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字上面為什麼是亞字?

用戶6433742821254


“惡”字的上面為什麼會是“亞”呢?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題主是個有心人!其實啊“惡”,“堊”,“亞”它們本就是同一個字!

呵呵,神奇不神奇?!

“亞”,甲骨文裡字形體就是個“十”字輪廓,表示“祭祀之地”的形和意!我們經常會看到考古人員在某地又發掘出了一座“中”字形大墓或者“亞”字形大墓,等等!

後來歷經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草書等一系列演變,大概是唐朝的樣子吧。就成了我們現在書寫的簡體字“亞”啦!

那為什麼“亞”,“惡”,“堊”會是同一個字呢?不是瞎說的哈!漢代《字彙》有段話,原文如下:

“亞”本塗飾字,餘皆借義。既為借義所奪,小篆遂從“土”作“堊”字,又從“心”作“惡”以別之!

這段話表明最少在商周到秦時期(官方書寫體就是小篆),這哥三還是同體的哈!

當然,題主提出這個問題估計是有感情因素在裡面!這也不難理解!

《說文解字》講的很清楚。“亞”,醜也,象人局背之形,以為次第也。凡亞之屬皆從亞!

1相對於冠軍而言就是亞軍啦。

2相對於真善美而言就是假惡醜啦,

3相對於歡心鼓舞而言就是讓人噁心啦!

4相對於主體樹幹而言它就是系出旁門的“丫”枝啦!

.......

希望這個正本清源的回答能讓題主滿意哈!


不知商行


解讀“惡”字上面,為什麼是個“亞”字。

這個我們需要用“源頭甲骨文”字義進行解讀,因為“亞”字是個“源頭甲骨文”字。請看下圖:

上圖,左邊是甲骨文“行”字,右邊是甲骨文、金文“亞”字。

非常明顯,甲骨文“亞”字是在“行”字的基礎上變化出來的,因此,要明白甲骨文“亞”字的含義,必須先搞明白甲骨文“行”字的含義。

我們歷來把甲骨文“行”解讀為“道路、行走”的意思。但是,在“源頭甲骨文”中,這個甲骨文“行”字,用現代語言來說,表示“系統”的意思。

天地萬物,包括天地本身,當然還有人,都存在於“系統”中,不可能有誰,有什麼東西是可以脫離“系統”的。

因此,在甲骨文“行”字基礎上,造出來的“亞”字,就表示“一個系統的運行被堵塞住了”的意思。

所以,我們想一下,當一個人的惡意發生的時候,是不是很像“心的運行”被某種情緒堵塞住了呢?


心智玩家


簡版答案:

1、「亞」是「惡」的聲符。「惡」是一個上聲下形的形聲字。

2、先有「亞」而後有「惡」。

「惡」為「亞」之後起字,是「亞」的「假借義」加「心」旁分化成字。

-----------------------------------

「亞」是一個象形字,其本義是象形某種建築,這個建築具體是什麼還存在爭議,有「宗廟、墓室、古四合院雛形」等多種說法,這裡就不詳細談論。

(可詳參《古文字詁林·冊10 ,頁 864》)

從現有出土文獻可以看出,從戰國開始,古人就假借「亞」表「惡」:

  • 《郭店簡.性自命出》:「好亞(惡),眚(性)也;所好所亞(惡),物也。」
  • 《馬王堆.老子乙本》:「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亞(惡)已」。

後來,在假借字「亞」的基礎上加意符「心」,「惡」也就從「亞」字中分化。

目前來看,分化時間在戰國晚期。

所以,「惡」這個字誕生比較晚,始見於《說文》小篆和戰國楚簡——

上博楚簡

可見在戰國時候,「亞、惡」雖然分化,但很長一段時間是並用的。

漢代以後,各自的職務漸漸明晰確定,「亞」的假借義完全被「惡」所承擔,「亞、惡」也就完全職務分工。

東漢《說文》的對「惡」的解釋是:

「惡,過也。從心,亞聲。」

所以,「亞」就是「惡」的聲符,不要從字義方面去牽強附會。

今天的普通話,「惡」有兩個讀音,「e」和「wu」:

用音韻學的話來說:

  • 「惡」的古音是「影紐鐸部(入聲)」和「影紐魚部」,
  • 「亞」的古音是「影紐魚部」。

「亞、惡」同在一個聲紐——「影紐」,同為「魚部」,叫做「雙聲疊韻」。

「鐸部」和「魚部」叫做「陰陽對轉」,其實就是主要元音相同,故得相通:

這些術語可以簡單理解為「亞、惡」上古音是一樣的,「惡」從「亞」得聲。

比如:疑問代詞「安、焉、惡」通假:

表引自:李美妍. (2012). 疑問代詞“惡”“安”“焉”的語法化. 湖北社會科學(04), 118-121.

「惡、安、何」通假的文獻例句,如:

  • 《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惡乎定,焦循正義:惡,猶安也,何也。
  •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餘取所求焉,惡識宗?」
  • 《春秋公羊傳.昭公三十一年》:惡有言人之國賢若此者乎」,何休注:「惡有,猶何有,寧有此之類也。」

綜上所述:

古人先借用「亞」表示「罪過、討厭」等意義,後來加「心」造「惡」字專職表示這個意義。

簡單一點說:

「惡」從「亞」字中分化出來的,「亞」是「惡」的「母字」。

所以,「惡」字從「亞」。

以「亞」表聲的漢字,一般來說有「e\\wu\\ya」三個讀音。如:

  • 「白堊紀」的「堊」
  • 「啞巴」的「啞」
  • 「厭惡」的「惡」

漢字的音符就不要從字形和字義方面去理解。

就好比形聲字「湖、銅」的聲符「胡、同」,就是純粹一個表音符號,跟字義沒有關係。

有些漢字的偏旁確實是聲符兼意符,文字學一般稱為「亦聲」,可以從音、義兩方面解讀,但那比較少。

一些民科他們懂不了音韻學,最喜歡搞這一套。

他們認為是什麼就是什麼,不需要任何證據,也不訴諸任何語言文字學原理,哪怕一點點捕風捉影,他們都會牽強附會聯繫上去。


小漢字見大歷史


感謝神的光照開啟。

惡字上面為什麼是亞字?惡是形意字,亞也是形意字,先說亞,亞字,上一,下業,意指神的產業。亞字下面放一個心字,意指人的心只想著神的產業,只想著把神的產業據為己有,卻不敬拜神,甚至否認神的存在,這樣的人你說惡不惡,實在是太惡了。神造萬物是為人類的生存,神把所造的萬物都賜給了人類,自己並不享受,人不體貼神的心意,不感謝神的愛,已經很讓神傷心了,反而要把神賜給人的產業想方設法霸為己有,這就是惡字由來。


願將愛給神


人都有兩面性。和任何事物一樣。

表現在我們人身上,明顯的就是如真心假意等。

人的思想變化快,不易分辨。人的心卻能。

真心即是表現出來的,它基本就兩種,

一是善心,一是噁心。

善心為第一,當為秉持,於己與人都有益。

噁心與人有害,於己亦有害,每天都存在作惡使壞的心,它自己時間長了便受不了,身體先壞。

所以,善心當是第一心,非常接近真心。

亞為第二,第二心就是噁心。所以為惡。

消弭驅散了為惡之心,即是善,即是真,即是菩薩,即是真人。

壓住束縛住善心,噁心便浮屠出來,即是惡。即是惡字!

所以惡字上面有個亞,即是稱謂,亦是行為動作。

這也是漢字作為象形形意字的作用和來源。


真書門


“惡”字的上面為什麼會是“亞”?這個問題提出了一切罪“惡”的總根源,每個人很有必要認清其惡字的惡意,從而改惡從善。“亞”是二,意即不同意,互相扯皮(亞), 不用商品交換、票決,一錘定音(心)消除提不同意見,互相扯皮(亞),就是"惡”字的意思。

所以,一個家庭、集體與國家惡人惡行罪惡橫行的總根源就在這惡字意思的操作上。因此,必須棄惡從善。否則,勸善無力,萬惡滔天。

只要我們把“惡"字顛倒過來操作,即 實行商品交換、票決制,一錘定音(心)制止互相提不同意見,互相扯皮(亞)的行為, 世界將變成真善美好的人間。(詳細論據、漢字造字規則,見《破譯背後的龍學密碼》的“說明”。)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根據《說文解字》:惡,過也。從心,亞聲。如此就知道亞是聲旁,比如鵝,聲旁就是我。至於為什麼是在上邊,那就是習慣這麼簡單吧,比如鵝,原來我是在鳥之上,到了現代就是左右結構,習慣以及人為規範而已。

我作為鵝的聲旁貌似很好理解,e與o發音相近,我聲稍微一轉就可以發鵝音。為什麼亞會作為惡的聲旁?其實根據隋朝的韻書《廣韻》,加之現代的擬音就可以很容易理解。亞在隋時讀音為a去聲,而惡讀音為o平聲,或者入聲ok。如果追溯到創字之初,那發音可能就更接近了。所以亞與惡在古代發音方法類似或者相近,所以將亞作為聲旁。


花名炮哥


亞下為心,亞當偷吃禁果,是他的心,生了惡念,所以是亞的心。


女婍


“亞”通“壓”,有東西壓在了心上,然後就變惡了。


英語笑話也是笑話


我覺得吧,他們都理解錯了。

惡上邊為什麼是亞呢?新時代了,咱們不扯甲骨文。

我覺得亞是鴨的通假字,亞就是鴨,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如果有了做鴨的心,那麼就是壞的。

重點分析一下,做了鴨。就算是什麼也不在乎了,自尊心都沒了,也就能偷能強,壞事做盡了就是惡。

然後有人就問了,你說的這是男人,男人才能做鴨,女人就沒有惡了嗎?

別急,聽我慢慢說,有個成語叫做雞同鴨講,意思是啥呢,就是雞喜歡跟鴨玩,鴨本來就壞,所以就傳染給雞了,雞應該也不好,所以就是惡了。

這就是惡的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