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有哪些现象表明它“气数已尽?

郑晓奇


当清廷停止了传统的科举制度,而不是改革科举制度的时候,这意味着清廷真的气数已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白起106_54043


当年,清王朝挥师入关时,摄政王多尔衮护卫年仅六岁的顺治皇帝福临进入北京。走到京郊的青龙桥,遇到了一个算卦的瞎子老头,只见他的卦摊高悬一幅对联,“眼瞎能明古往今来事,手残善断痴男怨女情”。

多尔衮一看好奇,便上前问到:“听说,关外的军队开进来了,不知他们能不能坐天下?”

“能坐天下。” 算命瞎子不假思索地肯定回答。

多尔衮暗喜,又问道:“能坐多久?”

算命瞎子坦然说道:“得之于摄政王,失之于摄政王;得之于孤儿寡母,失之于孤儿寡母。”

真是一语成谶,失之者,摄政王即宣统皇帝溥仪的父亲载沣,孤儿寡母即隆裕太后及宣统皇帝溥仪。孤儿寡母成了袁世凯的政治工具,溥仪也变成了末代皇帝。

清朝近三百年的统治,气息奄奄,日薄西山,气数将尽,正如《左传》中所说:“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大清朝终究逃不掉历史的规律。

一、栋梁之臣对大清绝望

从鸦片战争开始,清朝就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局面不知所措,内忧外患,摇摇欲坠。八旗子弟腐烂透顶,玩鸟吃喝行,打仗不行,太平天国一起,席卷天下,震动京师。要不是曾国蕃左宗棠李鸿章等名臣苦撑局面,大清朝早就崩溃了。

平定太平天国以后,曾国藩李鸿章积极洋务运动,愣是搞出来个同治中兴,颇有声色,被西方看作是大国之一。可是甲午战争,泱泱大国竟被蕞尔小国日本打败。大清的虚弱浮夸本质暴露无疑。

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清朝就是一个破屋,李鸿章也是无力回天。

宣统元年(1909年)八月廿一日夜,晚清重臣张之洞病寝,摄政王载沣前来探望,安慰张之洞说:“中堂公忠体国,有名望,好好保养。”

载沣离开后,张之洞对陈宝琛说:“国运尽矣!”两年后,国运果终。

清朝大厦将倾油灯枯尽,李鸿章张之洞这些栋梁之才肱股之臣,都已经深感绝望,清朝还能有救。

二、士绅阶层对大清绝望

士绅阶层是清朝统治的根基,太平天国的失败,就是士绅站在清朝的立场,自办团练,保家卫国。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前所未有,最先觉醒的就是士绅阶层。举人公车上书,维新改革,戊戌变法,为国家民族寻找出路。可是顽固的慈禧为一己之私拒绝变法,百日维新死于胎中。

清朝末年又不得不新政,可是死抱着权力不放,废除科举,又堵死了士绅的进阶之路。

以咨议局为代表的全国士绅一次又一次的向清朝统治者请愿,立宪立宪,刻不容缓。梁启超说得很清楚“现今之政治组织不改,不及三年,国必大乱,以至于亡,而宣统八年(1916年)召集国会为将来历史上必无之事”。立宪是清朝的最后机会。

大清独裁的皇族内阁彻底打破了全国士绅的最后希望。立宪派公开发表宣告全国书,阐明满清王公亲贵组成的所谓内阁完全是“名为内阁,实则军机;名为立宪,实则专制”。

三、民众的绝望

陕西有个民谣 :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从民谣中我们能够看出,大众早就对这个大清失去信心了。

清朝入关,以屠刀立威,以文字狱愚弄百姓。长期的高压统治,造就了麻木不仁的大众。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珠江北上之时,沿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国侵入者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赛,当挂着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时,两岸居民竟然发出象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老百姓百姓竟然在扶梯。侵略者进入京城,百姓居 然齐齐站在河沿,静静围观,摆出一副与己无关的看热闹神态。不仅如此,令人想不到的是八国联军中有一支中国人的军队,这就是英国人训练的“华勇营”,为八国联军冲锋陷阵。

大清朝的兴亡对老百姓而言,毫无意义,他们就是一个旁观者。

四、东南互保,架空大清

清朝入关,实行的是满族特权制度,处心积虑不让汉人掌握实权。可是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打破了这个传统,八旗子弟烂泥扶不上墙,不得不依靠汉人支撑局面。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迅速崛起,曾国藩破金陵未能封王,为求自保,裁撤湘军。但是,汉人崛起的局面势不可挡,天下都抚大半是汉人。

慈禧太后世界列强宣战,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根本不理会朝廷的命令,和外国达成和平协议。而且准备成立新政府,选举李鸿章为总统。这就是历史上的东南互保。

在这些地方大员看来,清廷的宣战诏书,是义和团“矫诏”,胁持朝廷所下的“乱命”。

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慈禧落荒而逃,这些地方总督基本度按兵不动。 尤其是山东巡抚袁世凯距离最近实力最强,有1万精锐的新军,偏偏见死不救。

这说明清朝已经彻底失去对地方的控制权,分崩离析离心离德,离崩溃只有一步之遥。清朝最后的本钱新军,变成了袁世凯的私人军队。

大清朝气数已尽,不亡没有天理。


非常道毕延河


一个政权的生命是否将要终结,其特点大同小异,其终极原因,无外乎它的统治合法性已经完全流失,通俗地讲,就是它已经失去了所有阶层的支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贫富分化严重。曾国藩的高级幕僚赵烈文,曾经在他的《能静居日记》中记载了一则真实的故事,说在京城有许多流民,他们明火执仗地抢劫,有许多妇女甚至没有裤子穿,已经完全没有了羞耻之心,当曾国藩听说此事后,大为忧虑,他说民穷财尽,大清危矣。

第二,没有民意支持。自鸦片战争开始,在大清与列强的每一次交战中,民众都不愿意为大清军队提供任何支持,他们所过之处,民众都自觉坚壁清野,反而,非常乐意为洋人提供服务,当时的英军将领十分不解,一位不知名的买办为他提供了答案,他说:国不知有民,则民不知有国。

第三,社会矛盾加剧。自大清立国之日起,国家就成了为八旗子弟服务的工具,汉族人则沦为为满人服务的奴仆,整个国家的社会矛盾便表现为汉族和满族之间的矛盾,这种压迫与反压迫,在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中表现的最为突出。


沉醉的文人


一、朝廷上层腐败不堪,贪官污吏横行无忌,已经没有了一个风清气正的政府。

二、经济上依然以小农经济为主,虽然经济总量较大,但是分到百姓身上的却甚少。

三、军事力量薄弱,遭到列强的不断侵略,主权丧失严重。

四、国内人民水深火热,反抗不断。如天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等。


青枫雨霜


清朝亡国前奏:断子绝孙,气数已尽。

每一个朝代刚刚建立的时候,都是以无比蓬勃的姿态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之上。可是,正如再美丽的花也有凋零的一天一样,即使再强大的王朝,也无法永远维持自己的强大。虽然每一个朝代在开国之初,一般情况下总会出现几个明君励精图治努力使自己的国家长治久安。然而,无论是出现过文景之治的大汉王朝,还是出现过开元盛世的大唐王朝,抑或是出现过康乾盛世的大清王朝,都不可避免的走上了下坡路,近而走向崩溃与灭亡。



每一个朝代灭亡前夜,都会出现非常奇特的现象,来预示这个朝代的没落,这个国家的灭亡。而清朝,这个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后一个专制主义王朝,更是出现了一个亘古未有的奇异现象,这个现象从现在的角度看,无异于预示着清王朝即将走向灭亡。那就是三代皇帝连续断子绝孙,一无所出。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3月23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1861年—1875年在位,在位13年。同治十三年(1875年)一月十二日崩于皇宫养心殿,终年19岁。他去世后,咸丰,同治一系也随之绝嗣。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 酉正二刻三分,载湉身故,终年38岁,无子绝嗣。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醇贤亲王奕譞之孙。青年时代即丧失生育能力,绝嗣。

中国历代王朝,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连三代皇帝都无所出的奇特现象。而清朝却出现了,这在中国古代注重香火直系传承的封建社会,无意中表明了冥冥之中的天意,天亡大清!


旧事旧人历史说


清朝末年,国不知有民(不为人民服务),民亦不知有国。表明气数已尽。


菲菲爷爷772


我想起了1867年7月21日曾国藩与幕僚赵烈文的对话。

赵烈文,1832年生,江苏常州人,博学多才,于政治,经济,军事,佛学,易学,天文地理无不涉及,自1856年开始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军出谋划策,屡出奇谋,被曾国藩倚为心腹。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曾国藩被任命为两江总督,赵烈文留任幕僚,此时的曾国藩,对满清政权的腐朽和最终覆亡实已有预感,但他潜意识中还不愿承认,其实,曾国藩身上虽有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血脉,却并非是愚忠之人:

太平天国灭亡之日,曾国藩手中数十万大军,身负天下人望,可谓一时风头无两。湘军大将彭玉麟写密信给他,说: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曾国藩虽不置可否,却也纵容部下发表这种欺君犯上的言论。

1867年7月21日晚上,曾、赵二人闲聊,曾国藩无意中说起,京城治安混乱,抢劫事件时有发生,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   


赵烈文老实不客气地评价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以烈文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赵烈文提出了一个连曾国藩都不敢想的观点:大清朝灭亡之日不远了,最多不会超过五十年,而且中国还会陷入军阀混战的黑暗时代。

这使得惨淡经营,力图维持清朝统治的曾国藩受到了一万点暴击,但是,曾国藩也没有完全反驳赵烈文看似“大逆不道”的观点,而是弱弱地问了一句“然则当南迁乎?”

其实在曾心中,清朝的灭亡,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结果赵烈文补了一刀:恐遂陆沉,未必能效晋、宋也。

我觉得这句话真是解气!清朝倒行逆施,滥杀屠戮,官僚腐败,民心失尽,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彻底灭亡。

曾国藩又反抗了一句,说:“本朝君德正,未必至此。”

赵烈文反驳说:

“君德正矣,而国势之隆,食报已不为不厚。国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


老赵说:君德正?正个屁!到底有啥德?“创业太易”:1616年建立后金,1644年入关夺取明朝天下,前后28年,打胜仗全是捡的明朝昏君奸臣的便宜。“诛戮太重”:1644年清朝入关时,中国人口1.52亿,到康熙二十四年才只有1.01亿,四十年间,人口损失六千万有余。“所以有天下者太巧”:靠着吴三桂投降献山海关,在一片石渔翁得利打败大顺军,又捡了千古第一大便宜。之后留发不留头,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连年文字狱,把中国给搞得民不聊生乌烟瘴气。

所以“善恶不相掩”,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赵烈文的说法,其实就是全国人民对清政府的评价!

最后逼得曾国藩无奈说:灭就灭吧,只要别发生在我死之前就行了。

结果,不到五十年,只过了四十四年,武昌城头一声枪响,统治中国二百六十七年的清王朝寿终正寝。顺带连赵烈文后一个军阀混战的预言也给实现了!


每日一段历史


清朝末年很多现象都可以看得出来清朝的气数已尽,不得人心、财政收入减少、对内强硬对外软弱、各省总督“听调不听宣”都可以表明清朝的气势已尽。清朝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很多朝代的灭亡都有人感到惋惜,唯独清朝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任何朝代的灭亡都离不开人心消散,清朝有民心吗?明显没有。甚至可以说自始至终从来都没有,清朝从统一到灭亡各种的起义不断就可以看得出来,清朝是一个不得民心的朝代。

对于清朝的灭亡,只有那些受过清朝的恩惠的人才会感到惋惜,清朝的灭亡可以说是聚民欢呼。

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因为人口数量的原因十分害怕自己的政权被推翻。因此采取了愚民政策,很多人民在清朝的统治下过着麻木不仁的生活。这种政策就造成了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的情况。这样的一个朝代,注定不会长久。

这种现象从各国列强入侵就可以看得出来了,很多民众面对列强的入侵,首先感到的不是气愤屈辱而是感到开心,甚至还有很多民众主动帮助列强。

出现这种现象也不奇怪,人民本来就不满清朝的统治。清朝都没把他们当做自家人,那他们为什么要帮助清朝呢?列强入侵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一场外人与外人的战争。民众对于清朝受到入侵,始终保持着一种冷漠旁观的状态,这不是他们不爱国而是国家不爱他们。在清朝有多少人过着苟延残喘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指望有人会帮助清朝。

用人持疑

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他们的人口基数注定了他们要任用汉人官员。他们任用汉人官员不代表他们信任汉人,而是逼不得已。

表面上满汉一家,可是实际上汉人官员各种被限制,处处表现出“低人一等”的现象。像19世纪中期各种起义叛乱不断,清朝无力镇压只能派曾国藩等大臣组建的私军进行镇压。当叛乱被镇压之后,就会用各种理由解除他们的兵权以免威胁到清朝政权。

像曾国藩就是如此太平天国灭亡之后就自行解除兵权,还把李鸿章的淮军给分离了出去,为的就是解除清朝对自己的怀疑。



这种卸磨杀驴的态度,让很多汉人官员感到不满。尽心尽力地给清朝办事,还要担心被秋后算账。这种情况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清朝,所以很多的官员都是出力只出七分不敢尽力。

官员是一个国家的另一种权力代表,在大多数官员出工不出力的情况下,就注定了清朝的气数衰败。

中央政权威信下降

自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从各省总督拒不听令就可以看得出来清朝的威信和统治力下降了。在清朝还没有对十一国宣战之前,各省总督就已经想好了对策。若是北京失守天子遭遇不测,他们将会推选李鸿章主持局面而不是让满族政权继续统治。

在他们看来对十一国宣战国民宣战无疑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可是慈禧宁愿听信义和团的刀枪不入也的谎言不愿意相信这帮总督的劝告,这无疑是伤了他们的心。

自己作死就作死吧!这帮大臣可不会陪慈禧去玩闹。为了避免自己的地盘受到各国列强的破坏,东南各省的总督签与列强签订了一个协议,保证东南各省的外国人民安全但是这些列强军队不得进入这些省份。



其他没有签订协约的各省对此也是保持观望或者支持态度。面对中央的命令,这些总督都表示这是“娇诏、乱命”拒绝北上勤王。

袁世凯算是比较狡猾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一边答应勤王一边也支持东南互保的条例,两边互不得罪。袁世凯勤王的几千人行军速度缓慢,等事情结束之后才赶到北京避免了自己的兵力受损。

自此之后清朝的威信大大下降对各省的统治力度降低,之后更是失去了军权。清政府花重金打造的北洋新军更是沦为了袁世凯的个人军队,这些都是致命的。

清朝末年不得民心、官员不听诏令这些都是清朝气数已尽的现象。


李青蒿


一个王朝的兴衰有着必然的规律。而一个王朝气数将尽,也必然有着一些迹象可寻。那么,满清末期,都有哪些迹象表明晚清王朝行将入土了呢?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满清历史上大大小小的起义有太多,这是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难以避免的。但是,起义军的规模如果越来越大的话,则说明这个王朝到了末期。

历史十多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的封建王朝历史上都算得上是一次规模宏大的起义,这次起义,也从根本上打击了满清政府的统治,动摇了王朝的根基。随后,华夏大地的起义更是此起彼伏,再也难以遏制。这些都表明王朝进入了末期。

二、军队的腐朽

军队作为国家的长城,是一个国家国力的直接体现。国力强大的时候,军力必然也强大。但是,满清晚期,面对太平军,长期养尊处优的八旗兵毫无战斗力可言,最终只能依靠曾国藩的团练——湘军来维护大局。

而面对八国联军,清军的表现更为不堪,僧格尔沁用骑兵去冲锋八国联军的火枪火炮更是成为了军事历史上的笑柄。

三、满清统治者的腐朽

在军费紧张的情况下,慈禧竟然为了自己一个大寿大手大脚的花钱。在海军建设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却将本来用于海防建设的饷银用来造皇家园林。要知道当时光绪帝时期,仅仅紫禁城中一年的银两耗费,都能达到军费的好多倍。而其他满清高层同样壕奢风并没有丝毫收敛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在满清时期,条约是一个接一个的签,而李鸿章则成了满清政府的背锅侠。本来以国家大义为己任少有的有责任感的大员,却被不断扣上卖国贼的帽子而无法申辩。而每一个条约,都将清政府逐渐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总结:满清王朝的覆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在其末期,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看到任何一个王朝末期会出现的情景。然而这些,在统治者眼中都视而不见,苟延残喘的晚清政府,也就这样被丢尽了历史的尘堆之中


Crazy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气数已尽最大的表象就是庚子事变时期的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指清末八国联军时大清东南各行省督抚不理会朝廷命令,不与列强宣战,避免与大清一起陷入战争局面。

慈禧太后向八国宣战后,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即和外国达成和平协议,他们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他们的理由是清廷的宣战诏书,是义和团“矫诏”,胁持朝廷所下的“乱命”。

后来八国联军进攻河北,攻破北京,这些地方总督基本度按兵不动。

尤其是山东巡抚袁世凯,有1万精锐的武卫军,距离河北又近在咫尺,仍然不去增援。

为什么会这么做?

原因如下:

第一,总督们认为庚子事变完全是慈禧太后胡来

李鸿章等人被排挤离开中央后,慈禧太后信任一群满族权贵大臣。

然而这些人并没有政治才能,也不懂得国际外交,反正因为自己的私欲鼓吹慈禧坚决反洋人,不惜开战。

李鸿章认为,满清连一个小小的日本都打不过,现在需要做的是学习日本一样搞开放搞开革,而不是闭关锁国的搞反洋人,甚至鼓励义和团杀洋人的妇孺。

慈禧纵容义和团想要压迫洋人允许他废帝,消除政治隐患,搞得到了战争的边缘。

李鸿章他们认为这是大昏招,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能跟着慈禧一起疯。

在慈禧向全世界列强宣战,他们错愕之余当然按兵不动,联合起来抵制慈禧。

试问,连最小最弱的日本都打不过,靠什么同世界11个列强作战?

第二,不想让战火进入中国其他地方。

当时中国几乎是半殖民地,但在庚子事变前后很多省份大体还比较安静。

比如上面说到的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的辖区,至少可以稳定提供税收,维持政府运转。

如果战火进入这些省份,打了个稀巴烂,满清就彻底完了,连维持政府运行都困难。

第三,慈禧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力。

此举最好的表示慈禧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地方的总督们掌握军政大权,已经具备联合反对中央的实力。

至少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满清,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个总督敢这样决定,分秒就被皇上抓了诛九族,也不可能带着全省对抗中央。

东南互保也就意味着满清马上就要垮台,中央因无法控制地方的势力,国家分崩离析就在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