打碎。”

“熊氏已许参议杨希圣,若明取之,于理不妥。”太祖曰:‘谏君不当如此!”令壮士以刀碎其齿。 ——刘辰《国初事迹》

真是好家伙,朱元璋来了一个倒打一耙,这个倒霉蛋正是张来硕,张来硕一听朱元璋的话,心里有苦说不出啊,还被打碎了满口牙,憋屈至极。

归宿

后来,李冰饮案爆发,牵连到了这个熊小妹的婚约男人杨希圣,朱元璋一看,机会来了,于是将二人先是执行了“黥刑”,就是在他们的脸上刺字,准备发配边疆充军,朱元璋觉得太轻了,于是又对李冰饮进行了割乳之刑,李冰饮没能挺过去,流血过多死翘翘了。

朱元璋又对杨希圣执行了劓刑,就是割鼻子。杨希圣还可以,没有因此死掉,活了下来。朱元璋一看杨希圣活了下来,于是下旨让熊小妹嫁给了杨希圣,完成了婚约。

朱元璋想表达的是什么呢?大家看,我没有霸占熊小妹的意思,我还下旨让他们完婚祝福他们,那个张来硕纯粹胡说八道,我不是那样的人。

这个事件中,最可怜的不是张来硕,而是熊小妹,人家长得美,招谁惹谁了,没能一步登天,反而嫁给了一个受劓刑的丈夫,这辈子算是尽毁了,成为了一个牺牲品,令人惋惜。


野史日记


不是被敲碎牙,而是被朱元璋活生生割掉了鼻子。

这个倒霉鬼也不是什么官员,而是被朱元璋看上的那个女人的丈夫,他不仅被皇帝绿了,还被割了鼻子。

关于这件事的过程,明初李文忠幕下的刘辰私撰《国初事迹》,记载得明明白白。


朱元璋当皇帝那年是40岁,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就从民间选美来满足自己,有一个女子不幸被他看中了。


此女子系熊宣使的妹妹,相貌出众。但就在朱元璋意动,要把人接进宫廷的时候,员外郎张来硕却跑来劝谏:

熊氏已许参议杨希圣,若取之,于理未当。

意思就是说:

这个女人已经许了人家了,皇帝不能强娶人妻啊。

这番话戳了朱元璋的肺管子。

于是,盛怒之下的朱元璋直接命人把张来硕“以刀碎其肉”,也就是碎尸万段了。


泄愤之后,朱元璋还没消气,便找了个借口,将熊氏的未婚夫杨希圣黥面。

黥面之后,朱元璋还不满意,就派人割掉了杨希圣的鼻子。

这件事到这里还没完。

朱元璋先是把熊氏弄进宫,玩腻后又把她赏给了被割掉鼻子的杨希圣为妻。

朱元璋的这个操作真是透着各种心理变态。


HuiNanHistory


朱元璋在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就开始广选美女,广纳嫔妃了。话说某一天朱元璋看上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非常的漂亮,名字叫做熊小妹。可惜这个女人是已经婚配过的,并且还没有过门。

一般情况下婚配过的女子,作为皇帝是似乎不应该再纳入后宫。不过朱元璋可能是被这个女子的美色所迷,所以一时之间踌躇不定。不过朱元璋作为天子,作为天子来讲普天下的女人都属于自己的,毕竟熊小妹还没有真正的过门,而且朱元璋打算通过某些暗地里的手段,把熊小妹弄到后宫来玩一会儿,也就是打算玩玩就算了。

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历史上从来就不缺少那种拍马屁的官员。据说有一个叫张来硕的官员一下子知道的这件事,结果就拍马屁跟朱元璋说,我们应该怎么样怎么样。结果本来朱元璋想私底下进行这件事,结果被张来硕这么一弄,整个朝廷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搞得朱元璋有点下不来台。所以朱元璋自然恼羞成怒,把张来硕的牙齿全部给打掉了。

而后来熊小妹被朱元璋抓到宫里来,可惜熊小妹有点坚决不从,结果导致朱元璋有些意兴索然。所以到了后来,朱元璋干脆又把熊小妹赶出宫去,强逼她和那个夫君成婚。同时为了掩人耳目,干脆把熊小妹和她的夫君赶得远远的,发配到大西北去了。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朱元璋是暴君,滥杀无辜,火烧庆功楼是他一手策划和杰作。朱元璋后宫那么多美人还不满足,还想强抢民女熊小妹为妻。熊小妹是大美人仙女,朱元璋看见了,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发誓不论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一定要把仙女熊小妹搞到手。张员外急皇帝所急,为皇帝着想,为皇帝出谋划策,帮朱元璋抢夺民女。朱元璋太阴险,凶残,狡猾,他骨子里也这么认为,这么想,这么做。朱元璋是卑鄙无耻,卑躬屈膝的小人伪君子,还凶残地敲碎张员外嘴里好几颗牙齿,以示警戒。熊小妹和杨希圣有婚约,朱元璋想找人去解除,才能顺其自然,顺理成章地去和熊大美人完婚。李善长动用一切关糸,手段,才查到李,杨二人贪脏枉法违法犯罪的事实。根据刑法,处死李,割杨鼻子。李善长为此事,得了朱元璋的一块兔死铁券。至此,朱元璋明目张胆,当着马皇后的面,迎娶了天下第一大美人熊小妹。朱元璋喜新厌旧,玩了一个个大美人,享尽人间艳福。朱元璋玩了熊大美人好几年后,玩够了,玩腻了,才把剩菜剩饭赏给杨希圣吃。后来,杨希圣和熊大美人,一个跳河自杀,一个上吊自杀。马皇后也被朱元璋这个荒淫无度的暴君活活给气死了。


中国美6220


说话说一半,早晚要完蛋。张来硕就是这么个下场,他想要拍皇帝朱元璋一个马屁,结果拍马腿上了。

朱元璋40岁建国,是逆袭到达巅峰的典范。

他是谁?他原来是一个放牛娃,后来做了和尚,甚至讨过饭,是个不折不扣的底层人物。可就是这么一个底层人物,却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

有人说朱元璋运气好,我认为这只是一方面,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开国之君,跟他的狠心是脱不了干系的。

朱元璋的确比较狠,早在跟陈友谅争夺天下的时候,朱元璋以20万的兵力,就敢跟陈友谅60多万大军硬碰硬,实在是非常狠。

劫后余生的朱元璋,又开始对自己的臣子下手。当时他的长子朱标去世,为了给孙子朱允炆铺路,朱元璋大肆诛杀开国功臣,造成了建文朝无大将可用的地步。

所以说,朱元璋的确是非常狠毒的一个人。不过如果没有这股子狠劲儿,可能他也走不到建立大明朝的那一天。

自古以来,从屌丝逆袭成为开国之君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刘邦,人家好歹也是一个基层公务员,另一个就是朱元璋了,他是基层中最底层的那种人,所以他才更加了不起。

而且朱元璋你40岁的时候,就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这是很多帝王都不敢想象的事情。曹操花了一辈子,也就三分之一的天下。而且朱元璋可没有依靠什么外戚的力量,他完全靠的就是自己的努力,所以非常不容易。



朱元璋喜欢大臣的未婚妻,张来硕却出面阻止。

既然得天下如此的快,40岁的朱元璋,自然是不想浪费自己的大好年华。所以他趁着年轻便给自己找了一大帮子的美女,其中有一位是比较特别的。

熊氏是熊宣使的妹妹,简称熊小妹。这位熊小妹长相俊美,一眼就被朱元璋给看中了,朱元璋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啊,他打算把熊小妹给弄进宫来。

这件事不知道怎么就被员外郎张来硕给发现,他立刻跑到宫里去告诉朱元璋,这个熊小妹可不能动,因为她已经许配给了参议杨希圣了。

意思就是说,她是杨希圣的老婆,你要是强娶了熊小妹,那就是臭不要脸的。居然敢这么跟雷霆万钧的朱元璋说话,看来是活腻歪了。

张来硕就等着朱元璋问他该怎么办呢,因为他后面还有帮助朱元璋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盛怒之下的朱元璋,压根就没打算继续听下去,挥了挥手就吩咐人,把张来硕满嘴的门牙给打掉了。

张来硕一脸懵逼,自己本来是打算拍马屁的,没想到拍到了马腿上。再继续往下说也不可能了,满嘴的牙齿都被打掉了,张来硕只好灰溜溜地滚回家了。

事后,朱元璋强娶了熊小妹,将她收入后宫。张来硕再也没有向朱元璋提过啥建议,因为他的牙齿不够用。

朱元璋割了杨希圣的鼻子,将玩腻了的熊小妹强嫁给杨希圣。

要么说这个故事里面的朱元璋是个变态呢,他对熊小妹一片痴心,最终终于将熊小妹娶到手了。可是跟熊小妹腻歪了一阵子以后,朱元璋似乎觉得腻了,居然把熊小妹给抛弃了。

在这之前,还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杨希圣得罪了丞相李善长。李善长就跑到朱元璋那里告状,朱元璋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是打击报复情敌最好的机会了。

所以朱元璋将杨希圣的鼻子给割了,还给脸上刺了字。在这种奇耻大辱的前提之下,朱元璋觉得还不够,他想起了那个被他玩腻了的熊小妹。

杨希圣和熊小妹既然早有婚约,那现在恰好可以成全他们。所以朱元璋就把熊小妹强行嫁给了杨希圣。一个是被皇帝玩剩下的女人,一个是被皇帝割了鼻子的大臣,他们俩在一起能够幸福吗?

当然不会幸福,他们的一生,几乎都被朱元璋给毁了,由此可见,朱元璋的确是天底下最可怕的暴君。

总结:那么这个故事真实吗?我觉得荒谬绝伦。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当我没说。这个故事最早的记载,是在明朝初年,由学者刘辰记载在《国初事迹》,属于个人私底下写的小人书。

那么这本书有参考价值吗?当然是有价值的,因为作者刘辰本人曾经参与修订过《太祖实录》,可以说是明初的史学元老了。只不过,这本书里的内容当真是没有被篡改过的吗?

这件事是存疑的,因为满清入关以后,明朝几乎所有皇帝都被黑了一遍。比如玩世不恭的明武宗朱厚照,难道真的一天玩到晚?木匠皇帝朱由校,难道真的只顾着在后宫做木匠活?

为了抹黑这些皇帝,清朝的史官们可以说是一点节操都没有,这些故事基本上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流传下来了。

其实我们想一下就会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1. 首先,朱元璋如此残暴不仁,他会让刘辰把这件事记录下来,流传后世吗?当然不可能,他一定会杀了刘辰全家老小。
  2. 其次,就算他不知道刘辰写了这件事,那朱元璋的后世子孙,难道不应该为了祖先,把这些污点给清除掉吗?为什么还要流传后世呢?
  3. 再则,朱元璋爱民如子,这是因为他从基层走出来。他深知老百姓的疾苦,所以他怎么可能做得出地主豪绅这类人才做得出的事情呢?

逼良为娼的事情,朱元璋是做不出来的。他的确喜欢美女,但是他的渠道实在是太多了,完全没有必要给自己留下一个骂名。


江湖小晓生


朱元璋在网上天天挨黑,也不差这一回两回。但恰巧这件事我看过。所以咱还是要替老朱说两句好话……

这事见于《国初事迹》:

太祖选宫人,访知熊宣使有妹年少,欲进之。员外郎张来硕谏曰:“熊氏已许参议杨希圣,若明取之,于理不妥。”太祖曰:“谏君不当如此!”令壮士以刀碎其齿。后参议李饮冰与希圣弄权不法,丞相李善长奏之。太祖将二人黥面,云:“奸诈百端,谲诡万状,宜此刑。”割饮冰之乳,即死;劓希圣之鼻,淮安安置。后希圣兄杨宪任江西参政,来朝,太祖谓宪曰:“尔弟弄权,我已黜之,仍给熊氏与他。”宪叩头曰:“臣弟犯法,当万死,焉敢纳之。”太祖曰:“与之熊氏随住。”

不过在《纪事录》里也有记载:

上闻相国部下宣使熊义妹色美,欲纳为宫人,令都事张来释为媒,通言于熊义母。允,纳聘财讫,择日归内。来释启曰:“熊氏女许参政杨希武弟杨希圣久矣。”上怒曰:“汝既为媒,令臣民知吾之过。”立命将士提于内桥,众刀砍为泥,示众。 追回财礼等物,仍令与杨希圣为婚。希圣终不敢娶。

虽然内容不尽相同,但说的应该是同一件事。

根据《纪事录》,这事发生在至正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35年,这时候老朱还不是皇帝。因此诸位同志说“朱元璋身为皇帝如何如何”,这算是报道出了偏差。

不过在这一年,朱元璋已经打掉了陈友谅,成为江南一霸,说是个“土皇帝”倒也偏差不大。

好色乃男人天性,朱元璋听说熊义有个妹妹,于是打算纳入后宫,派一个叫张来释的都事去做媒。张来释到熊家送了彩礼,“手续”办好,朱元璋就等着日子一到,迎娶美人。忽然之间张来释跑来说:

“老大啊,咱搞错了。那个熊小妹在之前已经许过人了!”

朱元璋这个气啊,立刻命令手下把张来释提出去,乱刀分尸,砍死示众。

“令臣民知吾之过”,老朱的意思是,你丫既然当了媒人,就应该把这件事情搞得清楚明白。现在我给一个已经许配人家的女子下聘礼,别人怎么想?说我朱元璋强抢民女?仗势欺人?爱好别人家老婆?那是曹操……对不起串台了。

既然你让我背了这个黑锅,我当然要找你撒气。

于是张来释就这么被砍了。

再说张来硕。话说张来硕和张来释这两个名字还挺像的,不过应该不是一个人,因为在洪武二年的《明太祖实录》里还出现了张来硕的名字,而按《纪事录》,这时候来释兄都凉透了……

按说张来硕的进谏很正常,也就是说了一句:“熊氏已经许人,于理不妥。”朱元璋就雷霆大怒,实在不很正常。(不过老朱也不是没有不正常的时候)

而且朱元璋也没有给出理由,只是很模糊的一句:“谏君不当如此!”

假如这两本书的记载都是事实,我胡猜一下,可能这里面有个时间差。张来释先去报告老朱熊小妹已经许人,张来硕后知道的这事,也去进谏。

这个时候老朱正窝了一肚子火,张来硕一说,更加火上浇油——啊,这事老子已经解决了!聘礼都要回来了!人也不娶了!当事人也处分了!你现在跳出来是什么意思?啊?什么意思?!

朱元璋或许觉得自己明明已经处理了这事,张来硕你再来进谏,那不是真心想解决问题,而是想为自己搏一个“忠言进谏”的好名声而已。

所以他说“谏君不当如此”,皇上做错了事,大臣就该悄悄地指出来,不让别人知道。皇上怎么能犯错呢?是吧。你要是公然指出来,那不是让所有人都知道皇上犯了错吗?

处理完当事人,这件事后来怎么结束的呢?

朱元璋下令:熊小妹该嫁谁嫁谁。当然,杨希圣估计不敢娶,那也在意料之中。以至于朱元璋还要特意对杨宪再强调一次:这人我不要!你让你弟弟领回家去!

老朱这举动倒很可能是出于真心,因为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朱元璋当然知道维护形象的重要性。让熊小妹仍然嫁入杨家,无疑能最大程度消除这一“丑闻”的负面影响。

所以有同学说朱元璋把熊小妹玩腻了再扔给杨希圣,那也是冤枉人。

不过嘛。

后来杨希圣被割了鼻子,这有没有可能是朱元璋在发泄怒火,那就谁也不知道了……


北门猿


朱元璋带领红巾军,经过十五年腥风血雨的战斗,最终40岁时在南京建立明朝,他就是历史上的明太祖。

老朱称帝的第一年,即洪武元年(1368年)面向全国选宫女,说白了就是选“服务员”。

能够进入宫中为皇上服务的女孩都长得很漂亮,老朱刚建国,之前从没见过这么多漂亮的女孩,面对众多佳丽,他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两眼不够用。

老朱左看右看,终于发现了一位绝世佳人——熊小妹,他想把熊小妹充入后宫,但他又拉不下这个脸向熊小姐表白。



毕竟选宫女不同于选秀,人家熊小姐是冲着“服务员”来应聘的,老朱自己抹不开面说,他就暗示员外郎(副司长)张来硕去给女孩说一声,就说让她进宫侍奉皇上。

谁知张来硕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后,直接对朱元璋说:“此事不可,我认识熊小妹,他哥哥熊大是一位宣抚使,熊小妹早有婚配,她的未婚夫就是参议杨希圣”。

朱元璋心想:“我是皇上,有什么不可呢?”

张来硕似乎了解老朱所思所想,接着说道:“若要明取之,于理不妥”。老朱满怀激情被张来硕兜头泼了一盆冷水,心中十分窝火。

老朱仔细想来,张来硕的话并没有错,但有火还是要发泄的,老朱可不是能忍的人。于是老朱找了个其他理由,怒斥张来硕:“谏君不当如此!这事儿也是你该管的吗?”



老朱余怒未消,命令站在两排的侍卫用刀背把张来硕的牙都敲掉。可怜的张来硕,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是这样的下场。

说实话,张来硕并不是真心反对朱元璋把熊小妹弄进宫,而是想让老朱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谁知老朱急脾气,还没等他把妙计说出来就被敲掉了满嘴的牙齿,到后来张来硕疼得根本说不出话来。

这事儿还没完,后来,熊小妹的未婚夫杨希圣得罪了丞相李善长,李善长在朱元璋的面前诋毁杨希圣。

老朱勃然大怒,新账旧账一起算,旧账杨是熊小妹的未婚夫,他的存在破坏了老朱的“性福”。

老朱恨得牙痒痒,下令将杨希圣施以黥(qing)刑(脸上刺字),觉得还不解气,下令把杨的鼻子割了。



最后朱元璋愤愤地说:“对于玩弄权术的人必须严惩。【(杨希圣)奸诈百端,谲诡万状,宜此刑】

我觉得朱元璋有点“官报私仇”的意思。表面是为了惩罚杨希圣,实际是嫉妒报复的心理。

朱元璋刚当上皇帝,对自己的名声还是很在乎的,他不想落下强娶大臣妻子的恶名,于是借题发挥,发泄心中的怒火。

杨希圣所犯的“弄权不法”之罪,不应该被判处黥刑和割鼻,朱元璋这样做,无非就是把熊小妹的未婚夫弄成一个丑八怪。

老朱的阴暗心理得到了满足。这件事被记载于《国初事迹》一书中,作者是明初学者刘辰。他还是《明太祖实录》编修者之一。由此可见这件事儿可信度很高。



之前杨希圣不敢娶熊小妹,被黥面割鼻后,朱元璋强令杨娶了熊小妹。

朱元璋扭曲的心理让人不寒而栗,想想美丽的熊小妹要常年面对一个丑八怪的丈夫,该是怎样一种心情?

熊小妹的幸福生活,被残暴朱元璋打碎了。难道这就是,我得不到谁也别想得到的真实写照吗?朱元璋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其心可诛。


秉烛读春秋


自古英雄爱美人,朱元璋白手起家,经过血雨腥风杀出一条九五之尊的路,登上宝座俯瞰天下,他称之为英雄也不为过?最起码也是乱世枭雄。但凡英雄都有点好色的毛病,喜欢夺人家的妻子,或者抢良家女子,总之,没有没瑕疵的人,除非他是各种装。

朱元璋是个坦坦荡荡的人,他不算伪君子,最多是个真小人。对于好色方面,朱元璋当仁不让,怎么可能比其他的皇帝逊色呢?

这个女子名叫熊小妹,她并不算普通的宫女,兄长还颇有地位,而且她已经许配给参议杨希圣了,挑选吉日就可以出嫁了。这个熊小妹唯一的特点就是太漂亮,美艳不可方物,但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漂亮终究是祸害,像纸包着火,不可能不漏。古代的美女一般都是靠口口相传,才引起高层的注意,然后被强行纳入宫中,熊小妹就是“天生丽质难自弃”的一个女子。

偏偏有个好拍马屁的太监,他去给朱元璋打小报告。太祖此时已经40,膝下子嗣单薄,三宫六院也都玩腻了,希望换个新的玩法,张来硕告诉他熊小妹多么美貌无比,朱元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就见了一面,没想到果然姿色非凡,让老朱心窍大开,非要抢到手不可。

参议张来硕听说这件事,脑子突然短路,他以为这是一道考试题,如果他出面阻止,没准能给朱元璋留下直言善谏的好印象,因为朱元璋之前是有前科的,之前他试图夺“故将之妻”被劝住了,而且纳谏人其后被重用。

朱元璋抢夺“故将之妻”是怎么回事呢?这件事也是太祖的一个“污点”,到底有没有这回事,争议很大。

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派遣邵肆、韦德成等人率军攻打宣州,结果失败,邵肆阵亡,韦德成溺水而死。朱元璋感念二人忠义,还给建了雕像祭奠。

朱元璋对功臣的“情深义重”,不妨碍给他好色,据《纪事录》记载,韦德成的妻子容貌美艳,朱元璋看上了,就把她接到自己府中,安置到后院,后来她怀孕生下一子,名朱生。

当时有人劝说朱元璋:”故将之妻不可纳“,对陛下英明有损。结果朱元璋欲盖弥彰,又将韦德妻许配给总管吴汝明,这事《国初事迹》还有记载。由于他们一口咬定,孩子是韦德的遗腹子,不是朱元璋的,太祖也就过了这一关,没被人戳脊梁骨。

话说回来,当初劝谏的人,太祖没把他怎么样,甚至还升了官,张来硕以为,他如若劝谏,也会起到升官的效果,所以对朱元璋强行将熊小妹接进后院的事,张来硕说:“若要明取之,于理不妥”。(“熊氏已许参议杨希圣,若明取之,于理不妥。”太祖曰:‘谏君不当如此!”)

老朱可能也是心情不好,明着取之不行,可以来暗的啊?老朱十分生气,听不出话外音,叫两边的士兵用刀背敲落他的牙齿,张来硕疼得无法说话,后来连滚带爬地跑回家了,终生未再谏言。

这件事也被原原本本地记载在《国初事迹》里,作者刘辰是《明太祖实录》的编修者之一,可见其事可信度很高。

这事还有下文,朱元璋果然宠幸熊小妹一段时间,后来他腻歪了,刚巧熊小妹之前的未婚夫扬希圣犯了事,犯在李善长手里,两人有了矛盾,他被李善长参了一本,罪名是: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朱元璋刚好有心病,他怕别人说他强抢大臣的妻子,正好扬希圣犯了事,朱元璋怒斥道:“朕最痛恨弄权之人”。

朱元璋下旨将扬希圣、李冰饮“黥刑”,就是在他们的脸上刺字,李冰饮当场死掉了,扬希圣的处罚,朱元璋认为太轻,就割了他的鼻子。

朱元璋还觉得不够解恨,又将熊小妹强行许配给了他,让两个可怜的人,受罚一样地相守一生,想必也是十分阴毒了。

无毒不丈夫,说起来朱元璋也是个狠人。


静说历史


这件事是事实存在的,这也是明太祖朱元璋人生上的一个污点,涉及到这件事的有这么几个人:朱元璋、熊宣使妹妹熊氏(姓名不详)、参议杨希圣、李善长和言官张来硕。

大概的过程是这样的,朱元璋当了皇帝,普天之下都是他的,当然也包括众多的美女。但是美女越多,朱元璋越是感到不满足,这是男人的本性。这个时候,他得知了一个信息,熊宣使妹妹熊氏格外漂亮,看过她容貌的男人无不心里发痒。朱元璋就想把这个熊氏搞到手,但是他却碍于面子,他不能不顾廉耻去抢下属的妹妹吧。

这个时候,言官张来硕出现了,此人身为言官,不去尽职尽责监督百官,为皇帝出谋划策,为国家清除奸佞,却尽给皇上出馊点子。

表面上,他劝朱元璋不要胡来,因为熊氏已经许配给了参议杨希圣,你不要明着把她弄进宫中来,那样影响会不好。

朱元璋是什么人?一听就明白了,这位言官是叫他明着不来暗着来。可惜,张来硕还是没有把握住朱元璋的脉象,他认为自己提出的建议一定会得到朱元璋的认同,没准还能给自己再升一级。

没想到朱元璋会发那么大的火,说亏你还是个言官,居然会有这样猪狗不如的想法。朱元璋后来越说越气,下令士兵敲碎了张来硕的牙齿。

自古伴君似伴虎,同样的建议,也许上午皇帝会接受,到了晚上就会怒火万丈。张来硕就是这个倒霉鬼,谁叫他没事去揣摩朱元璋的心思呢。朱元璋的心思是中国历代所有皇帝中最难揣摩的,要是容易被人看穿,也就不会有洪武朝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了。

但是,朱元璋敲了张来硕的牙,并不等于他放弃了得到熊氏的念头。实际上,他自己已经有了一套办法。什么办法呢?他得抓一抓杨希圣的错。

很快机会来了,杨希圣不知道什么原因居然得罪了丞相李善长,李善长于是报到朱元璋那里,说杨希圣滥用职权。朱元璋终于抓到了杨希圣的错,二话不说,把人抓来,然后动用了割鼻之刑,把杨希圣的鼻子给割掉了。

杨希圣还得跪倒谢恩,感谢朱元璋留自己一条命,要是平时,朱元璋早就把自己处以醢刑了。杨希圣被割了鼻子,知难而退,让出了熊氏。可是熊氏入宫之后没有多久,就被朱元璋给赶了出来,朱元璋喜新厌旧是出了名的。

熊氏不仅被赶了出来,而且朱元璋还要求她重新回到杨希圣身边,和丈夫一起被发配到外地。原本美丽的女孩现在要常年和一年缺鼻子的丈夫生活在一起,她内心的阴影是可想而知的。

这件事充分暴露了朱元璋内心极度扭曲的心理,朱元璋是穷人出身,一旦登上高位,内心就会充满邪念,想要报复那些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所以他喜怒无常,经常是以折磨人为乐事,别人越痛苦,他内心越高兴,从纳熊氏这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小小嬴政


关于朱元璋的传说实在太多,不过基本上每个传说背后的意思都差不多,关于今天所说的这个熊小妹的传说,一样耐人寻味,具体是怎么样的呢?且待我为你细细分说。


一、熊小妹的故事

传说朱元璋登基以后,比较悠闲,就到处搜寻民间美女,后来不经意间听人说自己的手下熊宣使有个妹妹长得特别漂亮,于是朱元璋对此特别感兴趣。

后来经过实地勘察,确定熊小妹果然名不虚传,让朱元璋蠢蠢欲动,想要将其占为己有,可就在这个时候,却听说熊小妹已经与杨希圣有婚约,此人也是朱元璋手下,就有点尴尬了。


朱元璋原本心想的是啥也不说,假装自己不知道熊小妹有婚约,把她弄到手,也没人敢多说一句话,不曾想这个时候他的手下张来硕听闻朱元璋对熊小妹有意思前来献计献策。

张来硕侃侃而谈,想把其中最为妙哉的办法跟朱元璋说,这样一来说不定就可以把熊小妹完全占为己有并且让别人不敢说什么。这种霸占美女之事,自古帝王干得多了,比如李隆基抢儿媳妇都敢干,还不是一样想些办法掩耳盗铃一番,反正他是皇帝,没人敢说这件事,谁说谁倒霉。

原本张来硕觉得朱元璋应该也是一样的想法,就跟朱元璋建议说熊小妹已经有婚约,明着来恐怕不行,言外之意就是要来点其他办法,可惜张来硕还没有说完后边的话,就被朱元璋叫人抓起来,后来甚至敲碎他的牙齿,让他无法言语。


“熊氏已许参议杨希圣,若明取之,于理不妥。”太祖曰:‘谏君不当如此!”令壮士以刀碎其齿。—刘辰《国初事迹》

你以为仅仅这样就结束了,此事因为张来硕这个傻大臣捅出来后,一发不可收拾,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对熊小妹有意思,比如李善长也在内,他不去给朱元璋出谋献策,而是直接将熊小妹的未婚夫杨希圣给安个罪名关起来。

李善长也是为了给朱元璋助力,但是朱元璋觉得直接把杨希圣杀掉似乎有些不太合适,就留住其一条小命,只是把他鼻子割了。

这边杨希圣被朱元璋收拾,那边熊小妹也被朱元璋带回宫中享用,不过没多久朱元璋就厌烦了,毕竟喜新厌旧,于是把熊小妹赶出宫,许配给杨希圣,并且将两人发配边疆,美其名曰成全鸳鸯,可却是一对苦命鸳鸯啊。



二、事件分析

很多故事,我们不应该看过笑过就结束,还应该对其进行思考分析,为何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比如张来硕为何就因为出个主意被敲碎牙齿了?他究竟做错了什么?

1、为何张来硕被朱元璋敲碎牙齿

原本这件事情,大家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就完了,朱元璋顺水推舟就可以把熊小妹纳入宫中,张来硕、杨希圣、熊小妹的结局都不会那样糟糕,可是张来硕有私心,以为自己献计献策能够得到升官发财的机会。

但是问题就在于他对朱元璋了解不够,他根本不知道朱元璋心里究竟想的是什么,就贸然行动,实在是有些傻。再换言之,他的出发点本来就是不好的,要是皇帝是个正人君子,他这种建议也会让皇帝生气,要是皇帝不是正人君子,更是有卸磨杀驴的风险,不管从哪个层面来思考,这种建议都是不适合去提出来的。

我们平时面对领导就应该总结这样的经验教训,有的建议千万不能说,说出来会让人看不起自己,甚至还会引来祸患,何况领导与皇帝都是要面子,要做表率的,哪怕表面接受你的建议,事情成功之后还是要把你解决掉,因为你抓住他的小辫子,对他影响颇大。



2、为何朱元璋要那样做

敲碎张来硕的牙齿,是担心他继续出去乱说话,破坏自己的好事,而处理杨希圣则是报复心在作怪,没有杀掉杨希圣,是朱元璋的领导面子工程,想塑造一个仁义之君的形象,也颇有掩耳盗铃之势,至于最后他把熊小妹赐婚给杨希圣,更是路人皆知他的想法,明明已经腻了,才赏赐给别人,这样的做法简直让人无语。

当然,不管这个事情是真是假,至少其中的道理与人性表现出来的那种丑陋是真实的,值得我们深思,平时为人处事,一定要记住谨言慎行,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结语

当一个人的权利与地位达到顶峰之后,一个人的原始人性往往最容易暴露出来,贪婪、自私、虚伪,最容易暴露,所以倘若一个功成名就之人依旧可以保持洁身自好,毫无疑问这个人一定是极有修养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